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10篇)

时间:2022-12-03 01:10:02 来源:思哲公文网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10篇)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浅析《堂吉诃德》对当代人的启示  陈睿正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塞万提斯。作品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10篇),供大家参考。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10篇)

篇一: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浅析《堂吉诃德》对当代人的启示

  陈睿正

  《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塞万提斯。作品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堂吉诃德的名字已经变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名词,成了脱离实际、热忱幻想,主观主义,迂腐顽固,落后于历史进程的同义语。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著作里不止一次地提到堂吉诃德。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疯子,一个勇于追求理想,对爱情执着、忠贞,对骑士精神和名誉崇高向往的形象。在他身上,愚蠢和聪明博学,荒唐和正直善良,无能和勇敢顽强,真实与虚幻,诚实与虚伪,理性与疯癫等这些矛盾融合在一起。堂吉诃德的形象在今天仍保持它的意义。对当代人有重要的启示。

  一、启示我们做人不能脱离实际。

  作品中写道,堂吉诃德这个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由于爱读骑士文学,入了迷,竟然骑上一匹瘦弱的老马“驽骍难得”,找到了一柄生了锈的长矛,戴着破了洞的头盔,要去游侠,锄强扶弱,为人民打抱不平。他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把老板当做城堡的主人,硬要老板封他为骑士。店老板乐得捉弄他一番,拿记马料账的本子当《圣经》,用堂吉诃德的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实打了两下,然后叫一个补鞋匠的女儿替他挂刀。受了封的骑士堂·吉诃德走出客店把旋转的风车当做巨人,冲上去和它大战一场,弄得遍体鳞伤。他把羊群当做军队,冲上去厮杀,被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面,打落了牙齿。这是严重的脱离了实际,才导致自己吃了大亏。在今天的社会中同样有一些人脱离实际,做事一点都不从现实出发,而是随心所欲。这样是很危险的。人毕竟是凡胎肉身,没有超强的能力,不可能一切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顺利完成。脱离实际的行为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大跃进和浮夸风就是严重的脱离了实际。所以,当代人应该清醒地从堂吉诃德身上看到: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生活中很多事情绝对没有捷径可言。只有认识到这点,我们才不至于走更多的弯路。

  二、启示我们做人不能热忱幻想。

  堂吉诃德无疑是个浪漫主义的幻想者。他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像为他的女主人,给她取了名字叫杜尔西娜雅。于是他以一个未受正式封号的骑士身份出去找寻冒险事业,他完全失掉对现实的感觉而沉入了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唯心地对待一切,处理一切,因此一路闯了许多祸,吃了许多亏,闹了许多笑话,然而一直执迷不悟。幻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人可以有一定的幻想,那样才会有希望,有奋斗的动力。但不能热忱幻想,完全迷失在其中,这是没有出路的。所以,当代人应该正确认识幻想与现实,从堂吉诃德的身上得到启示。不要整天处在漫无边际的幻想中,对我们当代学生来说就是不要整天沉溺于自己编织的故事中,无可自拔。我们应该到实践中去找出路,幻想不能给我们解决生活问题。反而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当代社会中已经出现很多青少年因沉迷于网络游戏

  1

  的虚幻中,用刀砍伤或者砍死人的事件。《盗梦空间》中的故事也是幻想带来的。所以,当代人应该正确对待幻想与现实,不能在幻想中毁灭自己的精神和肉体。

  三、启示当代人不能靠主观主义支配自己的行为。

  按唯物主义的说法,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我们要有主客观统一的正确认识,使主观符合客观。堂吉诃德是个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从主观意识出发。因沉迷于骑士文学就把自己当成骑士,要做一个仗剑江湖的游侠。他把一个理发匠当做武士,给予迎头痛击,把胜利取得的铜盆当做有名的曼布里诺头盔。他把一群罪犯当做受迫害的绅士,杀散了押役救了他们,要他们到村子里找女恩主去道谢,结果反被他们打成重伤。堂吉诃德永远爱对着臆想中的敌人猛冲过去,乱战一阵,但是由于他的美好愿望不切实际,战术荒诞可笑,因而处处碰壁,好心不得好报,甚至险些丧命。当他和桑丘吃尽苦头,辗转回到家乡时,他已一病不起。他的这一切行为都是主观意识支配下发生的。当代人应该从他身上认识到对任何事物不能只靠主观感受,要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前面说过的1958年前后大跃进和浮夸风时期流行的一些观念、口号充分表现出主观主义的猖獗。“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主观主义带来的危害是1959——1961年的三年大饥荒。当代人必须要克服主观主义。要有主客观统一的思想意识。四、启示当代人不能迂腐顽固。堂吉诃德不顾他的仆人桑丘·潘沙一再纠正他,他总不信。所以,坚持去打风车和羊群,去打理发匠和救罪犯。要老板封他为骑士,并一心把邻村一个挤奶的姑娘当做自己保护的女主人,一再的去冒险,总是弄得遍体鳞伤也不放弃等等这些也体现出他的迂腐顽固。他的迂腐顽固让他多次成为笑柄,也让他多次受伤,这是不明智的。当代人应该从他身上得到启示,做人不能迂腐顽固,否则对自己没有好处。清末的那些保皇派多为迂腐顽固的,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多少跟当时的统治者迂腐顽固有关。小到一个家庭,若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还在像堂吉诃德那样迂腐顽固,那么他教育的子女深受其害。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对迂腐顽固,让我们的目光看得更远。五、启示当代人要有远见,不能落后于历史的进程。堂吉诃德时期,骑士制度已经灭亡了,但由于他对骑士小说入迷,才会决心恢复骑士道,摹仿古代骑士去周游天下,打抱不平。才会有后来的一切不幸遭遇和成为笑柄,这是自取其辱。当代人应该从他身上得到启示,人不能落后于历史的进程,要有远见卓识。落后就要挨打,清王朝统治者正是像堂吉诃德这样,他们沉溺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目光没有看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才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百年屈辱。当代人在这个世界飞速变化的今天,更应该积极进取,让自己成长为与时代同步的先行者,让自己的目光看到更远的未来。总的来说,《堂吉诃德》启示当代人不能像堂吉诃德这样做一个愚蠢、荒唐、无能、虚幻、虚伪、疯癫的人。另一方面,《堂吉诃德》也启示当代人应该学习堂吉诃德身上都优点。

  2

  比如说,学习他勇于追求理想,他为了成为一个骑士游侠,屡次冒险,从不放弃,直到生命的尽头。学习他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贞。堂吉诃德对他的爱人:杜尔西娜雅是多么的忠贞!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什么样的女子来勾引他诱惑他,不管是娼妓,还是客栈老板的女儿,伯爵大人的使女,他都能不为之所动。堂吉珂德的爱情是纯粹的爱情。是对自己灵魂负责的爱情。不求占有对方,也不求对方是否爱他,他一如继往。当代人大多数就缺乏他这样的精神。学习他的博学多才。堂吉诃德虽有愚蠢的时候,但也有他聪明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有他自己的说法,还有时说得头头是道,比如他在“总督”任上的那一番审案,也颇有那么一点智慧的闪光。学习他的正直善良、真实、诚实和理性。这些优点从作品中都可以找出,这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除此之外,还要学习他知错就改的精神。堂吉诃德是可怜的,在他死的时候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连改正的机会都没了。但他要求他的继承人不能再看骑士小说。能有这样的认识,在死的时候否认了自己一生所追求的。这是值得学习的。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堂吉诃德》对当代人的启示是很多的。我们应该积极认识和从中学习。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太多的遗憾。因为时间匆匆,不容我们犯太多的错。

  3

  

  

篇二: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阿Q与堂吉诃德

  作者:李文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3期

  摘;要:有人把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和阿Q,并称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三大“典型中的典型”。无论是从对人类精神特殊性的提炼与普遍性的概括的统一方面,还是从对人的内心世界丰富性的展示与复杂性的概括的探索方面,抑或从作为艺术典型深入人心的程度方面,我觉得,这个说法都是极有道理的,阿Q与堂吉诃德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但是也有着诸多的不同,把东西方民族心理性格的差异,其异中之同则传达出了人类的一种天性和力量。

  关键词:阿Q;堂吉诃德;环境;文化背景;精神胜利法;性格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3-0-02

  一

  外国人常把阿Q看作是中国人的典型。许多中国人对此说法却极为反感,人们羞于与阿Q为伍,更不承认阿Q的这种“我表资格”。相反,倘把堂吉诃德作为西方人的典型,这在东方人中大概不会有多少异议。但这样一来更成问题,把这样一对半疯半傻、滑稽荒唐的人物拿来代表人类,岂不是对“万物之灵”的极大不恭么?然而,这也说明了人们与阿Q和堂吉诃德的共同点:讳言缺点,爱听好话,善于在想象中自我美化。还说人们对于阿Q和堂吉诃德大都保持着一种不正确的记忆,有着一种偏见。准确地抓住人类的固有特点加以强化和夸张,通过荒诞的方法真实地表现人的本质,并在这种表现中体现出深广的民族文化背景,这是鲁迅和塞万提斯这两位伟大作家的高明之处。如果我们不是满足于对阿Q和堂吉诃德这两个不朽艺术典型的匆匆一瞥,那么,我们确实可以看出,从某种意义上,阿Q可以作为东方民族文化的代表,而堂吉诃德可以作为西方民族文化的代表。

  阿Q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产物,没有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环境,就出现不了阿Q那样全身浸透着历史与时代气息的艺术典型,离开了中国固有的社会文化条件,也就不可能产生阿Q精神胜利法那样的人生哲学和行为。

  阿Q没有上过学,不识字,没“文化”。他的手和笔“初次相关”,竟是用来画他自己生命的“句号”。虽没“文化”,但阿Q又有着许多属于或不属于他自己的学说,思想和信念什么的。他莫名其妙地维护着一些东西,如辫子、长凳、葱叶乃至女人走路的姿势,赵家的威风之类,至于为什么维护,大约他自己也不知,反正似乎从来如此,所以似乎就该如此。他莫名其妙地反对一些东西,如剪辫、条凳、葱丝乃至革命党,“里通外国”之类。至于为什么反对,大约他自己也不清楚。阿Q的那些作为中国人独特的思想、净胜、传统、习惯等等,既有时代特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又有历史印记,其中许多都可以远溯的一两千年前的圣经贤传。“方己有之”的传统,给了阿Q排反异端的凛然正气;“父为子纲”的伦常,给了阿Q精神胜利的依据;“男女之大防”的古训,使阿Q除了拧大腿之外,始终保持了“正人”的形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教导,给了阿Q求爱的勇气和力量;“二十年又是一个”的宿命轮回观,是的阿Q能视死如归……阿Q形象及精神胜利法不仅代表者东方文化的特点,也代表着它的特点。

  堂吉诃德与其社会文化背景,则是一种间接联系。塞万提斯作《堂吉诃德》之时,其实制度在西班牙伊衰落作古,作为一种文化“滞后”现象,其实小说却风靡一时。塞万提斯有感于此,塑造了这么一个读骑士小说着迷入邪,楞充当骑士打遍天下的堂吉诃德。但那种骑士小说只在形式上是堂吉诃德的文化背景。堂吉诃德与社会文化的深层关系,更多地体现在作家赋予人物的思想上面,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理想。正因为这种先进的文化寄托于滞后的形式,所以在作品里我们看不到社会文化与人物的直接相互作用。外貌可笑的堂吉诃德,一出场就带着那睿智的思想。至于他的这种思想是怎么来的,我们从堂吉诃德的经历和环境中是找不到什么依据的。这大概只有塞万提斯自己知道。但由于他能够出色地把严肃与荒诞、现实与幻想、智慧与愚呆、伟大与可怜集于一身,读者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个游侠骑士。

  堂吉诃德自负受命于天,他要用手中的长矛保卫真理和正义,扫荡人间罪恶,恢复原始的美好的黄金时代。关于黄金时代的理想,是文艺复兴时代许多人文主义这都具有的。堂吉诃德认为人的高贵在于美德,而不在地位血统。这种美德靠个人努力,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加的思想,有时人文主义的观念。堂吉诃德不甘心安闲的生活,情愿历尽艰辛,干大事,立大功,名垂青史;这种思想也是人文主义所宣扬的。堂吉诃德经过种种失败和磨难,自己觉得愈加勇敢坚毅、温文尔雅了,他虽然一再败于他人之手,却战胜了自己。也是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虽身披陈旧霉烂的盔甲,一心要恢复中世纪的骑士道,但他的思想意识却没有离开他所处的时世,更体现了作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在他的文化背景面前,是主动的,这种文化石他理性的主导,因为这种文化首先要求个体的自我意识。虽然堂吉诃德的形式理想是恢复骑士道,但他思想的内驱力却是人文主义精神,因而这文化一就体现在他的理性言行之中。

  阿Q在他的文化背景面前。则是被动的,这种文化已经进入了他的潜意识层面,因而无所不在,几乎支配了他的一切。这种文化首先要求的是大一统,不允许个人色彩的任何流露,而只能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来表现。

  堂吉诃德所经历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际上是先进的文化要冲破落后的社会桎梏的矛盾,虽然这文化不得不借助于社会认可的旧的外衣来发展。这样,堂吉诃德体现出的时一种虚幻中的现实感。透过他那荒唐的目标和荒唐的行为,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现实的力量。

  阿Q所经历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则是另一样。这理想是旧文化的理想,矛盾是旧文化中的固有矛盾,是要向前发展的社会与沉重的没落的文化的矛盾。这样,阿Q体现出的时一种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现实中的虚幻想。他虽然身在现实之中,虽然他的行为并没有离开现实的地方,人们在感受到沉重的茫然之后,进而才能升发出一种“反现实”的力量。

  

篇三: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之分析比较

  张方方;张维青

  【期刊名称】《济宁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4)006

  【摘要】<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是两部不同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交织着喜剧和悲剧的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时代的深层意义、作家的悲剧意识、人物性格的塑造、讽刺艺术手法、荒诞的表现方式及话语诉说风格来对比分析两部作品,揭示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给后人以启示.

