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3篇

时间:2022-12-03 23:20:02 来源:思哲公文网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3篇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现状综述摘要:本文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文献分为七类,并分别概括了各类研究文献的研究现状,发现从微观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3篇,供大家参考。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3篇

篇一: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现状综述摘要:本文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文献分为七类,并分别概括了各类研究文献的研究现状,发现从微观上分析--具体地区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少,指出需从微观入手,在科学的田野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发展策略。关键词:--;双语教育;教师;政策;模式;评价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开始实行双语教育,而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七类: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双语教育个案研究,双语教育教师研究,双语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双语教育模式研究,双语教育评价研究。1.关于--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近年论文包括:张莉的《浅析--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张洁、张梅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历程综述》,嵇宇科的《--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观察与思考》,张梅的《--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双语教育关系研究》,方晓华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特点及其反思》,刘姣、蔡文伯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三十年回溯与反思》等。近年专著包括:陈世明的《--民汉双语现象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廖冬梅的《--民族双语发展历史现状与成就》,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的《--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等。这些研究文献阐述了--双语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双语教育的现状,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双语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且不稳定、数量不足、教学能力不足、待遇较差、培训体系不完善;教材缺乏地方特色;课程设置不合理;双语教育发展不平衡;双语教育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法;少数民族学生缺乏汉语环境等,并从教师、教材、课程、评价等角度提出了对策。2.双语教育个案研究近年研究文献包括:李中耀、海峰和夏迪娅・伊布拉音的《--__双语教学调查研究》,吐孙阿依・库尔班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维汉双语教育的发展问题研究―以库尔勒市H县为例》,李文涛的《维汉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疏勒县为例》等。该类文献针对具体地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双语教育的模式、教师、教材、课程、学生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目标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指出目标地区双语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合理教材、缺乏汉语环境等,并提出了对策。由于实地调查并选取合理的调查对象做了大量调查问卷,因此该类文献研究结果更能反映出目标地区的实际情况,更能服务于目标地区的双语教育发展。3.双语教育教师研究近年研究文献包括:王阿舒,苏生艳、汤允凤的《南疆三地州双语教师现状调查分析》,刘旭的《--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喀什地区为例》,方晓华的《试论双语教师培养模式》,杨淑芹、吴敏的《--中小学双语教学推进中少数民族教师的态度研究》等。该类文献分析了双语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能力、教学态度、语言使用情况、培训现状等,并指出双语教师汉语水平较低、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能力不高、培训体系较差、教师待遇较差等问题,认为要提高双语教师地位和待遇,开展多元化培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等。4.双语教育课程教材研究5.双语教育政策研究赵鸿锴、张迎治从语言政策角度梳理了--双语教育政策【3】。王阿舒回顾了--50多年来的双语教育政策,分析了政策的演进轨迹【4】。陈旭、陈进分析了--双语教育政策对于--民族教育发展的作用。王阿舒、孟凡丽阐述了50多年来--的双语教育政策【5】。上述文献表明-自治区政府认真贯彻了中央的双语教育政策,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6.双语教育模式研究陈得军、刘琴和方晓华对--双语教育模式的现状做了分析【6】。赵建梅针对T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该区的双语教育模式。李儒忠阐述了--双语教育模式的性质、特征及目的,认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教学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主要双语教学模式【7】。魏炜认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教学利于实现民汉兼通的目标。张梅分析了--的双语教育模式,认为模式应体现双语教育的目标。结合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双语教育模式要因地制宜,对于多数地区部分地区使用汉语教学将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主要双语教育模式。7.双语教育评价研究方晓华认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评价系统应包括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双语教育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马小玲认为要以教学及其主客体作为--双语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影响教学的客观因素与社会因素为辅助内容,并以历史和现状为根据提出了--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参考文献:【2】杨德明.在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双语人才培养模式―对--鲁能小学的个案分析.民族教育研究,2008(2):50-55.【3】赵鸿锴,张迎治.--双语教育语言政策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17.【5】王阿舒,孟凡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06(2):22-26.【6】陈得军,刘琴,方晓华.文化生态语境下的--双语教育模式.民族论坛,2014(1):63-67.

  张梅.--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民族教育研究,2009,(4):96-101.

