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9篇

时间:2023-05-01 17:40:05 来源:思哲公文网

篇一: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篇二: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

  

  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调研报告

  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__年工作安排,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__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为此市人大财经委在何新来副主任的带领下,从9月10日至9月21日分别邀请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2名专家组成调研组,听取了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信委等19个部门的总体汇报和专题汇报以及13个县市区的汇报,并深入兴平、乾县、淳化、彬州、旬邑等5个县市实地察看了18个项目并召开座谈会。

  一、“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情况

  今年3月初,市政府根据中省统一安排和部署,组织召开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会议,传达了中、省“十三五”中期评估工作会议精神,对评估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评估坚持系统全面、突出重点、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采用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总体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市县上下联动评估的方式,围绕增强产业发展新动力、构筑均衡整合新格局、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汇聚全面小康新合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评估。6月初,第三方__师院课题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三方评估报告。市发改委以第三方评估结果为参考,通过比较测算进度,剖析存在问题,搜集反馈意见,起草了《__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9月初形成了评估报告(讨论稿)。

  调研组在听取了__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汇报后认为,市政府重视评估工作,安排部署周密,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但仍有四点需要改进:一是评估方法有待改进。存在评估方法单一、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结合不够、定性分析^p与定量分析^p结合不够、缺乏对数据系统分析^p等问题。

  二是评估内容需进一步完善。从评估的内容看,没有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标排查不够细致,数理分析^p不足,存在问题剖析不深。

  三是总体规划与专业规划衔接不够。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不够具体,专项规划对总体规划的支撑作用不足。

  四是西咸新区划转影响分析^p需进一步细化。西咸划转直接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后期执行情况,在评估中对划转造成的影响及后续效应分析^p不够细致、深刻,缺乏详细数据支撑。

  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

  “十三五”以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政策,全市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纲要》执行总体不够理想,距离《纲要》预期目标差距较大。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的主要目标分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结构升级、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34项指标。从评估结果看,全市各项指标完成进度不均:经济发展7项指标中,仅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等2项指标达到预期进度,生产总值、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5项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创新驱动5项指标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大中型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4项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于统计口径变化没有具体数据;结构升级5项指标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预期进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由于统计口径变化没有具体数据,信息化指数暂无数据;民生福祉7项指标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等5项指标达到预期进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水平;生态文明10项指标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低、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3项指标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森林覆盖率等4项指标基本达到预期进度,耕地保有量、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等3项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从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看,3个“十强县”(__)gdp总量均实现了规划中期预期目标,兴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三原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未达到预期目标;北四县(永寿、淳化、旬邑、长武)规划实施情况普遍较好,仅有个别指标未达到预期水平,但经济体量较小,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不强;涉及西咸划转的3个县区(秦都、渭城、泾阳)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均未达到预期目标;其余3县(乾县、礼泉、武功)只有一两项经济指标达到预期,其余指标均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重大项目完成情况

  我市“十三五”规划项目__个,总投资__亿元。20__年至20__年上半年已实施项目__个,完成投资__亿元,占“十三五”规划项目总投资的__,占已实施项目总投资的37.79。其中:已竣工项目__个,总投资__亿元。在建项目__个,总投资__亿元,20__年至20__年上半年完成投资__亿元,占在建项目总投资的__。未开工项目__个,总投资10785.46亿元,占“十三五”规划投资的__。

  (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抓创新,产业融合升级初见成效。

  一是创新驱动起步良好。20__年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8.2,我市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__年荣获智慧城市时空云建设全国第二名。

  二是新型工业集群逐步形成。投资280亿元的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点亮投产,投资110亿元的19户液晶面板上下游企业加快建设。雷丁秦星新能汽车项目已成为全省新能汽车产业布局重点板块。旬邑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引进了12家药企和4家食品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医药、食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

  三是农业现代化平稳发展。坚持走特色主导、科技引领的三产融合发展道路,兴平双汇肉制品生产线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

  四是商贸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实施服务业物流项目三年滚动计划,三原、旬邑、淳化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__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2、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断夯实。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西咸公交卡实现互联互通,我市入选全国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光纤入户”全面完成,4g移动网络全覆盖,智慧城市建设受到国家肯定。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柏岭寺水库蓄水,张家山泉群供水工程通水,城乡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__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省级经开区,__新兴纺织工业园加速发展。彬县撤县设市,彬州、三原、兴平被评为20__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礼泉、乾县被评为20__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强县”。

  3、求绿色,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一是狠抓污染治理。扎实开展“1+14”专项行动,全力治污降霾,20__年上半年,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下降11.8、4.9,规模工业燃煤削减__万吨。

  二是稳步推进资高效利用。完成居民煤改气2.5万户,煤改电7万余户,我市被纳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三是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全面实施园林绿化战略,全市完成营造林__万亩,新建(改造)杂果经济林14.59万亩,淳化、旬邑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湿地公园达到6个,湿地保护面积__万亩。

  4、促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3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关闭,房地产去库存周期缩短到9.6个月,20__年全年共为企业减免税__亿元,为__户企业争取直供电__亿度,市场活力加速释放。

  二是“放管服”改革初见成效。自主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43项,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顺利实施,“一枚印章管审批”等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减证便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展顺利。

  三是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20__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0.1亿元,20__年达到38.64亿元,同比增长__,招商引资引进合同项目__个,实际到位资金__亿元;实际利用外资__万美元。20__年上半年,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积极通过第三届丝博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__亿元。

  5、惠民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以__件惠民便民实事为抓手切实推进民生建设,20__、20__年两年累计投资216亿元。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__、20__两年共脱贫人口__万人、退出贫困村__个,贫困发生率降至__。教育、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实现公办幼儿园行政村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全市__个县区市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基本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20__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__年成功承办省十六届运动会。全民健康保障不断加强。综合医改深入推进,城乡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基本实现。20__年上半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参保__万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镇面貌不断改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但对照“十三五”规划,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许多短板弱项亟待破解,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西咸新区划转影响。客观方面,西咸新区体制调整,划转了__市gdp总量的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9、地方财政收入的17.2、常住人口的12.4,尤其是划转了投资总量的4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5。整体移交了个__市近年来重点谋划的“十三五”重大项目,直接影响我市经济基础和发展后劲,而划转后社会事务交接滞后所导致的教育、卫生医疗等问题以及划转后的洼地效应、新区竞争等影响不容忽视。主观方面,西咸新区划转区域是__市近年来重点谋划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划转后对__市干部干事创业信心有很大影响。

  (二)产业结构不优。20__年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7.6:57.5:34.9,呈现出一产不强、二产重而不优、三产发育不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不足,20__年上半年一产占gdp比重分别高出全国、全省__个、__个百分点。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能化工业仍居主导地位,上半年能化、建材产值占到七大支柱产业的50,传统产业增长缓慢,新兴产业体量小、拉动效应不强,20__年上半年二产占gdp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7.09个、8.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偏低,20__年上半年三产占gdp比重分别低于全国、全省___个、__个百分点。gdp总量质量不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偏低,20__、20__年分别为3.4、3.3,分别较全省低__个、__个百分点,20__年上半年为__,低于全省6.39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工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支撑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要素不足,项目用地、节能减排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考核激励措施弱化,营商环境不优,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大,加之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扩大投资信心减弱,导致全市重大项目数量少、建设进度慢,20__年上半年能化产业增加值增长6.6。7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11户减产、65户停产,企业利润总额下降3.7,规模工业企业培育缓慢。同时,企业自主创新不足,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有限,难以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县域经济实力整体比较薄弱,且发展极不平衡,20__年全市县域gdp规模最小的永寿县为73.1亿元,仅为兴平市(241.1亿元)的30.3,20__年上半年永寿县仅占兴平市的26.6。在20__年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中,彬州市、兴平市、三原县位列“陕西十强县”,而淳化和永寿在全省排名50名以后,目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五)环境质量问题不容乐观。20__年,空气质量重要评价指标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9.7、2.4,今年1-8月份,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7.22,较去年同期下降7.2;虽然有所改善,但受“高耗能”产业主导工业的影响,全市能消费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降减难度较大,平衡经济健康发展与节能环保任务艰巨,污染防治、生态改善仍面临巨大挑战。

  (六)民生保障短板突出。公共服务投入水平偏低,资供给不足,服务不均衡、效率不高,20__年上半年一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17.28亿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0.9个百分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中省资金加上市县自筹资金仅能满足总需求的40;公办高中负债问题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债务高达10亿元左右;20__年上半年,教育财政支出39.93亿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2.8个百分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加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低。

  (七)营商环境仍需优化。我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排名靠后,很多环节、措施需要改进。

  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园区、路段的水、电、气、暖、通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二是“放管服”改革亟需加强。政务大厅职能发挥不充分,网上办理事项占比低。部分职能部门仍存在审批事项繁杂、办结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监管不当不力等问题。企业与政府沟通渠道不畅。

  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氛围不浓。自《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以来,部门、县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多停留在开会、发文件上,没有通过具体举措来落实条例。