  【总页数】5页(P100-104)

  【作者】张方方;张维青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系,山东,济南,272100;山东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济南,27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O-03

  【相关文献】

  1.批判精神的应合——《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的多重批判主题比较研究[J],邹键2.喜剧视野下的理想主义奇观——堂吉诃德的精神和形象分析[J],李宁梓3.喜剧视野下的理想主义奇观——堂吉诃德的精神和形象分析[J],李宁梓

  4.《皇帝的新装》新解: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J],梁国军5.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从王朔、刘震云、王小波谈起[J],摩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四: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2013届

  分类号:I106.4单位代码:10452

  本科毕业论文

  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之比较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系(院)指导教师

  汉语言文学文学院

  2013年4月10日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阿Q和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两个著名人物,他们两个的形象分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论题,以影响研究为前提,从平行研究角度来探讨两者同中之异,可以发现:他们同是游荡者但根源不同,都崇信“精神胜利”但内在动因不同,同是悲剧性人物但是内在质地各异,同是边缘人但走向边缘化的原因迥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两个文学形象诞生的社会时代背景有差异,一方面则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经由此比较,既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这两个文学形象的认知,也能帮助人们了解到秉持“拿来主义”,创造性地借鉴、吸收异域文学质素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堂吉诃德;阿Q;形象比较;文化交流

  I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Abstract

  AhQandDonQuixotearetwofamouscharactersintheworld'sliteraturehistory.Theirprofileanalysishasalwaysbeenthetopicofacademicconcern.Onthepremiseofimpactstudyandfromtheperspectiveofparallelresearchtodiscussthedifferentinthesame,itcanbefoundthattheyarebothroguesbuttherootisdifferent.Theybothbelievein"spiritualvictory"buttheinnermotivationisdifferent.Theyarebothtragicfiguresbuttheinnertextureisdifferent.Theyarebothmarginalpersonbutthereasontomarginalizationisdifferent.Investigatingitsreason,ontheonehand,becausethesocialbackgroundofthebirthoftwoliteraryimagesisdifferent,ontheotherhand,theauthors’creationintentionisdifferent.Bythecomparison,itisnotonlyhelpfultodeepenourperceptionofthetwoliteraryimages,butalsocanhelppeopleunderstandthe"copycat"andtheimportantmeaningofcreativelyreferenceandabsorbtheforeignliteraturequality.

  Keywords:AhQ;DonQuixote;Imagetocompare;Culturalcommunication

  II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目录

  一、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同中之异...........................................1(一)同属于游荡者但根源各异..............................................1(二)都崇信“精神胜利”但动因各异..........................................2(三)同是悲剧性人物但质地各异............................................3(四)同是边缘人但原因迥异................................................5

  二、堂吉诃德与阿Q形象同中之异的原因探析...................................7(一)两个文学形象诞生的社会时代背景不同..................................7(二)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8

  三、结语...................................................................8注释...................................................................10参考文献.................................................................10谢辞..................................................................11

  III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阿Q是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1]里面的主人公,他以精神胜利法为人们所熟知。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长篇同名小说《堂吉诃德》[2]里面的主人公,他的疯癫荒唐被人们所嘲笑。他们是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创作动机下所产生的不同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两者虽时代背景、身份地位不同,个性特征也存在很大差异,但却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主要是对他们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文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一、堂吉诃德与阿Q形象的同中之异

  (一)同属于游荡者但根源各异

  《堂吉诃德》和《阿Q正传》这两部小说都是通过主人公的游走反映社会的一个侧面,从行动轨迹上来看、从身份的界定上来说都属于游荡者,但他们游荡的根源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阿Q是地道的中国式农民,有着纯粹的小农意识,自私、愚昧、无知。他只求自身安稳,能自保,满足自己基本的生存。但他无依无靠,无亲无故,只能住在土谷祠,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他只是为了生存而游荡,是一种最无奈的选择。未庄呆不下去就去城里,城里混不住了就回未庄,无牵无挂的游荡于适合他生存的土地上。躯体的游荡只为填饱肚子,于人没有任何益处与危害。

  堂吉诃德是一个西班牙的乡村绅士,有家有一定的资产还有佣人,生活虽不算奢华富裕,但有吃有穿,有人管家,有人伺候,也还称得上是个老爷。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看他喜欢的书。一个上了年纪的乡绅,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或许,正因为上了年纪、碌碌无为,更深觉生活的无聊,更渴望激情与传奇,也更渴望冒险与刺激。这样,骑士小说正好为他提供了一个平台。[3]他沉迷于其中,似乎不在于小说“那晶莹剔透的文笔,曲折委婉的妙语”,而在于生活的无趣与对激情渴求的向往之心。所以他找出一个祖上留下来的头盔,骑上一匹瘦马,带上一个随从,开始了骑士游侠流浪的生活。他的目标是献身做游侠骑士,济世救人,干一番在他心目中所谓的万世流芳的大事业。所以他为自己制定了伟大的目标,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去游荡,这是他自己的主动选择。有优裕的物质生活不享受,却去睡荒野、被公爵夫妇耍弄,牙齿被打掉了,肋骨被打断了,九死其犹未悔,为了满足精神的需求而游荡,为了铲除人间的不平事而甘愿受折磨,

  1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这是一种精神的游荡,是一种高层次的追求。

  所以,阿Q的游荡是一种为满足基本生存而进行的游荡,而堂吉诃德则是为满足信念、理想而进行的游荡。阿Q是堂吉诃德的一个反衬,更衬托出阿Q的庸俗与作为一个旧式中国农民的无奈。

  (二)都崇信“精神胜利”但动因各异

  从精神层面上讲,阿Q和堂吉诃德都有精神胜利法[4],但成因和内涵却不一样。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用精神上胜利的假象来掩盖和否认事实上的失败,以取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满足。恩格斯说:“人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目前的绝望处境,并借以维持自己的正常生存。”[5]

  阿Q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失败者,但他却不肯正视现实,而以精神胜利法来掩饰自己的失败。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住所,只能寄住土谷祠;他一字不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到处打短工为生,是一个过着半流浪生活的雇农;他孤苦伶仃,没有强壮的体魄,甚至连他非常渺视的王胡也打不过;他无名无姓,没有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甚至没有亲戚,没有人关心他,未庄的人仅是活忙时想起他,活一完就把他忘了。为了避免孤立与精神孤独,阿Q需要与外界相连,寻求一种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以确保生存,这就需要从自我走向社会,融入一个集体。但就在这个融入的过程中,阿Q却常常遭到打击,加上他孤零零一人,缺少母爱、亲情、友爱,没有人肯真心帮助他,所以终日奔波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的阿Q是多么渴望安全感,渴望获得爱的满足以避免孤独啊!可是,当时的未庄,阿Q面对的是冷漠、无聊、势利、等级压制与不平等的社会现实,而阿Q无论在能力特性还是在体制特性上都属于劣势,在与外界发生联系时,只能处处采取人际防御策略和相应的心理内部防御策略,试图以此来对付软弱、无能、孤独等感觉。应该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未庄”这样一个冷漠无爱的环境中酝酿出来的,阿Q为了像其他人一样生存,不得不在日常行为模式中采取“精神胜利法”这种心理防卫策略,可以说这是一种基于现实本能的反应。

  堂吉诃德却大不相同。他衣食无忧,看骑士小说入了迷,书中这样描述:“他全神贯注于书中,每天从早上到晚上,从晚上又到早上,他都沉湎于书中;这样,睡得少,

  2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读的多,致使他脑力枯竭,失去了理智。他的想象中全是他读过的书里的东西,什么魔法、吵架、搏斗、挑战、伤口、献殷勤、爱情、苦恼以及各种各样难以忍受的废话,并且,这些东西是那么地令他着魔,以至于他相信,这全部虚构出来的东西和想象是真实的。对他来说,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些东西更具有真实性了。”[2]P25他是完全的把现实和想象颠倒了,把想象看作是完全的真实世界,把现实看作是虚幻的想象世界,所以才有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疯子都不会产生的最奇怪的想法,做骑士,戴上全副盔甲,坐在马背上,漫游世界,寻求冒险,把他所看的书中那些周游世界的骑士通常所做的事付诸于实践,书中这样描绘他的志向:“纠正每一件错事,在一个接一个的危险面前,挺身而出。到最后,他就准备去收获永恒的声誉和名望。”[2]P53正是这种强大的内驱力带动他去“降妖除魔”: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他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不顾一切的提矛杀去;他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纵马大加杀戮;他跟比斯盖人进行恶战,跟杨维斯人进行搏斗;他为一个被曾经诱骗她的人无情抛弃的女人而和抛弃她的人进行决斗;他甚至敢单枪匹马面对一头凶猛的狮子而毫无畏惧之心。堂吉诃德将所遇到的“奇事”或者他无法用正常的逻辑来确定的事,全部归咎为“与我作对的坏魔法师”,把“杜尔西内娅”——他所效忠的“情人”作为自己践行“游侠精神”的支柱。

  两者虽都有“精神胜利法”,但阿Q是毫无事实依据、没有任何原则的精神胜利,它只是出于人的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他的精神是贫乏的。而堂吉诃德却是在伟大信念支撑下的精神胜利,他有信仰,有骑士精神做指导,他信奉伟大的上帝,他按上帝的旨意来行事,除暴安良,铲除天下不平事,他可以为了信仰不顾肉体的疼痛甚至愿意为之付出生命,所以堂吉诃德的精神是丰富的。[6]

  (三)同是悲剧性人物但质地各异

  从艺术手法上来说,阿Q和堂吉诃德都是悲喜剧的结合体,从表面上看起来都具有喜剧外套下的悲剧内涵,但阿Q比堂吉诃德更可悲。关于悲剧美、喜剧美的本质,鲁迅曾作过这样的概括:“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7]悲剧因为崇高的美的善的东西也就是有价值的东西被击碎、被毁灭,而使人感到悲愤,使人对美的事物达到更深的理解与认识。而喜剧却因为丑的恶的东西无价值的东西被揭露、被讽刺,从而使人从这种艺术讽刺中感到审美愉悦,所以它是通过对丑的、无价值的东西的否定来达到对美的肯定。[8]因此,悲剧与喜剧所引起的人们的

  3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审美感受正好是相反的。

  先来说阿Q,关于姓氏问题,拥有姓氏本该是人在社会中最基本的权利,可对于阿Q来说,就连拥有姓氏这样合理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被压抑的。他只能在酒醉后说出其实他也姓赵,然而却因此而遭到赵太爷“你不配姓赵”的痛斥,还被打了一记耳光作为教训,这把阿Q从幻想拉回了现实,统治阶级的残暴与无情也就立刻显现了出来。读者在这一滑稽的细节中会莞尔一笑,笑后却油然生出对阿Q的同情,试想他连最基本的姓氏权都被统治阶级剥夺了,那阿Q还有什么能被人们看得起?阿Q的“女人狂想曲”更是滑稽,他向吴妈的求爱不论从语言还是动作来看都是可笑的,但赵太爷可以娶“小”,秀才娘子能生育,而小尼姑又骂他“断子绝孙”,为什么三十来岁的阿Q产生要娶妻生子的愿望,就不自然和合理呢?在这场“恋爱的悲剧”中阿Q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女人们见了他就像躲瘟神似的躲开,没人再敢用他做工,可以说正是这一沉重的打击把他从未庄扫地出门。但读者在笑他无知无能后更有一丝悲凉涌上心头,诺大的未庄竟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阿Q?是阿Q自己太无能还是未庄的人们太无情?而当阿Q体面地从城里回来时,眼见他发达了的未庄的女人竟也不再像躲瘟神一样的躲着他了,甚至连赵太爷也不敢像先前那么猖獗了。及至阿Q以为革命便是造反,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便心驰神往地向往革命,当阿Q满怀信心地敲尼姑庵的门说“革命”时,却从老尼姑那得知上午那秀才和洋鬼子已来革过一回了,这一盆冷水泼得阿Q措手不及。革命哪像他阿Q想象的那么简单,革不革命受害的不都是无权无势的老百姓?赵太爷家失窃,县令抓不住盗贼,却大炮轰蚊子似的兴师动众地来抓一个小小的毫无反抗能力的无辜的阿Q来当“替罪羊”,以致阿Q成了“革命”和上层人物争斗的牺牲品。而他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的反应呢?包括“吴妈”在内的人都去看阿Q的示众游行,当一言不发的阿Q终于蹦出一句“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的话时,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好!!!”来,他们不去议论阿Q为何被捕、该不该杀,却来看热闹,事后多半还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还说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白跟一趟了……。上层人物的昏庸,下层人物的麻木不仁,加上阿Q本身的不觉悟,酿成了最终的悲剧。在这个毫无人性与关爱的社会中,阿Q以他的死昭示这社会的黑暗与无情。阿Q是一个无知无产无能者,他一直生存在不清醒中,不知自己怎么来的,不知自己需要干什么,也不清楚自身所处的状况是什么,甚至连自己为何死、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是一个愚民的悲剧。他的悲剧除了自身不觉悟的原因,还有这个社会,尤其

