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5篇

时间:2023-05-02 00:40:02 来源:思哲公文网

篇一: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

  

  基于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近几年,随着高中生素质教育的发展,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越来越多的高中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以开阔高中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积累。本文就针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展开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设计进行分析。

  首先,为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在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时要回答以下问题:首先,该旅行活动要设计到哪些城市?其次,应选取哪些客观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特征?再次,出行开设什么样的活动?确定好这些问题之后,再把重点放在开展观测、记录、总结、归纳、比较、分析上,以帮助学生实现实际知识的落地演绎。

  其次,在活动的设计上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从理论上走向实际,让他们用自己的手把自然地理要素逐一记录、比较、分析等,并在现场进行汇报。

  此外,也可采用网络实践等手段,如竞赛、分组活动、视频剪辑、影片展示等,让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和双手体会和了解自然地理,补充实施野外实践活动,有助于推动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究。

  以上三点就是针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的具体部分,只有采取务实的措施,才能实现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发挥和有利发展。

篇二: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

  

  地理实践力下的高中研学旅行方案设计

  摘要:2008年教育部正式将研学旅行纳入了教学方案中,并对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尤其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文章基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进行研学旅行的计划设计研究。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研学旅行;计划设计

  高中地理课程是义务课程和专业课程衔接性比拟强的一门根底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来观赏世界。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尤其是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学旅行继承和开展了中国古代“游学〞中注重实践和实际体验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而与古代的游学比起来,现代的研学旅行更科学,更系统,更具备教育意义,旨在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安顿,引导学生在集体旅行中发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具备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该学习方式让学生受益匪浅,徐明波[1]的研究说明,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形成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发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其中各种科目的活动课程开发中,就包括了地理类。因此研学旅行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实践力的概述及基于此的研学旅行方式

  地理实践力指学生在进行考察、调研、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2]地理实践力主要展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通过各种地理工具示例地图、罗盘等,进行方位确定和周边环境特征如云层变化、土壤植被分布、地质地貌水文特征等的描述;第二是学会运用地理视角如从气候、地形水源等视角进行生存营地的选择,从而防止在野外遭遇自然灾害,确保学生具备积极自信的环境适应、独立生活和自我认知的能力;第三是通过察看和描述来刺激自我想象力和发明力,从而进行环境演变过程的推断模拟,能够对环境变化进行观赏解释的综合能力;第四是能够设计自然规律和原理模拟演示试验计划来进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模拟演示计划,并且借助实验环境,完成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能够具备有关的科学调研能力;第五是能够根据身边的生活环境进行有关的调查访问,关注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而推动地区的区域开展,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合作交流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因此,地理实践力可以概括为组织协调能力、实地考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空间图像能力等。[3]学生只能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掌握、锻炼以及提升地理实践力。因此研学旅行在该能力的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发展

  的研学旅行前,教师应重视活动的设计,在导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环节时,更要注重对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活动通常具有三种形式:一是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再进行实地考察;二是先进行研学旅行收集实地资料,再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解释和验证;三是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设计

  〔一〕明确活动目标,凸显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研学旅行活动的相关环节的研学旅行的设计时,应以学生身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为载体,激励学生进行校外活动的考察,以此来帮忙学生了解身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形成,使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学生在进行地理现象分析的过程的同时,促进地理实践力等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以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在进行研学旅行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流水侵蚀作用的概念及其在流水侵蚀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貌形态,通过对流水侵蚀作用的总结,帮忙学生明确本次进行研学旅行所要到达的学习目标。流水侵蚀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在地表通过降水降雪进而融水聚集形成沟谷流水,通过溯源侵蚀加深和延长了沟谷,再通过地下水的补给形成了“V〞字形河谷,此时初步形成了河谷,再进行倒蚀,形成了河谷展览,最后通过侧蚀堆积,形成槽型河谷,为河谷的成熟期。通过这些理论知识,在游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具体的地形地貌的特征,最后进行总结。在这一次的研学设计中,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具体体现在了实地考察能力即需要进行野外地位、地形地貌的描述、环境演变过程的推断、设计制作能力、感知概括能力即对河流水文特征等进行描述和综合分析能力即推测“V〞字形河谷的成因,以及最后的实验模拟能力。[4]

