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12篇

时间:2022-12-03 13:55:05 来源:思哲公文网

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12篇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摘要:信息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非常普遍的事情,文化馆建设也需要紧跟潮流,  从人员、金费、网站建设等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12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12篇

篇一: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浅谈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服务

  摘要:信息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今非常普遍的事情,文化馆建设也需要紧跟潮流,

  从人员、金费、网站建设等方面着手,才能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数字的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求。

  关键词:文化馆;建设;数字化

  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特别是随着群众文化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依靠数字化的平台、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优质的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为群众提供更好、更全面、更便捷的文化服务,这也是当下文化馆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数字化建设认识不到位。虽然互联网发展非常快速,但仍有不少地方对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文化馆的工作主要还是承担辅导的功能,没必要提供信息化的服务,以至于有些地方到现在都没有像样的网站,根本无法为群众提供数字化服务。

  2、网站建设实用性不强。网站的制作也是一门学问非常深的艺术,当然,这里所指的艺术性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也要强调一定的实用性。比如有些网站没有把资源进行整合,导致检索功能不全,群众难以搜索到有效的信息;有些网站虽然设有导航条,但有时存在打不开网页链接的问题,同样不便群众获取资源;而有些网站则页面颜色搭配混乱、页面排版过于复杂,容易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

  3、资金分配不足。一般的文化馆都没有设数字文化馆方面的建设资金,有些网站也是依托县市主管部门的网站下。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不单单是一个网站,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和人力,才能够做好网站的建设和后台的数据维护,充足的资金保证才能将网站做到尽善尽美。特别是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网站必须做到有专人管理,能够把文化馆的展览、讲座、培训、表演、比赛等相关的视频、图片最快速的传输到网站平台,才能体现数字化平台的及时性。

  4、网站缺少吸引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群众大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到相关的信息,而一般文化馆都存在"有人建无人看"的局面。纠其原因,一是信息量

  太少,有些文化馆的艺术档案工作做的不是很到位,以致于很多的活动信息没有得到有效保存,录入到后台的数据就非常有限。二是互动性不强,文化馆的网站一般面向的都是当地的市民群众,不少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于死板,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缺少创新。几乎很少有网站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群众只能单纯的浏览信息。

  二、解决方案

  1、页面设计讲究艺术。随着网站的普及,如何让一个普通的服务类网站吸引人眼球也是一门技术活,因此在网页设计上也要注重整体风格的统一。一个是色调上的讲究,文化馆网站主要提供群文方面的信息,包括舞台艺术、讲座展览、培训等信息,建议选择清爽的色彩,要给观看者以轻松愉悦的感觉,不建议使用新闻类网站常用的蓝色调,容易给人严肃不活泼的感觉。还有就是排版上要讲究。不管是什么网站,如果排版错乱的话一般都很难再吸引流量,不同的内容要做好分类、分块,重要的内容要放在显眼的位置,并且在主页就能搜索到。

  2、传播平台紧跟时尚。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开发与使用,微信、微博等客户端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交流软件,完全颠覆了以往只有主流媒体才会承担新闻信息发布的功能。任何一个单位都可以实名认证开通自己信息平台。以浙江江山为例,有微信公众平台"江山发布"、"江山信息网"、FM101等多个平台,关注最多的是"江山发布"拥有十万粉丝。文化馆完全可以开设微信平台,可以将部分比赛通过微信投票的方式进行,以提高人气和粉丝量,这样可以迅速提高知名度。再加上文化馆具有免费开放的功能,群众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培训、演出等相关信息。

  3、整合资源丰富内容。一是整合现有资源。根据微信和网站两种平台不同的特点进行整理的收集资料。文化馆承担的是全市文化活动的开展、辅导工作,在网站建设上,可以将全市各乡镇(街道)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汇总更新,搭建活动专题,这样既可以起到档案整理的功能,又能丰富网站信息。二是增加互动功能。这里的互动不是指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而是网络线上交流,文化馆的网站应该开设互动咨询平台,在线为群众提供问题的解答和回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开设网上展馆。除了活动以外,增加摄影区、视频区,将举办过的活动视频、拍摄的微电影上传到相应的区块,给受众提供更多的浏览内容。还可将各艺术门类的优秀作品及文化馆的历史资料、成长历程进行展示,并将相关的出版物以电子书的形式投放在网上,供群众了解和欣赏,扩大知晓度。四是展示传统文化。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不少县市区都成立了独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不过我认为没有必要重新单独建立网站,可以将非遗的内容与文化馆的相结合,设立非遗专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4、专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现在不少文化馆网站都存在一个现象,重建设、轻维护,一开始的时候非常重视,时间长了以后就变的没有人管理,信息也无人更新,点击进去都是过时的内容。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要选好人手,做到专人运营和管理,

  最好能懂一定的信息编辑、擅长简单的图片编辑。文化馆也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专用资金用于网站的更新和维护。有了资金和人员才能真正实现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的享受到文化服务。

  首先,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其次,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习教学的目标。具体的要求是:一是使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知识和一般知识;二是帮助学生发展对公共事业管理和相关课程的分析技能;三是通过学生实习过程的反思使得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能够有所提升。总之,设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力求做到简洁、明确和具体,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2)拓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结构性的教学过程。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较晚,现行的实践教学内容只包括集中教学的环节,这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远远不够。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很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要求很高的技术操作性。为了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们应该积极的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打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可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打造:一是校内构建节约型、集成式实验教学平台;二是在校外建设专业对口、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实验室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为学生提供基础实践训练的有效平台,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上,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借助模拟的、仿真的手段和虚拟的环境,应用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

  (4)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须要拥有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该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大多是过去从事行政管理或其它学科的教学和研究人员,因工作需要才转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或者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基本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实践锻炼,大都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知识和经验,这严就重影响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从事实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应该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复合知识结构,

  较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善于组织和思考问题。因此,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关键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总的来说,可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熟练的领导或公务员,担任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公共事业管理部门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的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采取多种激励的手段促进教师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提高能力,建立能够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的能力结构。要努力减少单一型教师的比例,从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来着手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及能力,使师资队伍能够尽快的从整体上实现结构性及功能性的转变。其二,建立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评价制度,不仅可使我们的教师形成外在压力,促使教师个体总结经验教训,并能够积极的改进实践教学方式,不断的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同时通过树立先进的典型,还能带动能力稍弱的教师向先进看齐,促进实践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能够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琪.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罗文宝,张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博览,2013(2).

  [3]马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出路探讨[J].文教资料,2009(7).

  [4]宋琪,方永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7).