  4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是他所生活的未庄的人们愚昧无知,以封建伦理纲常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由此也造成了人们的心胸狭小、畏首畏脚,在阿Q最落魄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来给他一丁点儿的安慰。可以说,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悲剧,造就了这样的悲剧人物。也可以说,这是一个蒙昧社会所造成的蒙昧者的悲剧。[9]

  再来看看堂吉诃德。在他那些在常人看来荒唐无比的疯傻癫狂举动(如与风车大战、释放囚犯、为了爱情在黑山吃苦修炼、和牧羊人打仗、拿铜盆当头盔等等)之下潜藏的动机却是铲除人间邪恶,纠正人世间每一个偏差错误。农民暴打牧童,强行把有情人拆散,公爵夫妇的恶意玩笑及对桑丘和堂吉诃德精神肉体上的蹂躏,反映出社会的不平等,同时也反映出了穷人的疾苦及富人的为所欲为。人们在堂吉诃德的游侠冒险中会发现他是一个善良而又可爱的人,他的荒诞不经的思想行为并没有淹没他那合理而崇高的情趣和意向。生活,在他疯狂的头脑中被颠倒了,但他主观上却是竭力要按照往昔“黄金时代”的面貌把颠倒的生活再颠倒过来。他为维护骑士制度做出的种种努力,是那样的虔诚、真挚而执着,没有丝毫的做作和矫饰。倒是那看似正常的社会和看起来正常的人们才是真正的不正常,他们过着正常人的生活,起居饮食都是那么的正常、有规律。但他们却不作为,把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看作正常或视若无睹。没有一个人像堂吉诃德一样站出来,为社会的不平等发出点呼声或做点事情,有的人就比如公爵夫妇倚仗有权有势对这样一个有着高尚思想的人开天大的玩笑、极尽讽刺与侮辱。19世纪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认为,“假如这种勇敢、这种善心、这种虔诚,假如所有这一切美好而崇高的品质,使用的切合实际和合乎时宜,那么堂·吉诃德本可以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物。”他的身上没有自私自利的痕迹,充满的全是牺牲精神。在他的映照之下,那些看似正常的人显得那么猥琐与渺小。这是一个智者的悲剧,当他用超前的意识来行动时,整个社会都不容许。他的思想超前、行动落伍,致使自己的言行与社会格格不入才闹出一个个笑话来的,而这一个个笑话都从反面衬托出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合理,加深了故事本身内在的悲剧性。可以说,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悲剧。

  相比起堂吉诃德这样的博学、理智、为理想而奋斗的有知者来说,阿Q则是不知生死为何物,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度过一生才是最可悲的。枉来人世,生命没有目标、价值和意义,阿Q让人感受起来更加悲凉。[10]

  (四)同是边缘人但原因迥异

  5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阿Q和堂吉诃德都是边缘化的人,与时代的主流格格不入,但阿Q是被边缘化,而堂吉诃德是自动边缘化。“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主流社会、主流人群、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文化、主流经济……)所排斥,所不包容。阿Q和堂吉诃德都处于社会的边缘,所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人们的笑料,成为人们嘲笑或讥讽的对象。

  阿Q是想进入这个社会,想有一个家庭有一个正常的生活而未庄人却不给他这个机会。每当阿Q想进入正常的运行轨道时,未庄的人就会用一双无形的手把他推出去。未庄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都相当的匮乏,而传统的道德思想却根深蒂固的紧缚着人们的思想,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女之大提防”等等让人们在行为上是慎之又慎。为了和别人取得共同语言,他和王胡比赛捉虱子,竟然因自己身上的虱子不如王胡的多而和他大打出手,引得周围人的一阵欢笑。为了出口恶气,也为引得喝酒人的喝彩,阿Q对无辜的小尼姑动手动脚,惹得小尼姑骂他断子绝孙。阿Q由此而想该有个女人了,就是说阿Q想有个正常人的家庭了。然而阿Q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也还是在现实中夭折。阿Q只对吴妈说了句“我想和你困觉”,吴妈就大呼小叫地闹着上吊,地保又借此搜刮了阿Q四百文,还给阿Q定下了五个条件:一、明天用红烛——要一斤重的——一对,香一封,到赵府上去赔罪;二、赵府上请道士祓除缢鬼,费用由阿Q负担;三、阿Q从此不准踏进赵府的门槛;四、吴妈此后倘有不测,惟阿Q是问;五、阿Q不准再去索取工钱和布衫。然而赵家却并不烧香点烛,因为太太拜佛的时候可以用,留着了。那破布衫是大半做了少奶奶八月间生下来的孩子的衬尿布,那小半破烂的便都做了吴妈的鞋底。[1]阿Q就是这样一次次地想要进入正常人的生活轨道,却又一次次的被人们推出轨道,不断地被边缘化,直至被驱逐出正常人的生活。

  堂吉诃德却是另外一番情形,他的家庭是很想把他拉回正常人的生活轨道,他却总想着主动脱轨。堂吉诃德家里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管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外甥女,还有一个能种地能上街的伙计,经常替他备马和修剪树枝,这本来是挺幸福挺滋润的小日子。可以说,堂吉诃德是因为自己看骑士小说入迷,失去理智才决定去做骑士游走“江湖”,立志铲除人间邪恶的。堂吉诃德是主动地脱离了正常生活的轨道的。堂吉诃德第一次出去游历,被打伤后被路过的同村农民带回家,经历此次重大打击之后他仍痴心不改,进而说服临近的农民桑丘跟他一块去进行第二次的游历冒险,家里人又是想方设法的把他弄回家,希望他过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堂吉诃德的骑士瘾还没有过完,他又和桑

  6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丘第三次偷偷地出去游历,直至被邻居假扮的骑士打败后才遵照约定回到家中,直至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时间,堂吉诃德才逐渐清醒,他开始悔悟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最终彻底弃绝了骑士小说。实际上,堂吉诃德在游侠的过程中是按照自己头脑中的幻想来生活的:他按骑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说骑士最好的休息是战斗,不吃不喝是为爱情苦苦修炼;他认为对于他来说,人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他说,之所以珍重自己的生命,无非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综上可知,阿Q由于社会原因是被边缘化,而堂吉诃德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主动脱离正常人的生活,是自动边缘化的。

  二、堂吉诃德与阿Q形象同中之异的原因探析

  (一)两个文学形象诞生的社会时代背景不同

  西班牙经过光复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雄霸欧洲,远征美洲,造就了西班牙的“黄金世纪”。这一时期,西班牙的文学也繁荣发展起来,尤其是骑士文学,在西班牙曾风靡一时,各种作品层出不穷。它对于冲破中世纪神学禁欲主义的束缚、对人性的解放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不过随着后来封建经济的解体和火枪火炮在军事上的使用,骑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15世纪开始甚至在骑士群体中出现了一批专事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强盗骑士,而骑士文学也开始变得愈发庸俗化。塞万提斯生活的时期,也就是16、17世纪的西班牙,正经历着由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期,西班牙还流行着五六十部粗制滥造、荒谬愚昧的骑士小说。塞万提斯决定创作《堂吉诃德》,“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完全摧毁”,堂吉诃德这一文学形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0世纪初,也就是《堂吉诃德》出版后的300多年,中国也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唤醒了中国人沉睡已久的“理性”,这不仅是对中国封建传统思想的巨大冲击,更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中国文学由此而开始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近代许多有志之士,在努力改革中国社会的同时,也曾经尝试着改革封建旧文学;但终因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种种努力都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为了能唤醒民众,改革中国,留学日本的鲁迅先生毅然弃医从文,全身心投入到“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成为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锋。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小说《狂人日记》,首先向中国几千年来吃人的封建制度发起了猛烈的抨击。1921

  7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年他又创作了小说《阿Q正传》,更是以严峻的现实主义笔法,深刻暴露出中国人的劣根性,而这也正是“旧社会的病根”所在,阿Q这一文学形象也就在这样的特定背景特殊的时期出现了。

  可以这样说,《堂吉诃德》和《阿Q正传》都是反映巨变时代的产物,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们都产生于社会文化的重大转型期,前者产生于由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而后者则产生于由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

  (二)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

  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上来看,塞万提斯认为骑士小说对读者来说是精神鸦片,会使人落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创作了《堂吉诃德》,塑造了堂吉诃德这样一个读骑士小说入迷而做了许多蠢事的人物,目的就是为了批评骑士小说。他认为消灭骑士文学将是把西班牙从封建主义的锁链里解放出来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思想启蒙。他在把骑士道精神放在堂吉诃德身上的同时还把人文主义灌入其中,使得堂吉诃德一方面疯疯癫癫、横冲直撞,另一方面又聪明博学、无私无畏,充满人道主义精神。[11]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想通过“揭出病苦”,使人们惊醒起来进行“疗救”;改造国民性,清除封建思想的毒害,进行有效的抗争。他写作的目的就是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阿Q集中了国民性的许多弱点,如自欺欺人、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等缺点。[12]

  三、结语

  可以肯定的是鲁迅在创作《阿Q正传》时或多或少的曾受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影响。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就曾接触并珍藏有德文版日文版的《堂吉诃德》,后来又有多篇相关文章提及塞万提斯和他的《堂吉诃德》。如《集外集拾遗·〈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二心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诃德们》、《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以及《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等等。1921年鲁迅先生在北京的《晨报副刊》连载《阿Q正传》。上世纪30年代,鲁迅又和瞿秋白一道(前者从德文,后者从俄文)翻译了卢那察尔斯基的《解放了的堂吉诃德》。1941年《上海周报》发表荷影一篇题为《关

  8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于“董·吉诃德”和“阿Q”——并介绍〈解放了的董吉诃德〉》[2]的文章说:“董·吉诃德和阿Q两个人的名字,很流行于中国的知识分子之间……一般人都把董·吉诃德与阿Q‘无意间’并列起来。”也就是说,鲁迅是受《堂吉诃德》影响的。[13]虽然鲁迅和《堂吉诃德》接触比较密切,但文学上的创作有很多制约因素,即使是受其影响也只是一点创作的契机或灵感的激发,或原型启示,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的往往会突破原有的框架结构,在本国文化的背景下融入自己的民族特色、心理特征,创造出独属于本民族的那个“一”。也就是说我们承认鲁迅创作阿Q是受《堂吉诃德》影响的,而阿Q又在与堂吉诃德平行的点上超脱出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人物,让人一眼就能辨认出来他身上的明显特征,这就是借鉴性突破。[14]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创造出的人物形象当然会千差万别,但这也不能否认不同人物身上存在的共同点,因为有些感情人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有些行为是相似的。所以这里也就存在时间先后,借鉴与被借鉴的问题。鲁迅对《堂吉诃德》的借鉴并不局限于“拿来主义”,而是经过自己的筛选、加工、整理,在融入本土的一些元素,创造出那个独特的“一”,从而使阿Q具有不可代替性。所以,当我们在借鉴别人的文章或作品进行创作时,要抓住文本的实质与精髓,把握人物的内质,看它哪一点是我们所需要的,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艺术手段,即使是内质一致,也要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把它表现出来。而如果想创造出不朽的作品,光借鉴别人是远远不够的,就像鲁迅创作阿Q一样,正是因为鲁迅对国民的性质有一个深入骨髓的了解,他本来就能创造出一个能够“刻画国民灵魂”的形象[15],《堂吉诃德》只不过是一个引线或者引爆点罢了。能创造出阿Q这个形象,靠的是鲁迅先生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敢于向别人学习的开放精神。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创造中,不仅要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的本质,还要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拾取那些对自己有用的、能激发自己灵感的知识。这需要的不仅是时间上的不断积累,更重要的是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取得的质的突破。尤其是在文化交流如此频繁的今天,文学上的交流也加快了脚步。我们在吸收接纳外国文学时,更该深刻了解作品内容的本质,吸收他们的长处尤其是能激发创作思维的东西,敢于“拿来”,创作出有民族特色的文学。只有先成为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才能与世界文学长廊中的既有典型形象相互映照又独具特色,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学事业才会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9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注释这几句出自《鲁迅小说集》(一)中《阿Q正传》的第38页。这里的“董·吉诃德”在当时音译时和现在的译法不大一样,“董·吉诃德”就是现

  在的“堂吉诃德”。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集》(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刘京胜译.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4]林双泉.对阿Q“精神胜利法”之深层心理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二)[M].曹葆华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5.[6]李承辉.阿Q与堂·吉诃德比较研究[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6,(9).[7]秦家琪,陆协新.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J].文学评论,1982,(4).[8]姜智芹.阿Q与堂吉诃德比较研究新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9]吕俊.悲剧性的喜剧与喜剧性的悲剧——《堂吉诃德》与《阿Q正传》之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2.[10]张方方,张维青.喜剧姿态与悲剧精神——《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之分析比较[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11]虞雅芬.阿Q与堂吉诃德的人文解读[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8).[12]刘武和.堂吉诃德的中国接受[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赵晓霞.论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研究的误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0).[14]陈光军.借鉴与突破:阿Q与堂吉诃德之比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11).[15]黎娜.堂吉诃德形象和阿Q之比较[J].文学教育(下),2009,(9).[16][美]纳博科夫.《堂吉诃德》讲稿[M].金绍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18.