  

  

篇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

  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班的情况表11年级班主任基本情况班主任姓名出生日期hsk等级双语培训时间备注50一年级4班阿玛尼沙1983420079本科20022大专二年级4班19831220079本科三年级3班袁绍鲁1980620071大专三年级4班20022大专073949四年级19969本科073954五年级19913本科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41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411学校具有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沙雅县第四小学是个民汉合校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比率相差不多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三的优势及不足-以沙雅县第四小学为例

  目录

  1引言......................................................................12模式三“双语”教学的由来...................................................1

  2.1什么是双语教学...............................................12.2新疆双语教学三种模式的提出...................................23.1沙雅县第四小学的基本情况.....................................23.2办学条件.....................................................23.3教材选用.....................................................23.4师资情况.....................................................33.5学生基本情况.................................................3

  4.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4

  4.1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44.2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不足.......................5

  5.基于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教学不足的建议................................65.1适当加强母语教学.............................................65.2根据学生情况选用教材.........................................75.3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推行人本主义教学法.....................75.4教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8

  5.5构建家庭和学校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8

  6.结语......................................................................8参考文献:...................................................................9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三的优势及不足-以沙雅县第四小学为例

  摘要: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蓬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双语教学的认识趋于统一,双语教学的类型和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最近有些地区进行了模式三“双语”教学。模式三“双语”教学对我区“双语”教学的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结合目前我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的模式三“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以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第四小学为例,剖析现有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不足并提出改良建议。关键词:双语教学;模式三“双语”教学;沙雅县

  ‫ضىىجاڭدىنيئازساويىقمىييەتيەروىڭ«ئۉچئەودىسىيىل»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ىدىنيئەۋزەىيىنيەرۋەيىتەرسىسىىنيەر‬‫(ضايارواھىيىيىل4-باضالوغۇچمەمتەپ)‬

  ‫ئاساسلىقمەزموني:ھازىررايووىمىسدىنيئازساويىقمىييەتيەروىڭ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يتىسسۉر-‬‫ئەتتەتەرەققىيقىيىپ،مۇئەييەنوەتىجىيەرويقوىغامەىتۉردى.ھەمدە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ىغاوىسبەتەنب‬‫ىردەكتووۇضقائگەبوىدى.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ىىىڭتۉرىھەًئەودىسىيىرىھەرخىوئاالھىدىيىنيەرن‬‫ىوامايەنقىيدى.يىقىىدىهبۇيانبەزىرايووالردا«ئۉچئەودىسىيىل»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يئىيىپب‬‫ېرىيىپ،رايووىمىسوىڭ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ىىيئىيگىرىسۉرۈضتەئامتىپروهئويىىدى،بىراقئە‬‫مەىىييەضتۉرۈشجەرياوىدايەوەبىرئازمەسىيىيەرمۇبايقاىدى.مەزمۇرماقاىىدەرايووىمىسدىنيئاز‬‫ساويىقمىييەتيەروىڭ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ىدىني«ئۉچئەودىسىيىل»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ىىىڭھازىرق‬‫ىئەمەىىيئوقۇتۇشئەھۋاىيتەھيىوقىيىىپ،ئاقسۇۋىاليەتيىلضايارواھىىيسىىىڭ4-باضالوغۇچمەمت‬‫ەپىىڭ«ئۉچئەودىسىيىل»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يمىساهقىيىىپ،ھازىرقي«ئۉچئەودىسىيىل»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ىىىڭيىتەرسىسىىنيىرىھەمدەئۇوىڭغائۆزگەرتىصتەميىپيبېرىيدى.‬‫ھالقىلىقسۆزلەر: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ي؛«ئۉچئەودىسىيىل»قوشتىوئوقۇتۇضي؛ضايار‬‫واھىيىسي‬

  1引言

  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991年4月,自治区教委选定伊宁市一中、哈密地区一中等十所民族中学(民汉合校)作为自治区“民汉兼通”的试点学校。1992年7月以新教普字[1992]32号文件的形式进行了确认。这是自治区开办最早的“民汉兼通”的实验学校,其目的是在校园内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汉语教学。这些学校中的一部分后来发展成为部分学科汉语授课实验的主要学校。1993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组织召开首次“民族学生部分学科用汉语授课实验研讨会”以这次研讨会为转折点,自治区的汉语教学开始逐步向双语教学发展。1999年3月,自治区教委要求,1964年以后出生的少数民族青年教师在继续巩固提高母语水平的同时,学好汉语。其中,汉语教师的HSK水平为高中8级、初中6级、小学5级,其他学科教师高中5级、初中4级、小学3级。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克苏地区进行了模式三“双语”教学。本文以沙雅县第四小学的模式三“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及不足。

