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3-05-20 17:10:05 来源:思哲公文网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一、工作回顾2013年,是“建设大浑南、迎接全运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年,也是三区合署以来新区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工作回顾

2013年,是“建设大浑南、迎接全运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年,也是三区合署以来新区发展成果向全社会集中展示的一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区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面实现了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圆满完成了全运会配套建设和服务保障任务,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开创了新区超常发展、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

——我们始终坚持迎全运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浑南已成为沈阳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城市建设一跃十年。新建市政道路430公里,修建桥梁37座,建成各类市政管网2548公里,综合管廊工程填补沈阳市政建设空白;现代有轨电车正式运营,奥体中心、21世纪大厦交通枢纽投入使用,公交、地铁、有轨电车实现零换乘;金阳大街高架桥、长青南街下穿桥、伯官大桥等连接沈阳母城的三条交通大动脉相继贯通;沈丹高速与全运南路、机场路与沈本大街、三环与沈营大街、四环与沈本大街4个互通立交建成通车,形成了衔接紧密、便捷顺畅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我区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规模超过三区合署前十年的总和,为新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建成白塔堡河、沈抚运河两条水系景观带,全部达到清水河、景观河标准。新增、改造绿化面积100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全市最高。中央公园、白塔公园、莫子山公园、奥林匹克生态公园全面向市民开放。集中整治全运会赛场周边、主要街路、重点地区的7大类350个市容环境问题,拆除各类违章建筑400万平方米。我区成为集国家生态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于一身的“双生态区”。

——我们始终坚持迎全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领跑全市,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整体跃升。

2013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亿元,是三区合署时的1.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亿元,均比三区合署时翻一番;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7.4%。

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75%提高到95%。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8家,数量居全市之首。IC装备取得重大突破,4类整机装备21种关键单元部件实现批量销售,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三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突破600亿元,比三区合署时翻一番,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成效显著,我区获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机器人产品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壁垒,一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装配式现代建筑产业从无到有,成为引领全国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示范。泗水科技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以眼产业、医疗器械产业、健康服务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园区。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比三区合署时翻一番。万达广场、亿丰不夜城、兴隆大奥莱等大型商业项目云集奥体商圈,“夜经济”成为全省典范。全国首批、辽宁唯一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进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重大项目100余个,年交易额突破百亿,电子商务产业异军突起。我区获评全省发展服务业先进城区。

都市现代农业正在兴起。形成了以绿色果蔬、生态养殖、旅游采摘为主的发展新格局,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面积达万亩以上,粮食生产连续十年获得丰收。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增发明专利500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500余项,20余种产品国际领先。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2%,全区创新基地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是2010年的2.3倍。国家大学科技城不断加强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和科技金融平台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全省领先,创新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引进高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近300个,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及500强企业研发机构30余家相继落户,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创新驱动和辐射带动作用凸显。

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成功引进安博、普洛斯等世界500强项目15个,累计签约项目35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70个。东软集团位列全国软件服务外包之首,我区被评为全省唯一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基地。中科仪、沈阳帝信等65家企业签约新三板,沈阳新松、辽宁诺康等公司并购了国内外20余家科技企业。三区合署以来,累计引进到位内资6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实现出口创汇50亿美元。

——我们始终坚持迎全运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和谐浑南建设成效显著。

民生保障全面加强。新农合参保率居全市前列,报销比例高于省市5个百分点。帮困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28亿元。成立区慈善会,“放飞艺术之梦”助残募捐活动,创全省单项慈善捐款额之最。标准化城市社区用房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是三区合署前的3倍。建成配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源头设施23座。建成5座移动式污水处理站,破解了分散小区、村屯污水处理难题。联网供热面积达到2600万平方米,全区集中供热率达到95%。高标准建成回迁安置房400余万平方米,被征地农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菜市场达到30个,比三区合署时翻一番。改造老旧小区50个,3万居民从中受益。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组建三大教育集群,引进国际学校,建成浑南新城教育园区,设计标准、建设质量均创一流水平,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百姓。“健康浑南”项目投入运行,打造出独具浑南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为全区15.5万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开创了全省卫生惠民的先河。引进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大型数字化国际医院,建成后将为省内外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在全市率先打造“10分钟文体活动圈”,全民健身创新器材示范园、省合唱基地落户我区,国内领先、全省一流的残疾人艺术培训中心主体完工。区图书馆、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馆,区合唱团荣获第十五届中国老年合唱节金奖。