  〔二〕精心选取活动地点,彰显研学旅行的教育新形式在进行研学旅行地点考察的时候,要注重考察地点的选择,主要应该遵循下列四点原那么:第一,平安性原那么。这是研学旅行发展的前提条件,所有研学旅行活动必须在保证师生平安的前提下发展,因此活动地点的选择以及研学旅行的路线规划必须提前踩点,做好规划和平安、应急和避险措施,充沛考虑研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平安问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职责到位。第二,教育性原那么。遵循教育性原那么首先是要求学生在进行研学实践过程中,在面对现实中具体问题时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推理,然后通过察看实验对问题进行验证和解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发明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其次是促进学生进行书本知识,实践能力的融合,活动计划的设计要考虑到教育性,学科知识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关联性,在融合的过程中应以本次研学旅行的教学目标为核心,把研学旅行与学科知识相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学科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地理学科知识。第三,有效性原那么。选取的研学地点应该能够直观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而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应对研学成果进行展示评估,对学习内容进行稳固提升。第四,可操作性原那么。这是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实施的根底,也是学生发明性思维培养的基本。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察看,才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计划设计时,需要根据当地不同的地域特色,设计切实可行

  的活动计划,同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能力培养。如在进行高中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这一节课的研学旅行时,教师应该选择一些设备开发较完善、地理特征较为明显的山地,让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三〕拓展延伸,提升研学旅行能够进行科学化结束研学旅行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旅行中的知识进行研究和总结,并对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做出客观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收获感,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如在?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一章节学习时,教师在进行流水侵蚀或者溶蚀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喀斯特地质地貌〞相关知识点的交流,分析在旅行中遇见的一些石林地貌形成的成因,并结合学生的发展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个体或者小组的“言〞和“行〞做出全面的、客观的、公道的、科学的评价,总结该研学旅行的收获。学生也可以在?河流地貌发育》这一章节中,根据事先的知识学习和旅行所见,对途中某一段河流的形成进行探究,同时进行山前洪冲积扇形成的模拟实验,同样在最后对该研学旅行做出评价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徐明波.研学旅行的德育创新与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4):8-12.

  [2]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规范(2008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黄雯君,林惠花.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表现性评价研究[J].地理教学,2008(20):36-38,27.

  [4]魏晋龙,马成源.“读行金城〞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设计[J].地理教育,2008(9):57-59.

篇三: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

  

  初中地理研学活动方案设计案例

  作者:缪雪原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23期

  摘

  要:随着教育部文件的出台,各中小学已经开始或即将开始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本文从初中地理学科的专业性和初中生的学情出发,以闽东海岛的地域特色为依托,设计了“竹江岛滩涂利用现状”为主题的单日短途地理研学课程方案,可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地理研學旅行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研学旅行;滩涂利用现状

  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1】“研学旅行”显然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学校教育和校外活动衔接的创新方式,它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是一种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作为地理教师,应该积极融入新型教育模式,将研学旅行作为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探索。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是地理教师开展地理研学旅行活动的核心技能。现基于闽东沿海地区的地域特色,依据福建省初中学校研学旅行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福建省霞浦县竹江岛滩涂利用现状”为主题的单日短途地理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方案,可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参考。以下为本课程方案的主要内容:

  1、课程名称:福建省霞浦县竹江岛滩涂利用现状研学旅行活动

  2、实施对象:八年级学生。

  从这个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来看,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区域认知能力,但对地理知识的接收更多停留在直观和感性的层面,综合思维能力不足。此外,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生性好动、遇事冲动且安全意识薄弱,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这对校方及课程导师而言增加了组织的难度。

  3、计划实施天数:1天,单日往返。

  4、课程导师:地理科任教师、学校德育老师、班主任等。

  5、课程目标:

  初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制定与课堂地理教学一样,也需要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下称课标)来制定。但由于研学旅行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以广泛的社会资源为背景,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基于课标但可以适当高于课标。此外,“情感”的目标应该在前,方法和能力目标在其次,而知识目标应该在最后考虑。

  基于此思想,本课程方案设计了以下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家国情怀;(2)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2】(3)理解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热情;(4)初步掌握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6、前期准备