  四、推进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

  “十三五”中后期,市政府要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速补齐弱项短板,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的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问题导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是强化“十三五”规划引领作用,立足长远发展,对照发展指标,细化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与规划有效衔接。

  二是坚定发展信心,沉着应对西咸划转问题。冷静客观看待西咸划转影响,调整思路、破解瓶颈,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规划,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强化监测监督工作,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和制度保障,切实维护《纲要》的法律性、严肃性、权威性。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分析^p研判,及时将中省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融汇到年度计划中,增强工作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强化对重大问题研究,对后两年难以有效解决的长期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战略性、全局性的对策建议,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投资拉动,多措并举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切实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进投资结构战略性调整,以项目建成投产引领产业升级。

  一是建立机制、强化保障。严格落实领导包抓、讲评观摩、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持续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紧扣中省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和民生事业短板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施精准招商,精准招揽高科技人才,千方百计引进一批高精尖项目、功能提升项目。

  三是积极扶持规上企业。对规上企业中65户停产企业、211户减产企业逐户进行认真分析^p,找准病根,帮助企业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和路径,使有限的规上企业稳定生产、运营,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牢牢抓住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机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用具体措施推进建材产业绿色环保转型,促进食品、纺织等产业技术、业态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发展“三个经济”为抓手,强力提升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和水平;提升全域旅游发展品质,以打造旅游特色小镇为发展模式,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新业态。

  二是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专项计划,抢抓中省新能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以雷丁秦星汽车为依托,精心布局__市新能汽车产业链。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加快高新区医药产业园、旬邑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建成两个百亿级医药产业园。

  (四)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一要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巩固__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二要增强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县城发展扩容提质和重点示范镇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特色农旅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差别化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引导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五)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要求。深入实施“1+3+35”方案,推行“五项清单”管理,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土壤、水、臭氧污染防治工作。

  二是稳步推进清洁能利用。做好规模工业燃煤削减和民用散煤清洁替代,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煤改地热,实施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煤改电电网扩容工程,扎实做好能替代利用过渡期居民用能问题。

  三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植绿护绿,实施天然林资防护、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贯彻落实《__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六)坚持推动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一要围绕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再梳理取消或下放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事项,做好行政许可权改革、“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等工作,切实提高网上办事精细化水平。二要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健全评估、担保、信用体系,实现全方位融资。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扎实落实水、电、气、暖行业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三要强化宣传督导。利用多种途径宣传《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各项要求。做好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严格考核评价,严厉查处问责,营造重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七)坚持惠民利民,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一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推进“八个一批”措施精准落实,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确保4个贫困县年底顺利摘帽,12.3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深化“三变”改革,加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力度,提升扶贫产业规模化水平。二要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择校热”等问题,稳妥化解公办高中负债问题。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提升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三要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实综合医改、分级诊疗等基本制度。实施基层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计划,加大全科医生招聘培养力度,支持社会办医,全面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八)坚持考核考评,强力推动追赶超越。

  一是狠抓招大引强工作考核。细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对引进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强且到位5亿元以上的新建项目部门、县区予以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引进项目积极性。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工作考核。强化对县市区“十三五”规划项目考核力度,对项目服务保障单位,从业务指导、服务态度、审批效率、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围绕惠民便民实事和脱贫攻坚,加大对民生项目实施情况考核考评。

  三是狠抓工业、商贸服务业发展考核。组织工信、商务等部门,采取阶段检查、重点抽查等办法,对工业、商贸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任务指标完成较好的县市区,在市级有关项目、资金安排中予以倾斜,对排名靠后的县市区进行通报。

  四是狠抓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注重评价结果运用,突出对转方式、调结构、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督导考评,不断强化服务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工作导向。

  五是狠抓“三项机制”落实考核。落实“三项机制”考核运用,坚持下抓两级,夯实主体责任,强化督查指导,从严问效追责,筑牢经济社会发展队伍根基。

篇三: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

  

  省应急管理厅对于“十三五”规划总结评估情况报告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

  根据《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工作___》(应急厅函〔2020〕135号)要求,我厅采取自评和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估等方式对“十三五”规划进行了全面评估。现将落实“十三五”规划情况报告如下:

  甘肃省应急厅(原省安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___、___及历次全会、______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系列重要论述及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___和省委省___的决策部署,积极谋划构建新型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___,全面遏制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风险,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应急能力稳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新进展,各项规划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十三五”期间(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省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376起、死亡3582人,分别下降78.28%、55.32%。安全生产相对指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十二类车辆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xx年0.17人/亿元、26.67人/万车、0.43人/百万吨下降到XX年的0.081人/亿元、11.66人/万车、0.244人/百万吨,分别下降52.35%、56.28%、43.26%,工矿商

  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从xx年的1.62上升至XX年的2.92。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构建新型应急管理体系。制定___了《关于加快建设全省新型应急管理体系___》《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___》,确定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安全水平巩固提升、应急能力稳步提升、队伍素质显著提升三大目标,建设“六大体系”,实施“九大工程”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形成了我省应急管理体制___的制度框架。按照一个体系一个指导意见、一个工程一套实施方案的原则,制定___了构建“六大体系”的6个指导意见和4项防灾工程实施方案。

  矿山、危化、地震、消防、森林、___、民兵预备役、社会救援队以及行业部门应急力量演练300多场次;

  指导全省各级开展各类应急演练1000余场次,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升。

  制作下发防汛预警、安全生产警示等教育片,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一)甘肃省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情况

  省应急厅紧紧围绕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方式,不断加快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支持,目前已投入资金约1.3亿元。已初步完成网络和系统平台的建设任务,业务应用涉及27个子系统、423个功能模块。一是建设应急指挥专网和数据中心。二是构建省市县三级远程指挥会商系统。三是建设隐患排查治理等27个业务应用系统。四是强化基层安监部门信息化基础设施。五是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建设。

  (二)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___建设情况

  “十三五”期间,省应急厅依托靖远煤业集团、兰州石化公司、金川公司等相关企业建成了18个安全生产应急救援___。xx年至今先后投入资金80049万元用于应急救援___建设。其中:争取___资金9770万元,省级财政投入资金5239万元,企业自筹资金65040万元。先后___个人防护、侦测、检测、矿山救护、火灾救援、地震救援类装备46000多台(套)。

  一是应急救援队伍数量、结构、素质与新要求存在差距。全省应急管理队伍人员数量偏少,专业知识不足,救援指挥经验缺乏,与“大应急、全灾种”要求存在不少差距。监管能力与繁重的监管任

  务还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省市县乡四级应急部门共有7756人,相对于监管对象86万户工商注册的企业力量远远不足。二是应急能力短板弱项还比较明显。应急救援力量数量、装备、布局、专业程度还存在短板不足,森林防火重点区域县级专业扑火队伍建队率未达到60%,各专业救援___队伍装备匮乏,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升;

  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向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转变还存在制约因素,与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相比,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投入不足,应急救援队伍机动性、灵活性较低,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救援能力强,但综合救援能力弱,快速反应、应急机动和综合保障能力不足,难以发挥综合应急救援职能。三是安全基础薄弱状况的问题突出。我省能源、化工、矿山企业比重偏大,一大批老企业、老项目、老设施、老建筑先天不足,隐患多、风险大、整治难,本质安全水平低,职业健康工作欠帐多。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差,地质结构复杂。地形东西狭长,危险化学品过境运输车辆多,过境在使用的17条油气输送管道线路总长8000多公里,道路交通和管道运输路径条件复杂,危险因素点多、面宽。四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水平普遍低下,不会管、不善管的情况比较普遍。不少矿山、冶金、建材重点行业领域的大中型企业安全投入下降、安全提升改造放缓、专业人员缺失、安全管理水平滑坡。企业管理层安全管理理念比较___,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滞后,安全生产宣传教

  育不够深入,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还不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事故应急避险、职业病危害和安全生产___等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一是建立多层次资金投入保障体系。为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的监督机制,建立___、企业及社会相结合的多层次安全投入机制,并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研发

  ___、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和安全装备___租赁;

  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强化___投资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安全生产及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

  完善信贷政策,鼓励银行对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技术改造项目和隐患治理等给予贷款___,支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二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___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各级党委、___对安全生产工作的___,健全“党政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晰地方党委、___及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监督指导企业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保障安全投入,完善安全生产设备设施;

  严格事故查处与责任追究,加强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确保事故调查报告提出的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事故责任追究到位。

  三是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综合治理。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深化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立足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继续实施在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城市安全等方面的防护工程。如强化交通___、加强火灾风险防控、提升危险化学品___水平、健全烟花爆竹___机制、推进矿山本质安全基础建设、构建建筑施工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民爆行业安全水平、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控、深化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加强冶金等安全基础建设、完善农业机械___。依靠科技创新有力提升安全技术装备和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依靠科技人才提升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四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着力解决法规标准缺失、制度规范不明晰、操作性不强、内容相互冲突、约束力不足等问题。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陇原行”活动,提升消除事故安全隐患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推进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建设专业化的___执法队伍,完善

  ___执法工作条件。

  五是着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___发展。实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建立全省自然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掌握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加快实施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和城乡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程,全面落实各类灾害防护标准,不断增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港南区“十三五”服务业工作总

  我已经爱上___了。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篇四: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文章属性

  ?