——我们始终坚持迎全运与推进改革相结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突破,政府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浑南已成为全市发展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区域。

按照区委工作部署,稳步推进“三区合署”、“两区合并”的相关工作,发展空间充分拓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形成了“有机一体、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全新局面。落实区委改革举措,推进了政府大部制、财政管理体制、国资监管体制、督考合一、扁平化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政府行政效能大幅提升。特别是功能区改革初见成效,已成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大学科技城核心区建设基本完成,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沈抚新城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为沈抚同城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新兴产业园区IC装备、生物医药、机器人、电子商务四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商贸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一个比肩中街、太原街的沈阳第三商圈已经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柏叶新城已初具形象,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三好街高科技园区完成街区整体改造,“中国十大特色商业街”地位进一步巩固。

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监督,2013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各98件,见面率、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强化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和大额资金管理使用的监察审计,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公信力明显提升。启动了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缩减了41%,即办率达到85%,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圆满完成全运安保任务,有效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农民工维权等工作全面加强,为全运会顺利召开创造了和谐有序的环境。

各位代表,在创造了辉煌工作业绩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勤劳奉献、效率担当”的浑南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美好前景中矢志追求,激励着我们在大胆实践中求索新路,激励着我们在不懈奋斗中凝心聚力。这种精神,已经成为浑南崛起的精神内核和重要支撑,成为浑南实现跨越发展的永恒动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相助的结果,更是全区人民理解支持、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浑南发展的驻区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区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规模不够大,具有重大牵动作用的工业龙头项目不够多,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二是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仍然较低;三是城市管理水平尚未跟上城市建设步伐;四是部门与功能区协调联动的运行机制还需理顺;五是工作作风还要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目标任务

随着全运会的圆满落幕,我们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目标,迎全运为我们继续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两区合并”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全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调整思路,明确任务,谋求浑南发展新跨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要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区这一目标,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推进沈抚新城建设为重点,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再创浑南发展新辉煌。

在产业发展方面,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现代建筑、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商贸旅游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加快构建定位明晰、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协调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沈阳实现全面振兴提供强力产业支撑。

在城市建设方面,以沈抚新城建设为重点,牢牢锁定生态一流、产业高端、功能完备的发展目标,推动沈抚新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确立在沈抚同城化发展中的领军地位,努力将沈抚新城打造成为沈阳实现全面振兴的新亮点。同时,继续提升全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在深化改革方面,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推进改革向深层次、宽领域迈进。构建更加适合功能区发展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政府部门服务功能区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功能区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更好地发挥功能区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项目建设方面,以完善政策、减轻负担、优化服务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创造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突出功能区招商主体地位,创新招商机制,扩大招商队伍,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引进内资质量,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聚拢人气足的大项目、好项目。

在科技创新方面,整合全区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城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不断增强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围绕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创新,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城市管理方面,做好智慧城市规划设计,逐步实施“智慧政务、智慧企业、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水务、智慧健康”等一批应用项目,实现城市管理由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初步形成智慧城市基本框架,城市运行的精细化、信息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棋盘山风景名胜区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水平。继续实施“青山”、“碧水”、“蓝天”、“清裸”等工程,域内7条河流全部变为清水河、景观河,消除建成区所有裸露地面,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

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化、均等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教育硬件设施全省一流。依托“健康浑南”项目加快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基本实现就医智能化、诊疗远程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专业化。依托省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四大文化场馆,打造服务全省、辐射东北的“中央文化区”。

在民生福祉保障方面,继续加大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保障力度,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城镇医疗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低保标准,逐步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推进社区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不断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彻底解决城市居民自备井饮水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保障性住房实现应保尽保。