  10

  临沂大学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

  谢辞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万分激动。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撰写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

  我要衷心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无私帮助和关爱的老师们,特别是我的导师尚玉峰老师。本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还要诚挚地谢谢我身边所有的朋友和同学,谢谢你们,你们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我的大学生活因为有你们而更加精彩。

  2013年4月10日

  11

  

  

篇五: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阿Q正传读书心得1500字5篇

  阿Q正传读书心得1500字(1)对于《阿Q正传》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也不例外。在中学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对于《阿Q正传》并没有太多的理解,只是知道阿Q是一个底层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的人。记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小说,作者鲁迅是中学必学的一位作家,还有他的作品,很多都是必学的。《阿Q正传》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鲁迅这篇小说,具有很强的批判作用。《阿Q正传》讲述的是未庄流浪雇弄阿Q,人们已经不记得他叫甚名谁了,这个名字是作者根据音译而使用的。如果不知道这是鲁迅的作品,很容易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是一篇外国的作品。阿Q在未庄就是帮人做短工的,人们还夸阿Q能做,不知道是夸他,还是嘲讽他。阿Q把自己身份抬高,经常看扁未庄的人。未庄的人叫“长凳”,而城里人叫“条凳”,他觉得自己的见识高。阿Q善于用精神胜利法,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心理安慰自己。一开始是怒目主义,到后面被人打就说是“被儿子打”了。阿Q经历了“押牌宝”和人打架输了;跟人家比抓虱子,然后又打起来了,不服气之后,看到尼姑就想着调戏一番,摸尼姑的头;因为想调戏吴妈而丢了饭碗,小D自然而然的就把他饭碗抢了,又和小D打了一架;不能在未庄待下去了就一直走,到静修庵偷萝卜;进城之后有钱回到未庄,到最后被抓回城里面游街、被枪毙了。从最后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悲剧结束的故事。在我看来,阿Q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那个时代造就了这样的人。阿Q不仅仅是一个阿Q,而是很多人的一个影子。阿Q的精神胜利法,试想有谁没有这个做过?当阿Q被人打,打不赢的时候,他就当做“被儿子打了”;我们平时有什么比赛或者输赢的活动,并没有及时的找到自己的缺点,而是在心理安慰自己:不是自己能力不行,是因为这次运气不好,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阿Q总是站在一个高度看别人,认为其他人的不比他厉害。他说他本家姓赵,

  说他先前比谁都阔气。在打架输了之后,就去寻找另外一个胜利。在摸了尼姑的头之后,旁人的笑给了他极大的心理安慰,寻求一种胜利的感觉。之后感觉自己的手指头滑腻的,便认为是尼姑勾引他,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是坏的。嘴里喃喃说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人……”,这些思想其实是圣经贤传的表现。在那个封建的时代,阿Q受到了摧残,连自己姓什么都不记得,习惯了被欺负和欺负弱小,认为比自己弱小的人就应该被欺负。

  对于未庄的人来说,阿Q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在阿Q做短工时,人们都会去找他干活,但是在阿Q被打之后,却没有人用他了。阿Q进城回来之后,人们觉得阿Q有钱了,又去巴结他,认为他应该受到敬仰,找他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已经愚昧了,失去了同情心与怜悯之心。阿Q这样的人,是未庄的人调戏,玩乐的一个对象。

  阿Q所生活的时代是那么的封建愚昧,所以才造就了阿Q这样的人,在失败时只会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使自己得到胜利。在那个时代即使生活的穷困潦倒,衣服破烂,也不应该用精神胜利法来陶醉自己;一个人的灵魂都没有了,更何谈其他?在那样的年代,不应该有这样的阿Q精神,为了生存,在生活中,必须要有自尊,必须要有尊严,必须要有志气。这样的人才不会寄人篱下,民族才更有生机。这种讽刺阿Q精神的思想,从侧面激励了我们要有尊严,让我们更加有了勇气,敢于面对困难。

  重读《阿Q正传》,让我更加明白了鲁迅对阿Q的评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生活在封建社会,顽固思想的年代,活成了这副样子,确实让我们为其感到惋惜和可怜;但是却对阿Q不去努力而愤怒。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同样会遇到困难,我们在感叹他生活的不易,但是遇到困难之后,却没有采取行动,而是一味的回避。比如说自己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人,去乞讨要饭生活下去,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就很气愤。自己有手有脚,为什么就放弃自己,而不去努力的活着?

  虽然每个人都存在着精神胜利法的影子,但是我们不能像阿Q一样陶醉自己,把自己陶醉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我们不能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阿Q正传读书心得1500字(2)一直久仰阿Q大名,据说他的“精神胜利法”十分“利害”,可就是没看过原著。恰好最近又学了鲁迅先生的一篇课文,再次被他犀利的笔风征服,于是欣然前往图书馆,搜罗他的书,翻开《狂人日记》,便直奔《阿Q正传》。粗略读了一边,算是和阿Q打了个招呼,仿佛那个穿着破夹袄,面带轻蔑走向王胡的阿Q正迎面走来;又仿佛对面镜子里,自己的脑袋下长出了阿Q的身子。在我眼里阿Q是可悲、可恨、可气又可笑的人,但他始终不值得人可怜,即使是多于的同情,恐怕失去自尊的他也无法承担吧。他悲的是生活在强权的压迫下,已变得麻木不仁,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基本人格,甚至把被压迫,视为理所当然,最终在“精神胜利法”的帮助下依旧可以活得“飘飘然”。他的可恨之处在于,毫无自知之明,专爱欺负弱小,把他受压迫的气愤转而发泄到比自己更软弱、低下的人身上,以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如调戏小尼姑。然而可气可笑的是,直到死的那一刻,他最终也还是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何而死,却在“精神胜利法”的“光环”下,死得“泰然”……我一直很喜欢用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来形容鲁迅先生的文章,但在这里我暂且抛开他的针砭时弊,也抛开阿Q所有的政治、历史、社会等背景,单从阿Q这个艺术形象看,他最大的“光环”便是他的“精神胜利法”了,而他的可悲、可恨、可气、可笑的唯一资本也注定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阿Q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缩影和“结晶”,可谓是“时势造就阿Q”可是一旦阿Q脱离了那个时代,他还是那个阿Q么?抛开了阿Q所有的政治、历史、社会等背景,他的“精神胜利法”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么?也许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但是作为一部有着鲜明时代烙印的经典小说,它能跨越那个是带仍以经典的名义走向今天,这徰说明了他的经典不仅仅停留在他的那个时代,而且还能穿越时空与今人产生新的共鸣,那我们也理所应当给经典镀上新的金边,让“阿Q精神”在今天添上新的一笔。有时读着阿Q,恍然间却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即陌生又熟悉。小时候,考试一考不好便伤心落泪,每每此时,身为“前辈”的表姐便主动扮演了心理咨询师

  的角色来向我传授“阿Q精神”:“一次小测验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犯不着伤心、伤身,又不是大考。再说了,考都考完了,你伤心也没用,白白浪费时间而已,还不如下定心去好好复习,找出错误与不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你要实在过意不去就想想那些比你考得还差的人,他们不也好好的吗?也没像你一样伤心啊……”听了表姐的话,再想想考得比自己还差的人,心里竟也真的平衡些了,也能定下心,平静地订正试卷了。

  后来长大了些,遇到挫折,我便也将“阿Q精神”活学活用了,心里再难受也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学会自己解开心结。难受有何用?伤心又有何用?即使整天愁眉苦脸,日子也一样要过下去,明天一样还会来,困难也一样要面对,用一个好心情面对困难总比垂头丧气面对要强,微笑总比满脸愁容有魅力。于是,勇敢地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我能笑着站在这块崎岖不平的土地上已经很不错了,我并不比别人缺少什么,接下来我只要充满自信地努力去迈开自己的第一步就可以了,这样一切便柳暗花明变得简单起来了,于是乎一个乐观自信的青春少年重新人间。

  当然,如果一辈子都像阿Q一样浑浑噩噩固然不可取,但以适时、适度、适量的“阿Q精神”面对苦难也未尝不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爱钻牛角尖,心眼儿真,一直想不通便很可能走上不归路。这时候,如果能适度、适量、适当地发挥一下“阿Q精神”难得糊涂一把,也许有些悲剧将会改写结局。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高压社会下,也许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阿Q精神”吧。

  阿Q的牢车在众人麻木地目送下已渐行渐远,他单薄的背影犹如一篇秋叶,在我眼中无处一曲别样的“阿Q精神”后,安然落幕,徒留我一地感叹……

  阿Q正传读书心得1500字(3)他是个籍贯、姓名均不可考的的人,他活得平庸,但这却不妨碍他与哈姆雷特、堂吉诃德、葛朗台一样成为永垂不朽的人物。他叫阿Q,过去、现在——或许还有将来,阿Q都会活在我们周围——也许还会活在我们心里。他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卑微到不能再卑微的小角色,然而他的精神胜利法却变成你、我、他,我们每个人的灵魂因子。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阿Q对于真正的强者口头上认输但却在心里用这样的方法维护自己可怜的面子。另一方面,阿Q欺凌弱小来显示自己强大,他把从强者那里受来的气全部撒在弱者身上。

  阿Q在现实等级制度下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他在强、弱两者间找寻一种平衡,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创造一种精神上的平衡。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

  凡事都讲究个度,精神胜利法也不例外。运用地得当,就叫“满足”,而一旦滥用成性,则变成了劣根。

  精神胜利法无疑有它积极的一面,几乎所有人都会通过遗忘或自我膨胀来减少焦躁感与自卑感,正如卡耐基所说“快乐的诀窍就是:如果你不快乐,那么就微笑,假装自己很快乐。”

  然而,当这种精神胜利法被滥用且不被转化成物质胜利时,这无疑是消极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甚至不敢正视自己的奴性,受到的压迫必然以一种自我消遣的方式加以排解,长期依赖这种方式达到心理满足则会引发物质追求上的惰性,这是阿Q最大的悲哀,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悲哀。

  其实阿Q的精神胜利法里包含了一种反抗的萌芽,他的恼恨,他的愤愤不平就是这种反抗萌芽,但是由于这种恼恨却转化成了自我欺骗与选择性遗忘,而不是进一步的报复与反叛心理,难怪鲁迅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人说,精神胜利法起于捧腹而终结于扼腕,其实不仅仅是精神胜利法,鲁迅所有的小说,都在向我们讲述这样一种“起于捧腹而终结于扼腕”的悲喜剧。

  读鲁迅的小说,我无法想象一个真实的阿Q如果存在我身边会是什么样子,他的小说往往看得人撕心裂肺。

  很多人诟病鲁迅的文学水准,因为一部文学小说通常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来纵深作品,而鲁迅则是通过写作技巧以外的东西来纵深小说。

  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不仅仅是鲁迅的时代需要一个敢说真话的人,歌功颂德本就是官员的事,有人诅咒鲁迅,有人诅咒李敖,但我们不能否认,文学给我们的力量,起于文学而非止于文学,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是因其在读者中的共鸣

  与其深刻的社会影响而取得成功,这才是文学的意义所在。没有了鲁迅的文学,还能走多远呢?鲁迅已不单单是一个文学符号,它更多地代

  表一种精神,一种力量。《阿Q正传》的最后一章叫“大团圆”,鲁迅再一次讽刺了那些具有团圆心

  理的国民。结尾应该是大团圆,因为他们只能演出一场圆圈式的革命。“大团圆”三个字,道出了多少无奈辛酸。阿Q这一人物今后只存于文学作品中,也许才是鲁迅的夙愿,才算得上真正的“大团圆”。

  阿Q正传读书心得1500字(4)《阿Q正传》这么一部博大精深的作品,即使是专家学者阅读、研究起来也很费心思,而且众说纷纭。作品有着几乎无法探底的深度。其中许多问题,如国民性问题、革命问题、农民问题、精神问题、妇女问题等,都有深广的历史文化,是常谈常新的。我们中学生在课外读它,当然不作全面、深刻的探究,只要多读几遍,读有所感、思有所悟就行了。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方面的许多问题,也许一时拿不准、看不透,可以在心里积淀下来,留待今后进一步体会、感悟。作品共九章,每三章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前三章写阿Q的阶级地位、经济地位,概括地勾勒阿Q的“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特征;中间三章写阿Q遭遇的压迫和剥削,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表现阿Q的处境,揭示了社会矛盾;后三章写阿Q在革命到来之后的性格变化和悲惨命运。关于《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说道:“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又说:“我虽然竭力想摸索人们的灵魂,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罢,而现在还少见,所以我也只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这应该成为我们解读这部作品的一个思想的路标,一个思索的起点。下面试就作品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一些探析:一、人物形象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生活在江南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深受剥削、压迫和凌辱,这本已是十分悲惨的。更令人痛心的是,