  前期工作必须做足做细,才能够让一次研学课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学校方面应安排相关课程导师和后勤人员进行基地踩点考察、制订行程计划、做好行前各项准备、做好安全保障措施等等,因这部分内容不属于本文论述重点,故不展开详细表述;课程导师则要制订详细的课程方案,指导学生认真进行研学前知识储备,即预学。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研学前进行的知识储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复习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了解我国的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四大部门。(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了解霞浦县竹江岛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以及该岛的气候、地形特征和开发历史、风俗民情等社会经济特征。(3)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有关滩涂的基本知识,知道滩涂是重要的土地资源,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海陆过渡地带,是发展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地。

  7、线路安排及观测点的选择

  本次研学旅行需先行乘坐汽车到达霞浦县沙江镇的小马村,小马村和竹江岛之间修建有一条长约3.6公里的石路桥,名曰汐路桥。随着潮汐变化,涨潮没于海水中,退潮时方能行走。而此桥正是观测滩涂的最佳地点。因此,在设计这次研学方案时,时间上一定要考虑到潮汐的因素,以便能够由汐路桥步行进岛。出岛时间则选择在涨潮期间,全体师生均从竹江岛东端的码头乘船回到大陆上的沙江码头(位于霞浦县沙江村)后再乘坐汽车返程。

  在整个路线的行程中,设计了5个观测点。学生可以边前行边研学,不走回头路。这样也便于学生的组织,减少学生体力消耗,提高研学效率。5个观测点的活动设计见表1。

  在研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应时应景不失时机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如:“滩涂上养殖的海产品有没有季节性,与什么地理要素有关?”;“除了你看到的这些海产品,问问当地居民还有没有我们没有看到的?”;“我市多台风天气,这对滩涂上的生产活动会不会造成影响,岛上的民居在材料选择和建筑样式上有没有考虑到台风的因素?”;“观察一下海岛上、滩

  涂上以及海上的环境有没有因人类活动而遭到破坏的情况?有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如何改善环境?”等等。这些问题都带有明显的地理学科性,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学生一定有他好奇的地方,鼓励学生多问多思考多观察多了解。

  8、作业布置

  学生的作业可不拘于形式,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比如美篇、电子相册、PPT、微视频、调查报告等。鼓励图文并茂的方式。但必须主题鲜明,观点明确,有结论有感受,最好还能有建议有倡议等等。

  9、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研学旅行课程的建设和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定研学旅行的学业水平。评价需遵循全面性原则、表现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激励性原则【3】。科学客观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初中生来说,鼓励和赞许比批评和指责更具教育效果。本课程的评价侧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其次是注重对学生观测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的评价,而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可弱化。具体评价内容见表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节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周维国,段玉山,郭锋涛,袁书琪.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四)——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地理教学,2019(8)4-7

篇四: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

  作者:梁莹莹

  韩秀凤

  来源:《文教资料》2021年第02期

篇五: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

  

  主题式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中学地理教学最薄弱的一环,我国中学生普遍缺少真实情景中的体验式学习。地理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各类中学在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学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四大原则——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和公益性。要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自行开展研学旅行,要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

  。这就意味着教师尤其是地理教师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必然承担着研学方案的总策划。

  2017年浙江省高中地理“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在温州雁荡山举行,笔者有幸参加此次活动并承担一项任务,以雁荡山为蓝本设计一份研学方案——“如果带学生来雁荡山考察,你会怎么做?”为此,笔者和团队成员共同参与了雁荡山研学方案的研讨、设计,主题确定为“解锁灵峰的时间密码”。

  一、研学旅行设计的前期工作

  1.研学旅行方案框架搭建

  方案框架搭建过程:教师踩点——确定考察主题——确定考察线路及考察点——确定沿途考察内容——落实行前准备工作——发放考察任务单(主线任务和自主任务)——带学生实地考察——汇报总结

  2.教师踩点与主题确立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但边走边学不意味着什么都学,变成走马观花式的课堂。笔者和团队成员踩点雁荡山主景区之一——灵峰,将沿途的所看所思全部记录整理后,发现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多而繁杂,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不胜枚举。那么设计考察内容时要不要取舍?如何取舍?组内为此开展激烈的讨论,最后确定设计主题式的地理研学方案,将考察对象与内容有目的地筛选整理,只留下与主题相关的线索。而雁荡山作为世界级的地质公园,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其主题毫无疑问地定为地质地貌考察,除此之外还引入时间视角,考察灵峰地貌的动态演变。