  

  

篇二: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新时期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创新进路

  文化馆作为群众性公益化的服务机构,应该力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要与群众之间产生互动,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对人们群众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数字文化馆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种新型的文化馆为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数字文化馆的概况相比传统文化观而言,数字文化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集成化平台,它可以直接对技术和文化资源进行集成化和数字化处理,并且是络面向社会提供各种文化服务。说详细点,就是以Internet为基础来建设网络文化活动中心,更好地开展文化服务工作。要利用自身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好数字文化馆,通过数字文化馆可以向其他区域的用户提供文字信息。数字文化馆的建立可以大大的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二、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一)信息浏览方式促进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长期以来,各地文化馆主要就是讲文化的原件展示出来。人们在传统的阅读过程中,往往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阅读的效果还不是很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书馆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将数字技术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人们在这个网络系统中可不断可以收到文字资料、图片,还可以搜到视频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十分方便。(二)数字文化馆建立的重要基础数字文化馆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自身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竞争能力,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自身的发展,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服务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还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向前发展,有利于国家软实力的建设。

  (三)数字文化馆建设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途径数字文化馆建设使得各地的文化馆之间能够相互的结合起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文化馆群体。将各地的文化馆通过数字技术将各种信息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这些信息经过不断的整理变成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具有更大价值的资源,人们可以从网上接触到各种信息文化资源,能够享受到比较先进的、比较广泛的、比较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真正实现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做到信息共享。三、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创新路径(一)创新信息资源方面的建设思路由于文化馆承担着向大众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要有足够的文化资源作为支撑。对此,相关工作人员要考虑到文化馆的内在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数字文化馆必须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数字文化馆一方面要考虑到自身的内在素质。因此,必须要聘请专门的专家对文化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数字文化馆要采取权威信息支持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数字文化馆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数字文化管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二)构建数字文化馆的管理机制数字文化馆肩负着向人们传递思想观念、传递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基本的内容。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要想方设法向人民群众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数字文化馆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才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够发展得更好。进入新时期以来,数字文化馆要利用网络发展文化事业,组织好文化馆管理的各项工作。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思路,做好文化馆的各项工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文化管理领导干部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文化馆的文化建设工作。在新时期的数字文化馆必须要建立起一支有专业素养的网络文化队伍,文化管理工作者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具有较强的宣传意识,能够义不容辞地推动党的

  事业发展,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的思想认识内容。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必须要提供后备人才,才能不断壮大网络文化队伍。

  (三)完善数字文化馆的文化活动措施除了信息资源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外,文化馆还必须要注重文化活动的开展。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才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中来。数字文化馆还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活动,数字文化馆可以设立专门的版面,也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览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数字文化馆还要举办文化培训活动,通过文化讲座的形式,将数字文化馆的理念进行传播。在数字文化馆的活动开展过程中相关的专家还要对授课的视频、音、文字资料等进行设计和安排,同时要教会群众对于数字文化馆的相关软件进行学习和使用。群众学会了相关的软件能够方便群众对数字文化馆的信息资源进行方便的获取。数字文化馆还要建立起三维的立体体验空间,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技术在数字文化馆中为群众设立相应的空间,让人们以主人翁的身份能够对数字文化馆中的一些文化古迹进行描述。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作品能够让人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数字文化馆建设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而出现的,这就要求数字文化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必须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文化馆是属于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教育背景下,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数字文化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四、数字文化馆建设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一)要围绕着业务利用好数字化的技术只有采用信息化的技术,才能在数字文化馆网站功能的基础上不斷的建立完善的、交互性强的、能够面向全国各地文化馆的线上应用

  服务系统。(二)文化馆要组织群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数字文化馆要组织群众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数字文化馆还要开展

  群众文化艺术培训,辅导群众进行文艺创作,传承非物质文化等工作。同时,也要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全省级的文化现象应用服务系统,通过线上线下的文化艺术培训,促进省市县的各地文化馆相互沟通和交流,同时要以国家的文化网络联系起来,要扩大文化艺术面,增加群众参加文化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三)传承和弘扬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数字文化馆还可以传承和弘扬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先进文明的文化知识,必须要建立起传统文化的发展渠道。传统文化的发展,不仅要利用数字文化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还要通过数字文化技术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阐释,这样才能够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才能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五、结语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数字文化馆以其多样化的服务形式,渐渐成为了文化馆建设的发展趋势。只有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数字文化、管理技术相结合起来才能够做好文化馆的各种活动,才能够利用好各种资源建设好数字文化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篇三: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困境和思路

  耿晨

  (青州市文化馆山东潍坊262500)【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中,对文化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了文化馆的作用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初步构想,指出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思路,也为促进文化馆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字文化馆构想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8)04-页码-页数

  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的换代升级,信息服务的格局正在悄然转变,文化馆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摆脱信息滞后性、服务单一性等特点,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建设符合县域经济社会特色与时代发展需求的数字化文化馆,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事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1.国家战略部署指明了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财政部、文化部也随后下达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等条文,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建设依据,建设数字文化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2.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成为评估定级的硬性条件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将“具有数字服务能力”纳入等级评定必备条件,规定文化馆网站应具备信息发布、艺术欣赏、咨询指导等3项基本功能,网页应有信息发布功能,对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作出明确要求。3.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的责任和使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含义,是以全民艺术普及为价值追求,与文化馆职能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数字文化服务,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培训、活动、体验,创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化建设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实践中,不仅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促进艺术知识传播、便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还避免了简单、孤立、封闭、静止和模仿式的文化资源建设现象,降低了文化服务成本。

  数字文化馆建设初步构想

  1.以馆办网站为核心,汇集文化资讯馆办网站在文化馆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需要具备的功能有以下几种:资讯发布功能。它是一个全面、真实、及时发布本地文化新闻资讯的平台,比如在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提前发布相关文化活动安排,追踪报道文化活动情况等;它也是本地文化事业信息的资源库,汇集了各种形式、内容的文字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供用户检索使用。辅导培训功能。在文化馆日常开展的公益免费培训工作中,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上咨询、报名、预约等,他们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站在线收看、下载文化馆上传的公益免费培训课程视频,解决了到文化馆学习路程远,没时间等情况的限制。[2]信息共享功能。网站在提供各种本地信息资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链接互访,打破馆际壁垒,与其他地区文化馆网站、其他文化事业网站之间开展信息共享,共同搭建起结构全面、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海量的文化共享资源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大数据时代下文化服务的

  均等性、公益性和便利性。用户互动功能。文化馆网站上传的图片资讯、视频资料可以供用户进行点赞、评论。文化馆

  还可以在网站设置论坛版块,用户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其他用户,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对其他用户作品进行点评等。用户还可以与文化馆网站管理者进行交流,提出意见反馈,有利于网站管理者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2.以移动终端为个性配置,紧跟未来走势数字文化馆在下一步建设中,要从网站向移动终端用户延伸,为受众接受文化服务提供便捷条件。对于文化馆来说,在着力应用好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功能的同时,还应尝试开发手机报名、投票APP等参与文化活动的便捷途径。3.以数字文化馆场所为阵地,完善硬件设施首先是建设机房,负责文化馆网站的维护、管理,保障大量数据的存储、发布;其次是完善基础数字服务设备,实现全馆wifi网络覆盖,设立数字阅览室,为群众在场馆内上网浏览、在线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最后是在有一定资金、技术支撑的条件下,设立实体数字体验空间,通过数字手段展现本土特色文化场景,分门别类地展示文化馆的各类艺术产品和服务,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展示内容可缩放、可点播、可触摸、可下载,甚至利用“体感互动”“VR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营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新境界。

  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1.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思想认识滞后。数字化时代下,纵观我国大多数文化馆,受政策覆盖、信息传达等多方面影响,对文化馆事业转型升级,内容革新的认识还比较滞后,停留在依靠传统馆舍开展传统活动的阶段,对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方向、步骤、内容认识不够充分。资金投入匮乏。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多,但是许多文化馆还普遍存在硬件、软件设施落后的情况,亟待改善,此时提出建设数字文化馆就犹如空中楼阁,真正用于数字化建

  设方面的资金也少之又少。人才队伍短缺。专业人才队伍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关键,懂科技、会技术的网络人才是目前

  最匮乏的人才,这与传统文化馆人员构成有必然联系。2.针对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困境的对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数字文化馆建设中,我们文化馆人一定要转变思想、创新思维,认真

  学习领会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政策文件,深刻认识数字文化馆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3]定期组织外出考察,观摩具有示范性的国家级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如宁波市文化馆、马鞍山文化馆等,吸收先进经验。

  科学制定数字文化馆建设资金投入计划,将文化馆免费开放资金合理分配,预留出用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资金,提高免费开放的档次水平。

  加快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一是吸纳及培养专兼职人才,增设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岗位,建立数字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数字化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二是以文化志愿者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开放型人才体系,以满足日益繁重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结语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覆盖,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潜力和操作空间不容忽视,文化馆的未来建设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是每个文化馆都要思考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参考文献][1]吴远伟.浅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J].群文天地:贵州,2014(4):7-9.[2]子扬.文化馆免费开放与数字文化馆建设探议[J].群文天地:贵州,2013(5):11-13.[3]王志明.数字化服务时代的文化馆[J].青年时代,2014(12):41-42.