  他对这些竟然麻木健忘,并且养成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的恶习,甚至靠欺凌弱小者来发泄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以获得心里平衡。人们习惯地称这种性格表现为“精神胜利法”。事实上表现在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有的学者概括阿Q性格的十大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这样的性格具有多面性,甚至具有矛盾性。这样的概括相对完整地将阿Q的形象的性格描画出来了。

  存在决定意识,环境决定性格。阿Q的性格形成于他的生活环境和人生遭遇,这自不待言;另一方面,也形成于大的社会环境,就是说阿Q的性格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他的遭遇和性格是那个时代的劳苦大众的遭遇和性格的普遍反映。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势,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

  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的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善性,而是极凶恶的狼性和卑屈的奴性于一身,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让阿Q只剩下一条裤子和一件破夹袄走出未庄;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吴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他们的品性可以用《狂人日记》里的话来形容:“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假洋鬼子是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资产阶级投机分子的代表。他剪辫,是域外资产阶级风习影响所致;他回到封闭保守的未庄便装上辫子,又表现出对封建主义的认同。因此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杂交的产物。另处,他还具有投机家的阴险和反革命的凶恶。当革命到来时,他与“历来也不相能的‘赵秀才’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约去革命”,俨然成为未庄的革命党;可是当看到阿Q也来投奔革命时,他竟然

  用哭丧棒把阿Q打出去。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时期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党一方面与封建阶级妥协,一方面又脱离农民阶级,甚至与农民阶级为敌。

  二、艺术特色喜剧的外表,悲剧的内核,是这部小说艺术上的显著特色。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遭遇令人感叹,令人同情,但这一切又是通过他的日常生活中的富有喜剧性的细节表现出来的。这种悲喜剧的交织融合,在小说中具体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小说前面大部分章节喜剧性较强,集中表现在“优胜纪略”“续优胜纪略”和“恋爱的悲剧”三章中;在后面两章中,喜剧性渐趋淡化,悲剧性渐趋浓厚,尤其在“大团圆”一章中,悲到极点,这是情节展开过程的由喜到悲;二是喜剧中包含着悲剧的因素,比如赵太爷不准阿Q姓赵打他的情节,表面看喜剧性十足,骨子里却是悲剧性的;又如阿Q去到静修庵觅食的情节,表面看也似乎是喜剧性的,尤其是他被狗追赶得丧魂落魄,令人捧腹,但笑过之后却让人回味阿Q的可怜、辛酸。杂文式的笔法是这部小说的又一特色。小说处处运用幽默、尖锐、含蓄的语言,或夸大其词,或庄词谐用。如阿Q被赵太爷打了嘴巴之后,这才出了名。“又如写阿Q被捕的场面,把总带了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五个侦探,围定了土谷祠,正对门还架好机关枪,而阿Q却还在睡梦里,直待被擒到土谷祠外面的机关枪左近,方才有些清醒。这是一幅绝妙的漫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凶残、怯弱和愚蠢。另外,在情节展开的同时,作者不时地作些议论,穿插一些杂文的笔法,如小说开头的议论考证,顺带着讽刺那些常与论争扔对手,就是例证;又如写阿Q因调戏小尼姑而飘飘然之后,作者议论道:“即此一端,我们便可以知道女人是害人的东西。”“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这显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和普遍性的阿Q精神的批判。这些议论,与小说的整体风格相协调,不但不影响小说的生动形象,反而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性和思想深度。

  阿Q正传读书心得1500字(5)《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阿Q是一个农村的流浪者,没有家,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有给别人作短工,他除了可以出卖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甚至连自己的姓名籍贯都不在意。在人们的侮辱、打骂中的他渐渐变得麻木不仁,游手好闲。虽然阿Q到处受到压迫、排挤、侮辱,但是他总是“乐观”。在受到侮辱时,他不是奋力反抗,正视事实,而是愚昧地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来为自己奴隶地位和底下、屈辱处境辩护,用我看似可笑的瞒和编造出退路,自我安慰,取得精神上的胜利,在“苦中求乐”。他非常贫穷,还自欺欺人地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他充分表现了辛亥革命时人们的心理——自欺欺人,妄自尊大但又自轻自贱,麻木轻信的半殖民地人民。看了《阿Q正传》我感到了一种愤慨,但是却无从得知那感觉的来源,在我们这个年代,我们身处的环境,对于鲁迅的这中篇小说真是有些不知所措,不过我仍从中理解到一些东西,并从父母那儿得到了一些证实。他受了委屈,反而要通过自己打自己来排解,转而还很得意。觉得自己是世界第一自轻自贱的人。被人用棍子打,常用“儿子打老子”就心满意足地得胜了来辩解,然后竟然就像忘了刚才的一切,去喝酒去了。阿Q就用这种“精神胜利法”来反败为胜,反辱为荣。阿Q是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先估量对手。不会说话的他便骂,力气力小的他便打。与王胡打架输了时,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假洋鬼子哭丧棒才举起来,他已伸出头颅以待了。对抵抗力稍为薄弱的小D,则扬起拳头摆出挑战的态度,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则动手动脚,大肆轻保这些都是他卑怯天性的表现。鲁迅先生说中国人的大毛病是听天任命与中庸,这毛病是由于卑怯性而来的.。“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以自-慰,倘他有了权力别人奈何他不得时,则凶残横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并不中庸。”我认为其实这一点和后面的精神胜利法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是精神胜利法只是对自己,而这种卑怯性却使很多弱小者受到欺负。鲁迅正是以阿Q这个不朽的典型暴露出国民的弱点,写出国人的灵魂。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作者也集中描写和

  痛彻批判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通过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现和悲剧命运,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作品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广的背景和人物的命运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等糅合在一起,组合得十分成功。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封建,应该铲除封建思想的毒瘤,才能获取真正的胜利。

  阿Q这一当时国民性格的典型,他临死前,两件最遗憾的事情是:画押的圆圈画得不够圆,二是游街时,没有唱出几句戏来。这是多么的可笑,更是多么的可悲呀!这决不是临危不惧,而是愚昧至极,他毫无真正的精神世界,连动物都会同情他这一套的精神胜利法,阿Q没有灵魂,就是死了也上不了天,只有一幅欺软怕硬的躯壳,他的存在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多会成为人们无聊时的谈资。

  阿Q死后,人们的态度各不一样,有的说:“阿Q是坏人,被枪毙就是证据。”有的说:“枪毙没有杀头好看。”还有的却说:“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唱一句戏,白跟了一趟。”这些麻木的语言就是对自认比阿Q高一等的人们对阿Q最后的“祝福”,令人可悲!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不知觉悟的劳苦农民。

  他具有农民的勤劳,朴实,又沾染了社会流民的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他很注重男女之间的关系,但却又情不字禁的跪下向吴妈求爱。他憎恨视财如命的赵大爷和假洋鬼子。但又想攀比他们。这一切切复杂有矛盾的事情构成了阿Q这个人物。《阿Q正传》就像是一个凹透镜,当时的人们就像是一束光,这束光穿过凹透镜集聚成了明亮的一点,这一点就是阿Q,他的身上汇聚了所有当时的中国人的东西……

  这本书深刻的记录了当时人民不可要的想法,他那自欺欺人不肯面队现实的性格,反映可当时中国人们的软弱。这种性格特征不仅是阿Q,而且是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精神状态。阿Q给了我不可以自欺欺人的例子,他激起了我应该面对现实,更不为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克服。

  

  

篇六: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一、活在虚拟、幻想中的人读过鲁迅的《阿Q正传》的人都会对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留下深刻的印象。阿Q的原形是封建旧社会放浪的社会底层人物,是旧社会中被压迫、剥削、孤立、闭塞的人群。作品中,阿Q没有姓名、地位,甚至不配姓赵,而且常常遭人嘲弄,导致了阿Q在心理上战胜对方的“精神胜利法”,这么一来,未庄那些欺负他、瞧不起他的人都成了他的儿子或虫豸,于是阿Q就成了“人上之人”。由于长期的自我蔑视,他对自己的猥锁早已麻木,以至于别人对他的嘲弄当作是对自己的欣赏,而这些又是他能生存下去的精神依托。在辛亥革命时,阿Q因听了革命的“好处”,为了在未庄人面前耀武扬威,不知革命是什么的阿Q也要“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了。”他狂热地投入其中,在思想上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在行动上他又是人的丑陋性的大发作,只有这样,他才能给自己以精神的慰藉。虽然形式上的胜利保驾他渡过无数次精神危机的难关,但长时间的精神上的压抑导致阿Q智光灵气的退缩,形成了病态的人格。阿Q是深受封建社会的侵蚀与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的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愚昧无知、思想不觉悟,更突出的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起初,阿Q“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直是“深恶痛绝”。但是当现实的阶级压迫将他逼到绝境,辛亥革命的浪潮又波及到未庄时,他的行动更是可笑和丑陋,只有这样,才能给予自己精神上的慰藉。外表由精神胜利法支撑着,长时间的精神上的压抑导致阿Q睿智的退缩,形成了文学界中普遍认为的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同是沉迷于幻想,堂吉诃德仿佛陷入更深,再现实的东西,也会被他的幻想变得荒唐不堪。他疯狂地崇拜骑士道,而自己行侠仗义的愿望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于是只有在幻想中寻找希望。在这一点上,阿Q与堂诃德在“魔法师把巨人变成风车,来剥夺我胜利的光荣。可是到头来,他的邪法毕竟敌不过我这反剑的锋芒”。的此类想法,其实都是固执地不肯承认现实。也阿Q相比,堂吉诃德还竭力美化自己所崇拜的对象,丑化自己厌恶的对象,而很少考虑事物的两面性。例如,堂吉诃德认为他的意中人杜尔西西内娅是个绝代美人,她的“眼睛是太阳,脸颊是玫瑰,嘴唇中珊瑚,牙齿是珍珠……”事实上杜尔西内娅不过是一个乡下姑娘,长得像男人一样,“身子精精壮壮,胸口还长着毛呢。”可见堂吉诃德对于现实已觉得不那么重要,他对幻想的依赖已不能自控。

  阿Q和堂吉诃德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实践,无论在人类发展的什么时候,这种人类的劣根都会存在。这也成为了其永恒魅力的另一个不大被人重视的侧面

  二、精神胜利法同样是幻想,堂吉诃德的幻想比阿Q要进步的多。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封建社会的压迫、剥削与反抗精神相冲突下而产生的,而堂吉诃德却把每次的失败、打击当作是自己行狭仗义的道路上应有的考验。他的这种“幻想法”起码做到了将其与自己的理想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愚昧的精神胜利法,是对自己理想的执着信念和信心的问题了,所以,我们说他的“幻想法”稍高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自取其辱、自轻自贱、自我潮解、愚昧无知而又自我陶醉与欣赏,是一种“盲目的精神胜利法”,表现了内心的无知与糊涂。堂吉诃德在磨练中,觉悟到了自己的愚昧,而阿Q到死还蒙在鼓里,让人悲恸。三、揭示出社会的背景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阿Q,社会动荡,表现在其身上的特点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一:他是深受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受苦最深;二:是自我堕落,以及自然落后的生产方式,导致他们的愚昧无知、孤立,使其不能正确认识世界。而精神胜利法也反映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封建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及愚民政策导致了人们的麻木,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使革命成了一部分人眼中的“抢劫”行为等等。所以鲁迅要通过他的文章来提高农民的觉悟。

  而《堂吉诃德》这部书反映的是16世纪封建社会后期西班牙所特有的社会背景,堂吉诃德的性格正反映了中世纪封建制度的衰败没落,资本主义正在兴起这样一个新旧交错的历史转折时期的矛盾。作者以犀利的讽刺笔锋对西班牙的上层统治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嘲讽,为我们在那黑暗腐朽、贫富悬殊的社会里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不恤丧身”立志扫尽人间不平的堂吉诃德。阿Q和堂吉诃德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人物形象,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他们都是时代的落伍者,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烙印,在文学大家的笔下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这两部伟大的时代作品具有永恒魅力之所在。

  

  

篇七: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幻想天堂里不同的笑与泪——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中的同名主人公,也是一个的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形象,而阿Q则是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勾勒出的一个幻想悲剧的人物形象,同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富有盛名。这两个人物,一个出生在十七世纪的西班牙,一个出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一个是潦倒的乡绅,一个是社会最底层的贫民,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文化教养„„然而,再多的不同都掩盖不了这两个人物之间某种致命的共同点:爱幻想。只这一点,就不得不让历代批评家们将目光锁定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分析,今天我又将开始这个老套的话题,表达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进行阐述:

  一、堂吉诃德和阿Q形象意义的比较首先,我觉得,不同的生活背景,注定了堂吉诃德和阿Q两个人物形象诞生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堂吉诃德背负的是一种讽诫意义,而阿Q则带着一种揭露意义。堂吉诃德诞生在骑士小说泛滥时期的西班牙,塞万提斯自己就在《堂吉诃德》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全部摧毁。”虽然这部书后来的意义不仅于此,但我们还是可以明确得到一个信息:这部书是想塑造一个典型,通过这个典型来达到讽刺及摧毁的目的。塞万提斯希望通过塑造这个被骑士小说毒害的乡绅的一系列疯狂可笑的举动来向人们展示骑士文学的可笑性,从而劝导人们放弃骑士文学,在书中,表面上看来是堂吉诃德的亲友劝他不要沉迷于骑士小说,实际上是作者借堂吉诃德来劝告广大的社会群众不要再沉迷于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这样一来,堂吉诃德这个人物身上就背负着一种劝讽的责任,塞万提斯希望读者在讽刺堂吉诃德的同时,能够得到一种劝告。这种劝讽意义是集中在堂吉诃德一个人身上的,其他的人都是堂吉诃德疯狂表现的旁观者,由此看来,堂吉诃德与背景中的人物是处于一种对立位置的,他不属于戏弄他的那群人。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安排堂吉诃德在临终前终于醒悟,认识到骑士小说的毒害之深,他的那一段话就更明确的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至此,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也就完成了他的任务,达到了一种

  1

  劝讽的效果(从《堂吉诃德》出版后,西班牙社会上骑士文学仿佛一夜消失可以看出)。阿Q诞生在中国黑暗的民国时期,在那个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群众都显得麻木不仁,带着一种冷漠的态度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处在那个社会底层的阿Q则是这种冷漠人物群像的一个集中代表,他盲目自大,又极度自卑,正是当时大多数中国国民的一种典型心态:既认为自己是泱泱大国的一员,然而又苦闷自己的国家正被各方面的势力欺凌着。他每天靠着一点零活聊以生存,精神生活一片空白,每天仿佛行尸走肉般。在那个社会,广大的社会群众就是处在那样的精神空虚中。所以说,在这里,阿Q就是那个群像中的一员,与那个群像是相融合,而不是相对的,阿Q身上背负的是一种揭露意义,鲁迅先生就是要通过阿Q来集中展示当时国民的一种精神状态,引起疗救的注意。由于阿Q的荒唐行动,他最后被送上了断头台,甚至在临死前,他都还没有放弃幻想(连老婆都没有的他还在幻想孙子的圈画得圆不圆),他的至死不悟,更突出了疗救的必要性。至此,阿Q身上的揭露意义也算是成功达到(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发表后,也引起了当时广泛的社会关注及国人深刻的思考,直到今天,阿Q形象还时常警醒着人们)。

  二、堂吉诃德和阿Q幻想意义的比较幻想,是这两个人物的最大共同点。然而各种因素也注定了他们的幻想也是大相径庭的。堂吉诃德的幻想是一种魔障,一种非自带的间歇性幻想症。他在清醒时是一个博学的绅士,只有在陷入骑士小说的虚妄中时才显得不正常、爱幻想。他是在追求成为一名骑士的过程中幻想自己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受到人们的愚弄时幻想那些苦难是成就伟大骑士的必经步骤,幻想是他追求事业的一种依靠。阿Q的幻想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病,一种可恨可悲的自身的劣根性。他几乎没有清醒的时候,他是一个人,但不具备正常人的思考能力,不会采用正常人的思考方式,社会底层的地位让他处处受排挤,受欺负,幻想是他在这个社会赖以生存下去的唯一法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堂吉诃德的幻想即使可笑,却还是带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而阿Q的幻想则完全是一种令人痛心的逃避现实的自我催眠。

  2

  这两种不同质的幻想也各有自己的意义。堂吉诃德的幻想是外向的,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幻想。然而大多数人对这种幻想都是抱着一种娱乐的心态,看堂吉诃德在自己的幻想中头破血流,他们觉得是一种难得的娱乐,他们刺耳的笑声暴露出他们的残酷。所以,这种幻想不仅让我们感到堂吉诃德的可笑可悲,也让我们看到作者对那个残酷的社会群体的的披露。阿Q的幻想是纯属个人内心的。他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自己的幻想中自娱自乐,这种内在的幻想没有人知道,他也不敢让人知道。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我们还可以猜测,这种幻想绝不仅仅属于阿Q一个人,而是广大的社会群众普遍采用的一种精神胜利法。

  三、堂吉诃德和阿Q引起的读者的心理反应比较堂吉诃德和阿Q有太多的不同之处,而由这些不同之处所引起的读者的心理反应当然也是不同的。堂吉诃德是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行侠仗义”的过程中遭受到人们的愚弄。从他被欺负的那些离奇的经历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他沉迷于骑士小说的可笑、可悲,更可以看到那个社会的人的残酷,正如美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所说:“《堂吉诃德》依然是一部粗糙的古书,书中充满了西班牙独特的残酷,毫无同情心的残酷,这残酷诱使一个孩子似的游戏的老人走火入魔。”所以我们看堂吉诃德,首先会笑,甚至是哈哈大笑,会觉得怎么会有这么可笑的人呢!然而看着看着,笑着笑着,我们会流泪,不是笑出的泪,而是一种心酸的泪。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会遇到太多的坎坷、挫折,仿佛总是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中。看到堂吉诃德被人们戏弄到遍体鳞伤,就好像看到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的自己一样,不禁为他也为自己掬一把同情的泪。排除他的疯癫性,他为梦想的执着也会让我们感动到流泪。我们在遭受多次挫折之后,很容易就放弃了,而堂吉诃德再两次被伤到抬回家之后还是不顾一切,勇往直前。这种拼搏精神不得不让今天的我们为之汗颜,并留下感动的泪水。阿Q在被比他地位高的人欺负后,只得讪讪的自我安慰,然而遇到比他更为弱小的人,比如小尼姑,他也会摆出一副自大的样子,去对他们进行欺辱。从这种欺辱中,获得自己的一种变态的精神满足。这种人性的麻木会引起读者们一种

  3

  咬牙切齿的恨。阿Q是穷困潦倒的,甚至无立足之地,只得借宿在破旧的土谷祠中,然而,他不思上进,不好好珍惜自己的劳力,对老人的劝告置若罔闻,在做各种零活获得一点点小钱之后,就去在赌博桌上挥霍,妄想在赌博中能够天上掉馅饼。最终,虽然赢了一些钱,却引起了其他赌博者的不满,被人揍了一顿后,抢走了全部的钱。带着一身的伤,如一条丧家犬般又回到破旧的土谷祠。饿肚子的时候就去偷吃的,被发现后,面对比他弱小的老尼姑,不仅不认错,还恬不知耻的狡辩。面对这样的阿Q,读者们只能摇摇头深深叹息,他虽可怜,然而更可恨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是人们普遍对他的看法。在看《堂吉诃德》的过程中,堂吉诃德会让我们笑到流泪,这泪中,有同情,有感动,也有对那个社会的嘲笑和愤慨,而在看《阿Q正传》的过程中,阿Q虽会让我们感到同情,然而更多的是让我们在一种深深的悲哀中痛哭流涕。

  堂吉诃德,阿Q,这两个留名文学史的人物形象,因为他们的致命的幻想特点而被联系到一起,然而作为经典的文学形象,他们也各具特色。他们的幻想为自己打造了一个幻想的天堂,在这个“天堂”中,他们的笑与泪不仅与他们自己相关,也引起了一代代人的笑声与悲伤。同样的幻想天堂,不同的笑与泪,值得引起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人间中的人深思。

  4

  

  

篇八: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从两个人物的经历中看到其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社会现实是多么地风马牛不相及他们的感性认识导致了对理性把握的不合理这是对耽于幻想却又脱离实际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但骑士制度赖以生存的土壤已经贫瘠改变不了旧有的社会制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堂吉诃德与阿Q之比较

  作者:黎娜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09期

  塞万提斯和鲁迅分别在其小说《堂吉诃德》和《阿Q正传》中塑造了世界文学画廊中两个富有艺术真实的不朽形象,即充满奇情异想的堂吉诃德和饱受世人冷落的阿Q。从两个异族形象的审视中,发现他们脱离实际耽于幻想,有着可悲可喜的双重性格,即表现出主体在幻想中是否积极主动,在精神胜利中脱离现实多少,在悲喜性格中偏向悲或喜的程度大小等。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对两个艺术典型的再认识和再探究。

  一.行走于乌托邦的边缘而丧失自我

  堂吉诃德和阿Q在小说中扮演的是乌托邦式的主体人物,他们用信心和热情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结果主观幻想在与客观现实作斗争的过程中矛盾异常突出。两个主体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艺术加工:“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1](p111)从这个角度而言,两个艺术形象有可比性,可对其进行现实观照。

  堂吉诃德生活于十六世纪初的西班牙,当时封建的生产关系尚未完全终结而资本的生产关系尚未发展完善,人文主义的代表堂吉诃德为理想而斗,但旧的封建势力不可能把他们的天下拱手相让,堂吉诃德的长矛在火枪的攻击下终究不堪一击。

  阿Q生活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此时是旧的封建意识和先进的知识分子倡导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相交锋的时代,新的思想并未完全渗透他的头脑而旧的思想却根深蒂固。然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p1)他的幻想化为乌有。

  从两个人物的经历中,看到其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社会现实是多么地“风马牛不相及”,他们的感性认识导致了对理性把握的不合理,这是对耽于幻想却又脱离实际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堂吉诃德缺乏基本的现实感和简单的判断力,想用骑士所凭借的长矛来建立人间天国,但骑士制度赖以生存的土壤已经贫瘠,改变不了旧有的社会制度。他幻想着一个“不懂得什么叫‘我的’,什么叫‘你的’的理想社会和黄金时代”,[3](p200)现实的残酷使主体对乌托邦社会的改造显得苍白无力。“堂吉诃德深信自己是上帝主持公道的工具,他的手是清除世上一切罪恶的手”,[4](p199)事实上他是一个骑着“罗西南多”的瘦老头。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阿Q是个一贫如洗,没有籍贯姓氏且不敢张扬的人,他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行走于土谷祠之间,在戏台下偷摸女人的大腿;他需要人身安全和自尊安全,却被人无情奚落;他需要归属和爱,可赵太爷骂他不配姓赵,吴妈惧怕他而无处寻觅所爱。

  堂吉诃德和阿Q都是以“幻想”为核心的乌托邦式的人物,主观上无视时代的变迁恪守陈旧的道德生活准则,导致客观上受到束缚严惩。但他们毕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度,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致使其在共性中又隐含着质的不同:(1)堂吉诃德生存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文化氛围里,他坚信“自由是天赐的无价之宝”。此幻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襟和抱负,是要通过自己的“长矛”来为人们扫尽眼下障碍的。阿Q生存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明哲保身是世人的必然选择。他以个人为中心,成天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做“白日梦”。(2)堂吉诃德和阿Q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长河里,前者偏重未来“良辰好景虚设”,后者则偏重于眼下的境况,即得过且过。(3)用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堂吉诃德的幻想是“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层次,清楚地体现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取向;阿Q的“幻想”是低级而强烈的需要,带有人的动物性和原始欲望,暴露出人在客体改造中表现出的潜在劣势。

  二.化解一切不幸武器之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是人的“反抗精神与现实环境的沉重压迫的产物”,[5](p223)是弱者面对强者时为了求得自我解脱而产生的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现象。运用这一手法的原因有:(1)无法逃避的时代磨砺。堂吉诃德和阿Q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不平衡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2)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不平衡。堂吉诃德和阿Q都是人,首先得满足人的自然需要,这一需求得到解决后,他门便用长矛或做工去改变自己的际遇,通过与他人或社会的交往来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即恩格斯:“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追求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绝望的处境”。[6](p189)(3)固有文化的毒害。人文主义的代表堂吉诃德和小农经济的代表阿Q,其“自由、平等、博爱”和“仁义、道德”的文化信条分别烙在他们灵魂的深处。堂吉诃德自我感觉良好地搭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阿Q不满足于自身的现实处境与人口舌相斗,结果却是受调侃后从容地走向自我的心理平衡。其行为和信条如鲁迅所说:“是斫猪头,吃猪肉而又远庖厨的仁爱,是遵守契约的信义”。[7](p63)“精神胜利法”是他们性格的核心,是一种心理缺失的补偿,使他们倍受屈辱和创伤的心灵获得暂时的安慰。

  堂吉诃德耽于幻想,荒诞不经地迷恋于骑士小说中的故事,虔诚地信奉骑士的信条,但没有骑士的英勇,不能行侠仗义。与之相比,阿Q用精神的食粮自我安慰显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闲人抓住他的辫子,在墙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后,表面垂头丧气的被打败的他,却又心花怒放地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又心满意足地得胜走了。阿Q这种乐在其中的精神不但维护着仅有的残存的自尊,并化解着生活的不幸和苦难。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者都把自己当作生活的强者,其实是不堪一击的,精神胜利法只是虚幻的精神补偿。但其精神胜利法又不完全等同,透露出这样的差异:堂吉诃德是积极进取的、坚忍不拔的、锲而不舍的。阿Q则是消极退避的、岌岌可危的、锲而舍之的。

