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谯城区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时间:2023-05-25 19:50:08 来源:思哲公文网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四年来工作回顾2003年以来,本届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谯城区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谯城区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完整版】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四年来工作回顾

2003年以来,本届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发展思路更加明晰。根据不断变化的区情,我们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探索中前进,尊重民意,广聚民智,确立了“二三四”发展战略和构建“三大”综合经济带、筹划“三大”经济协作区、培育“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了工业强区、开放活区、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区上下精神振奋,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加高昂,奋力崛起的氛围更加浓厚。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20032005年分别增长了3.9%17.1%13.3%2006年可实现生产总值79亿元,比2002年净增34亿元,超过市区事权划分前总量29亿元。剔除农业税减免因素,财政收入总量比2002年增加了1.2倍,年均增长21.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区),全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区)、蔬菜产业化十强县(区),亳州工业园区被列入全省50家创业基地。

发展条件日益改善。涡河近期治理、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相继建成,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后劲明显增强。四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年均增长70%;投入国债、通达、村村通等项目资金3.9亿元,建成农村公路430公里、交通桥梁9区交通局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改革开放不断加快。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扎实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6315家、私营企业1407家。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初步建立了农村工作新机制。财政、投资、行政管理等各项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累计引进市外资金25.7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038万美元,年均增长1.6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两基”教育蓬勃发展,总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累计完成资金投入5072万元,消除学校危房19万平方米,受到省政府通令嘉奖。科技推广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步伐加快,一批重点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和省“十五”重大科技项目,我区被评为“安徽省现代中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日益活跃,区梆剧团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城乡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不断加强,成功阻击了非典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传入。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得到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获三类县区先进单位,晋升为二类县区。“四五”普法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开局良好,依法治区扎实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区政府被评为全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先进单位。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我区被授予“双拥模范城”称号。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加大,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1%6.4%

2006年,全区经济社会基本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实现生产总值79亿元左右,剔除不可比因素,实际增长15%左右。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改善,二产在GDP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粮食总产69.95万吨,同比增长3.4%。药材GAP生产、无公害蔬菜等优质农产品基地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我区被命名为“安徽省面粉城”。

——骨干企业加速成长,特色工业优势明显。规模企业发展到52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发展到5家,分别增加9家、2家。中小工业企业发展同步加快,食品、医药制造业高速增长。预计可实现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2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1.2%以上。

——消费市场进一步繁荣,第三产业发展活力增强。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3亿元,增长13.8%;实现外贸自营出口额 973万美元,增长4倍。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运行状况良好。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3120万元,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870万元,增长28.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均比年初有大幅度增长,预计12月底分别增加11亿元和6.5亿元。

——就业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新增就业698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就业任务。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60,分别增长12.6%8.7%

一年来重点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争取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累计投入“三农”支持资金1.67亿元。大力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农业机械化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扎实推进涡河近期治理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增改善灌溉除涝面积22万亩、旱涝保收田3.2万亩,累计投入资金5145万元。开工建设农村公路70条、“村村通”项目54个,建设规模496公里,完工里程39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36亿多元。建设交通桥梁3座,完成投资440万元。基本完成白依路拆迁工作,建安中路实现全线贯通。亳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力整治项目建设环境,依法拆除了一批违章建筑,有效地遏制了私搭乱建的势头。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27个,新增耕地面积1162亩。大力推进亳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光明西路、站前西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振谯路、研发路等7条道路征地报批工作全面完成,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资金投入3500多万元。

(二)不断壮大项目规模,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把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和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狠抓了项目的签约、立项、开工和建设进度。实施新上、续建项目213个,迷尔康乳业、十里酒巷等105个项目建成投产,兴业纺织、桂龙药业等10个项目基本完工,其余98个项目正在建设。累计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增长33%。集中开展了工业园区项目交地工作,第一批922亩全面完成,第二批424亩基本完成。

(三)努力扩大改革开放,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继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放开搞活中小企业,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行动,新增个体工商户1033户,民营企业378家。继续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建设。继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乡镇区划调整和并村工作稳步实施。继续深化人事制度和政府机构改革,创造性地建立了新的人员编制审核制度,规范了进人渠道,受到了省人事部门的通报表彰。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务实招商,签订招商引资项目76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0.4亿元。

(四)大力加强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深入开展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活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现代中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增强。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巩固“两基”教育,大力发展高中、职业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创历史新高。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成功。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在省全运会上荣获金牌6枚。不断加大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力度,坚持常抓不懈地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治理性别比问题,依法查处了一批“两非”案件,计划生育质量、效果指标同步提高,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新殡仪馆建成投入使用。武装、双拥、退伍军人安置、国防后备力量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积极推进依法治区,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村民自治体系日益健全,社区民主不断扩大。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人权益得到保障。档案、史志、统计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五)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多渠道推进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对外劳务输出首次突破20万人,总收入10亿元左右。进一步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和城乡大病救助的覆盖面,不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基本做到应保尽保。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信访总量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民族宗教工作成效显著,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切实做好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和慰问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拥军优抚安置政策。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加大,有效防止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斗争,打掉了以李伟等为首的三个犯罪团伙,“平安谯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各位代表,四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是谯城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关心、支持谯城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尤其是人均占有量偏低,综合竞争实力不强;经济运行质量不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过低;工业经济实力较小,产业结构不优,尤其缺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政风建设等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