  【公布机关】国务院

  ?

  【公布日期】2018.12.24?

  【分

  类】其他

  正文

  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2018年12月24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何立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今年2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受国务院委托,现将主要评估结果和建议报告如下,请审议。

  一、《纲要》实施总体进展情况

  《纲要》发布两年多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总体上看,《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进展顺利。

  (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创新,制度环境不断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三去一降一补”取得阶段性进展,“破”、“立”、“降”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纲要》

  提出的25项主要指标总体进展顺利,2项指标提前完成,19项指标达到预期进度。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前两年GDP分别增长6.7%和6.9%,今年前三季度增长6.7%;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10万元/人,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58.52%和42.35%。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2017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今年上半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6件。互联网普及率提前达到规划目标。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前两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3%和7.3%,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60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超过2500万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超过1200万套。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前两年万元GDP用水量累计下降13.2%,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累计下降8.5%和11.4%,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累计下降15.8%,森林蓄积量提前完成规划目标。4项指标滞后于时序进度,分别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两项预期性指标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地表水劣V类水体比例两项约束性指标。

  (三)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短板取得积极进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宏观杠杆率企稳,金融乱象得到初步遏制,举债融资行为进一步规范。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扶贫工作力度、深度、精准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3.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大气十条”目标全面实现,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四)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加快。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基础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运行,多个战略高技术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C919国产大型客机连续成功试飞,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动车组“复兴号”实现商业运营,军民融合重大示范项目扎实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北京、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2018年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7位。

  (五)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重要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产权保护法治体系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重点行业改革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2018年我国在世界银行公布的营商环境排名上升至第46位。对外开放新体制逐步健全,新设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国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减至48条。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对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达到17.8%。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运营。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累计运行超过1.1万列。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六)产业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质量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健康、养老、文体、旅游等幸福产业加快成长。网络强国建设成效显著,“宽带中国”战略深入实施,4G

  用户超过11亿人,5G技术试验加快推进。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代能源储运网络加快构建,水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七)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总体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出台实施,粮食产量保持在6亿吨以上。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3000多万非户籍人口进城落户,城市群建设稳步推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高质量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顺利起步,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出台一系列促进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改革开放创新举措。

  (八)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重点群体就业得到较好保障,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分别稳定在4%和5%左右。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面建立,2017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顺利开局。健康中国战略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和多元办医实现新突破,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5%。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卡全国一卡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建立。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速,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持续深化。

  (九)165项重大工程项目扎实推进。165项重大工程项目统筹推进的顶层设计更加完善,责任分工和督促管理进一步明确,770条细化任务扎实推进,98.2%的工程项目进展符合预期,一大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运。

  总的看,两年多来《纲要》

  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仍有少数目标任务进展滞后,在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背景下,全面完成《纲要》目标任务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问题凸显,创新驱动发展困难增多;打好三大攻坚战任务艰巨,全面实现目标仍有不少难题;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区域分化出现新情况,城乡融合发展面临诸多障碍;社会民生短板明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待增强;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也需密切关注。

  二、综合施策推进《纲要》实施

  深入推进《纲要》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力、释放内需潜力,确保顺利完成《纲要》各项目标任务。

  (一)妥善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统筹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立足培育发展国内市场,抓紧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研究通过结构调整拓展国内市场空间的中长期举措。加快推进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落地。

  (二)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完成主要目标指标。约束性指标要千方百计确保完成,预期性指标也要努力实现。对于进度滞后的两项约束性指标要进一步压实责任,有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如期完

  成;对于进度滞后的两项预期性指标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努力争取实现。

  (三)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聚焦有效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加大补短板力度。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多措并举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打造公平竞争环境。

  (四)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确保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关口。坚持结构性去杠杆,坚决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有序推进隐性债务存量化解。扎实推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蓝天保卫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五)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精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稳定增加研发经费投入,鼓励多元参与,大幅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占比。改革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加快梳理和调整国家科技项目安排,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系统布局,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

  (六)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型发展基础。坚持陆海统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七)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

  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八)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激发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攻坚,强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国企改革政策落地,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九)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供给。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推进《纲要》实施是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以钉钉子精神推进《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篇五: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

  

  2篇“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

  2篇“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

  篇一

  “十三五”以来,__市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民政厅的具体指导帮带下,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创新、规划引领,不断提升基层民政服务水平,志愿服务、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发展基础更加稳固、结构更加优化、后劲更加强劲,各项指标均超预期目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日益增强。

  一、“十三五”指标完成情况(一)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志愿服务队___支,实名注册志愿者___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___,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中志愿者注册比例___的目标任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___万余个,开展志愿服务时长___万小时,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出了突出贡献。出政策。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引导、支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流程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的通知》等文件通知,就加强和规范志愿服务工作作出细化明确。搭平台。依托社区志愿服务中心,以节日和重大突发事件为主轴,围绕扶贫、扶老、助残、助学、疫情防控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支持社工机构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推广“社工+志愿者”模式,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专业作用;采取“志愿者+”模式,开设社区雷锋广场或志愿服务广场,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及活动内容,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体系之中。抓规范。每年组织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操作培训会,开通志愿服务问题答疑热线,编撰发放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操作指南和常见问题处理规程;建立通报制度,不定期对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对各县(市、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数、志愿者人数、志愿服务项目数和服务时长等进行通报;严格开展社区及机关事业单位志愿服务队伍覆盖和党员注册审查评定,两项指标均达100。促长效。分区划片,明确标准,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文明导乘、文明劝导、双捡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学雷锋活动月”“党建带群建”,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走访慰问困难群体等活动。组织“月评十佳”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并在各类网络平台、报纸上公示;拟制志愿者兑换服务及褒奖激励方案,将志愿者服务时长统计汇总,换算成积分,可以到街道、村(社区)兑换米、面、油、香皂、毛巾等生活物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挂号等服务,激发志愿者工作动力。

  (二)慈善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___获评第十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20__年以来,全市新成立慈善组织___家,有___家社会组织(基金会)被认定为慈善组织。广宣传。充分利用宣传牌、小册子、“两微一站”等媒介,大力宣传慈善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和《___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办法》等各项政策法规,解读重点法律条款和群众关心关切热点;结合“中华慈善日”组织系列活动,开展优秀慈善典型事迹及个人宣扬,积极申报参加“中华慈善奖”等慈善表彰项目,推广我市先进慈善组织和慈善楷模,激发全社会慈善“内动力”。优服务。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培育慈善组织规范发展。制定慈善组织认定、公开募捐资格认定、公开募捐方案备案等事项的办事指南、服务规范和服务流程,配套《慈善组织认定申请书》《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申请书》《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申领表》《公开募捐方案备案表》等相关系列格式表格。严监管。严格慈善组织资格认定和公开募捐备案、管理,要求慈善组织定期公布捐赠收入和支出明细,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并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通过书面汇报、实地查看工作台账等方式,严密组织慈善组织年检年报。规范慈善资金使用,加强慈善组织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及时通报、整改出现的各类问题;运用好通报、约谈等手段等加强慈善项目监管,依法履行职责,坚决依法查处、严厉打击骗捐、侵占和破坏慈善财产等违法行为。倡捐赠。积极动员慈善资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力量、汇聚人民群众爱心,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依法有序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定期开展扶贫济困、爱心捐助等慈善活动。20__年以来,全市各类慈善组织累计接收捐款___余万元、各类物资___万余件(套)(不含疫情防控专项捐赠);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各类慈善组织、各级红十字会累计接收疫情防控专项捐款___余万元、各类物资___万余件(套)。

  (三)社会工作建设实现新突破。

  高度重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广泛采取出台政策文件支持、提高工资福利待遇、鼓励参加职业考试、加强培训培养帮带等方法,不断发展壮大社工人才队伍、提升社工人才专业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___家,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___人(助理社会工作师___人,中级社会工作师___人)。出政策强支撑。出台《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提出“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持有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每350户左右居民配备1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对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的社区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另分别增加岗位补贴__元、__元、__元”,并对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人员组成、进入渠道、能力提升、发展空间等作出明确。重宣传强引导。结合“社工周”“雷锋月”等时机,举办社工主题宣传展示活动,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科普,扩大广大群众对社会工作者的知悉度,让群众了解社工队伍、参与社工活动、成为社工人才。组织专题培训,积极引导社区工作者等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考试和学历教育。提素质强能力。持续孵化培育新兴社工机构,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工机构开展活动,提高社工人才专业能力水平;组织社工专业人才参加“社工论坛”“社工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社工人才助力脱贫攻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等辅导培训班,提升社工队伍知识储备;开展“牵手计划”、“十百千”工程、“三社联动”试点工程建设等项目,与省内外优秀社工机构对接,协同开展活动,在实践中丰富服务经验、提高专业水平、开拓发展道路。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志愿服务发展方面。