  2模式三“双语”教学的由来

  2.1什么是双语教学

  所谓的“双语”教学是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从双语教学的定义看,双语教学是由英语“bilingualeducation”翻译而来。至今为止,有关双语教学的界定不下几十种,但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学和狭义的双语教学两种:广义的双语教学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学。狭义的双语教学指的是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学科内容的教学。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学的界定。从双语教学的属性看,大体可以分为添加性和缩减性双语教育两种类型。添加性双语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目的不是准备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而是培养学生掌握两门语言。缩减性双语教育是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如美国对少数民族语言学生实施的过渡性双语教育。我国

  1

  双语教学明显具有添加性双语教育的特征。

  2.2新疆双语教学三种模式的提出

  在新疆双语教学是指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组织教育教学的教育教学模式。新疆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模式一为理科及外语使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使用母语授课;模式二为民语文使用民族语言授课,音乐等课程中涉及民族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用民族语言讲授,其他课程使用汉语授课;模式三为在民语言小学一年级开始全部课程都用汉语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加入母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3沙雅县第四小学进行模式三“双语”教学的现状

  3.1沙雅县第四小学的基本情况

  沙雅县第四小学是在县城的边上,这该学校是民汉寄宿制学校,全校总共有80多位教职工,1642名学生,其中,少数名族教师有13位,少数名族学生有800多名,分30个班。其中民语普通班2个,“模式三”双语班有三个,民族汉语班有四个,其余的是汉族班。为了提高本校双语教学质量,根据新教基【2007】50号文件精神和本校实际情况结合教育局的指示,依据该校的实际情况,经本校委会研究决定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开设“模式三”教学。所以该校对这三个班级除了母语以外全部课程使用汉语授课。

  3.2办学条件

  学校总面积是54亩地,有一个四层的教学楼,三层的学生公寓楼,两层的食堂,还有一个体育场。学校具有先进的电教媒体,有两个微机室、两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语音室。每个班有一台电视机、VCD等电教媒体。

  3.3教材选用

  模式三“双语”班的教材选用人教版的教材。除了母语文外,“双语”班其它的课程安排与设置均跟汉族班一样,有以下的十门课程。母语文,汉语,数学、新疆、校本、科学与实践、体育、美术、英语、品德与生活。

  2

  3.4师资情况

  学校有13名维吾尔族教师,其中2名是民考汉,其他为民考民教师其中HSK成绩8级的1名、7级的1名、6级的1名、5级的5名、4级的2名(1名是已47岁)。

  3.5学生基本情况

  学校模式三“双语”班有三个年级5个班。分别是一年级(3)班有50名学生,二年级(3)、(4)班有109名学生,三年级(3)、(4)班有112名学生。一年级的15%的学生接受过学前“双语”教学,所以在教学中学习成绩比较好。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学前“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困难。三年级的学生之前根本没有接受过“双语”教学。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班的情况(表1-1)

  班数学生数50班主任基本情况年级班主任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女女女男女女族别维汉维汉维维参加工作时间2007.92002.22007.92007.12002.21996.9最后学历本科大专本科大专大专本科6级5级07(3-9月)07(3-9月)洛阳洛阳5级HSK等级7级双语培训时间备注

  1

  一年级(4)班二年级(3)班

  阿玛尼沙武雅雯热汗古丽。艾则孜袁绍鲁阿依谢母艾比拜木

  1983-41982-61983-121980-61983-41978-8

  2

  109二年级(4)班三年级(3)班

  2

  112三年级(4)班

  1

  49

  四年级

  1

  54

  岩红王五年级

  1973-2

  女

  回

  1991.3

  本科

  3

  4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4.1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优势