当前,谯城已经进入加快崛起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促进和谐发展。积极抓住中部崛起、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发展等战略机遇,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服从服务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全面推进“二三四”发展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新谯城。

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左右,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经济综合实力迈入皖北地区先进行列。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比“十五”末翻一番以上;整体实力和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公民综合素质和社会和谐程度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提高;加快推进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从资源大区向工业强区、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强区的跨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未来五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质量,提高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性工作: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块状经济,加快构建以亳州工业园区和311国道、105国道、307省道为核心的“一园三带”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城镇带动战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统筹抓好农村社会治安、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工业的核心位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现代物流,培育现代服务业,壮大提升第三产业;认真落实市“125”行动计划,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大型企业,不断强化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力争形成5个超10亿元企业、10个超5亿元企业、20个超亿元企业,农产品加工和现代中药发展成为超百亿元产业。充分利用大型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加快与古井集团的对接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区奋力崛起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跨越式发展的物质基础。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文化、体育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实施“十一五”规划关键之年。根据今后五年的战略任务,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5%左右,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50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各项工作:

(一)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大历史性机遇,继续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以统筹的方针、工业的理念、市场的办法,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着力发展新经济。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示范、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加快推进药材、棉花、蔬菜、畜牧、粮食、木材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稳定粮食生产,主攻单产,优化结构,重点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抓好10万亩设施蔬菜、50万亩地道中药材和10万亩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把养殖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力推进规模饲养、集约经营和养殖小区建设,形成更大规模的畜牧生产格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推进农产品转化升值。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拓展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基地。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加大农机工作支持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的投入,重建农村骨干河道桥梁10座,改建交通桥梁和渡改桥4座,新建配套桥涵100座,建成惠济河安溜大桥;完成“村村通”公路240公里以上;解决好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村庄布局调整,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着力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问题。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创造新生活。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综合措施,延伸农业广度深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培训计划,壮大提升劳务经济。注重发挥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对农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农民既重务工就业,又重自我创业,努力拓宽增收渠道。从农民最迫切、最需要的事情入手,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以实施“省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重点,着力抓好十八里、十九里、古井3镇和25个村的示范工程,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全面完成村庄布局调整和新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改厕、改圈、改灶,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加快建立新机制。巩固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改革,调整村级区划,完成并村工作。统筹安排土地征用和水利、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

(二)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加快推进工业化,是谯城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区发展不足、发展不快,主要是工业不强。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区意识,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规模工业数量、优质产业总量、新产品产值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速工业现代化进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谯城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今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

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壮大县域工业经济。放开搞活国有集体中小企业,完成棉麻公司、良种棉加工厂、化肥厂、雄宇机械厂改制任务,盘活存量资产,焕发企业活力。加快发展以民营为主力的县域工业经济,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路子。按照“抓大、放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坚持扶优扶强原则,继续在土地资源、项目资金、政策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向工业园区和优势区域、优势企业集中,实现项目集聚、产业集约发展。加快构建105国道、311国道、307省道沿线三条经济带,加速发展壮大现代中药、白酒、农产品加工等三大优势产业集群。深刻认识我区制造业发展不足的问题,继续把传统产业作为我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加大行业整合力度,积极推进产业重组,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充分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全力支持井中、沪谯、济人、七里香等骨干企业,率先实现“125”行动计划目标,打造现代中药和农产品加工百亿元产业,用新理念、新技术进一步拓展我区三大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传统产业更新换代。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工业平台建设。成立亳州金地城镇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计划投入6000万元建设亳州工业园区,高标准完善站前西路、光明西路配套设施,开工建设科技路、光华路、振谯路等七条主次干道。继续抓好园区项目集中交地工作,推进项目单位抓紧施工,尽快投产。制定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和乡镇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十八里、十九里、古井、五马等重点工业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促其尽快发挥工业集聚效应,努力形成以园区为龙头,乡镇工业集中区为支撑,梯度发展、互补共进的工业发展平台。

(三)推进对外开放战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为重点,加速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全面对接,促进与长三角等地区的互动发展,加强与其他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入、促进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突出抓好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内外资工作,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组建招商引资专门组织,设立招商引资专项经费,拿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开展各种有实效的招商活动。协调区几套班子成员牵头组织招商引资,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和考核责任制。强化企业招商引资主体地位,调动企业对外合资合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经济园区的载体作用。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大力培育出口重点企业、重点产业,进一步扩大以中医药为重点的产品出口。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扩大投资总量