  一是社会认同不够深入。部分群众对志愿者事业缺乏了解、存有偏见,误解志愿者是“出风头”“博取名利”,借服务“作秀”和吸引社会关注;有的把志愿服务当做“政府购买服务”,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有的志愿服务对象把志愿者当作免费或廉价劳动力。在志愿者受到误解、斥责和责骂时,无处诉说,难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自主参与不够积极。志愿服务主要按照各级要求和工作任务开展,有强烈的行政色彩因素,没有吸引和汇聚民间资和社会力量,欠缺富有活力的民间志愿组织,导致居民对志愿服务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是服务人员不够专业。一方面,大多数志愿者不具备专业服务技能,只能从事比较简单、缺乏专业技术含量的“大众性”“劳力型”志愿服务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实际从事的也非本专业志愿服务。

  四是培育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大多数志愿服务组织仅能完成志愿者的统一注册,尚未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项目机制和档案管理制度等,志愿服务团队凝聚力不够强;同时,部分未注册但也在开展活动的志愿者,因无固定组织管理、监督和引导,长期处于地下、游离、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慈善事业发展方面。

  一是行政色彩浓厚。慈善事业的开展仍以政府主导为主,慈善组织和各级政府联系过于密切、对政府的依赖程度过高,有的慈善组织甚至就是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由政府在职或退休人员主导的,以类似于政府部门的运作方式和思维逻辑来开展慈善工作,难以突破机关工作的固定套路,其组织机构、管理思想和理念长期得不到改善创新,缺乏专业人才,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技能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慈善组织的发展。目前全市___家慈善协会均由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兼职负责运行管理,因精力有限,每年仅开展例行性的慈善活动,年接收捐赠金额均在___万元以内(不含疫情防控专项捐赠),同时还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

  二是政策不够清晰。慈善组织监管多以行政监督居多,尚未建立健全的行业自律机制,缺少捐赠资金物资使用方面的规范监督,缺乏对违规行为的具体惩处措施;没有激发出民众对慈善组织监管的积极性,除部分捐赠人和少数社会热心群体外,民众普遍对慈善组织正常工作缺乏兴趣,主动参与监督的热情不高,导致慈善组织在接收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上做的不够。同时,配套完善的慈善工作体系尚未形成,如“慈善组织的认定”“慈善公开募捐方案备案”等,仅有事项的办事指南,缺少政策文件予以明确规定具体流程,基层普遍反映对慈善工作了解的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自然也不够支持。

  三是社会公信欠缺。一方面,浓厚的“官方”背景、行政手段和时而出现的负面新闻,降低了个别慈善组织的公信度,拉低了人民对整个慈善事业的支持力;同时,由于捐赠人不愿意自己捐赠的资金用于慈善组织管理运转上,部分慈善组织为了维持自身运转和吸引民众捐赠,可能会采取不公开信息、部分公开信息甚至“做假账”的行为。另一方面,部分慈善组织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审计机制,其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导致慈善组织内部结构失衡,制度章程“成为摆设”,造成少数慈善组织有时会做出一些违背公益慈善宗旨和捐赠人意愿的错误决定,在慈善捐助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可能出现侵占、挪用捐赠款物的现象,加之目前网络发达,稍有负面消息便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全国”,使得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

  四是资金来有限。普遍的慈善观念尚未形成,除特殊时期和特殊事件外,民众主动了解慈善组织、参与慈善捐赠的积极性不高。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慈善组织捐赠收入的主要来为企事业单位(组织)的赞助、慈善组织内部人员或亲朋好友的捐赠以及行政色彩的募集等,没有充分调动民众捐赠的积极性,难以广泛吸纳社会慈善资,也缺乏慈善义卖、义演等多元化募捐方式的组织经验和实际行动。目前全市___家慈善组织中,年接收捐赠收入达百万的仅___家。

  五是管理经费制约。《慈善法》《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明确,“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三)”,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年度管理费用最高为不得高于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二十,并设置了20万元的下限。对部分小型慈善组织来说,因每年接收捐赠有限,没有公开募捐资格反而更“划算”。如,按年总支出20__万元计,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年度管理费用最高为20万(26万)元,没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年度管理费用最高可达40万元。目前全市___家慈善组织中,仅___家慈善协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占比___。

  (三)社会工作发展方面。

  一是认识不清。民众普遍不知道“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工作、有什么条件要求的,或把“社会工作者”错误理解为“志愿者”,或片面理解为“社区工作人员”,或简单理解为“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甚至连部分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也说不清自己的身份。

  二是支持不力。一方面,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不足,部分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机关、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也没有明确规定相关职位的从业者应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有的设立了社会工作岗位,但存在岗职不符、职责不清等现象。另一方面,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较少,社工机构规模小,难以与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形成紧密联系,社工机构生存存在一定困难,社工人才得不到培养锻炼。

  三是分布不均。从地域分布来看,社会工作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在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较少;从岗位分布看,社会工作人员大多集中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社会组织工作的人员较少;从业务领域看,从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卫生和社区建设的社会工作人员居多,从事医疗、司法、教育、婚姻家庭的较少。

  四是人才不多。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总量偏少,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基本没有专业毕业生,虽年年倡导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但通过率不高,一定程度影响了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的进程。

  五是激励不够。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文件,建立了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提出了关心关爱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办法举措,明确对取得证书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给予20__-1000元岗位补贴。但对社会工作师的引进和奖补不够明确,对未取得证书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和不在社区工作或不属于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没有相应的补贴,也未建立统一规范的考试补助机制,社会工作者普遍收入不高,职业吸引力不强。

  三、“十四五”规划建议(一)志愿服务发展方面。

  一是出台实施细则。健全认定、考核、激励、表彰等制度,对加强和支持志愿服务组织、优待志愿服务人员的具体举措作出细化,对侮辱、妨碍志愿服务活动的行为明确具体处罚措施。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不断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宣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引导人们尊重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是建强专业队伍。优化人员结构,吸收专业人才参加志愿服务,积极鼓励广大志愿者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合力安排服务时间和服务任务,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水平。

  四是完善培育机制。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监管,建立志愿服务社会评价体系,抓好志愿者基本常识培训和活动前专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志愿服务资金募集、投入保障和人身保险等机制。

  (二)慈善事业发展方面。

  一是摒弃行政色彩。打破现有部分慈善组织运行模式,推进“政会分开”,明确慈善组织与行政机关不得合署办公,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领导职务不得由现职公务人员兼任,培育更多慈善公益主体。

  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慈善组织认定、慈善公开募捐方案备案等具体程序,规范慈善资金使用,加强慈善组织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建立慈善组织考核评估制度,及时通报、整改出现的各类问题。

  三是强化监督监管。严格落实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规定,健全“民政部门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组织内部自我规范”的多元化监督体系,对款物募集、管理、使用、增值等活动进行全方位监督,提高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度。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宣扬慈善活动的意义、成效,弘扬慈善精神,营造浓厚慈善文化氛围,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引导人们自觉参与慈善活动,主动支持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监督。

  五是统一经费标准。统一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和不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年度管理费用占年度总支出的比例(仍按上年末净资产确定不同比例),引导慈善组织主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推动发展慈善长效事业。

  (三)社会工作发展方面。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利用各种时机、场合,大力宣扬社会工作的职责定位、价值意义和取得成就,引导广大群众尊重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工活动,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号召力。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方案或实施意见,就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选拔晋升以及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力度作出细化明确,加大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比例,推动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人才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具体目标,推动各部门和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加强本系统、本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健全激励体系。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加大人才引进和奖补力度,鼓励更多社会工作者报名参加职业水平考试,调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篇二

  “十三五”是我县教育发展迈向新的目标的关键阶段,抓住教育发展的机遇期,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在促进全县教育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中的“先导”和“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依据__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和全县教育局工作要点,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构想:

  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方向,着力推进我县教育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均衡发展,努力使教育科研始终站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动员全员参与原则,切实增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坚持以“校本研究、行动研究”为主,立足研究解决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促进校本研培一体管理模式的构建、教法的优化、学法的活化、高效课堂的建构以及教学效益的提升,进一步强化教育科研实施过程和教育科研成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促进作用;坚持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服务的基本思想,不断改善教育科研条件、完善县乡村三级教育科研网络、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开展教育科研骨干培训、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的教育科研典型示范校,以《__教师》为平台,普及教育科研理论知识,打造学校科研文化,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把我县教育科研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二、具体目标: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解决课改中的一系列问题。课题是科研工作的重要抓手和有效推进平台。在“十二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全力抓好以下县域主导课题:

  (1)优化教法的实践研究(2)活化学法的实践研究

  (3)“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4)小班化有效教学实践研究(5)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6)探索“研培一体化”校本研修模式研究(7)三生培养的实践研究(8)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注重选题管理、方法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对各类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和推广,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在全县取得3—5项有较高推广价值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科研成果;主持研究或参与研究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5-10项、省级课题20-30项、市级课题30-50项,审批立项县级教育科研课题20__项左右,各级各类学校自拟子课题或校本研究专题300项左右,没有无立项课题的学校,每校至少一项县级以上规划课题。