  4.1.1学校具有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沙雅县第四小学是个民汉合校,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比率相差不多。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有很好的汉语环境,学生每天可以跟汉族学生一起玩、学习、交流,这一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汉语口语能力。对双语教师来说,也有个很好的学习汉语的环境,民汉教师在一个办公室每天在一起上班,彼此交流教学方法,这些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还有利于提高教学能力。给模式三“双语”班授课的汉族老师也能学会维吾尔语,这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相互间的交流。

  4.1.2具有汉语水平比较高的教师队伍

  对模式三“双语”班的任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汉语语文由汉族老师代课,数学和班主任的工作由汉语水平高的维吾尔族老师承担,副班主任的工作则由汉族老师来承担。

  4.1.3学校汉语活动课程丰富

  学校着重于安排各种双语比赛,还有娱乐性的活动。教研组每个月安排一次双语演讲比赛,比赛中也有猜谜、唱歌等环节,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此外,该校每周二下午安排一节课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由教研组的汉族教师来承担,他们给学生讲汉语故事、幽默、唱歌等各种形式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汉语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

  4.1.4具有比较好的教学条件

  学校有两个多媒体班、两个微机室,一个图书馆还有一个专门的语音室。每个班都有一台电视机、VCD。每周三上午在多媒体班教研组安排公开课。从三年级以上的班一周都有两节

  4

  课的计算机课,其中语文课和英语课各有一节必须在语音室上。

  4.2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双语”教学的不足

  4.2.1学校只狠抓汉语,忽视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

  学校为模式三“双语”班只安排了每周两节课的母语课。较多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二语言学习者,母语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双语教学中要求教师完全使用汉语授课,结果教师满堂用汉语讲解,而不少学生由于汉语基础差,加上母语能力也不足,往往是一头雾水;在自由讨论时,发言者就是那寥寥几个程度较好的学生,其他同学多保持沉默。

  4.2.2教材选用不当

  教材选用不恰当,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双语的兴趣爱好。模式三的汉语语文是由四章内容构成,每一章有四篇课文,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首古诗,最后有一个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又分成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五个部分。其中对学生而言最难的部分当属习作部分,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词汇、语法知识。此外,课文内容让学生难以理解;如,古诗部分“夜书所见”“望天门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加之,课文大多数是与汉族文化和传统习俗、古代典型人物有关,所以学生难以理解。比如说,“孔子拜师”“矛和盾的集合”“盘、、古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模式三“双语”班选用的教材对于没有汉语基础和汉文化背景的学生而言学习困难突显。以该校三年级为例,由于三年级的同学在一年级到二年级上学期进行的是模式一“双语”教学。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进行模式三“双语”教学。所以,班里50%的学生汉语基础不够扎实,有的学生连拼音都不会,在这样的状况下进行模式三“双语”教学对这些学生来说更是困难重重,对学生和教师的压力都很大。最后,教材的授课进度安排不够恰当;模式三的汉语教学,其教材及教学进度与汉族学生均相同,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尤其是没有任何基础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存在很大的学习困难。

  5

  4.2.3课程安排欠妥当

  学校安排的课程表是一个形式而已,以三年级为例,原来的课程安排是每天上午有一节数学课和一节语文课还有科学、品德、体育、新疆等课程。但是实际上每天上午给他们讲的是两节数学课和两节汉语语文课。下午要看班主任怎么安排,大多数是数学老师和汉语语文老师轮流上课。母语一周有两节课,其它课程可能一学期期间最多上3-4节课。这样的课程安排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容易厌烦教师,并失去学习兴趣,还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4.2.4学生学习压力过大

  学校和教师盲目地追求教学成效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由空间。如,每周汉语和数学课本应有14节课,但是为了追求教学成效一周上26节课,作业有小练习册、作业本、大练习册、一连通、口算等五种作业,一天至少要做三种。学生回家后要用2个多小时左右完成数学作业,用1个小时完成语文作业,用1个小时完成母语作业,1个小时完成英语作业。算下来他们的作业时间最少是用5个小时。

  4.2.5教学方法不得当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多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仍然突出在沙雅县第四小学教学实践中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汉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精讲多练。但我们通过听课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着重讲解教材的内容,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强调课堂纪律,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

  5基于沙雅县第四小学“模式三”教学不足的建议

  5.1适当加强母语教学

  母语是一个人自咿呀学语的孩童时代就浸染其中并在成长中受到其文化内核影响的语言,是个体最熟练、使用最便捷的语言。在“双语教学”中,一般而言,除母语学科用母语教学外,其他学科的教学都用非母语,而且只能用非母语语言开展教学;所以,双语教学开展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融入并适应社会,以