三、2014年重点工作

2014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十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发展基调,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建设沈抚新城为重点,全面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继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实名制就业4000人,农村实名制转移输出就业7000人。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发挥功能区重要作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区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发展都市农业。加强顶层设计,编制全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围绕企业培育、项目建设、自主创新、人才环境等方面,制定出台支持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性资金,支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突出各功能区产业特色,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国家大学科技城,充分发挥全省科技创新基地的引领作用,以毅昌国际工业设计谷、英宝通移动应用产业园为龙头,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设计和移动应用产业基地,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确保新松智慧产业园、东软健康医疗产业园、沈阳物联网产业园等15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壮大主导产业集群。推进大学研发机构加快实现产业化,再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20家,确保进入省级大学科技园行列,力争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启动沈阳南站商业中心区、临港产业区规划建设。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打造沈阳的“中关村”。

沈抚新城,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确保锦联新兴工业园等20个项目落地开工。加快建设滨水商务区,确保颐和、保利等70万平方米商业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建设泗水科技健康产业带,推进何氏医学院三期、兴齐眼产业园二期、合众人寿养老社区和马应龙医药研究院项目建设,壮大眼产业、健康养老及生物医药产业规模。

国际新兴产业园区,全面推进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力争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安博等重点项目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辽宁创业梦工厂、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打造全市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推进IC装备产业园起步区规划建设,做强IC装备龙头企业,打造中国IC装备产业高地。依托新松公司,推进机器人研发、检测、体验等三大中心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自主创新品牌。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三期规划建设,确保东星制药等项目落地开工。

现代商贸区,做大做强奥体商圈,引进各类特色商业项目,重点发展民生服务业,打造浑南大道特色商业带。继续推进金融商务中心建设,大力引进企业总部和金融机构。打造全国一流的高端汽车贸易中心,年底前正式营业。加快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主的低碳环保绿色生态样板区、保障性住房和新农村项目建设,使我区成为国家现代建筑产业推广应用先导区。支持东软、航天三菱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

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都市现代农业,优化整合业已形成的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度假观光、休闲采摘等产业资源,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国际花卉新品种展示基地等七大项目为支撑,建设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努力打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三好街高科技园区,发挥全区最大的科技孵化器作用,启动创新基地建设,支持成长型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强化中小微企业孵化功能,培育专业智能科技产业。百腾数码广场、颐高电子世界两大卖场实现开业。做大“网上三好街”,打造电子商务与实体卖场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促进传统IT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率先实现“智慧三好”。

棋盘山风景名胜区,以秀湖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以沈棋路生态景观走廊为主轴,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建设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体验于一体的旅游集聚区,带动全区旅游业加快发展。

(二)提升城乡建管水平,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全力推进沈抚新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迅速东移城市建设重心,举全区之力全面加快沈抚新城建设。按照“一带四区”的总体布局,抓紧完成“两区合并”后新的总体规划和各分项规划编制工作,尽快实现“规划一张图”。实施浑河两岸、沈抚两市主干路网衔接工程,建设香堤路、滨水路、仁望路及伯官大桥北接线等“两横两纵”16公里道路。实施棋盘山风景名胜区、世博园、鸟岛等重点旅游景区景观提升工程,改造秀湖环路,治理白沙河,建设白沙湖公园,启动四环绿化,确保“十一”前整体形象全面升级。同时,以完善项目配套、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扎实做好其它功能区的道路、管网、源头设施建设工程,做优城市发展硬环境。

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城管为抓手,建立智能化信息传递和监管体系,构建统一协调、管理精确、及时高效、考核完善的运行机制。推进智能化管理,改造升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系统,构建起涵盖市政公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市容环境、园林绿化、突发事件处置的城管新模式,实现城市管理全覆盖。推进精细化管理,实行网格化循环监管,力争问题发现率、处置率达到100%。增加机械化扫保频率,保证城区道路机扫、冲洗率达到65%以上。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大棋盘山风景名胜区保护与修复力度,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做好风景名胜资源普查,使沈阳最宝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永续利用。继续做好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加强污染控制,引导企业和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着力打造绿化精品,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绿化景观水平。采取绿化软覆盖和铺装硬覆盖方式,加快消除建成区裸露地面,形成更加优良的城市环境和景观效果。