  2.以学校发展为目标,树立一批典型示范学校。教育科研的直接服务对象就是学校,“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与各类学校建立紧密联系,指导学校设计新一轮发展规划,研制和实施新课程计划,积极开发课程资,有效开展校本科研活动。

  科研员分高中、初中、职业、特教和小学、幼儿系列分类管理,分片包保,抓点校、树典型,每年争取在每个片区开展一次交流研讨活动,解决共性和难点问题,实现典型带动、资共享。每年在全县中小学中评选“教育科研先进校”10所,每年年初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每年年末召开成果表彰交流会。五年内要召开3次以上全县教育科研现场会,推广在规划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积极鼓励基层学校走校本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之路,为提高学校的校本发展能力服务。

  3.以科研培训为平台,打造一支精湛的科研队伍。初步建立起以参与“十三五”规划课题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研骨干队伍。每年开展一到两次科研培训活动,建立以乡镇和学校为单位的校本培训制度,通过聘请专家、网络论坛、专题讲座等形式,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和辅导,使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普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强化学校校长科研工作,让校长主持并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科研培训、交流研讨活动当中,五年内培育一批“科研先行、科研强校”的科研型校长。

  三、主要策略与保障措施1.规范课题研究管理。“十三五”期间,课题管理继续以抓规范、提质量为基本指导思想,制订新的《规划课题管理办法》,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注重课题选项管理,体现“校本、实用”。指导各校根据《全县“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结合自身实际选题,力求抓住一点、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二是课题立项管理,体现“归口、整合”。各级各类课题都要通过县教科所组织申报,自行立项的课题要到教科所审核备案。校本小课题在各学校内部立项和管理,学校可以在整合各学科小课题的基础上,申报全校统领性的规划课题。以教师个人名义申报的小课题,原则上不予以立项。

  三是强化过程管理,体现“规范、有序”。在课题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将选题、论证、开题、实施、中期论证与矫正、结题、鉴定(成果发表)及后续研究环环相扣,周密组织,按计划实施,注重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和成果检验。

  2.优化科研方式。根据“十二五”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科研方式。

  一是继续关注课堂教学,以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基点,探索科研与教研一体化的研究模式,真正使科研促进教研。

  二是进一步加强科研视导,加强网络交流指导,在研究路径上注重“行走工作制”,突出中小学科研工作的实效。

  3.整合优质资策略。

  一是对全县的教育教学片区,合理配置包保的科研员,并开展实质性的运作,注重加强片区学校与各级科研机构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理论信息优势和中小学教师的实践经验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二是通过“农安教育科研网”建立本地教育教育科研网络,加强各种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加强与外地的联系与合作,及时掌握教科研动态和最新成果。

  三是进一步加大城乡联动的力度,对条件不好的农村中小学,定期派科研人员进行校本科研培训和指导,确保各校开展实质性科研活动,促进教育科研的均衡发展。

  4.打造自觉的科研文化。科研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以《__教师》为引领,积极打造学校科研文化。

  (1)围绕省市教育科研部门和县教育局县进修学校的工作要点,发现、提炼、展示教研、科研成果,为全县各校、广大教师提供的交流学习的平台;(2)开设《__教师》微信公众平台,扩大刊物的传播和影响。

  (3)通过网络指导等方式,提高稿件质量,培养作者队伍;(4)召开《__教师》通讯员交流研讨会,总结经验,表彰先进;(5)定期为《长春教育》推荐优秀稿件。

  5.加大专项经费投入。

  一是要增加全县教科研的经费投入。科研部门要重视对年度科研经费支出项目的预算,规定有一定的经费比例,将新课程教师培训、科研基地建设、视导与调研测试、科研成果奖励、各种科研活动的开展等项目列入经费预算之中,确保科研经费如期到位。

  二是学校要保证必需的科研经费投入,随着绩效工资改革的深入,学校科研经费也在不断增加,各学校要确保相关人员参加上级有关业务会议、对外交流的专业学术活动和正常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要提供现代的科研设备,使科研部门有充足的物质保证,办公设备要基本达到现代化的要求。

  四是各校要建立自己的科研室、档案室和资料室,重视和规范档案建设,很好的发挥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能,每年订阅一定数量的、适合科研发展需要的专业性杂志和综合性报刊,购买一定数量的相关教育理论书籍,并给予科研人员和教师一定的书刊补贴。

  6.完善科研保障机制。遵循导向性、可行性、效能性、激励性原则,一是要注重对科研部门的考核评价,二是要加强对科研骨干教师的考核评价,三是加强对各学校和校长的考核评价,把科研能力与实绩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对积极参与研究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的人员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并建立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制度。

篇六: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

  

  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调研报告

  4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工作安排,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为此市人大财经委在何新副主任的带领下,从9月10日至9月21日分别邀请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2名专家组成调研组,听取了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信委等19个部门的总体汇报和专题汇报以及13个县市区的汇报,并深入兴平、乾县、淳化、彬州、旬邑等个县市实地察看了18个项目并召开座谈会。

  一、“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情况

  今年3月初,市政府根据中省统一安排和部署,组织召开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会议,传达了中、省“十三五”中期评估工作会议精神,对评估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评估坚持系统全面、突出重点、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采用自我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相结合、总体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市县上下联动评估的方式,围绕增强产业发展新动力、构筑均衡整合新格局、建设生态明新家园、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汇聚全面小康新合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评估。6月初,第三方xx师院题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第三方评估报告。市发改委以第三方评估结果为参考,通过比较测算进度,剖析存在问题,搜集反馈意见,起草了《xx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9月初形成了评估报告(讨论稿)。

  调研组在听取了xx市“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汇报后认为,市政府重视评估工作,安排部署周密,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但仍有四点需要改进:一是评估方法有待改进。存在评估方法单一、综合评估与专项评估结合不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不够、缺乏对数据系统分析等问题。二是评估内容需进一步完善。从评估的内容看,没有建立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标排查不够细致,数理分析不足,存在问题剖析不深。三是总体规划与专业规划衔接不够。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不够具体,专项规划对总体规划的支撑作用不足。四是西咸新区划转影响分析需进一步细化。西咸划转直接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后期执行情况,在评估中对划转造成的影响及后续效应分析不够细致、深刻,缺乏详细数据支撑。

  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

  “十三五”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政策,全市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纲要》执行总体不够理想,距离《纲要》预期目标差距较大。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纲要》的主要目标分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结构升级、民生福祉、生态明等五个方面34项指标。从评估结果看,全市各项指标完成进度不均:经济发展7项指标中,仅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等2项指标达到预期进度,生产总值、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项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创新驱动项指标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大中型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4项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化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于统计口径变化没有具体数据;结构升级项指标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预期进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由于统计口径变化没有具体数据,信息化指数暂无数据;民生福祉7项指标中,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等项指标达到预期进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水平;生态明10项指标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降低、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3项指标提前完成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森林覆盖率等4项指标基本达到预期进度,耕地保有量、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等3项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从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看,3个“十强县”(xx)GDP总量均实现了规划中期预期目标,兴平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三原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2项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未达到预期目标;北四县(永寿、淳化、旬邑、长武)规划实施情况普遍较好,仅有个别指标未达到预期水平,但经济体量较小,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不强;涉及西咸划转的3个县区(秦都、渭城、泾阳)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均未达到预期目标;其余3县(乾县、礼泉、武功)只有一两项经济指标达到预期,其余指标均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重大项目完成情况

  我市“十三五”规划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201X年至2018年上半年已实施项目xx个,完成投资xx亿元,占“十三五”规划项目总投资的xx%,占已实施项目总投资的3779%。其中:已竣工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在建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201X年至2018年上半年完成投资xx亿元,占在建项目总投资的xx%。未开工项目xx个,总投资107846亿元,占“十三五”规划投资的xx%。

  (三)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抓创新,产业融合升级初见成效。一是创新驱动起步良好。2017年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82%,我市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18年荣获智慧城市时空云建设全国第二名。二是新型工业集群逐步形成。投资280亿元的E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点亮投产,投资110亿元的19户液晶面板上下游企业加快建设。雷丁秦星新能汽车项目已成为全省新能汽车产业布局重点板块。旬邑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引进了12家药企和4家食品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医药、食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三是农业现代化平稳发展。坚持走特色主导、科技引领的三产融合发展道路,兴平双汇肉制品生产线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四是商贸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实施服务业物流项目三年滚动计划,三原、旬邑、淳化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8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2、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断夯实。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西咸公交卡实现互联互通,我市入选全国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光纤入户”全面完成,4G移动网络全覆盖,智慧城市建设受到国家肯定。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柏岭寺水库蓄水,张家泉群供水工程通水,城乡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二是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xx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省级经开区,xx新兴纺织工业园加速发展。彬县撤县设市,彬州、三原、兴平被评为2017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礼泉、乾县被评为2017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强县”。

  3、求绿色,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一是狠抓污染治理。扎实开展“1+14”专项行动,全力治污降霾,2018年上半年,P2平均浓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下降118%、49%,规模工业燃煤削减xx万吨。二是稳步推进资高效利用。完成居民煤改气2万户,煤改电7万余户,我市被纳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三是着力提升生态明水平。全面实施园林绿化战略,全市完成营造林xx万亩,新建(改造)杂果经济林149万亩,淳化、旬邑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湿地公园达到6个,湿地保护面积xx万亩。