  3.研学旅行的行前准备

  知识准备。雁荡山的海陆位置、板块位置、气候资料等。

  安全准备。必要药品(外伤、晕车药)、安全手册,宣传野外安全注意事项,提前关注天气。

  物品准备。帽子、运动鞋、背包、文具、记录本、相机、指南针、望远镜、放大镜、温度计、铁铲、标本采集袋、手机APP(行图、百度地图、Oruxmaps、各种测量工具)。

  二、研学旅行线路及内容设计

  1.考察线路与考察点设计

  确立了地质地貌的考察主题之后,筛选出灵峰景区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地质地貌点,并尽量遵循由易到难、由部分到整体,以及灵峰地貌演变的时间顺序将主体线路与考察点规划为“A—B—C—D—E”。

  2.主线任务单设计

  根据确定的线路和考察点,在每个考察点设置四个环节,即明确问题、证据搜集、初步推测、结论完善,从而生成主线任务单。其中的问题由教师确定,问题设计应遵循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思维梯度,调动学生看、听、画、想等各个感官,成为研学过程引导学生不断观察思考的链条。证据搜集、初步推测、结论完善则由学生为主体完成。如在考察点A的主线任务单设计(表1)。

  3.考察内容设计

  (1)考察点A。①问题设计:观察岩石形态,画出岩层走向;结合知识背景,推测其类型及成因。②证据搜集:岩层呈不同颜色的条带状分布,见图2中a所示,被拉长的气孔定向排列,见图2中b所

  示。③师生分析研讨:从图2中a、b分布,联系相关知识,推测这里应该是流纹岩。成因与雁荡山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板块俯冲时挤压摩擦产生热能,引发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以小见大,事实上整个雁荡山景区的主体构成就是这种巨厚流纹岩。

  (2)考察點B(远观)。①问题设计:观察岩体上下部形态差异,绘制示意图并推测其原因。②证据搜集:上岩体颜色较深,呈横纹,下岩体颜色较浅,呈曲纹,差别明显。③师生分析研讨:横纹、曲纹为岩浆流动的标记,推测应该是不同阶段的火山喷发,形成了不同的地层单元,喷溢的熔岩物质组成不同,岩性和岩浆流动状况上也有差别,这说明雁荡山经过了多次火山喷发。

  (3)考察点B(近观)。①问题设计:走进该岩体,观察岩体上孔洞的分布特点,推测其如此分布的原因;根据该岩体上不同洞穴的形态和位置,推测其成因。②证据搜集:洞穴主要分布在中下岩层,上部岩层较少。岩层中部b的洞穴孔洞小且密集,岩层底部c位置则洞穴大,数量少。③师生分析研讨:推测不同时期的岩层岩性不同,上部岩层a较为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孔洞较少,中下部岩层b、c较为柔软抗侵蚀能力差,多孔洞与裂缝。岩层中部b孔洞小且密集,可能是岩体中的球泡或角砾因风化而脱落后形成;岩层底部c洞穴推测是岩层内部在小型节理或劈理和水的作用下发生重力崩塌而成的。

  (4)考察点C(双笋峰)。①问题设计:仔细观察双笋峰洞穴,试推测洞穴成因,并绘制示意图。②证据搜集:双笋峰洞穴中间有一条明显的断裂纵向穿过。③师生分析研讨:该洞穴是因为岩层的垂直节理发育,纵向的断裂切割嶂岩,使岩石发生破裂,这些破碎的岩石碎块经过风化后逐渐剥落从而扩大成洞。

  (5)考察点D(灵峰古洞)。①问题设计:仔细观察灵峰古洞的形态,试推测洞穴成因,并绘制示意图。②证据搜集:灵峰古洞上方有几个大石块架空。③师生分析研讨:该洞穴为上方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崩塌,碎石相互架空而成,形态多不规则。

  (6)考察点E(合掌峰)。①问题设计:判断合掌峰洞穴符合上述四种洞穴类型的哪一种?合掌峰观音洞内的集水装置,反映了当地什么地质作用明显?试推测该作用不断发育对该地地表形态的影响?②证据搜集:合掌峰纵向断裂明显,应属于裂隙洞穴。观音洞内有明显的水滴下落,即使在晴天,水滴依然不断,集水装置下有一口水井,蓄水量足,利用手机全景图拍摄灵峰景区利于观察整体地貌的发育。③师生分析研讨:集水装置反映了观音洞上方裂隙下落水量较大,流水下切侵蚀作用明显。手机拍摄的全景图呈现灵峰景区整体地貌,可观察到地貌演变情况——岩浆在冷却收缩过程中形成垂直节理,亿万年中流水顺着这些节理不断向下冲蚀,原本完整的岩壁逐渐分离,且裂隙发育越来越大,如图9中a、b、c反映流水侵蚀的不同阶段。