  6

  母语为桥梁,耳濡目染地学会和掌握第二语言。由此可见,在双语教学中要使用“双语并重原则”。所谓“双语并重”就是在进行双语教育的时候,既提供给学生最好的母语教育,也提供给学生最好的第二语言教育,并尽量避免产生负面的影响,让他们可以把从母语中学到的方法转移到其他语言的学习中,使其他语言的学习更容易。在双语教育中,母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基于逻辑思维的养成和稳定性,双语教学应在掌握好母语的基础上进行。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了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也蕴涵了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语言学习中只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者必须了解或熟知与该目的语相关的文化。因此,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导入一直是汉语教师所关心的话题。在此种情况下,完全用汉语解读汉民族文化实属不易,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困难,此时,母语可以发挥其桥梁作用。

  5.2根据学生情况选用教材

  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不仅能反映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的深度,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能决定教与学的效果。由于双语班采用汉语和维语授课,各开办双语教学班的学校应使用汉语和母语两种语言的教材。比如,数学和汉语可以用人教版的教材,但是新疆、品德与生活、科学与实践可以选用新疆双语版的教材。

  5.3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推行人本主义教学法

  人本主义教学法,又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它的主要原则就是使学生积极学习并积极参加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主体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教具。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及提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善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比如说,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不管是错还是对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发言。课间抽出一两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独自思考问题。此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的利用母语,发挥母语的必要作用。但是同时必须注意,使用母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双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母语的滥用,防止其反作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他们能同时掌握母语和汉语能使用母语和汉

  7

  语进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实现“民汉兼通”。

  5.4教学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促进教师使用先进的电教媒体,利用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注入时代的活力。以听说为主方向,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中体会语文乐趣。加强词语积累,语句练习,写作练习。发挥游戏的作用,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每周最少有一节课要在多媒体班上课,在网上有不少的有关教学内容的短片和谜语、图片等材料,教师要善于利用电教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5构建家庭和学校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努力,学校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办家长学校,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二是学校设家长接待日,专门接待来访家长,在某些问题上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三是教师要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因材施教;四是设立“家校联系卡”,定期或不定期发送到家长手中,并回收反馈信息,使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学生。

  6结语

  我国有56个民族,在这个大家庭中,语言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的工具。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因此,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就尤为重要了。在我区开展的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因此,在双语教学研究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使我区双语教学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模式三“双语”教学在各分地区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显示出一定的问题,因此,应进行及时总结与分析,以期对“双语”教学的胜利推进换供改良建议。

  8

  参考文献:

  [1]、古力加娜提.艾乃吐拉.民族教育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2]、欧阳志.新疆解放以来有关汉语和双语教学的文件及政策规定综述[M].新疆:新疆中小学汉语、双语教学研究文献集.2009年.[3]、方晓华.新疆“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前进[M].新疆:新疆中小学汉语、双语教学研究文献.2009年.[4]、教研组.沙雅县第四小学双语一年级开设模式三实施情况、新疆沙雅第四(2009-2010).[5]、教研组.沙雅县第四小学“双语”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新措施(2009-2010)、新疆沙雅县第四小学,(2009-2010).[6]、教研组.双语班任课教师情况.沙雅县第四小学,2010年.[7]、教研组.双语教研工作计划.沙雅县第四小学,2010年.[8]、教研组.模式三双语教学工作汇报.沙雅县第四小学,2010年.[9]、陶啸云.浅议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J].大众科技,2006年第4期.[10]、齐玉龙.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母语的地位和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第27卷第三期.小学,

  9

  

  

篇三: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

  双语教材问题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语言多样各个民族地区都有其特殊的民族化特征双语教材的编者只能以大众化的标准为标准编制教材虽然在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偏离但由于对少数民族各个区域的个性化存在不熟悉教材结构内容和文化知识体系缺乏针对性部分内容并不完全契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特色的民族文化内容的融入也相对缺乏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分析