  4、促改革,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3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关闭,房地产去库存周期缩短到96个月,2017年全年共为企业减免税xx亿元,为xx户企业争取直供电xx亿度,市场活力加速释放。二是“放管服”改革初见成效。自主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43项,第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顺利实施,“一枚印管审批”等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减证便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展顺利。三是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201X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01亿元,2017年达到3864亿元,同比增长xx%,招商引资引进合同项目xx个,实际到位资金xx亿元;实际利用外资xx万美元。2018年上半年,成功举办了“丝绸之路化艺术节”,积极通过第三届丝博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xx亿元。

  、惠民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以xx惠民便民实事为抓手切实推进民生建设,201X、2017年两年累计投资216亿元。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X、2017两年共脱贫人口xx万人、退出贫困村xx个,贫困发生率降至xx%。教育、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实现公办幼儿园行政村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全市xx个县区市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基本实现公共化设施网络全覆盖。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明城市。2018年成功承办省十六届运动会。全民健康保障不断加强。综合医改深入推进,城乡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基本实现。2018年上半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参保xx万人。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我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城镇面貌不断改观,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但对照“十三五”规划,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许多短板弱项亟待破解,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

  (一)西咸新区划转影响。客观方面,西咸新区体制调整,划转了xx市GDP总量的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9%、地方财政收入的172%、常住人口的124%,尤其是划转了投资总量的41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2%。整体移交了101个xx市近年重点谋划的“十三五”重大项目,直接影响我市经济基础和发展后劲,而划转后社会事务交接滞后所导致的教育、卫生医疗等问题以及划转后的洼地效应、新区竞争等影响不容忽视。主观方面,西咸新区划转区域是xx市近年重点谋划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划转后对xx市干部干事创业信心有很大影响。

  (二)产业结构不优。2018年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76:7:349,呈现出一产不强、二产重而不优、三产发育不足的发展状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不足,2018年上半年一产占GDP比重分别高出全国、全省xx个、xx个百分点。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能化工业仍居主导地位,上半年能化、建材产值占到七大支柱产业的0%,传统产业增长缓慢,新兴产业体量小、拉动效应不强,2018年上半年二产占GDP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709个、8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偏低,2018年上半年三产占GDP比重分别低于全国、全省xxx个、xx个百分点。GDP总量质量不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偏低,201X、2017年分别为34%、33%,分别较全省低xx个、xx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为xx%,低于全省639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工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支撑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要素不足,项目用地、节能减排等要素制约日益突出,考核激励措施弱化,营商环境不优,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大,加之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扩大投资信心减弱,导致全市重大项目数量少、建设进度慢,2018年上半年能化产业增加值增长66%。72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11户减产、6户停产,企业利润总额下降37%,规模工业企业培育缓慢。同时,企业自主创新不足,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有限,难以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四)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县域经济实力整体比较薄弱,且发展极不平衡,2017年全市县域GDP规模最小的永寿县为731亿元,仅为兴平市(2411亿元)的303%,2018年上半年永寿县仅占兴平市的266%。在2017年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中,彬州市、兴平市、三原县位列“陕西十强县”,而淳化和永寿在全省排名0名以后,目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五)环境质量问题不容乐观。2017年,空气质量重要评价指标P10、P2年均浓度分别下降97%、24%,今年1-8月份,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722,较去年同期下降72%;虽然有所改善,但受“高耗能”产业主导工业的影响,全市能消费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降减难度较大,平衡经济健康发展与节能环保任务艰巨,污染防治、生态改善仍面临巨大挑战。

  (六)民生保障短板突出。公共服务投入水平偏低,资供给不足,服务不均衡、效率不高,2018年上半年一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1728亿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09个百分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中省资金加上市县自筹资金仅能满足总需求的40%;公办高中负债问题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债务高达10亿元左右;2018年上半年,教育财政支出3993亿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下降28个百分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亟待加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基层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综合性化服务中心达标率低。

  (七)营商环境仍需优化。我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排名靠后,很多环节、措施需要改进。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园区、路段的水、电、气、暖、通讯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二是“放管服”改革亟需加强。政务大厅职能发挥不充分,网上办理事项占比低。部分职能部门仍存在审批事项繁杂、办结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监管不当不力等问题。企业与政府沟通渠道不畅。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氛围不浓。自《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以,部门、县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多停留在开会、发上,没有通过具体举措落实条例。

  四、推进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

  “十三五”中后期,市政府要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速补齐弱项短板,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的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问题导向,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一是强化“十三五”规划引领作用,立足长远发展,对照发展指标,细化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与规划有效衔接。二是坚定发展信心,沉着应对西咸划转问题。冷静客观看待西咸划转影响,调整思路、破解瓶颈,抢抓机遇、迎难而上,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规划,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强化监测监督工作,形成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和制度保障,切实维护《纲要》的法律性、严肃性、权威性。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将中省新理念、新部署、新要求融汇到年度计划中,增强工作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强化对重大问题研究,对后两年难以有效解决的长期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战略性、全局性的对策建议,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投资拉动,多措并举促发展。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切实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进投资结构战略性调整,以项目建成投产引领产业升级。一是建立机制、强化保障。严格落实领导包抓、讲评观摩、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持续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紧扣中省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和民生事业短板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施精准招商,精准招揽高科技人才,千方百计引进一批高精尖项目、功能提升项目。三是积极扶持规上企业。对规上企业中6户停产企业、211户减产企业逐户进行认真分析,找准病根,帮助企业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和路径,使有限的规上企业稳定生产、运营,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一是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牢牢抓住关中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机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用具体措施推进建材产业绿色环保转型,促进食品、纺织等产业技术、业态创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着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发展“三个经济”为抓手,强力提升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和水平;提升全域旅游发展品质,以打造旅游特色小镇为发展模式,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新业态。二是培育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陕西专项计划,抢抓中省新能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以雷丁秦星汽车为依托,精心布局xx市新能汽车产业链。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加快高新区医药产业园、旬邑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建成两个百亿级医药产业园。

  (四)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一要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巩固xx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地位,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二要增强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县城发展扩容提质和重点示范镇建设,科学规划建设特色农旅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激励机制,建立差别化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引导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五)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一是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要求。深入实施“1+3+3”方案,推行“五项清单”管理,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土壤、水、臭氧污染防治工作。二是稳步推进清洁能利用。做好规模工业燃煤削减和民用散煤清洁替代,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煤改地热,实施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煤改电电网扩容工程,扎实做好能替代利用过渡期居民用能问题。三是持续推进生态明建设。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植绿护绿,实施天然林资防护、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贯彻落实《xx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六)坚持推动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一要围绕行政效能提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再梳理取消或下放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事项,做好行政许可权改革、“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等工作,切实提高网上办事精细化水平。二要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健全评估、担保、信用体系,实现全方位融资。高效集约利用土地,扎实落实水、电、气、暖行业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三要强化宣传督导。利用多种途径宣传《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各项要求。做好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严格考核评价,严厉查处问责,营造重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七)坚持惠民利民,持续提升民生福祉。一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推进“八个一批”措施精准落实,切实提高脱贫质量,确保4个贫困县年底顺利摘帽,123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深化“三变”改革,加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力度,提升扶贫产业规模化水平。二要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加强公共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择校热”等问题,稳妥化解公办高中负债问题。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科技人才、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标,提升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三要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落实综合医改、分级诊疗等基本制度。实施基层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计划,加大全科医生招聘培养力度,支持社会办医,全面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八)坚持考核考评,强力推动追赶超越。一是狠抓招大引强工作考核。细化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对引进中国00强、民营企业00强且到位亿元以上的新建项目部门、县区予以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全市上下引进项目积极性。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工作考核。强化对县市区“十三五”规划项目考核力度,对项目服务保障单位,从业务指导、服务态度、审批效率、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围绕惠民便民实事和脱贫攻坚,加大对民生项目实施情况考核考评。三是狠抓工业、商贸服务业发展考核。组织工信、商务等部门,采取阶段检查、重点抽查等办法,对工业、商贸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任务指标完成较好的县市区,在市级有关项目、资金安排中予以倾斜,对排名靠后的县市区进行通报。四是狠抓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注重评价结果运用,突出对转方式、调结构、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督导考评,不断强化服务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工作导向。五是狠抓“三项机制”落实考核。落实“三项机制”考核运用,坚持下抓两级,夯实主体责任,强化督查指导,从严问效追责,筑牢经济社会发展队伍根基。

  16-

  -

篇七: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

  

  区司法局“十三五”规划纲要

  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根据区发改局《关于开展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对承担我区“十三五”规划的社区矫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教育等相关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评估,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目标及任务的进展情况