  

  

篇四: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冷小严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8期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成为文化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必然要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要打破现有数字化平台孤岛现象,打造“指尖上的文化馆”,优化文化馆人才队伍结构,使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实现精准服务,让群众更方便、更快捷地参与到各类文化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资源池;评估标准

  【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

  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数字化、信息化快速发展,文化馆的社会职能与服务理念也应随之转变,与数字信息时代同步发展。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成为互联网+时代文化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为实现全民艺术普及的必然要求。

  一、数字化建设是新时代文化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馆行业亟须融入公共数字化体系,运用互联网思维,应用数字化技术与手段,探索文化馆数字化途径与模式,提升文化服务效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在基层实现共建共享。2017年7月,文化部印发了《“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化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适应的开放兼容、内容丰富、传输快捷、高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以数字化创新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推进文化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通过建设数字文化馆,将文化馆建成集公共文化交流、推广、创新的重要节点,整合公共文化资源,聚合公共文化力量,增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二、文化馆数字化发展瓶颈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文化馆系统数字化建设还相对滞后,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文化馆数字化服务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文化馆系统数字化建设的“孤岛现象”

  全国多个省、市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但就一个地域来说,缺少数字文化馆、资源中心等数字化平台间统一共享的平台,来覆盖本地域进行统筹管理。本地域文化服务资源信息缺少流动性,文化资源不能进行有效合理利用,市馆、区(县)馆、街道(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四级服务网络缺少统筹共建的管理平台,因此,统筹本地域的人才、设备、节目、素材等各类文化相关资源、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技术支撑,形成一盘棋的服务网络体系成为大势所趋。

  (二)缺乏数字化建设的人才基础

  目前,文化馆普遍缺乏数字化、信息化的专业人才。根据文化部2015年《第四次全国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文化馆业务人员指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文学、网络管理、理论研究、非遗(或其它)等11个门类。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需要增加新媒体制作、信息网络等数字化专业人才。目前,文化馆现有专业干部仍以各艺术门类干部为主,缺乏掌握数字化技术的专业人才兼顾群众文化工作和信息数字化处理。

  (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各级文化馆(站)信息化程度发展尚不均衡,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促公平、保基本的政策要求下,以科技与文化相融合为手段,深入基层,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成为迫切要求。尤其是新的技术热点如何服务于公共文化,需要结合工作具体实践与科技融合。

  (四)未能形成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池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地方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尚显不足。要尽快建立统一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增强资源加工能力,建设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池,整合各地域公共文化资源,将文化馆建设成为本地域公共文化数字资源汇集中心。

  三、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发展问题对策

  搭建数字文化馆平台,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整合和利用互联网的多渠道、多终端传播,通过数字化手段的智能聚合,广泛汇集本地域优秀文化资源和各类文献资源,为群众了解、学习、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便捷的平台和窗口。

  (一)建设“指尖上的文化馆”

  “指尖上的文化馆”基于“互联网+公益文化”思维,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文化馆,功能包括线上、线下服务的对接,数字文化资源共享以及用户沟通互动等,通过结合移动端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手机或ipad等群众普遍使用的终端,将数字文化馆打造成“指尖上的文化馆”。群众可以用手机或ipad直接浏览数字文化馆平台,包括信息发布、网上培训、活动开展、辅导创作、艺术欣赏等多种服务功能,进行活动报名、电子票务、文化场馆预约、创作资源发布分享、网络培训、观看活动视频、文化资源“点单”等,强化文化产品精准配送,突出便利的终端式服务,以先进的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将文化馆可提供数字化服务的项目增加到《文化馆评估标准》中,作为对各级文化馆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现有数字化平台推广运营

  从2014年开始,全国部分城市已经着手启动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启动了第一批、第二批数字文化馆建设示范项目,以此带动全国文化馆数字化改造升级。对这些已经搭建的平台,如何推广运营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广泛宣传,开发各类线上线下互动的活动,以平台为核心支撑,集纳本地域优秀服务力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传播渠道,探索和确立公共文化领域的新型服务模式,提高整体文化资源利用率。群众通过一个平台即可享受本地域的文化馆服务,并逐步形成统一的服务标准规范、管理标准规范、评估标准规范。将数字化平台建设运营相关内容形成《数字文化馆建设规范》,为将来数字文化馆建设单位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参考。

  

篇五: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策略

  摘要: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阐述了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内涵,并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策略。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策略前言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早已随着网络数字化的普及而不断变化,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无法满足数字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将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制度体系、服务方式和运营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形态转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但不可否定的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过程中仍存在不足,如何针对性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是重点。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数字化;公共文化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中的标准,同样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数字化平台的技术标准,要相对统一;二是对公共文化场所、阵地进行管理的工具(平台)功能需求的分类梳理后的标准化;三是为公众提供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内容区分的标准化。而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是条块分割,标准不一,重复开发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也不利于下一步的互联共享。其次是服务与管理分离,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和各地的实践都着眼于构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服务功能,而对管理工作则基本没有涉及,由此使得服务与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不配套,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的问题凸显。第三是服务质量不高,内容单调、及时性较差,服务方式简单、缺乏互动,群众参与率和满意度不高。第四是资源整合不够。一是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率低,二是对已有数字资源整合不足,开发利用率不高,同时由于分类不科学、与新媒体缺乏深度融合等,资源优势尚待释放。要解决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解决好标准化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标准,按照“大统筹、大整合”的原则,将近年来各地的探索加以梳理提炼,尽快出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总体规划、规则、标准和相应政策,从标准、制度、经费等各方面加以引导,确保建设的有序推进和高效运作。要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认清其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体系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关系到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调查显示,西方国家网络应用的前三名排序一般为商务、即时通信、信息,而我国则是信息、游戏、电子商务。我国网民对网络需求的特点,也印证着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与需要。我们必须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阵地、确保文化安全的高度,从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高度,认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守土有责的强烈使命感和紧迫感,把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数字化建设中的标准化问题,提到应有的高度。提高对标准化建设的认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时代的阵地意识。公共

  文化设施和服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础工程。事实证明,网络时代拥有物理网络资源以及网络监控权,不等于拥有话语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正在改变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方式,正在催生“谁控制网络空间谁就能控制一切”的法则。作为主阵地的公共文化领域的守土者,我们必须围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供内容丰富、应用便捷的服务,加紧工作,争取主动,有所作为。二是要站到国家利益、国家文化安全、抢占制高点和话语权等高度去认识,不能囿于狭隘的地方政绩、部门利益等视角。