  作者:丁俊锋来源:《文学教育》2018年第12期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使用超过120种民族语言。多元文化境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承担着传承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重要职能。在教育活动中坚持“多元一体”的双语教育理念,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开展教育活动,探析当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认知、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培训体系等的客观存在,理论视角提出突破双语教育困境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现实困境对策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族地区要搞好民汉双语教育,实行“民汉兼通”。对民族国家而言,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基石,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内容,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保障;对学生自身而言,民汉双语为媒介展开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双语基础,更有助于学生后续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是包含民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的必须,而少数民族语言本身即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学生日常交流的基础语言,在教育过程中开展双语教育,是教育进步的重要标志。分析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面临的困境,以有效方式突破这些困境,是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促进国家整体多元文化发展的迫切任务。

  一.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实施的现实:价值彰显

  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以两种语言为教育媒介,接受母语教育的同时接受第二语言教育。第二语言并不特指某一种语言,广义上理解可将非母语的任意一种语言作为第二种语言媒介。本文探讨的双语教育是指,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以少数民族传统语言为母语,以国家通用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展开教学。少数民族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两种语言,尊重少数民族使用自身民族语言权利的同时,积极推广和普及汉语普通话。在教育过程中,以民族语言、汉语两种语言展开教学,将每一个学生培养为双语双文化人才,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对于民族国家本身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问题:矛盾发展

  1.城乡教育差异大,双语教育认知有待提升

  双语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差异大,部分地区对双语教育的认知不足,增大了双语教育普及和推广的难度。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以双语教育为代表的民族教育进步明显,实现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较大发展。但不可否认,少数民族部分聚居地区受经济、文化、政治以及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城乡教育差异,制约着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有效实施。部分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育水平相对较为落后,与城市地区存在明显的层次差别,可以说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但实际教育差异却不容忽视。教育教学理念、设施等软硬件的不均衡,导致整体区域双语教育水平难以提升。笔者了解到,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的农村和牧区,双语教育的推行力度难以满足社会的内在教育需求,很多学生只能在汉语课上简单的学习基础汉语,其它课程基本以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且日常交流也很少使用汉语。城市地区双语教育的普及力度较大,除了专业的汉语课程,其它诸如课程教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能够有效应用汉语交流。由于教学资源匮乏,民族农村地区双语教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对双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导致农村双语教育水平滞后,在未来发展中,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机构应该重视这一问题,重视民族语基础上的汉语教学,均衡城乡的教育发展水平。

  2.教师流动性大,双语教师队伍须强基稳心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导者。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缺少大量合格的专职双语教育教师,严重制约了双语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由此可见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对双语师资的需求极大,而对双语教育教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与实际教学需求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现有的双语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双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学校的教师只能应用一种语言教学,或者民族语言、或者汉语,能够双语互通且教育质量较高的教师严重空缺;二是双语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从教育整体而言,双语教学不仅仅是在课程体系中开设一门汉语课程,而是要以双语为媒介展开教育,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双语交流和学习,例如体育、音乐、数学、自然、美术、计算机等各个学科,都应该以双语展开教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学中以民族语言为主的学校不在少数,相当部分学校无法达到双语开课的这一标准要求,从分布上看,条件较为艰苦、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学校,教师资源严重匮乏,教师的学历、资历也不合理,部分教师虽然以函授、电大、自考等方式提升了学历,但并未经过师范类院校的专业教育和培训,难以满足双语教育的实际要求。

  具有双语教育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双语教育的基础。笔者查阅国内权威性的文献库,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地区、壮族地区等地区的双语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多,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现状、教育困境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有效建议。在此形式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进一步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双语教师队伍不稳定,对双语教育的全面实施有很大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学校教师超编、农村地区教师缺编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的流动性较大,部分教师难以适应农村学校艰苦的条件,希望在条件较好、资源齐全的学校稳定发展,导致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离职后难以短时间内补充新的教师,往往一个双语教师要教授多个班级,工作任务繁重,却始终难以满足双语教育的切实要求。拓宽教师来源渠道的前提在于改善教育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境,提升教师的从教地位,以支教、定向招生的方法及时补充教师,但偏远地区、条件较差的区域很难满足这些条件,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也难以有效解决。