  (一)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以及问题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教育、帮扶、引导工作稳步推进。一是严格落实矫正制度,加强重点人员管控。规范了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相关档案,建立了“6+1”帮教模式,将各项专项整治、隐患排查与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全面开展对特殊人群的大排查活动,着力打造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天罗地网”。二是与团区委协调,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帮扶、引导。邀请台安监狱心理矫正工作者,对未成年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状况评估,通过量表和测试做出评估结果,从思想根源入手,减少重新犯罪风险。2016年至今年6月底,全区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95人,累计接收1036人,累计解除845人,正在社区服刑191人;受理省内外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监狱委托审前社会调查委托217件,累计受理471件;安置释解人员共计524人,累计安置1095人;到省内各监所衔接共计221人,累计衔接510人;组织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1689人次,个别谈话教育762人次,进行心理辅导37人次,组织社区服务829人次。

  (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制度逐步健全。一是完成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法律服务惠民平台建设工作。定期组织法律顾问参与基层法律服务,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二是推进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制定了《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业务进驻区市民服务中心。目前,该方案正提交区政府党组会审议。三是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建设。对15个法律援助工作站、97个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和“148”平台建设进行督查,完善制度、改善设施,全面加强基层法律援助服务站(点)的规范化建设。四是逐步健全完善了15项法律服务制度,把未成年人、军人军属以及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等困难家庭纳入了援助对象。2016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76件(其中诉讼案件359件,非诉讼案件1017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42.6万余元;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服务活动126次,提供法律服务500余人次,解决群众法律问题259件,参与化解矛盾纠纷92件。

  (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模式正在建立,“大调解”格局逐渐形成。一是建立“警民联调”、“诉调对接”调解工作机制。将人民调解员派驻进入联调工作室,与派出所民警配合开展联调工作;与区人民法院建立了“诉调对接”工作机制,人民调解组织在调处纠纷中遇到疑难复杂

  问题时可要求人民法院给予指导、帮助。二是大力推进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委会建设,目前区住建局等3家单位完成调委会建立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16个,其中人民调解委员会115个,人民调解室1个。全区共有人民调解员729人,全区省级规范化调委会总数107个,占全区调委会总数的92%。2016年至今,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矛盾纠纷2946件,调解2946件,调解成功2946件,纠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100%。

  (四)“七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入,全民法律素质不断增强。一是高标准启动“七五”普法规划。2017年6月召开了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会上表彰了“六五”普法先进集体和个人,下发了《区委、区政府转发<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委发〔2017〕9号)文件,对“七五”普法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二是通过成立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七五”普法工作纳入年度机关绩效考核目标管理,将普法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等系列措施,使“七五”普法领导体制不断健全,制度更加完善,经费得到保障。三是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动全民普法、全程普法、精准普法。2016年至今,共组织送法“进机关”39次,“进乡村”33次,“进社区”378次,“进学校”128次,“进企业”54次,“进网络”发布微博、微信普法信息789条,浏览量近8万次;累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材料百余种21万余份,各类普法宣传物品40余种1.4万余件,直接受教育干部群众14.9万余人次,提供和接受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201年开始,区司法局将“法律六进”拓展为“法律八进”,即以精准普法为理念,探索推广“入户式”普法,开展送法“进家庭”活动;以加强对人民军队的法治宣传教育为新目标,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

  二、规划实施中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突出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2016年以来,区社区矫正中心依法严格落实基础排查、手机定位、预警预防、应急处置等环节,建立了高效的维稳工作体系。一是加强社区矫正等特殊人群管控。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强化社区服刑人员纪律意识,严格执行外出请假、集中教育、社区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加强对社区矫正列为“严矫”的、有再犯罪倾向的、“轻刑快办”等社区服刑人员管控力度,确保我区社区服刑人员无重新犯罪,无违规违纪行为,坚决防止发生社区服刑人员等特殊人群人员因脱管失控而造成重大刑事案件和极端个人暴力事件。二是健全完善社区矫正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了社区服刑人员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定期开展社区矫正专项检查,管理措施得到不断完善。三是推进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无缝衔接。全区各街道均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在各社区(村)成立了帮教小组,形成了6+1的帮教模式。加强与公检法部门衔接配合,协调人社、民政等部门,切实解决刑释人员就业、临时性救助、低保、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积极寻求社会力量帮助,在山南建立了一处安置帮教基地,为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二)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按照区“十三五”

  规划纲要发展目标要求,坚持以服务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一是稳步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将法律援助范围从低保人群扩展到低收入家庭人员,不断加强对农民工、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和老年人的援助力度,对困难群体做到应援尽援。二是拓展法律服务领域。积极推动社会律师参与,建立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法律服务惠民平台,为村(居)民及辖区企业提供公益性法律咨询等服务,实现了法律服务在村(社区)的全覆盖。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惠民活动。利用日常工作和重要节点,采取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提供现场(电话)法律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为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

  (三)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我局始终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紧抓不放,呈现了纠纷量下降,调解满意率上升的良好态势。一是每年坚持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重要时间节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将“调解优先”原则贯穿人民调解工作始终。二是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诉调对接”工作机制,落实矛盾纠纷发现机制、研判机制和解决机制等工作制度,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台账和研判会议纪要,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主动指导、推进涉及房产物业、劳动争议、医疗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

  (四)深入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严格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深化法治创建。一是全面加强重点对象和全社会普法。

  与区法制办配合,制定出台《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区形成普法合力。完善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等4项制度,以“法律八进”活动为载体,深入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单位、网络和军营广泛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二是推动群众性法治文化传播。开展了“区法治书画摄影作品巡展”“法治谜语竞猜活动”“法治主题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开通了“铁东普法”微信公众号,建立了全区普法工作交流QQ群,进一步加强全区普法信息资源整合和各部门间沟通交流合作,畅通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渠道。三是加强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执法、司法、法律服务等建设活动中,制定了区法治创建活动标准,全区各相关单位均开展了法治单位、法治学校等创建活动,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率达到100%,全区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育矫正模式单一,安置帮教基地少。矫正监管网格化机制还不完善,各相关部门衔接配合还有待加强。二是基层法律服务有待进一步拓展。对基层法律调研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三是全区人民调解组织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调委会围绕涉企矛盾纠纷需加强调解力度。四是基层司法人员配置不足,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开展培训的质量不够高,基层人员素质能力还有待提升。五是法治宣传形式单一,全区成规模的法治文化阵地很少,普法知晓率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进一步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的对策

  (一)要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基层建设,做好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和监督检查指导。定期不定期对司法所建设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召开调度会、典型经验报告会等形式,总结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抓好工作落实。加强基层司法所行政业务培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基层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二是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活动,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面开展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和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消费纠纷、医疗纠纷、物业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三是全面落实社区矫正改革基本任务。加大社区服刑人员管控力度,切实防止和减少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完善教育学习、审前社会评估等制度,发挥手机定位功能,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和针对性。深化区、街监管安全研判机制,及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动态和监管安全动态,确保社区矫正安全形势稳定。四是全面提高社区矫正执法水平。充分发挥社区矫正领导小组会议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及时解决执法和管理衔接配合问题;加强社区矫正档案和工作台账规范化建设,确保刑罚执行过程可查,可追溯。建立社区矫正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强化对社区矫正执法和教育管理工作指导,促进提高社区矫正规范化水平。

  (二)要围绕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大力加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做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年检注册工作,严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准

  入关。不断强化基层法律服务管理和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基层法律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二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街道司法所服务站(点)建设,提升法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优化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宣传等工作对接,发挥集成效应,提高运行效能,扩大辐射效应,使其成为司法行政工作创新的“第一窗口”。进一步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惠民平台作用,为群众提供及时、方便的法律服务。三是不断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扩大民事法律援助覆盖面,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扩大法律援助知晓率。逐步将涉及劳动保障、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重点做好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军人军属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便民措施,简化程序,丰富服务内容。

  (三)要围绕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区。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党内法规建设,使全区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二是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观念,坚决维护宪

  法尊严。三是全面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律八进”活动,突出重点对象和以企业为主的社会群体的法治宣传教育。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巩固已有的创建成果,以点带面推动法治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四是加强普法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普法志愿者、讲师团建设,积极倡导和推进普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普法志愿者面向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

  区司法局

  2018年8月10日

篇八: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

  

  “十三五”规划实施总结评估报告-区域战略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总结评估报告》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释义》一书当中,评估报告从八个方面对“十三五”时期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评估,并提供了具体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乡村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新型城乡关系和城乡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构建。

  1.重大战略扎实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目标一致、层次明确、互相衔接的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建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设。

  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扎实推进,堤岸整治绿化取得重大进展,长江流域首次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长江干线货物通过量突破30亿吨,稳居世界内河航运第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1+N”规划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廊”、“两点”建设框架初步形成,支持深圳启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工作加快推进,创新要素流动更加便捷。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多层次工作机制发挥实效,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启动建设,公共服务共享水平不断提升,轨道上的长三角跑出加速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局起步,一批流域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谋划实施。

  2.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构建

  持续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采取新的战略举措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健全政策体系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强化创新引领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

  国家级新区等重点功能平台引领效应凸显,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加快构建。

  3.新型城镇化战略纵深推进

  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向未落户常住人口累计发放居住证1.1亿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到45.4%。