  2.是整合资源,促进开放共享近年来,公共文化数字整合资源、开放共享的呼吁一直不断,但由于某些行政或利益壁垒,我们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整合度、开放度远远落后于公众需求。建设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可以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数字技术,整合海量文化资源和用户,集活动预约、场馆预订、空间展示、社团招募、竞赛互动、艺术鉴赏、艺术培训、智能搜索等功能为一体,让市民像网上购物一样实现自选文化产品或服务进行参与、消费,解决百姓对公共文化服务知晓率、参与率低等问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例如,为更好地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宝安区文化服务中心通过打造pc端、手机端、数字电视“三平台”,组建“四个中心”(即:信息和展示、资源、辅导培训、体验等四个中心)、“五大资源库”(即:文化活动、原创作品、文化培训、互动体验和地方特色等五大资源库),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努力实现“让文化服务唾手可得、让文化管理运筹帷幄、让文化体验融入生活”三大目标。开放共享,首先涉及文化部门内部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比如对目前已经建成的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文化馆等,将这些数字化资源聚集到一站式联网服务平台,让原本相互独立封闭的系统能够互通整合,发挥大数据为公众带来的最大效益。3.内容管理要精细化公共文化数字化内容是包罗万象、多样化的,如何处理和展现这样的超量信息,使管理更科学,公众更容易接受,需要进一步对公共文化数字资源予以细分管理,建立从内容创意采编、内容加工、内容分发到内容营销等等体系化的管理流程,建立细分的内容管理制度,细分领域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与之配套的技术资金支持等,这点可以借鉴大型的已经有丰富经验的商业网络平台。文化资源在数字化后,其展现模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而传播媒体终端也由过去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向网络、手机转变。载体的改变,要求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必须具有可视、可听甚至可触、可感的特点,通过提取文化遗产精髓,设计成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参与性、展现形式多样性的产品,契合当下大众审美情趣,让民众喜闻乐见,参与者能够充分融入特定的文化历史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文化内容。例如,午间音乐会”是近年来福田区为中心区白领提供的一项重要公共文化服务,以前因为演出团队人员有限,加上演出时间及场地的限制,音乐会很难达到音乐厅那种效果,但是自从引入了DMS动声系统等一系列的高科技数字文化设备后,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现在,通过将DMS动声系统应用到“午间音乐会”的排练和演出,一支10人的演出小分队即可演奏出40人大乐团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演出质量;书画数据采集和智能舞蹈投影等线下体验空间也深受市民称赞,同时这些线下体验空间也提高了文化馆活动的趣味性。4.是要提升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的现代传播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高度关注互联网虚拟储存空间,将文化信息有效聚合,

  

篇六: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

  略

  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技术在社会领域中推广应用,并推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对于现代化建设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公共文化服务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文化馆显然无法发挥出既有效能,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馆注重转型设计,开始了数字文化馆建设与发展。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数字文化馆建设还有着一定的不足,造成数字文化馆建设迟迟无法发挥出最大效能。因此,在数字文化馆建设与转型升级中,需注重大数据信息服务的融合,积极探索出一个有效数字文化馆建设途径。鉴于此,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下的文化馆工作改进”展开深层次的分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1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文化馆建设中不足之处分析1.1数字化平台缺乏个性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各级文化馆开始建设数字文化馆,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传播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有效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与效率,极大满足了人们文化信息需求。然而在建设实践中,全国各地区的数字文化馆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具体表现在数字资源输送、管理界面等。数字文化馆建设之所以出现这种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通俗点来说就是数字文化馆建设,主要是复制并适当改变数字文化馆数字系统,部分数字文化馆建设,直接照搬已建设好的数字文化馆数字系统,导致人们在利用数字系统获取信息时,会获取大量同样的信息,无法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不利于数字文化馆的特色发展。1.2数字文化馆建设停留在浅层次的功能建设

  数字文化馆建设中,相关人员尚未意识到数字文化馆深层服务建设,在缺乏意识的情况下,数字文化馆深层服务的研究自然不可能存在。同时,在意识到深层服务研究的情况下,我国现阶段的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人员自身也缺乏这方面的相关能力,造成数字文化馆建设中,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功能建设。尤其是在数字系统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对系统各项功能缺乏一个全面的了解与认知,无法为数字文化馆数字系统地运营提供有效指导及管理,造成数字系统运营效果较差。同时,数字文化馆建设中,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服务,尚未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当前人们日益增强的需求,从而影响到了数字系统作用的发挥。

  1.3数字化技术与数字文化馆建设融合不到位,数据服务水平偏低

  数字文化馆建设处于初级研究阶段,数据统计信息化不足,直接无法让数据发挥最大效能。近些年来,网络的发展,尤其是数据科技的发展,直接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随之而来的是络等产生了更大的依赖性。然而数字文化馆建设中,尚未实现入场验证,造成数字文化馆数据服务不周到。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缺乏数字技术指导,在公共文化资源服务上,无法结合受众的真实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造成受众信息需求难以满足,制约了数字文化馆建设发展。

  2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文化馆建设途径2.1资源整合利用文化馆与数字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融合,需要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原始数据分析、整理等环境,形成一个全新的数据资源库,方可为受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资源的整合,也是保证资源全面覆盖,提高数字文化馆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方可在数字文化馆的正常引导下,引领社会风气朝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大数据发展,基于本质角度而言,也是一个不断融合数据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数字文化馆建设,需借助大数据本身具备的优势,不断整合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为受众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信息服务,以

  此让受众认可数字文化馆提供的服务质量。因此,数字文化馆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需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的应用,整合数字文化馆庞大资源,同时建设多元化数字文化馆平台,为受众提供开放性、个性化服务,有效提高数字文化馆服务质量,方可实现数字文化馆进一步发展。

  2.2搭建数字化与网络化访问平台为了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需与时俱进,搭建数字化与网络化访问平台,支持大数据技术等各项现代先进技术的融合发展。大数据作为庞大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具有高效、高质量等特点,在数字文化馆建设中,通过融合大数据技术,可帮助各项业务实现融合发展,进而推动数字文化馆发展。数字化与网络化访问平台的搭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实际需求,完善平台软件功能;二是通过跟踪或者在线交流方式,掌握用户平台使用意见,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有效反馈信息,进一步优化平台软件功能与整合服务内容。除此之外,伴随着软件开发行业的发展,在技术支撑下,需不断优化平台,突出网络平台的特色与个性化等,同时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智能移动终端上开设访问系统,保证平台建设的多样化,为广大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切实提高数字化服务。2.3增设数字文化馆服务功能大数据自身优势多样化发展,人们也随之从不同渠道获取了種类丰富的资源。网络平台在满足受众信息资源需求的情况下,应该注重文化产品的丰富,方可进一步满足受众海量化信息需求。同时,为了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并实现高效服务目的,数字文化馆网络平台需结合不同的受众或者需求,设置相应的服务模块,可让受众在指引下,快速找到相应的服务模块,进而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这种方式可有效提高信息服务质量与精准度。除此之外,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数字系统中的信息海量化,同时伴随着精细化管理的实践,造成服务模块也随之增多,在系统指引下完成信息检索,同样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有必要完善网络平台的检索系统,用户仅需要

  在检索系统中,输入关键词,便可以快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这种方式有有效提高系统服务效率,满足用户快速获取信息需求。另外,基于现有信息技术水平,发挥数字文化馆共享功能,提高数字文化馆服务功能的同时,降低服务成本。同时,为了实现数字文化馆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需要在政策、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解决数字文化馆建设中的一些收集问题,方可让数字文化馆建设,为更多地受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3结语总之,大数据时代,全国各类文化馆纷纷开始建设数字文化馆,以此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然而在实践中,出现了数字文化馆建设停留在浅层次的功能建设等问题,致使数字文化馆建设发展受阻。因此,相关人员需通过搭建数字化与网络化访问平台、增设数字文化馆服务功能、整合资源等有效途径,促进数字文化馆建设与发展,为受众提供给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篇七: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互联网思维助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

