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12篇

时间:2022-11-25 21:35:05 来源:思哲公文网

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12篇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大学生增强国家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肩负着新世纪中国伟大复兴的重任,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对于中国长治久安和大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12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12篇

篇一: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大学生增强国家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肩负着新世纪中国伟大复兴的重任,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对于中国长治久安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伴随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更加剧烈,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关键的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我们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找准自己的历史方位,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当代大学生要始终跟上国家发展事业前进的步伐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不断把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做新世纪改革创新的模范。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和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中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越来越融人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发生的变化必然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中国面临着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利益的新的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标榜“普世价值”,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价值观、推行文化霸权。而它们的价值观念又往往披着商业化的外包装,通过市场化的渠道进入中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冲击着中国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传播中完全占着主导地位,它们的信息传播给中国大学生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在削弱着他们的民族意识。特别是我们与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上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复杂,我们绝不能丧失警觉。”青年大学生在思想追求上恰恰存在求新求异的心理,在国家对外开放中,他们常常被西方文明的一些表象所迷惑,缺乏忧国忧民的民族关怀和使命意识。一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用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来评价中国的种种现实;还有极少数学生把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割裂开来。如何教育大学生既始终坚持走对外开放之路、学习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又坚决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保持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系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克服贪恋安逸享受、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脊梁。广大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演进的格局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可以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都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重要利益,有着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生动内容。大学生是具有宽阔视野、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2l世纪新人,他们密切注视着国内外时事,特别是对中国和国际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他们对关系中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问题非常敏感。这是当代大学生们有理想、有觉悟的良好表现。如何恰当地对他们的思想认识加以引导,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忧患意识教育,使他们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

  

篇二: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国防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关键在教育。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国防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有很强的综合促进作用,是磨炼身心的有效方法。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通过学校国防教育所积淀形成的道德行为、意志品德,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是一件利国利民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所以,军事课在普通院校开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国防教育是高校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国防教育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当今国际大环境是一超多强,超级大国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爱好和平的人民的限制。可是天下仍然远远没有太平,战争的威胁时刻存在,和平仍然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而非道义来捍卫。其次,国防教育对高级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充分认识国防建设的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对国防的义务感、责任感和坚决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第三,国防教育对素质教育也有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使命感,增强学习动力,培养良好的纪律观念和行为习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国防教育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御外来的颠覆和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加相应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大学生作为我国人口结构中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既是祖国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祖国的保卫者。因此,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国防意识,则与国防需要相适应而倡导和产生的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标志的群体行为观念。它不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且也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在政治上是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军事上的可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可转化为生产力。国防意识的强弱,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衰的主要标志。国防观念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国防教育,极力宣扬“大国防”观念,动员全民投入和关切国防事业。因此,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兴盛的精神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忧患意识日渐淡薄,国防意识、国防观念也淡化了。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对于我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知之甚少。对于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认识不清。对于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的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肃认真地对待国防教育问题,切实把大学国防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二)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树立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及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近代中国曾屡遭外敌入侵,国贫民弱,社会则像一盘散沙,这除了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的原因外,也与国民没有形成明确的国防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中华民族具有坚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以及安全为共同利益的现代社会国防意识的形成也是巩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力量。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

  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核心),能极大地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青年大学生的鼓舞和带动下能凝聚全中华民族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难都能战胜和克服。如1999年5月,美国用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首先是大学生发起了反美示威抗议游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三)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

  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教学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主要是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大学生强制性进行队列、射击实战、以及体能等方面的军事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这样,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练就其健康的体魄,丰富其人格修养、情感意识和道德素质。