  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19个城市群规划全部出台实施,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步伐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步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公共卫生、防洪排涝、风险防控等领域补短板工作扎实推进,智慧、绿色、人文等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稳步推进,特色小镇规范有序发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效显著,特大镇设市取得突破。

  4.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现代农业根基进一步巩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乡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现。

  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分别达到

  83%和

  88%,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前完成。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标扩面,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改善,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基本消除。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农业

  支持保护政策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扎实推进。

篇九: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GG市GG县区

  关于“十三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按照GG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报送GG县区“十三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材料的通知》《GG县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GG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GG政发〔2016〕7号)等文件要求,GG县区人社局高度重视,按要求开展中期评估工作。现将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

  以维护社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目的,今年1月以来,共主动监察各类用人单位31户,协调处理案件15件,涉及劳动者人数818人,涉及金额1521.546万元。办结劳动保障监察案件10件(其中9件涉及支付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1件涉及社会保险类),涉及金额88.4593万元,涉及劳动者人数113人(其中为103名农民工追回工资86.8955万元)。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的应用,建立健全网格机构,按照区厅要求,实行案件办理数据当月录入制度,今年1-6月累计录入劳动保障监察案件10件。

  二、完善机制促进就业

  (一)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6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47人,完成全年任务数2200人的70.3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控制在任务4.2%之内。

  (二)各项就业政策落实情况

  1.困难人群就业帮扶情况

  积极推进“4050”人员及“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推荐就业,帮助他们切实解决面临的就业问题。努力实现“零就业”至少一人以上实现就业的目标。7A版优质实用文档

  -1-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截至6月,零就业家庭安置就业1人;公益性岗位新增安置“4050”人员66人,成功介绍到各相关单位就业。

  2.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

  加强对产业转型升级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困难群体的就业保障,为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政策咨询等服务,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帮助失业人员平稳转岗再就业。对灵活就业后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其实际缴费的2/3的社会保险补贴。2017年第四季度灵活就业补贴235人,社会保险补贴339,850元;2018年第一季度灵活就业补贴191人,社会保险补贴271,641元。

  3.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情况

  做好就业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按规定及时办理及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同时做好2017年度《就业失业登记证》年审工作。截至6月,办理及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119本。

  4.落实就业扶贫车间政策情况

  为更好地推进我区就业扶贫车间推荐认定工作,鼓励企业积极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助力脱贫攻坚,2018年5月29日GG县区就业服务中心拟《关于做好就业扶贫车间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GG人社发〔2018〕37号)下发到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就业扶贫车间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签订劳务协议或承揽合同的,在1年内累计工作不少于6个月、给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不低于6000元劳动报酬的,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企业(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带动就业奖补。经过对各乡镇(街道)推荐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核查,目前为止已对2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扶贫车间认定,下一步将申请资金给予企业一次性带动就业奖补。

  (三)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2-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1.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服务,促进在劳动力年龄段内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尽快实现就业。2017年GG县区就业服务中心开通“GG就业”微信公众号,实现“手机扫一扫,随时随地找工作”的便捷求职服务;人力资源市场免费向劳动者发放求职指南、就业政策卡、招工信息和维权资料,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

  2.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加强两广劳务协作

  广泛搜集用工信息,通过报社、网络、微信公众号、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等多种渠道发布用工信息,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类型的招聘洽谈会,今年初我区特邀请了广州、佛山、肇庆、河源等知名企业到我区参加2018年“春风行动”招聘会,据不完全统计,当天活动先后进场150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574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37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18人次,残疾人3人次。此次合作有效的促进了我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四)加强创业指导和帮扶

  1.做好政策宣传,激发大众创业愿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动大众创业,首先要广泛的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为此,我区以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对象,广泛宣讲我区的创业扶持政策,分析创业优势,解答创业疑惑等,做好创业宣传工作。增强大众的创业信心,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

  2.构建众创空间,搭建创业平台

  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人社厅《关于确定创建创业孵化基地试点市县的通知》(桂人函〔20GG〕777号)和自治区人社厅、发改委、财政厅、国土厅《关于开展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桂人社发〔2015〕10号)7A版优质实用文档

  -3-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的文件要求,积极推动和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试点项目申报的工作,努力构建众创空间,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目前,我区已建成楼宇型创业孵化基地1个,总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可容纳8户孵化企业入驻,目前入孵企业4家,吸纳创业人数4人,直接带动就业12人。企业涉及广告及设计、产品经销、代理等领域。目前有三家企业申请入驻孵化基地,材料正在审核中。

  3.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

  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以提高群众的职业技能,增强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我区劳动职业技术学校的职能作用,采取长班短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形式,有针对地开展就业培训。针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阶段创业活动,积极探索创业培训与技能培训、区域产业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通过选择有市场前景、适合创业的项目,开办了育婴师、保育员、IYB(改善你的企业)和SYB(创办你的企业)等培训班,有效地提升我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创业能力。截至2018年6月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育婴师职业技能培训班两期,培训合格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94人。

  (五)强化各类协同机制

  完善制度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服务,实行统一的招用工备案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体系,保障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建立企业劳动用工录用备案制度和空岗报告制度,完善失业监测预警制度,加强对就业和失业状况的动态监测分析。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一)GG县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GG县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表中,涉及社保局工作是加快基7A版优质实用文档

  -4-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本社会保险全覆盖,主要是基本养老参保率≥90%,规划年增长0.2%。2016年参保率为95.55%,增长率为0.36%,2017年参保率为96.1%,增长率为0.58%,2018年上半年预计参保率为97.3%,增长率为1.25%,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年均增长率为0.73%,比规划目标增长0.53个百分点,顺利完成指标任务。

  四、深入实施人才兴区战略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引进人才方面,积极实施“人才兴区”战略,拿出数十个紧缺专业岗位面向全国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42名。其中硕士生6名,急需紧缺专业本科生36名。

  认真做好2018年度我区政府序列考试录用公务员招录计划的申报工作。经区编委批准,我区共申报25个单位,48名招录计划指标。2018年公务员报名总人数2466人,其中审核通过2373人,审核未过93人。并于4月16日进行了笔试。将于7月份对已通过面试的47名考生进行体检和考察工作。

  认真做好本年度我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我区共申报48个单位,59名招聘计划指标。2018年事业单位报名总人数1569人,其中审核通过1499人,审核未过70人。已于5月26日进行了笔试,将于7月份公示进入面试名单。

  五、存在问题

  (一)就业方面

  1.实名制登记工作及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涉及面广推进难度大;同时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突破力度还不够大,公共就业服务产品不够丰富,公共就业服务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加上新兴劳动力7A版优质实用文档

  -5-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就业择业观的变化,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民工未能实现就业,就业形式仍然严峻。主要是三方面因素:一是资源总量减少,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外出打工,后备劳动力总量不足,二是企业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有的企业工资福利低,厂区离市区较远,不通公交,没有医院、超市和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工作、生活很不方便。三是新兴企业的入驻,需要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和产业工人,而我区又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这就造成的一方面有大量的失业人员要求就业而得不到就业。

  3.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机构人手不足,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场所,软硬件设施建设还没有完全到位,工作运行困难。同时就业服务工作人员不固定、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意识有强有弱、办事流程不够完善等。

  (二)社保保障方面

  1.外出务工人员多、参保人员信息不准确等原因导致征缴难度大。

  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现行政策16-45岁居民缴费积极性不高,45岁才考虑缴费,缴满15年即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

  1.积极举办2018年农民工技能大赛,引导和激励广大农民工学技能、练本领,全面提升我区农民工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稳定就业形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开展多形式就业服务,继续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着力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促进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抓好就业服务政策的落实,做好公益性岗位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7A版优质实用文档

  -6-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岗位补贴审核、审批工作,落实《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政策,做好就业人员动态监测。切实为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监测和统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

  4.完善和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完善和落实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场地租金减免、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为非公企业、小微企业等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推动大众创业。

  5.根据“美丽贺州·宜居乡村”活动的决策部署,组织开展“服务惠民”专项活动,做好村级就业服务。全面推进就业信息体系建设。将城镇就业服务延伸到全区所有行政村(社区),建成覆盖全体农村劳动力的资源状况信息库。以“网络到村、信息到户、调查入户”为目标,通过配备计算机、就业信息发布终端,安装宽带或无线网络等,将就业信息系统延伸到村(社区),在原来四级连通的基础上提升到自治区、市、县(区)、乡(镇)、村(社区)五级连通。

  (二)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障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加大征缴工作力度,大力宣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政策,稳步提高参保率,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七、工作建议和意见

  (一)建议加大对乡镇、村的培训场地和资金的投入,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能转变就业观念,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

  (二)建议政府协调各部门配合我区加大开发公益性岗位,满足日益庞大的“4050”、“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需求。

  (三)建议在目前上级下达的每年就业专项资金补助额度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

  (四)建议完善及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公益性岗位期满又难以社会就业的这7A版优质实用文档

  -7-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类人群的困难,保障其生活水平及各项福利。

  GG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G年G月10日

  7A版优质实用文档

  -8-

推荐访问: 政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评估报告 政法 评估报告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