  三.艺术形象悲喜交织的审美再现

  从美学角度而言,艺术形象可分为悲剧和喜剧两大类:“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8](p297)如此,在悲喜“共鸣”中,变得难以区分何为悲剧何为喜剧了。如尤奈斯库:“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只不过是同一情势的两个方面,……。”[9](p159)而我们所面对的堂吉诃德和阿Q这两个艺术形象,其性格是悲喜交融的。

  堂吉诃德犹如人生舞台上的小丑一样活动在自己的理想天地,把群众当军队、把皮囊当人刺……这些疯颠不尽的行为,像儿戏般地诉说着这位游侠骑士的心声,以此来抨击没落的骑士制度。在令人发笑的喜剧外衣下隐含着震撼的悲剧主体。堂吉诃德的瘦马终未跑过历史的车轮,他的长矛终未抵挡住火枪的轰击,现实社会不会让他重新展示骑士的昔日风采。

  阿Q犹如被弃的小孩,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被儿子打”、偷萝卜吃被狗咬、当替罪羊……其实,他的言行举动是无奈的挣扎,然而这却是生活在旧时代灵魂挣扎的历史再现,产生一种“含泪的笑”的独特情感体验。

  堂吉诃德和阿Q是两个悲喜交织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的疯癫行为中,演绎着无数荒诞不经的故事。静观其言行,悲喜交加中又透着细微的差别。堂吉诃德的形象更偏重于悲剧的写照:这种悲剧在其主体和历史的必然要求的冲突中显得极为明显,带有一种崇高的阳刚之美的性质。阿Q的形象更偏重于喜剧的写照:这种喜剧在历史形态的最后阶段撕破主体的原我,把主体的愚昧、麻木送进历史的坟墓,令人深思。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生活在一个畸形的社会中,其精神状态和性格表现值得我们反思。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有时会变得消极、堕落,认为这“是真正的死亡生活,是生活在死亡中”。[10](p25)所以,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了显示人的本质属性,我们应该看到堂吉诃德的“不妥协、不屈服的精神”,[11]看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勇敢地站起来,战胜最强大的敌人——自我,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看尽花开花落。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童庆炳.文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荀子.荀子·天论.安小兰,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3]艾青.外国名家著考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4]扬绛.重读《堂吉诃德》【J】.外国文学研究集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5]张国帧.民族弱点的历史透视和形象批判【J】.鲁迅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5).[7]鲁迅.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们【M】.上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8]鲁迅.鲁迅全集(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吉林:华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吉尔伯特.阁楼上的疯女人.英国:耶鲁大学出版社,1989年.[11]布瑞熊.西班牙人的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集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

  黎娜,女,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篇九: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分析比较

  《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这两部文学作品是属于不同时代,但人物形象极为相似的悲喜剧。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阿Q和堂吉诃德都具有质朴、直率的性格特点,都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但实际上都是被欺凌的弱者,却又以“精神胜利法”来对待自己的失败。可以说阿Q和堂吉诃德是悲剧性的喜剧性格与喜剧性的悲剧性格的和谐统一,他们都具有正当合理的思想内核和“可笑可怜”的性格特征。鲁迅和塞万提斯采用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法使作品的喜剧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作品中所包涵的喜剧精神却能引起人们对整个民族、整个时代的深思。一、文化背景的比较

  《阿Q正传》植根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封建文化,是鲁迅先生用于展示中国农民畸形性格的典型。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几乎都是小人物,鲁迅爱用悲喜剧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他们,传达他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精神的绝望感。这也是那个社会状态和时代背景所赋予的思想内涵。人类从整体而言,心灵是非常脆弱的,而处在中国翻天覆地变革历史潮流中的阿Q夹缝中挣扎的人生恰恰是麻木的悲剧的中国人的代表。

  与阿Q的普遍文化意义不同,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化中异

  端的代表,“堂吉诃德式”行为方式在社会掀起风潮。而堂吉诃德是专凭理想而勇往直前去做事,他是个为了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性命的无畏勇士。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锄强扶弱,把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尊敬妇女,主张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等。塞万提斯实际上把自己的爱憎与希望寄托在这个人物身上。堂吉诃德的悲剧就在于此,他的主观思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鲁迅却是为人生而改造人生,是唤起阿Q式的国民精神,给世人以警示启发。塞万提斯当时的思想矛盾复杂,他不满于现实的黑暗,却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一方面嘲笑骑士制度,一方面又寄希望于理想化的古代骑士精神,所以他在塑造堂吉诃德时让其出尽洋相,但同时又表现了人物身上许多善良的高尚的东西,也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入作品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其深层原因也就是文化背景的影响。

  就关联性来讲,两部作品人物的性格与人物的命运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又有着关联。堂吉诃德与阿Q特有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既是他们最突出的共性,也是他们最致命的弱点。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物质关系’上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们,在精神上克敌制胜的自欺欺人的思想与方法”,。是人的“反抗精神与现实环境的沉重压迫的产物”。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中,那个吃不到

  葡萄反嫌葡萄酸的狐狸就是最早表达出“精神胜利法”的文学形象。而堂吉诃德和阿Q则是表现精神胜利法这一心理现象的“集大成者”。可以说,精神胜利法不同程度而又广泛存在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甚至每个人的思想,它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时隐时现,起起落落。“精神胜利法”使堂吉诃德和阿Q的命运充满悲剧色彩,也使他们成为世界文学长廊里两个令人瞩目的典型。

  二者的“精神胜利法”各有特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表现是多方面的。他既自负自尊,又自轻自;他对于所受的侮辱和损害善于忘却,而又以欺侮弱者为自己报仇泄恨的“勋业”;当他与别人口角时,他瞪着眼说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他挨了打,过后就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后来人们知道他这一着,就在打他之前,要他自己说,这是人打畜牲,不是儿子打老子。阿Q就自动承认自己是“虫豸”,比“畜牲”还低贱!阿Q在挨打被辱后,本该感到羞愧和悲哀,可他竟又觉得胜利了。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总之,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凄苦,受到多少挫折、失败、打击,阿Q永远都能转悲为喜、转败为胜。

  堂吉诃德的“精神胜利法”也很特别。第一次出游中,

  他遇到了一群商人,可是他却“尽力模仿着书上的情节”,将商人们当作了游侠骑士,自不量力用长矛主动进攻商人,结果被商队其中的一个骡夫打得遍体鳞伤,动弹不得。在经历这样的灾难后,他不仅没有反思悔悟,反而暗自解嘲,认为:“这是游侠骑士必遭的祸,而且全是马的错”,甚至以自己“回想小说(骑士小说)中某一情节”的老方法来聊以自慰。可是,在第二次出游中,当他的坐骑努驿难得不合时宣的想和杨瓜斯人的母马合欢而遭到痛打时,堂吉诃德和桑乔不顾一切的持剑向这些杨瓜斯人冲去。为他的爱马报仇.只可惜没两下,两人便被围在中间痛打了一顿。浑身是伤的堂吉诃德面对失败,又一次寻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和桑乔都能接受的理由,“这都怨我,我不应该举剑向那些人进攻。他们同我不一样,不是受封骑士。我违反了骑士规则。我觉得是战神让杨瓜斯人惩罚我。”堂吉诃德认为遭受磨难是一个真正的游侠骑士所必须经历的,“游侠骑士的生活就是与成千的危险和不幸联系在一起的”,他为桑乔列举了高卢的英勇骑士阿马迪斯的例子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进而把自己也列入“这类优秀人物”,认为“他们遭受的磨难比咱们现在遭受的要大得多”。这似乎与阿Q特有的“儿子打老子”的心理平衡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

  《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都以喜剧形式衬托悲剧意

  识,即所描写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是与社会问题的深思紧密相连。喜剧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抗形式,是人类对生存的不满催发的以挖苦和批判来表现作品的喜剧形式。特征是较为深含的意义和颇显哲理的主题。这种喜剧作品由于对政治历史的深刻思索,沉重的内核常常压过了喜剧的外形。这两部作品都属于悲喜剧,既有对世俗的挖苦,又有对无可奈何的生活现实的辛辣嘲弄。所谓挖苦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极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认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阿Q和堂吉诃德都是挖苦作品中的主人公,这种单纯嘲笑人的外部形体动作已经上升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丑恶,对某种社会秩序、社会制度的丑的嘲笑。

  同样是悲喜剧结合的挖苦夸张的艺术手法,但两部作品表现的方式却不同。鲁迅的《阿Q正传》则更接近现实,更深刻、真实地反映主题。他笔下的阿Q这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就是通过极平常的日常生活故事塑造出来的。鲁迅用精彩的幽默的笔法,略加点染,把他集中突出地写出来。他所写的事情是自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古今中外,许多人身上都有阿Q精神,但是觉察其丑害的人却很少。鲁迅把阿Q克服怨敌的等等妙法一个接一个地描写出来,而且一回比一回严重,直到临死,阿Q还想“孙子才画的很圆”,这已经是精神胜利

  法的极致,也是阿Q悲剧的顶点了。经过这样夸张的表现,这种精神的全部荒唐和可耻就清楚地展示出来了。不过,鲁迅在这里非常注意不使其失真,《阿Q正传》往往把夸张和含蓄结合在一起,反映本质的真实,使挖苦力量发挥得更强烈。譬如作品中赵秀才与假洋鬼子到修庵“革命”的一段描述,不过二百字,含义却十分深刻,把人物丑恶卑劣的灵魂揭露得淋漓尽致。这两个反动人物的“革命”行动是这样荒唐不经,但又完全符合他们的身份、处境和思想及性格的逻辑发展,令人可信,既是夸张的,又是真实的,高度典型化的。

  相比而言,《堂吉诃德》同样注重生活细节的真实描写,但有点区别的是塞万提斯在描写现实生活的同时又渗进了梦想的成分。即塞万提斯的创作原则是“描写的时候摹仿真实,摹仿的越亲切,作品就越好;凭空捏造越逼真越好,越有或然性和可能性,就越有趣味。”《堂吉诃德》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的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人物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人之多。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上,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的社会画面。塞万提斯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否认中有歌颂,荒唐中有寓意。

  参考文献:书山一叶.含笑的悲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出版社,1994年版。周宁.梦想中的英雄——论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J].厦门大学报.

  青岛大学文学院09级汉语言4班杨珊珊200940100205、王慧200940100199吴英珍200940100202、薛淼200940100203

  

  

篇十: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堂吉诃德》读后感感悟与感想1一个满脸消瘦,面带愁容的小贵族,为了心中美丽的达辛尼娅,他爱上了骑士小说一匹瘦弱的老马-稷南提、一柄生了锈的长矛,一个破了洞的头盔,堂吉诃德带着桑丘开始了他们伟大的出征。可是时代变了,骑士制度早已成为历史,他自然当不成骑士了,于是他只得以幻想来实现当骑士的向往,他把乡村客店当作城堡,把旅店老板当作寨主,把旋转的风车当作巨人,把羊群当作军队,把理发师当作武士,把胜利取得的铜盘当作有名的曼布里诺头盔,把罪犯当作受迫害的绅士闹了许多的笑话,吃了无数苦头,直到临终前才醒过来。唉,可怜的堂吉诃德!然而,堂吉诃德又是伟大的。这一点都不矛盾。由理想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构成的唐吉诃德气质不是每个人都能具有的,这是一种充满实践勇气和内在热情的英雄气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怀抱着崇高信念和伟大理想的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堂吉诃德敢于追求自己心中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达辛尼娅是只个美丽的梦,但是他努力寻找梦境。她对爱情是忠贞不渝的,即便那只是邻村挤牛奶的姑娘。他有着无比正义的骑士精神,他一心认为这世界需要拯救需要伟大的堂吉诃德。他是那么可笑,内心却又那么认真。正是堂吉诃德的无能和勇敢,让随同出门行侠的商丘不离不弃。商丘,一个伊壁鸠鲁式的享乐派。朱光潜先生曾经给过他们这样一段评价: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和风筝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本人,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商丘。潘沙。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实用的理想主义者。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商丘。潘沙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商丘或许说堂吉诃德是聪明中的傻瓜,商丘是傻瓜中的聪明一点也没有错吧。曾经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讽刺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的摧毁,后来,它却成了行将灭之的骑士阶级的史诗。现在,堂吉诃德骑着华丽的马车到天堂寻找美丽的达辛尼娅了么?《堂吉诃德》读后感感悟与感想2在堂吉诃德消瘦的容颜下,有着理性的思维,丰富的想象,率真的空幻,只是,他沉浸、迷恋、崇拜上中世界骑士生活,使他逾越进一场深入谷底的红岩竹

  1

  花。疯狂的想象力,使他分不清哪些是想象,哪些是现实。疯狂的激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认定人活在这世界上,只有去做一个游侠骑士才有意义,至于其他的活法,简直不值一提,堂吉诃德想到了就这么做了。他的想入非非,只是,是晚上的日头——这是我初次读《堂吉诃德》的肤浅感觉。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日志,日志的意思就是表达:我好像迷恋上了堂吉诃德疯狂的想象力,羡慕他可以再造一个前世的世界,只是,我得不到他的真传。很多时候,大概就是觉得自己,一天到晚昏昏沉沉,乱乱沌沌的,想疯,怕疯,其实很正常的生活状态。或许大学的每一天,总有那么多的无名游离,找不到感觉,找不到方向。但是我们的生活不悲哀,充满自娱自乐。或许就是在回首过去,或许是在面对未来时,心慌了。