  3.双语教材建设滞后,教材教辅资料须与时俱进

  教材、教辅资料是教育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工具,科学、完整、内容丰富的教材是教师教育中依据和辅助的工具,而教辅资料则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练习和复习的重要资料,无论是教材还是教辅资料,对双语教育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双语教材问题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语言多样,各个民族地区都有其特殊的民族化特征,双语教材的编者只能以大众化的标准为标准编制教材,虽然在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偏离,但由于对少数民族各个区域的个性化存在不熟悉,教材结构内容和文化知识体系缺乏针对性,部分内容并不完全契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特色的民族文化内容的融入也相对缺乏。国家通用版教材应用率较高,其中涉及的汉语知识点、重点的专业程度较高,对于汉语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而言,最大可能的理解和吸收知识显得力不从心,导致实际学习中跟不上进度,难以提升学习效果。除了教材之外,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学校教辅资料配备不齐,或选用与当地民族教育实际不适宜的教辅资料,或选择过于简单的教辅资料,导致学生在学习之后,难以通过教辅资料达到巩固知识、复习知识、加深记忆和练习的目的。此外,部分条件较差的学校,甚至没有教辅资料,同时教学挂图、视听音像、测试题库等也未能配套,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双语教育的实际发展。

  4.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不足,教师双语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师资培训系统的建设实施关系着教育质量以及双语教育的推行效果。现阶段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部分地区已经加强了分层培训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力度,双语教育培训计划的实施已经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一种常态,但从新时代国家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实际要求来看,师资培训系统的建设力度依然难以满足现实教育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培训经费不足。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少数民族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缺乏,导致培训系统不完善,培训力度也难以加强。双语教师需要培训的专业、内容众多,且尚需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只增不减,整体的培训效果不容乐观;二是双语教师培训时间设置、名额分派不合理。现今,国家对双语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重,若培训时间安排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部分教师难以抽身参加培训,且部分学校为了不浪费培训名额,随便指派一些教师前去培训,由此培训的实效性未能充分发挥。

  三.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合理存在

  双语教育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由此双语教育要尊重少数民族特色,结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语言特点、母语特点、教育实际情况展开教育,如此才能使双语教育与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更充分的融合,发挥双语教育的实际价值。不同的少数民族母语不同,汉语教育开展的难度也有差异,且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基础也决定了双语教育开展的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效,部分少数民族鲜少结合和应用汉语,这一类民族地区,汉语教育开展的难度较大,都是零基础教学。部分少数民族及地区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和学习汉语,学生有一定的汉语言基础,这一部分地区民族双语教育开展更为顺利,教育进度也更快。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开展双语教育的基础性阶段,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不仅要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和学习汉语,更要将汉语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在学校、生活中都能够使用双语交流,巩固自身所学习的汉语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1.转变双语教育观念,做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顶层设计

  转变双语教育观念,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观念与教育本质息息相关,不同的时代教育要求不同,教育观念也要不断的更新,如此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在不断变迁的各个时代紧跟现实,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实施,应该立足本地区教育实际,改变教育观念,在民族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下,在教育中注入新时期全新的教育观念,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束缚,进一步探索适宜该地区民族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体制,让双语教育在少数民族各个区域普及和发展的同时,将双语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落到实处。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力度在不断加大,此背景下,双语教育观念的改革,必须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办学形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多项内容的理论探索,将理论探索的成果转化为教育实际方案,融合现代化教育理念,促进双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重视双语教育,让少数民族各个地区切实认识到新时代推动双语教育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意义。发展双语教育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实际,因地区、因民族制宜,尊重少数民族民族语言、民族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做好城乡双语教育顶层设计,内容包括双语教育改革步骤、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办学模式、教材选择、课程设置、学制要求等方面。将少数民族经济建设与双语教育发展融为一体,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城乡差距,促进城市地区双语教育进一步提升和发展的同时,加强农村地区双语教育建设力度,配备完善的教育设施,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双语教育现状。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要加强双语教育的推行力度,强化对双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还要针对性的做好教育规划,设置教育目标,分析以往教育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有效方式突破困局,解决矛盾,确保双语教育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延续性、规范性实施和发展。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定双语教育人才,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最终的教育质量,也决定了双语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对于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严重缺失的现象,要建立双语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及时补充双语教师的空缺,确保教育活动正常开展。除了构建双语教育教师补充机制,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各校教职工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双语教育学校的实际教育状况,结合学生数量、规模等实际要素,适当压缩城镇学校编制,放宽农村学校编制,以解决城镇学校教师超编、农村学校编制不足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双语教师人才流失严重,为稳定教师队伍,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让双语教师有教育生命的归属感,能够心甘情愿的奉献自身的力量,全身心的投入到双语教育事业中,为学校、学生、教育以及自身的共同发展而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例如提高教师的工作档次,适宜发放生活、社会补助,提供进修、晋升的平台和机会,解决其住宿、子女入学等问题,从而吸引优秀的双语教育人才加入到双语教育中,并长期稳定的从教。此外,应该加强师范生定向培养力度,开展义务支教工作,均衡城镇学校、农村学校的教师结构,保障农村偏远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地区也有专业性较强,职称结构层次较高的教师任教。城镇学校可定期选派教学经验丰富、有组织能力的优秀双语教师赴农村地区支教,为教育薄弱地区提供教育支持,并且普及丰富的双语教育经验,让农村长期任教的教师了解和学习。