坚持把项目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载体,努力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力争全年项目投资规模达到30亿元,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20亿元。全力抓好涡河近期治理、许泗高速公路谯城段等国家重点项目。加快工业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提高开工率和竣工率。全面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华宇药业、康普药业等2006年度11个落地项目,加快上海雷允上中药饮片、慈济堂药业二期工程、济人药业四期工程、古井30万吨小麦深加工等一批加工制造业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恒源中药饮片厂、浙皖亳州中医药饮片厂、金百合香料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加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工作,继续抓好建安路、白依路、和平西路开发改造项目,加快实施人民北路、古泉东路、谯陵北路、蒙城路等城区街道改造项目。加强项目建设和项目储备工作,紧紧抓住政策机遇,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谋划一批牵动性强的加工制造业项目。加强项目协调服务,对于列入“1468”战略项目范围的32个重点项目,实行区政府直接调度和领导分工负责制,建立重点项目全程服务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紧密把握政策取向,积极争取 用地指标,实行项目用地报批先行一步,有效保证项目用地。

(五)营造环境优势,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坚持把全民创业作为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调动全区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致力创业致富,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大力营造振兴谯城、人人有责,奋力崛起、从我做起的浓厚氛围,积极弘扬艰苦创业、诚信合作的精神,广泛动员城乡群众争创殷实家业。充分激发能人创业热情和潜能,鼓励企业经营者进一步把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离职创办企业,形成企业蓬勃发展、经济兴旺发达的局面。

推进全民创业,环境是基本要素。必须把优化环境作为推进全民创业、加快谯城崛起的基础工程,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巩固已有成效,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大力推进“信用谯城”建设,完善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加强土地市场整顿,积极配合市直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加大拆除违法建筑力度,严厉打击土地私买私卖和私搭乱建行为,切实解决项目落地难问题。扎实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等创建工作,大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六)坚持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努力建设创新型谯城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职业教育。继续加大投入,消除农村学校D类危房10万平方米以上,改善城区20所小学办学条件;扩建四中、七中、八中,筹建九中,将汤陵小学、青云分校、五里中学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进一步扩大城区初中入学规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考试补充一批教师充实农村边远地区师资力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依托华佗中药研发中心和济人现代中药高新技术项目,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成立研发机构,培育自主品牌,创建科技型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力争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品2个。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积极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切实把科技兴农落到实处。重点抓好双沟、十河温室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和绿色、有机蔬菜产品的认证。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人才政策,加强区人才交流中心建设,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围绕企业需要培养人才,围绕企业发展引进人才,真正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业绩考核办法,坚持“凡进必考”,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提高“两支队伍”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七)统筹发展各项事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继续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认真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整治食品药品市场,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2个乡镇卫生院门诊楼、病房楼主体工程,建成20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工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鼓励民间艺术创作和地方曲艺发展,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执法,规范文化市场;整修体育场馆,完善基础设施,大力营造全民健身氛围。高度重视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技术水平;强化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分类指导,开展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提高GDP核算水平,重点做好农业普查、工业调查、经济运行分析等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的工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深入开展城市文明创建活动,硬化城区小街道16条,亮化、绿化、美化小街巷36条;落实“门前三包”,改善环境卫生条件,规范城区市场秩序。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工作,关心支持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密切军政军民关系。认真做好档案、史志、监察、审计、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八)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谯城

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在奋力崛起中构建和谐谯城,以构建和谐谯城促进奋力崛起。

高度关注民生,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出发点。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和维护社会公平。积极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改善干部职工待遇,实现城乡退休干部教师工资标准一致,同时鼓励乡镇在发展中提高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防御,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城乡绿化工作,推进生态谯城建设。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大力推进依法治区。进一步完善城乡基层政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和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坚持司法为民,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深入进行社会 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和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依法规范信访秩序,继续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机制、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面建设“平安谯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

做好政府工作,推进跨越发展,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责任,坚持执政为民,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

(一)坚持依法行政,努力维护社会公正。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减少执法层次,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加快行政执法制度改革,坚决克服多头执法、执法不公、执法违法现象。

(二)坚持勤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准则,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提升效能,强化服务,切实肩负起勤政为民、执政兴区的责任。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利益问题,为全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三)坚持科学民主,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最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和决策。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广聚民智。坚持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力求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群众愿望。

(四)坚持从严治政,大力推进政风建设。时刻铭记权力就是责任、有权必须尽责,认真履行职责,推进责权统一,加快建立以行政主要负责人为首的行政问责制度,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报告工作、接受质询;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政府内部监督,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处各种腐败行为。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孕育新的希望。谯城崛起,其势已蓄,其期已至。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为推进谯城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督,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查处各种腐败行为。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充满新的机遇,面临新的挑战,孕育新的希望。谯城崛起,其势已蓄,其期已至。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为推进谯城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城区 谯城区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