  务探讨

  摘要:为了探究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路径,文章基于互联网思维,首先分析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工作内容,之后从构建数字建设目标、打造精品文化项目、构建线上可查询门户网站、恢复线下数字文化传播与保护这几个方面,给出文化馆创新性工作路径,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字:文化馆;互联网思维;数字化建设;基本理念;服务路径

  在2015年7月,我国公布首批数字文化馆试点名单,各级文化馆开始注重加快数字化建设,截止到2021年,已经有多个地区将数字化作为文化馆建设的工作重心,落实平台管理和资源服务,整合文化数据库,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逐步优化服务阵地,以此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一、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基本理念

  文化馆从本质上讲,属于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之一[1]。为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开放式环境,也被称为文化活动中心,如今我国各省市区均有文化馆,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馆的功能逐渐多元,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文化馆网络化优势。比如:开展虚拟展馆设计实践,将视觉设计融入到文化馆建设中,通过该种方式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发挥文化馆交流、互动、展览、科普、教育、参观、旅游等多项功能,使得非遗产品、文化遗产、历史文物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以此彰显文化馆丰厚的文化底蕴,注重科学知识传授。同时将线上线下展览相结合,可以凸显文化馆建设特色,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更好的展示非遗面貌,增加学术交流和互动频率,最终彰显文化馆“服务大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

  二、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与服务路径——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探讨

  (一)立足互联网思维,关注用户需求,树立数字文化馆建设目标

  文化馆要想提高自身服务功能,应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数字化服务体系[2]。使得社会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各类资讯,强化文化馆服务效能,明确今后工作方向和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各级文化馆工作内容相连接,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模式,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搭建出精品文化项目,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入当地特色文化内容,以群众需求为建设方向,用数据建立新业态,对文化信息进行优化组合排列,顺势而为,做好文化场馆创新与服务,提高互联网思维运用价值,利用互联网+服务新业态,突破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瓶颈,营造网络文化馆空间,各取所长,互为补充,最终在网络上重新构建工作模式。

  2.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总分馆体系赋能[3]。比如:东莞市文化馆在2020年实现总分体系全覆盖,为群众提供云上服务,3031多万人可以通过云端获得公共文化服务,比如线上音频、视频资源、云端教学、网络直播等。并且携手广东权威官方日报(比如南方日报),打造“南方+东莞云上文化馆”项目,通过该种移动客户端方式对文化产品进行传播、包装和生产,开拓服务新场景,如今已经被选入广东省治理现代化2019~2020年度优秀案例,有利于促进区域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在疫情期间逆势而上,主动走出舒适圈,推动文化馆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创新化、智慧化、数字化进程。

  (二)打造线上数字文化馆平台,构建可查询门户网站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馆的服务市场、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因此,要想推动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必须构建数字服务平台,将“互联网+文化馆”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好的开展文化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打开工作新局面,以省级文化馆为核心,开发和建立数据库,统筹文化资源。在必要时聘请专业人士,完成

  专门化信息软件开发,在文化信息录入基础上,定期进行省市县级交流借鉴活动,在文化馆组织带领下,形成数字化品牌工作模式,打造精品栏目,为群众量身打造文化服务,根据需求全面建立覆盖性、可查询维护网站,切实提供搜索资源、依托互联网技术,做好软件开发,实现馆内信息资源互通有无,减少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不断完善内容,提高网站服务效能,着力实现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章以嘉兴市文化馆为例,该文化馆在网络平台中积极承担自身社会服务职能,建立门户网站,网站内容包括文化点单、名师讲坛、设备预约、场馆预约、活动预约、云资源共享、信息资讯、文化地图、场馆简介等多种方面,并且在数字化资源基础上着力打造文化直播、网络艺术大学等新型服务模式。用“互联网+文化”形式逐步体现文化馆信息传播优越性,同时建立自己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文化馆APP,不再仅限于门户网站使用,从而提高文化服务精准性。

  (三)利用3D手段,加强文化资源线下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除了打造线上数字文化平台,文化馆还应该注重线下资源的保护与传播,利用3D手段,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动文化工作创新发展,比如:济南市文化馆借助文旅融合项目,利用国家艺术基金打造数字博览馆网站,构建“书山曲海”数字文化馆,切实做到书山曲海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利用3D技术恢复富贵大戏院、晨光茶社和明湖居这三个典型戏院,并且通过数字技术和可视化手段,对这三个戏院进行内部装修,结合虚拟技术,对内部景象进行全景复原,用户可以欣赏极其珍贵的音视频,也可以在3D书山曲海文化馆中欣赏珍贵老照片和各曲取种传承人纪录片。通过项目组的共同发掘,济南市文化馆当前已经搜集到著名艺术家表演音频、视频一百多首,著名艺人纪录片三十多部,老照片200张,罕见视频9个,典型当代传承作品10部,发挥数字化技术创新性和示范性作用,推动山东省文化艺术在数字领域的发展脚步,为后续文化和旅游科研建设提质增效,逐渐扩充文化服务的覆盖率,增强文化互动方式,提高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进程,对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发展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文化馆网络化优势,因此相关管理者应该推动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开发和建立数据库,统筹文化资源,借助互联网思维,构建可查询门户网站,将

  线上线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加大文化传播与保护力度,发挥数字化技术创新性和示范性作用,最终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发展与转型。

  参考文献:

  [1]黄欣欣,莫靖聪.“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研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22(01):194-196.

  [2]吴小强.特殊(疫情)时期文化馆数字服务的经验和启示——浅析文化馆数字服务的优化路径[J].百花,2021(07):86-89.

  [3]王锰,钱婧,杨志刚,郑建明.感知价值对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差异化影响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1(21):18-31.

  

  

篇八: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探讨

  摘要:本文探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构成和必要性,并提出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策略,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云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文化文化馆数字化

  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文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文化也从传统的线下、实体传播转移到互联网上,形成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文化云平台。利用局域网数据终端进行公共文化的宣传已经成为主流。文化馆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数字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一、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在城市中起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建立数字化文化馆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人民可以享受到来自公共文化的服务,以便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响应“两办号召”,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还能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主要是对馆内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数字化的展示和宣传,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排演、展示、宣传、查找,提升文化馆对公共文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公共文化云平台、艺术数字资源库、线下互动体验空间三个部分。

  (一)公共文化云平台

  公共文化云平台是利用广域网和局域网,将硬件、软件、网络等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传输、计算、储存、处理、共享的文化资源托管技术。它能够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技术平台和管理应用,共同形成公共文化资源池,以便能被高效利用。公共文化云平台是数字化文化馆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展现形式。公众对于公共文化的获取、查阅、学习等数字化形式的展开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云平台上。就目前国家公共文化云和嘉兴市文化馆总分馆文化云两大云平台来看,国家公共文化云使大家能够了解全国各地各县市区文化馆的基本情况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嘉兴市文化馆总分馆除了对信息资讯的发布外,还有各地活动预约、场馆预约、文化点单、文化直播等功能。

  (二)艺术数字资源库

  艺术数字资源库是将各类艺术资源、网络资源等进行整合的综合数字资源库,其中包含公共文化领域所涉及的各种形式的艺术内容,并按照不同的艺术类别进行科学划分,方便查找。艺术数字资源库是数字化文化馆的内在灵魂,丰富的艺术数字资源能为公众带来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也能促进公共文化发展,提升文化馆的数字化程度。以嘉善县文化馆为例,嘉善数字文化馆设有艺术普及专栏,包含网上展厅、名师讲坛、网上舞台、电子阅览等子栏目,上传各类美术、摄影作品展,精彩演出活动,优秀文艺节目及《嘉善文化》电子版等,使广大群众极方便地享受丰富的数字资源。