  4.自主任务单设计

  主题式研学跟其他研学方案相比,有更清晰的主线任务、明确的学习重点,如进行灵峰地质地貌的主题考察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梯度和地貌演变的时空顺序等来设计线路与问题,逻辑性、思维完整性更强,避免了“走马观花”“大杂烩”式的学习。当然也有其弊端,在现实背景下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外出研学实属不易,而野外实践中又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只单一考察某一主题可能无法“物尽其用”。为此,在研学方案中还引入“研学留白”的理念,在地质地貌考察的主线任务单外,增加自主任务单——“请在研学途中,发挥你们无所不在的观察力,发现、搜集地质考察单以外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至少5个),并在总结会上进行分享交流(”表2)。

  5.学生自主任务设计

  以响岭头村树立的防汛防台形势图为例,进行自主任务设计。

  (1)结合当地地形(行图APP查看),分析响岭头村易发洪涝的原因?(推测:降水集中、多台风、河流众多、山谷地形、排水不畅)

  (2)景区内外为什么多采用石板路?(推测:就地取材、鼓励步行)

  (3)景区内台阶扶手用麻绳包裹的原因?(推测:防腐蚀、增加扶手摩擦、防冻)

  (4)景区的水潭着色成因且颜色分布存在差异的原因?(推测:岩浆活动带来的矿物质、水深差异)

  自主任务单的设计,可以弥补主题研学内容上的不足和单一性,作为支线任务也不会喧宾夺主,让主题考察失去优势,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其地理能力(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等)的全方位调动。

  研学内容如果完全由教师掌控、操刀的话,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甚至又流于变相的传统课堂。相反,研学路上留出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大展拳脚,鼓励学生不断观察和提问,将问题的探索解读交给学生,关注其个性与多元化发展,研学活动会更加丰富精彩,会碰撞出更多的灵感火花。

  三、研学总结汇报设计

  1.灵峰地质地貌考察教师总结

  灵峰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在内力作用下形成了大型破火山,其后又经历了地壳抬升、火山反复喷发、区域构造断裂、岩石节理发育导致岩石破裂、崩塌,加之流水侵蚀、风化剥蚀等多种外力作用,最终形成了方山疊嶂、锐峰岩洞。可以说火山喷发出的巨厚流纹岩层是灵峰造景的主“材料”,断裂及沿断裂的溪涧流水则是塑造奇景的“神斧”。

  灵峰的各种地貌形态分别处于内外力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考察中可以从静态的地貌表象推断其动态的演化发展,再根据地貌形态发展演化的普遍规律,推断地质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本次考察以探究灵峰地貌成因为主线,在真实的野外学习情境下,引导学生用地理思维、地理语言去倾听岩石、树木、土壤的浅唱低吟,揭秘它们的前世今生,解锁灵峰记录在一石一木上的时间密码。

  2.灵峰地质地貌考察学生汇报

  分小组的实地考察结束后,研学活动的收官之作是把学生集中起

  来进行汇报总结,以下是对汇报总结工作的几点建议。

  (1)预留几天时间给学生做最后的查阅、求证、整理工作,并以PPT的形式做交流分享。

  (2)小组的交流分享分主线任务和自主任务两部分。自主任务的分享要求各小组展示他们在研学路上发现的地理现象,可以设计成一些地理问题,与其他小组进行现场互动、讨论,最后本小组给出相应的推测解释。

  (3)各小组交流分享完毕,教师应及时予以总结和评价,并建立相应评价机制。相对而言,支持性的评价环境更能够给予学生正面的心理暗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笔者设计了这种等级式的评价表(表3),对学生的任务结果都给予肯定表扬。此外,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要考虑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性与积极性,对此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实践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更加公平公正,还可以师生评价、生生评价,选出表现最优越的小组。

  (4)汇报会后播放一些记录研学点滴的照片、小短片。或笑或闹,或思或悟,带着学生再忆研学旅途,增进师生情谊,升华研学活动,给研学旅行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推荐访问: 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地理 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