(三)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强化项目引进。围绕我区重点发展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国内领军和行业龙头企业,强化项目包装策划,大力开展主题招商、二次招商、随团招商等系列招商活动。建立项目准入制度,将项目供地量与建设规模、投资强度挂钩,切实提高项目引进的质量和效益。根据各功能区产业定位,平衡资源要素,实现产业集聚发展、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

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工作流程,畅通服务渠道,新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扎实开展“双进双解”活动,建立重点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积极解决审批手续、经营管理、技术更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助推项目顺利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壮大招商队伍。突出功能区招商主体地位,各功能区要设立专门招商机构,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到招商岗位。更新招商理念,加强专业培训,建立激励机制,打造多支懂招商、通业务、善交往的招商队伍,全面提升选商选资能力。

确保引资成效。进一步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落地项目开工率,全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20个、竣工项目100个、签约落地项目70个,完成投资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0个,开发策划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

(四)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积极向上争取科技资金支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加大区级财政投入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100件以上,确保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

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完善富有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和留才工作体系,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强化人才载体建设,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多渠道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重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和各类科技领军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加快优化创新环境。加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利发明、企业改制、上市融资、项目攻关等方面服务扶持力度,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与应用,扶持专利成果产业化。加快和完善云计算、IC装备等10个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机构、民营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新增孵化器面积20万平方米。做大锦联新经济产业园、IC装备园、国际软件园、电子商务园等专业孵化器,不断完善创新服务政策,提升创新服务水平,引进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企业快速成长。

(五)实施七大民生工程,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

实施就业保障工程。以就业市场为平台,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全年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加大养老投入力度,新增养老床位500张。继续扩大社会保险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实施教育提升工程。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实现校际互补联动、合作共赢,沈抚新城教育园区投入使用,启动柏叶新城教育园区等项目建设,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动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实施健康促进工程。继续为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统一建立健康档案,进一步提高健康管理水平。编制社区卫生服务规划,强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组建41个社区医师团队,打造医疗最安全、服务最优质、流程最便捷的“15分钟就医圈”。完成区餐饮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区所有中小学统一营养配餐。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确保农民受益程度继续全省领先。

实施安居暖房工程。整体改造7个城中村和13个老旧小区,改善6000户城区居民居住条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妥善解决五保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住房困难问题。完成10万平方米旧住宅区节能改造,进一步提升供热质量。沈抚新城、柏叶新城、张沙布地区热源建成供热,新增供热能力1600万平方米。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市政道路80公里,维修县级以上公路40公里,改造农村路网100公里、村内道路20公里,完成第二批17个行政村环境治理,全面改善城乡居民出行环境。

实施便民利民工程。做好城乡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高标准城市社区3个、省级示范社区5个。逐步解决城市居民自备井饮水问题,分期分批对农村饮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新建改造菜市场5个,增设早餐点位20个,打造更多的“10分钟便民服务圈”。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10分钟文体活动圈”辐射范围,新建20个高标准社区书屋,建设50个社区文体活动广场,更换村和社区室外健身器材500件。举办百姓大舞台、民俗文化艺术节、万人骑行游新区等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六)深入落实改革举措,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继续深化各项改革。推进功能区机制改革,明晰政府职能部门与功能区的责权边界,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方式改革,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对各类资本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内引外联、增资扩股、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盘活国资存量,扩大国资增量,实现国资效益最大化,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加自觉地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综合运用效能督查等多种手段,切实提升政府执行力,建设效能型政府。继续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土地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全面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项任务。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火防汛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区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各位代表,如今的浑南,已经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即将开启新的辉煌征程。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奋发有为的发展激情、更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为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区而奋斗,共同创造大浑南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推荐访问:东陵 沈阳市 政府工作报告 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