  (三)线下互动体验空间

  三、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实施的策略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包括线上线下两个层面,线上包括对公共文化云平台、艺术数字资源库的连接和应用;线下包括文化馆内设备、活动和人员的发展建设。

  针对云平台的建设,要包含文化馆日常工作中所有的主要环节,包括活动查询、展示、报告等。群众通过云平台可以随时查询到公共文化热点信息、近期文化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艺术数字资源库要收集丰富的资源,并按照音乐、舞蹈、书法、美术、戏曲等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分类,同时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方便学习。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可以利用慕课或者其他的网络授课形式,让群众可以进行文化学习,为全民文化建设提供方便。

  对于线下文化馆内的建设,要能够充分利用互动多媒体设备,例如书法、舞蹈、美术的学习机和模拟机,通过连接云平台调用馆内丰富的数据资源,进行书法、舞蹈的互动体验,增强群众对文化馆内服务的满意度,让群众感受到艺术学习的乐趣。

  四、结语

  基于公共文化云视角下的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提升文化馆的使用价值,提升人民群众文化学习的兴趣。在注重线上平台和资源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下设备的应用和引进,提升群众的感受度,实现文化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篇九: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第一领导应转变工作思路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切实认识到信息社会数字社会已经形成世界网络已覆盖整个社会网民群体在社会上已经产生特别是青年成为网络文化的主力军支持做好数字文化馆建设已迫在眉睫因为广大群众需要网络文化建设各地数字文化馆形成全国精品文档可编辑值得下载第二树立起文化馆工作者的高度责任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探索分析

  作者:汪青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1期

  摘要:本文讨论了数字文化馆建设是时代的需要,随着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数字文化馆;网络文化;职能;革新;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进入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成为人们常用的重要工具。数字文化馆成为了基层文化活动的新平台,也是群众文化宣传活动的新形式,是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新方式,更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阵地和文化信息传播的新途经。因而,数字文化馆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一、实践中国梦文化梦,时代需要创建数字文化馆长期以来,我国各地文化馆主要设施基本以图书阅览室、辅导室、排练室、文艺活动室、展览厅以及演出厅为主。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成为发展群众文化的新契机。互联网传播面之广,是当前任何宣传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跨越省市、超越国界,覆盖世界各地。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及时了解信息。网站制作简单,容易掌握,青年人一般了解基本操作模式就能进行。使用笔记本电脑更是便于携带,任何地方无线上网后都能随时操作。因此在信息社会里,掌握群众文化阵地制高点,建立数字文化馆是时代的需要,更是群众文化建设新的重要形式。数字文化馆平台的最大特点表现为:1、快速对外进行文化宣传活动,及时报道地方文化活动动态。2、宣传地方文化特色,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能更广泛地得到宣传。3、开展对外文化活动,举办不同形式的美术、书法、摄影网络展览,拓展与外界的文化空间。4、展示地方网络艺术创作,搭建群众的创作平台。5、上级领导快速了解地方文化动态,及时检查和推动工作落实。6、提供群众文化生活阵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能否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二、创新开拓工作思路,文化建设需要创建数字文化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文化馆是政府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其社会职能(一)宣传教育的职能,及时地向广大人民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开展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的是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情操,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四)辅导文化站和基层业余文化组织,培训各种文学艺术人才;(五)开展文化阵地活动,繁荣群众业余文化艺术活动,丰富群众业务文化生活;(六)组织文学、音乐、舞蹈、血艺、书画、摄影等各种群众文化艺术门类的创作,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信息社会,作为文化馆如何创新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如何运用网络科学发展文化事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答。第一,领导应转变工作思路,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切实认识到信息社会、数字社会已经形成,世界网络已覆盖整个社会,网民群体在社会上已经产生,特别是青年成为网络文化的主力军,支持做好数字文化馆建设已迫在眉睫,因为广大群众需要网络文化,建设各地数字文化馆,形成全国庞大的文化网络,是时代的需要。第二,树立起文化馆工作者的高度责任心。宣传教育,举办的活动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责任。掌握网络技术,运用文化艺术专业形式,积极开展群众网络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网络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现代文化生活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应有的职责。第三,建立网络文化队伍。现在文化馆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在自身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这为建设网络文化队伍提供了后备人才。通过正确引导、积极培养形成全国现代文化网络艺术人才库,为文化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第四,建立全国数字文化馆体系。一是建立全国各地数字文化馆管理中心,制定各地方数字文化馆网址目录。二是连接全国数字文化馆,形成巨大的文化网络数据库。三是构成文化立体层面,拓展文化活动空间。形成文化活动新格局。全国现有文化馆、群艺馆近4000多个,如何创新文化工作,在新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公共文化事业新的起点。第五,申请建立地方数字文化馆域名,占领地方文化阵地,是地方文化馆版权的重要环节,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否则域名阵地就会丢失,地方文化话语权就会让别人抢占。第六,扩大加强数字文化馆的宣传力度。过去文化宣传只停留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互联网的影响之广、传播之快是任何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三、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为群众办好文化馆网站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公共文化需求的变化决定服务必须不断拓展,作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机构,文化馆承担的是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要的职责。但要真正能够发挥公共性,必须研究公共文化需求不断发展的特点,研究社会公众文化生活方式、内容的变化,研究文化服务形式的推陈出新,才能真正成为公共文化的中心。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必须革新。长期以来,唱歌、跳舞、扭秧歌、鼓乐队等传统群众文化活动方式是各地文化馆站的主要活动形式。主要受众以老年和妇女为主,形式单一,后续文化资源匮乏,内容缺少创新。而事实上,当前社会公众对文化生活的形式日趋多元化、娱乐化,对于群众文化等现代活动方式进行拓展,网络传播是扩大宣传最佳途径,便于广大群众随时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办好数字文化馆,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做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办好地方数字文化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使互联网成为引导群众文化的新阵地、教育群众文化的新平台、沟通群众文化的新渠道,提高群众文化的新空间。同时,文化馆要抓好以下几件具体工作:一是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学习文化艺术与现代科学理论实践。二是抓好文艺创作,多出优秀的精品力作。三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艺术来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各项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需求,创建数字文化馆,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创建数字文化馆,践行中国梦文化梦,全面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各地文化馆责无旁贷。

  

  

篇十: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2021年,文化部、财政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任务,为公共数字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办、国办2021年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数字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化部下发了《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推進公共文化机构如文化馆等数字化服务,促进各级文化馆提档升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伴随着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大众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文化馆作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推进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促使文化馆更快更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

  1数字文化馆及其优势文化馆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部门,是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机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数字文化馆还没有具体的定义,按传统的说法,就是充分利用数字科技,以互联网为依托,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文化馆的资源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以突破文化馆在场馆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将文化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最终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的联通与互动。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文化服务的数字化两个方面。数字文化馆在发挥职能作用上比传统文化馆具有以下的优势。1.1拓宽信息发布的渠道文化馆作为国家的职能部门,拥有海量的文化资源,在以前,我们只能通过发布会、新闻报道或者报纸出版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布消息,这些传统方式其局限性很大,能够掌握发布消息的公众非常少,

  因而服务效果就可想而知。而数字文化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各类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存储、处理、发布,人们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真正实现了全民共享。