  (四)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我国国防建设一直坚持走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的道路,这也是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如果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而又掌握了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为此,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教学,必要的军事训练,以便必要时为部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建部队的骨干,为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创造条件,为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有力保障。因而,大学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未来高技术条件的局部战争仍要坚持人民战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批高新技术用于军事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看,传统的人民战争的方式已经过时了。但是,人民战争的理念不能丢。在新的形势下,人民战争仍有它存在的意义,如信息战、网络战等一些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群众中的技术群体会大有作为。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投入到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列中来。那么,我们的青年大学生,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他们个个都有专长,如果他们受过较好的大学国防教育,走上社会之后,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周围的人,而一部分还将走上领导岗位,其影响和作用就更大了。在和平时期,他们是国防教育的骨干,而一旦战争发生,他们便成为人民战争的排头兵,能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战争,形成强大的合力,取得战争的胜利,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打牢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国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校的国防教育是通过集中军事训练,上军事理论课和分层次的多种形式国防教育,以及课程之外的国防知识演讲、竞赛、军事夏令营等军体活动来体现的,无论在德育,还是在智育、体育等方面,都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它不仅有助于良好道德的形成,而且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体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起到了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是按照《通知》要求进行教学的,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及方法上看,国防教育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的国防教育有着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军事课程之内接受系统国防教育,充分发挥着国防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通过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使他们长期处于脑力劳动状态,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普遍存在心理素质脆弱,视力下降,身体素质差等问题。而高校的军事训练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集中训练的特点是,严格、紧张、统一、有序。这对于刚刚走出家门的大学生来说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军事训练很好的培养了他们顽强拼搏和集体主义协作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为他们的大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极大的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可以增强勇于向困难挑战,勇攀科学高峰的意识。(三)、普通高校的军事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灵活。目前,高校国防教育基本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制作教学课件,形象生动,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最新最快最先进信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课外国防教育活动灵活多样,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长效功能。

  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

  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一)国防教育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国防教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有效载体,

  具有发展德育和体育的功能。就智育方面说,其功效也是非常显著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决定》深刻地阐明了智育工作的重心,就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国防教育对于推进这一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国防教育所依托的学科体系是军事科学。现代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军事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孕育了军事思维的创造性特点。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学习军事科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学生打破专业学习的思维定势,拓展思维空间,进一步提高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促进智育的发展。以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军事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强调自觉性和强制性的辩证统一。它既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调动积极性,启发自觉性,从而自觉接受教育,搞好训练;又靠强制的力量,达到教育训练的标准,实现教育训练的目标。军事教育要求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练兵。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有效地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吃苦精神。不难看出,国防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国防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的国防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国防教育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综合育人上下功夫,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在各种场合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

  (二)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昭告世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高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首先,国防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因为国防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育公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而国防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精髓,以国家防卫问题为中心的理性意识,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其次,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发出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让每一个公民都有爱国的思想、爱国的情感、爱国的精神、爱国的行动,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凝聚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和行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国防教育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之一。确立和弘扬集体主义精神,除了集体主义的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团体实践中对集体主义的理性感悟,并使这种理性感悟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高校国防教育以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训练为主要形式。军事活动的团体性和军事斗争的对抗性是军事领域的显著特点

  

篇三: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

  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摘要: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对象,其国家安全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忧患意识非常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是国家没有内部的混乱与疾患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这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含义。国家安全的十大构成因素: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

  当前,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仍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类传统的区域,忽视了对文化、信息等新兴领域的认识。比如,成都一大学生毕业后到承担国防重点攻关任务的某研究所工作。一天,他为了向网友展示自己掌握的歼十战斗机专业水准,抱着别人的信息都不准确,自己从事过这项研究,应当有责任发表一篇最权威的文章的想法,在网上编发了帖子,告知网友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泄露了国家秘密。这个大学生网上泄密,表现出极差的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倘若他稍有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保密意识,也就不会将国家秘密泄露出去而造成终生悔恨。再如,2007年5月16日,三个大学生因在当年1月份参加考研时,用摄像头、隐形耳机等作弊,涉嫌盗窃国家机密,而在西安沙坪区法院受审。这些事件说明,当前有些大学生不把国家安全放在心上,不能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放松了警惕,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国防意识。