  郧阳师专图书馆的藏书非常多,只要你愿意读,这里的浩瀚书海完全可以满足丰富我们这些莘莘学子的视野。对于书,我是一个比较喜欢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古代文学史的人,对于外国文学作品,在读书馆仅仅借之读了两本,一本是上学期小组讨论选的夏洛蒂的《简爱》;另一本是自己在迷茫,羡慕上堂吉诃德可以的沉浸在幻想中才读的。如此说来,对于外国文学,作为学生的我很汗颜。对于外国文学,并不是杨老师讲得不好,而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读外国作品,特别是外国人名字时特费劲。在此想说呢,一部作品,只要你静下心来读,收获还是不小的,不说让你一下子了解整个中世纪的欧洲,至少可以让你静心……

  我还是继续谈谈这部让我读了很久的作品的一些感想吧,我看的《堂吉诃德》是插图版的,人物刻画很传神,这也就是我第一段初读感受的由来。《堂吉诃德》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经典之作。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原名叫阿伦索·吉哈达,是一个乡坤,他读当时风靡社会的骑士小说而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骑士出外游侠。他从家传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烂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取名杜尔西尼娅,作为自己终生为之效劳的意中人。然后骑上一匹瘦马,离家出走。堂吉诃德还按他脑子里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做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动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卧床不起,临终才明白过来。他立下遗嘱,唯一的继承人侄女如嫁给骑士,就取消其

  2

  继承权。当初刚看到这部作品的时候,只是不觉得让人发笑,那马咋看上去,瘦骨伶

  仃,而也是消瘦的堂吉诃德,身穿盔甲,手拿盾牌,完全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他走到那,都疯疯颠颠,举止之怪异让人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但细细品味,文章中却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即使已经病入膏肓,但是堂吉诃德并没有放弃自己对自由和理想的执著追求,他勇斗风车,除暴安良,怒杀羊群。干出很多不可思议的荒唐事,面对人们的嘲弄,他依然抬起高昂的头颅。而不曾觉得自己如此这般有任何不妥。尤其是这一段,当堂吉诃德在见到上古骑士的圣像后曾说过这一番话:“这些圣人和骑士在世的时候跟我是同行,也就是行侠仗义。我同他们的区别在于:他们是圣人,为神道而战;我是凡人,为人道而战。他们凭借自己的骁勇赢得了天国,因为天国是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进入的;而我,直至今日,我还不知道自己付出的辛劳换回了什么……。”是的,凭这样的梦想是不会换回太多荣耀或幸福的,然而,有这样的梦想难道就是一种罪过吗?试问一句,作为人难道就不应该有这样的理想吗?然而现实却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它说,“不”。

  从堂吉诃德身上还让我看到了人们最基本的本质,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地去实现它。在实现的过程中,那位瘦骨嶙峋像根高梁杆儿似的游侠骑士,那位奇想联翩的绅士,时刻体现出他正直、善良、坚韧不拔的本性,这是人类最崇高的精神,因为太单纯了,才闹出许多笑话。要学习他坚持不懈精神。

  也许每一个读过《堂吉诃德》的人都会对堂吉诃德骑士本人的主观臆想和不切实际而哈哈大笑,然而,堂吉诃德并不应该仅仅只是我们嘲弄的对象,他更让我们敬佩的地方就在于,每一个读过这部作品的人,都会在这位大名鼎鼎的骑士的荒唐行为里,看到他执着而公正的品质。他嫉恶如仇,总是正面向他的“敌人”发起不屈不挠的冲锋,他从不背后给人捅刀子,更不用说用下流的中伤和恶意的诋毁来进行决斗了。然而现在,令人惋惜的却是,堂吉诃德这种令人敬佩的品质,在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所剩无几了。

  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一样,不抛弃,不放弃,勇敢的去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而这又是我们对堂吉诃德以及塞万提斯本人最好的纪念!

  《堂吉诃德》读后感感悟与感想3

  3

  我第一次听到堂吉诃德这个人名时,别人都评价他是一个疯子,一个彻头彻尾的幻想主义者,但据我所知,《堂吉诃德》是世界名著,那么这位“疯子”一定有他的经典的地方。

  堂吉诃德本是一个乡村绅士,后因看骑士小说看多了,看得走火入魔,把故事里的种种都当作现实,想做一名游侠骑士,扶危济困、惩恶扬善,宣扬正义,发扬骑士道,而堂吉诃德·拉曼却就是他后来改的名字。后来,他还找到了一位妙语连珠,善用谚语又幽默可爱的侍从,桑丘,主仆二人到处闯荡,最后被同村的学士孙参用计骗回了老家,最终醒悟,认识到了骑士小说的危害,然后去见耶稣。

  整个故事看起来幽默搞笑,堂吉诃德种种古怪的行为和错误的认知让我捧腹大笑,笑过之后又有些说不出的心酸。他总是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之中,见到一位牧童糟主人毒打,前去为牧童说情、让主人还清牧童的工钱,结果适得其反,等他走远后,牧童遭到了更惨的毒打,并诅咒天下所有的骑士。堂吉诃德本来是好心帮助牧童结果适得其反,这除了表现出堂吉诃德的天真和正义外,也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理想的生活却总是得不到现实的认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只有任富贵人家宰割,没有一点儿自由权,不能反抗。

  当堂吉诃德和桑丘看到了风车市,走火入魔的堂吉诃德以为是魔法师搞的鬼,认为那是三头六臂的巨人,英勇无畏地向前冲杀,无论桑丘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结果可想而知,堂吉诃德被“巨人”打翻在地,动弹不得。这更体现了有些小说对于人们的毒害,让人分辨不清是非,而西班牙的骑士小说和我们中国的武侠小说不是很雷同吗,许多人都看得走火入魔,做大侠,替天行道,其实自己什么也不会。想起小学孔老师总说的话:要读好书,读用益身心健康的书。也想起了现在方老师的话,要用自己的头脑去读书,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堂吉诃德虽然很疯癫,但他很守信用,答应了假的心上人的话,以为他的心上人正的中了魔法,要打三千下桑丘的屁股才能解决,最后,堂吉诃德不惜花重金让促使桑丘“打”了三千下屁股。尽管他已经被骑士小说弄得神魂颠倒,可他诚实守信的美德还健在!

  桑丘一直想当一个海岛的总督,在堂吉诃德被邀请到一个富贵人家时,桑丘实现了他的愿望。别看桑丘平时挺傻的,可在他任期期间,凭着他惊人的智慧,

  4

  顺利解决了许多疑难案件,让在场的人都瞠目结舌,最终因为当总督吃不好、睡不好,让桑丘很烦闷,最后辞去了这个职位。这是我认为这本书中最精彩的片段,也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支点,你就能撬动地球。尽管当总督既气派,又显得并尊贵,可却不能实现桑丘想吃好睡好的基本愿望,最后毅然辞去了这个令无数人羡慕的职位,由此可见,自己最喜欢的,才是最好的,要勇于放弃,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

  最后,堂吉诃德回乡的时候重病不起,同时也悔悟过来,在临终前立下的遗嘱中,要求把债务都还清,也要宣传一下自己的事迹,告诫世人骑士小说的危害。在他临死前还在为他人着想,保全自己的信誉,这种精神是在难能可贵。

  同时,我也认为堂吉诃德那颗正义、善良、诚信的心和他那古怪的思想却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堂吉诃德乐于助人,爱扶危济困,而一些人就利用他的这些品质当作玩乐的把戏,用救命的求救声把堂吉诃德骗到墙头,把他的手绑在上面,让他身体旬空,难受了一整夜;许多贵妇人都假装热情款待他,背后策划着怎样拿堂吉诃德开玩笑。

  这可以说是当时社会人们心里黑暗的一角,也可以说是堂吉诃德他那想象的世界太过理想化,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和平和正义,也没有绝对的善良和怜悯,英国的著名首相丘吉尔也如此,虽然他带领全英国人民挺过了二战时德军的狂轰滥炸,但却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竟让士兵用子弹去射杀被逼无奈而反抗的老百姓,所以堂吉诃德这种理想化的世界只能在书里看到,而现实世界却与他的这种美好的遐想迥乎不同,其结局也只有被世人嘲笑、捉弄,而他的这种悲哀就是那那份来自内心对美好世界的无限渴望。

  《堂吉诃德》读后感感悟与感想4堂吉诃德是西班牙著名小说家塞万提斯笔下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是一位读骑士小说读上瘾的贵族。最后有一天他舍弃了家财,立志做一名云游四海的骑士。于是他骑上了一匹瘦马,粗制滥造了一批武器,踏上了征途。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剧从那里开始了。首先我们的骑士在路途中遇到了一家客栈,他认为这就是堡垒,店主是堡垒长官。于是他非要其册封自我,店主认为他好笑,但是也答应了这个要求。在等待册封的过程中骑士打伤了骡夫。店主害怕再闹出什么乱子,只好草草结束了仪式。第二天,堂吉诃德遇到了第一次挑战,

  5

  他碰到了一支商队,他很蛮横无礼的站在路中间挑战商队,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他被打得的奄奄一息。回到村里之后,他找了一名侍从,叫桑乔,这是一个自作聪明,想发财的人。这次旅行他们的运气认为好转,依然被一些受不了他们的人打的遍体鳞伤。但是也做了一些好事,促成了两对人美满的婚姻。最后堂吉诃德被朋友们送回了家乡。

  在家里,堂吉诃德过了一段正常的日子。但天意弄人,一位无聊的学者勾起了堂吉诃德的骑士瘾,于是堂吉诃德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上侍从,偷偷地走了。这次远征更有意思了。开始,一切顺利。他打败了有学者假扮的骑士,甚至得到了老天的帮忙,打败了一只饥饿的狮子。一路上也遇到了他人的捉弄,却以阴差阳错的做了又不少好事。本以为骑士生活还能再过下去。不料,学者再次假扮骑士挑战,这次学者赢了。堂吉诃德遵守诺言,休息一年。岂止,这一仗之后堂吉诃德大受打击,一病不起。在临终之前,他想通了一切,认识到了骑士小说的危害。

  塞万提斯一生是坎坷的。他曾被人诬陷而两次入狱。在狱中展开了《堂吉诃德》的创作。小说问世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幸得是,小说出版一年后他就与世长辞了。

  纵观全书,大家。必须为这个可爱的骑士而感到好笑,他是多么的滑稽呀。虽然他的精神很崇高,但当时的欧洲已经发明了火枪,以往伟大的,富有战斗力的骑士团已经落伍了,失业的骑士们沦为了强盗。本书就写于这样一个背景下。本书借以骑士小说的方式将骑士精神漫画,果然书一出版西班牙骑士小说销声匿迹。但这本书的宏观好处已经超过了作者的初衷。文中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职业,活灵活现的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下,有一些东西中将会被淘汰。同时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乔构成了鲜明的比较。主人不切实际而仆人则十分务实。成功的人物塑造,深刻的形象刻画,也无怪乎这部小说获得了“世界上最好的小说”称号。

  《堂吉诃德》读后感感悟与感想5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他创作的《堂吉诃德》更是开创了欧洲现代长篇小说的先河。由于一生的坎坷磨难,让他对生活、对世人更多了一份睿智的见解,自《堂吉诃德》问世以来,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

  6

  或许人们仅仅只为了主人公堂吉诃德的种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和疯子行为发笑,却不知这里面暗藏着作者多少心血、多少哲理。塞万提斯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他把对社会各阶层的描写同对社会现实的描写结合起来,逼真的再现出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老百姓的辛酸苦辣。

  在作品一开始,作者就让人跌入堂吉诃德真正姓名的迷雾,接着开始描绘疯疯癫癫的堂吉诃德的可怜遭遇,他告诉人们,阅读骑士小说会给人带来多可怕的影响。比如堂吉诃德在幻想自己作为骑士的意中人杜尔西内亚的时候,将她想象成一位公主、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王:她的头发是金丝,眉毛是天上的霓虹,眼睛是太阳等等,并且在每次杀敌前总是喃喃自语让她给他力量。还有最搞笑的是他把风车当做三头六臂的巨人,便骑着瘦马舍命冲去,结果被掀倒在地不能动弹,他的侍从桑丘告诉他那不是巨人是风车的时候,他仍然辩解说是魔法师把巨人变成风车。看到这些,你会认为那就是一个疯子。然而,在作者笔下的堂吉诃德还有另外美好的一面,那就是锄强扶弱、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以及对人类美好未来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还有一方面让我赞叹不已的就是作品中有很多诗,特别是十四行诗,虽然是翻译过来的,仍然很优美、很押韵,很多都是爱情诗,抒发对情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内心的孤独苦闷等。十四行诗是文艺复兴时期很具特色的新诗,以上这些都可以看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以及勇于抒发个人思想情感的复兴精神。

  《堂吉诃德》读后感感悟与感想

  7

  

  

推荐访问: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启示 堂吉诃德 正传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