  1.2增进文化交流以互联网为平台在网络上发布各类数字信息,可以方便广大的群众获取并掌握社会各行各业的消息。对于专业文化领域的高价值信息,其受社会关注度较高,通过网络化的资源共享,为创造文化交流和广纳意见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深度交流同时对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2现阶段数字文化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1设备资源共享不足文化建设不仅是“五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个自信”中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一直重视文化建设,对文化领域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各地方文化馆开始不断健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基本上保证了各级文化馆开展服务的功能。然而,大多数文化馆在数字化文化建设中缺乏资源共享、共建的现状,导致资源数量、技术保障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2.2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随着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文化影像资料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都转变为数字化资源,时间越长积累的数字资源就会越多,这些海量数据其存储和管理面临着资金和技术上的困难。根据国家的要求,文化馆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具备海量信息存储和网络功能的设备,为数据存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据统计,全国已经有三千多家文化馆,这些馆藏信息资源加起来将是非常庞大的。对于基层文化馆来说,由于受到设备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海量数字资源的存储将会更加困难。2.3缺乏资源集成的服务平台目前,省级、市级、地级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提上了日程,各种类型的文化馆配设了专业数字服务网站,通过建立在数字文化资源支撑的基础上,用户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实时的使用

  和分享。然而,由于各级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都是独立完成并开展实施,各馆之间缺乏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目前没有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来实现各级文化馆数字资源之间的共建共享,从而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2.4服务内容不能满足公众需求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实现提升群众文化素质的活化剂。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不同年龄层、不同专业的群众,因个体个性化差异,其对文化服务的需求就会有很大差异,并且会随着技术的进步需求将越来越高。文化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更新馆内的资源,将很难满足群众对文化服务内容的需求。3如何加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内容丰富、资源共享、线路畅通及获取方便等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宗旨是为人们服务。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发展等趋势,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高。3.1转变文化馆建设思想,提高服务意识传统的文化馆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一般都是被动的等待人们来馆内自主要求服务,这种思维带来的后果总是逃不了被淘汰的厄运。因此,文化馆工作人员一定要转变思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转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机遇,大力推广公共文化数字化工程,让科技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让文化馆成为具有充分交流沟通的平台。3.2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统筹规划《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在国家层面上对互联网和网络文化进行了统筹规划,同时也促成了全国各地文化馆的有机结合。通过建立总分馆模式,将省、市、县等各地的文化馆信息进行汇总,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文化馆的信息和用户进行分析,可以确保文化馆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将各级文

  化馆的数字资源有效整合,并统筹规划,将海量的数字资源整合后输送至各级文化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保证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使群众可以更多的获取到自己需求的资源。

  3.3加强数字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为了避免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文化馆应该充分利用“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国家重大信息工程项目的建设,促进数字文化馆与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文化等文化共享项目的共建共享。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数字文化馆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强化数字版权意识和手段,推进数字文化馆开放式的服务管理,为现代化数字文化馆提供优质服务奠定基础。3.4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Wad等移动终端已经在社会广泛普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受众群众分布更加庞大。采用互联网页、微信、微博、移动APP等方式,建立标准规范统一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总体格局,搭建与移动终端设备良好的线路,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将文化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在网上传播,使文化馆的服务更加便捷快速。3.5加强专业化人才建设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建设,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知识,对各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馆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为文化馆输送新鲜的血液,并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职业能力,为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保证文化馆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稳定的文化服务。4互联网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方向数字文化馆是当下文化馆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是顺应互联网技术与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4.1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当前,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服务能力,而且

  要重视服务内容。数字文化馆不是单向的用户需求资源的输送,而是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文化馆可以根据用户的访问情况,如访问频率、用户偏好、搜索关键词等,深入把握用户的需求规律。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馆交互的主体,是促使文化馆提质升级的推动力,需要加强对各类用户的需求、文化类型需求的调研,同时也要对各种传播方式、终端设备进行调查,了解用户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才能达到更好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4.2以技术为导向在数字文化馆中,信息资源传播的方式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交融的。每个馆的数据都是一个单元,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分散在各馆的数字资源整合,汇集到总馆资源池中,最终将汇集的资源调配分发至各分馆,实现从“端菜”到“点单”服务,使资源完全不受地域的限制,打破馆与馆之间独立运行,资源浪费的现象,使文化资源最大化的得到利用,提高了各类文化资源的共享性。互联网的技术环境为数字化文化馆创造了平台,各类信息的发布可以通过搭载各种移动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软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文化服务,为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文化产品的创作、交流提供了平台。4.3以资源为基础资源是所有服务的基础。充分发挥当前互联网的技术优势,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效地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在这一平台下,分设资源管理、服务推送、文化服务等多个模块,为普通群众、文化企业、文化社团、政府机构等提供不同类型的针对性文化服务。并根据用户的文化需求、服务的成效等进行数据分析挖掘,为群众、文化企业等提供更为精准、更加全面科学的资源服务。5结语文化馆是保障人们文化服务的权益机构,是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是互联网+时代文化馆的发展方向。顺应互联网时代

  的技术背景,增加互联网+文化馆服务项目和内容,拓展更广阔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可以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促进文化馆在新时代更好的发挥其效能。

  

  

篇十一: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馆在社会上也就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加强文化馆建设及效劳也就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为能够实现文化馆更好开展,文化馆应当開展数字化建设与效劳,从而使文化馆功能得以增强,使社会需求能够得到更好满足,使其能够更好为人们提供效劳,得到更理想效劳效果。关键词: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效劳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群众精神文明需求不断提升,文化馆的职能也不断增加。在新时代开展的要求下,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化馆的职能进行完善并科学运用,成为现代经济开展不可无视的一个问题。1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数字化进程,不断提升数字化建设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提升文化馆的建设开展成效,为全面提升文化馆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作用,应该积极把握数字化的开展趋势以及开展特点,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开展。实践证明,文化馆数字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一方面,积极推进文化馆数字化建设,能够充分全面实现数字与文化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数字化文化馆的社会效用。以数字化为主要的开展以及建设渠道,能够充分全面地冲破公共文化效劳空间和时间的制约,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公共文化效劳,提升公共文化效劳效能。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开展的过程中,文化馆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导向以及价值传播等作用。依托于科学的文化馆建设,能够持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展,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开展创设广阔的窗口以及平台,继而全方位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开展。2数字化文化馆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效劳大势所趋

  现代公共文化效劳的核心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就是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加工创新传统的文化资源,可以使文化资源更容易传播和分享。数字化平台的建成更方便群众通过网上预约、网络直播、网络分享等形式预定培训场馆,是文化馆的各种文化效劳职能有效延伸,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效劳体系的现代化开展。同时,数字化的效劳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地点、技术和受众的局限性,使文化馆文化效劳向基层延伸和倾斜,实现文化效劳的精准对接,推动公共文化效劳的均等化开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随着互联网和智能的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已经普及,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用互联网技术的人数已经相当多。据CNNIC2021年8月20日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经到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网民规模为7.88亿,网民使用上网的比例为98.3%。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智能已经成为群众上网的主要方式。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使用群体是建设数字文化馆的最大优势。这样的开展趋势使得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开展数字化效劳,拓展效劳范围,满足广阔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势在必行。3新时代数字化文化馆建设的主要策略

  根本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数字化人才除了会使用简单的智能、电脑的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媒介的操作外,还要熟悉专业的数字化设备的运营、管理、维护、更新;在免费开放的过程中指导群众会使用、Ipad等智能设备、数字化大屏的使用与操作,让群众感受到数字化文化馆带来的新鲜感和体验感,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公共文化效劳的方便性和舒适性。除此之外,数字化人才还要不断关注数字化开展趋势,认真研究数字化开展趋势和规律,及时把握数字化的信息动态,丰富数字化文化馆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还要加强文化馆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建设新时代数字化文化馆打好人才根底。