  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第一,意识形态淡化的副作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文革时期,由于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因素,导致我国在外交中陷入孤立境地。为克服此种弊端,改革开放后,在国际交往中日益淡化意识形态因素。这虽有合理性、必然性,但难免导致国家安全意识的降低。第二,大学生大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在教室、宿舍、食堂中打转转,社会交往很少,缺少社会经验,这就很难接触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自然对其危害缺乏亲身体验,对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体会不深。第三,学校进行的国家安全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缺少针对性,方式僵化,内容空洞,引不起学生共鸣,效果欠佳。第四,由于当今社会腐败蔓延,思想政治课内容凝固僵化、空洞抽象,目前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越教育越不信。国家安全教育属于思想政治课,自然也受到株连,不仅不受重视,反而心存抵触,自然就难见效果了。

  --

  --

  培养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第一,抓好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强化责任意识。要教育全体人民同一切出卖祖国利益、损害祖国尊严、危害国家安全、分裂祖国的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要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认识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渗透到日常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之中。第二,提高高校教师对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认识。没有国家安全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国家安全教育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全、不完整的教育。高校教师要在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好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第三,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邓小平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国家安全涉及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保障。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大学生不能没有自己的祖国。大学生要把国家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不做任何有损国家利益、民族荣誉的事。第四,熟悉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对遇到的法律界线不清的问题,要肯学、勤问、慎行,弄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目前,特别应熟悉宪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出国留学人员守则等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数。第五,保持警惕,善于识别各种伪装。有的谍报人员和负有特殊使命的记者,常以你能接受的面孔出现,用交朋友、做学术研究、出国经济担保、旅游观光、新闻采访等五花八门的手段,套取国家秘密、科技政治情报和内部情况,对此要保持警惕,识破伪装,避免上当受骗,陷入违法犯罪。在对外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又要内外有别、不卑不亢;既要珍惜个人友谊,又要牢记国家利益;既要争取各种帮助、资助,又要不失国格、人格。要淡泊名利情,不受其诱惑。对发现的别有用心者,要依法及时举报,进行斗争,决不准其恣意妄行。第六,克服妄自菲薄心理,挺直腰板。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安全与利益,也有别人没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资源和秘密,还有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等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又是不可小视的大国,虽在总体上落后,又决不是样样落后。要看到我们也有许多世界第一和“中国特色”,有一系列国家秘密和单位秘密。作为中国人,决不可妄自菲薄、悲观失望,在对外交往中要挺直腰板,不亢不卑。

  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危机意识、深切的责任意识、昂扬的奋进意识,贯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奋发图强。同时,忧患意识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任务目标对忧患意识有不同的要求。进人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面对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胡锦涛指出:“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是由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新的复杂形势与艰巨任务决定的。中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国际环境新的特征和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特征,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培育与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基本国情教育、加强国际形势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系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克服贪恋安逸享受、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脊梁。

  

篇四: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大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而卖情报将国家利益置于经济利益之下这是当今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极为薄弱的病态表现也由此可以知道境外情报机构已经通过网络腐蚀将黑手已经伸向大学生正是由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薄弱才会被境外情报势力利用一步一步走向出卖国家安全利益的道路

  浅析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摘要]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国家

  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国家安危,民族危亡,公民的个人安全。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这个国家的稳定建设和发展,更没有繁荣昌盛。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下,国家安全问题更为复杂。[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一个国家的安全是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人民的生活。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不能仅仅是搞好专业知识的学习,国家安全意识也需要被大学生所重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我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同时,又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方面的制度引导,以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来说,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未来我国国家安全的捍卫者。