  3.丰富教材内容,配置合适的双语教材教辅资料

  丰富教材内容,配置全套的双语教辅资料,是扩充教育资源,针对性开展双语教育的有效措施。少数民族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历史以及语言文字,各民族、各地区的双语教材不能一概而论,适宜地区发展,符合民族语言特色的教材,才能发挥真正的教育价值。由此,要求双语教材编译工作应该结合教育实际、地域特点进行,区分不同少数民族语言、语言特色,在此技术上灵活多样的编制教材内容,例如在历史、地理、语文等教材中,可以适当增加该民族的文化内容,这样在双语教学正式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在自觉内质的文化氛围中,更易于学习和记忆,了解和掌握双语转换的技巧。此外,结合教材内容,应该配备全套的教学挂图、识字卡片、视听音像、测试题库等资料,选择难度适宜、符合学生知识体系的教辅教材,让学生能够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和练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4.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实施分层培训重点培养

  加大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完善师资培训系统,建立梯级网络,实施分层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任务。不同的地区结合双语教师的实际情况,应该采取适宜、合理的培训方式,对于教育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可提升培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于教育年限较短,双语专业水平稍弱的双语教师,应该加强双语教育的基础内容培训,让教师掌握更多双语教育的技能和方法,不断提升和积累教育经验。教育部门组织教师系统性培训时,应该将培训时间设置为节假日教师空闲的时间,且各个学校应该合理分配培训名额,结合培训的具体内容,选择有真正培训需求的教师参与培训。如此,才能促进双语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确保各个地区双语教育的均衡有效发展。

  四.结语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当下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获得长足进步,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部分地区对双语教育的认知不够,导致城乡教育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双语教师结构不稳定,双语教材缺失、教师培训等问题都必然地制约了双语教育的发展和提升。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提升对双语教育的重视程度,基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实现双语的共同教育、共同提升目标,保留民族语言文化的同时,提升规范性、通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用性语言的教育质量。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应该切合地域文化实际,突显少数民族特色,加大对双语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素质,从而缩小城乡双语教育的差距,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整体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桑木旦,郝亚琪,旭东英.我国藏汉双语教学研究的计量分析与述评—基于1994~2015年CNKI来源期刊文献的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86-193.

  [2]杜慧敏.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4:109-111.

  [3]彭柯凡.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现状与反思—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6,04:67-74.

  [4]拉毛草,范忠雄.藏汉双语数学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25-31.

  [5]隗牧羊,潘红祥.少数民族语言权利视域下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区泽库县为分析对象[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46151.

  [6]黄雪茹.云南边境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学的现状研究—以瑞丽市5所小学为例[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7,03:51-54.

  [7]海路.壮汉双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三所壮文实验学校为个案[J].广西民族研究,2015,04:106-112.

  [8]卡迪尔亚·阿布力克木,周庚信.新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5,33:160-161.

  [9]拉格,祁进玉.青海东部农业区藏汉双语教育现状调查—以卓仓藏族为例[J].青藏高原论坛,2015,03:97-102.

  [10]赵旭东,王跃东.双语教育背景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与社会适应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西安市高校为主要调查对象[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06:47-55.

  (作者介绍:丁俊锋,安顺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民族教育)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推荐访问: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 少数民族 现状 双语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