  在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以及开展的过程中,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数字化的管理设备是非常重要的物质根底,只有不断提升数字化根底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化根底设施的类型,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文化馆数字化的开展质量,才能够全方位推动文化馆数字化的开展方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文化馆应该主动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主动规建完善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设施设备,凸显文化馆的整体建设成效,极大发挥文化馆的功能以及作用。如文化馆应该积极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投放科学的电子阅览室,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交流活动,抑或创设良好的开展平台,推动文化馆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作为现代化效劳模式所指的就是,通过对现代化数字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利用,构建数字资源以及开展新效劳。具体而言,文化馆应当积极构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构建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提供相关文艺活动图片及相关视频信息,同时开展网络信息效劳、网络艺术鉴赏及网络展览等,从而使现代化效劳得以更好实现。文化馆属于业务单位,其业务体系中的三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辅导及研究,在业务体系中专业化属于核心理念,也是重要技术支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依据相关效劳标准,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馆内所设置文化效劳工程制定相关实施细那么,对于岗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对效劳流程进行标准,对活动目标进行定位。应当保证在活动开展前具备一定方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进行跟踪,在活动完成之后进行反响,并且将活动成果纳入工作人员年终考核体系中,对于奖惩机制严格落实,保证文化效劳水平及质量得以有效提升。结语总而言之,文化馆是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平台,也是文化推广和宣传的主要载体。作为新时代文化馆工作人员,我们不仅树立与时俱进的效劳理念,同时也要坚守为群众效劳的初心,牢记自己的工作使命,不断创新和完善文化馆效劳和管理平台。参考文献【1】李建国.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群众文艺,2021〔3〕.【2】冷小严.新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民族博览,2021〔2〕.【3】刘欣.浅析新时代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效劳.群众文艺,2021〔09〕.

  

  

篇十二: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国家战略部署指明了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财政部文化部也随后下达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等条文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建设依据建设数字文化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文化馆数字化建设中困境和思路

  耿晨

  (青州市文化馆山东潍坊262500)【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浪潮中,对文化馆进行数字化建设是必然的趋势。分析了文化馆的作用和发展现状,阐述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文化馆的初步构想,指出了数字化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为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思路,也为促进文化馆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数字文化馆构想困境对策【中图分类号】G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8)04-页码-页数

  文化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的换代升级,信息服务的格局正在悄然转变,文化馆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摆脱信息滞后性、服务单一性等特点,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1]建设符合县域经济社会特色与时代发展需求的数字化文化馆,是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性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应用于公共文化事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1.国家战略部署指明了数字文化馆的发展趋势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的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财政部、文化部也随后下达了《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管理办法》等条文,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建设依据,建设数字文化馆已成为大势所趋。

  2.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成为评估定级的硬性条件在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中,将“具有数字服务能力”纳入等级评定必备条件,规定文化馆网站应具备信息发布、艺术欣赏、咨询指导等3项基本功能,网页应有信息发布功能,对文化馆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作出明确要求。3.全民艺术普及是文化馆的责任和使命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含义,是以全民艺术普及为价值追求,与文化馆职能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为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的数字文化服务,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培训、活动、体验,创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数字化建设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工作实践中,不仅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促进艺术知识传播、便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还避免了简单、孤立、封闭、静止和模仿式的文化资源建设现象,降低了文化服务成本。

  数字文化馆建设初步构想

  1.以馆办网站为核心,汇集文化资讯馆办网站在文化馆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需要具备的功能有以下几种:资讯发布功能。它是一个全面、真实、及时发布本地文化新闻资讯的平台,比如在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提前发布相关文化活动安排,追踪报道文化活动情况等;它也是本地文化事业信息的资源库,汇集了各种形式、内容的文字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供用户检索使用。辅导培训功能。在文化馆日常开展的公益免费培训工作中,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上咨询、报名、预约等,他们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站在线收看、下载文化馆上传的公益免费培训课程视频,解决了到文化馆学习路程远,没时间等情况的限制。[2]信息共享功能。网站在提供各种本地信息资讯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链接互访,打破馆际壁垒,与其他地区文化馆网站、其他文化事业网站之间开展信息共享,共同搭建起结构全面、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海量的文化共享资源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大数据时代下文化服务的

  均等性、公益性和便利性。用户互动功能。文化馆网站上传的图片资讯、视频资料可以供用户进行点赞、评论。文化馆

  还可以在网站设置论坛版块,用户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其他用户,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对其他用户作品进行点评等。用户还可以与文化馆网站管理者进行交流,提出意见反馈,有利于网站管理者进一步了解群众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2.以移动终端为个性配置,紧跟未来走势数字文化馆在下一步建设中,要从网站向移动终端用户延伸,为受众接受文化服务提供便捷条件。对于文化馆来说,在着力应用好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的信息发布功能的同时,还应尝试开发手机报名、投票APP等参与文化活动的便捷途径。3.以数字文化馆场所为阵地,完善硬件设施首先是建设机房,负责文化馆网站的维护、管理,保障大量数据的存储、发布;其次是完善基础数字服务设备,实现全馆wifi网络覆盖,设立数字阅览室,为群众在场馆内上网浏览、在线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最后是在有一定资金、技术支撑的条件下,设立实体数字体验空间,通过数字手段展现本土特色文化场景,分门别类地展示文化馆的各类艺术产品和服务,为用户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展示内容可缩放、可点播、可触摸、可下载,甚至利用“体感互动”“VR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营造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新境界。

  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1.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的困境思想认识滞后。数字化时代下,纵观我国大多数文化馆,受政策覆盖、信息传达等多方面影响,对文化馆事业转型升级,内容革新的认识还比较滞后,停留在依靠传统馆舍开展传统活动的阶段,对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方向、步骤、内容认识不够充分。资金投入匮乏。近年来,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多,但是许多文化馆还普遍存在硬件、软件设施落后的情况,亟待改善,此时提出建设数字文化馆就犹如空中楼阁,真正用于数字化建

  设方面的资金也少之又少。人才队伍短缺。专业人才队伍是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关键,懂科技、会技术的网络人才是目前

  最匮乏的人才,这与传统文化馆人员构成有必然联系。2.针对数字文化馆建设面临困境的对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数字文化馆建设中,我们文化馆人一定要转变思想、创新思维,认真

  学习领会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政策文件,深刻认识数字文化馆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机遇。[3]定期组织外出考察,观摩具有示范性的国家级数字文化馆试点单位,如宁波市文化馆、马鞍山文化馆等,吸收先进经验。

  科学制定数字文化馆建设资金投入计划,将文化馆免费开放资金合理分配,预留出用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必要资金,提高免费开放的档次水平。

  加快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一是吸纳及培养专兼职人才,增设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岗位,建立数字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数字化业务培训,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又具备实际技能的人才队伍。二是以文化志愿者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开放型人才体系,以满足日益繁重的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结语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覆盖,数字文化馆的发展潜力和操作空间不容忽视,文化馆的未来建设如何进行数字化建设,是每个文化馆都要思考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参考文献][1]吴远伟.浅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J].群文天地:贵州,2014(4):7-9.[2]子扬.文化馆免费开放与数字文化馆建设探议[J].群文天地:贵州,2013(5):11-13.[3]王志明.数字化服务时代的文化馆[J].青年时代,2014(12):41-42.

  

  

推荐访问:浅谈文化馆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建议 文化馆 浅谈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