  一、我国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

  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值得就是大学生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方面应该具备的观念和总和,是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国家安全方面的体现。[1]在现阶段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不够到位,我国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不强,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国家安全的概念和认识还处于比较模糊的意识状态,缺乏对国家安全方面的正确认识,特别是在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方面的知识更为缺乏。以至于大学生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警惕性不高,甚至是经受不住金钱诱惑,将金钱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出卖国家安全利益。2014年8月5日,哈尔滨一大学航天专业硕士常某某被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农垦区分院批准逮捕。哈尔滨一大学航天专业硕士研究生常某某,为境外人员搜集情报资料达50余次,接受“经费”20余万元。该生的行为出卖了国家利益,其明知是犯罪行为,却没抵挡住金钱诱惑。经查,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间,常某某共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54次共计达60余份,接受境外人员提供的“经费”20余万元,严重影响国家安全利益,给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常某某已考上博士研究生,他对自己的行为后悔莫及。大学生为了经济利益而卖情报,将国家利益置于经济利益之下,这是当今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极为薄弱的病态表现,也由此可以知道,境外情报机构已经通过网络腐蚀,将“黑手”已经伸向大学生,正是由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薄弱,才会被境外情报势力利用,一步一步走向出卖国家安全利益的道路。目前我国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特务、间谍,对文化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等新内容方面还不甚了解,还有就是经受不住金钱诱惑,置经济利益于国家安全利益之上,出卖国家安全情报信息,给国家利益带来严重损失。另一方面,大学生认为当今我国处于和平时期,社会稳定,于是放松警惕,无意间泄漏了国家重要的安全信息。我国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十分重要,同时也十分紧迫。

  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原因

  使得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接受教育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且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围绕学习,接受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教学知识,且所学知识大部分是用以应试,用以解决生活问题及谋生手段,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十分缺乏。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在现教育体制下很难有实施,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得不到有效的普及,大部分的停留在空洞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僵化,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缺少针对性。

  (二)

  大学生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

  我国目前社会稳定,国家局势稳步发展,国防实力的巨大提高,国家国际地位在不断提高,难免使得大学生认为国家环境安全,外敌不敢入侵,无需高度警惕。加上西方文化的进入,难免会有落后思想的侵入,还有就是电影电视剧中的传统间谍、特务的传统形象影响,使得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了解不够深刻,国家安全意识淡薄。

  (三)

  落后思想文化的影响。

  当今的大学教育是开放式教学,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大大增加,当代大学生个人素质的落后也是有受到社会影响的。学生上大学以前一心高考,心无旁骛,有坚定目标,但到了大学就一下子失去目标,不清楚自己想要的。这个时候,大学生会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落后思想,较少的关心国家安全,较少关心国家周边形势,从而抑制了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的提高。

  三、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措施

  对于当前大学生薄弱的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及社会还有教育部门应当采取及时的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我们国家崛起的希望,教育是要培养现代化的公民,这样的公民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纯粹是讲授知识那么简单,现如今的教育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应该得到较好的改观。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至关重要,绝不能让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再次让境外敌对势力利用。首先是高校要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放到新的高度,切实落实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使国家安全意识深入大学生的脑海。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帮其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更多的切合实际,而不是空洞的爱国主义口号,不是空洞的国家安全教育口号,也不是应付了事。了解中国周边安全最新形势和案例,认真分析近年来国家安全局势的进展,周边存在的安全威胁及应对,以及周边安全威胁的缘由,甚至周边安全威胁势力的武器制造商,这些都应该是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中,大学生应该了解的。其次,社会媒体机构应该大力宣传国家安全意识信息和国防教育信息。社会媒体机构有着巨大的社会推动作用,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也是为了我国全社会的人民提高国家安全意识。每一条信息经过社会媒体机构的发布和传播,都会被很多人所了解,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同时,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的每一个自媒人,都应该利用网络手段,对国家安全的最新动态进行传播,进行客观正确的评判。国家安全意识,不仅仅是大学生的提高,也应该是全社会人们的意识提高。电影电视剧要对现代信息化时代谍战片以及其他战争片的拍摄。这些电影、电视剧内容都是围绕有关国家安全而虚构一个故事展开的,这对与国家安全教育的传播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在新形势下,境外敌对势力情报部门对我国派遣的间谍、特工等人员,不再是使用传统手段,更多的是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来谋取利益。电影电视剧对谍战片以及其他战

  争片的拍摄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营造国家安全意识的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度,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发展。也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国防安全意识教育。普及国家安全教育相关法律。法律是一种强制引导人们意识的手段,法律的普及可以让相关信息更为深入人心,国家安全意识的提高需要相关法律的支持和相关法律的普及。加强法制建设,是培养和提高国家安全意识的一个前提,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提高,需要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与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相结合,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国家安全教育深入到大学生的脑海,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1]马维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安全[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篇五: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论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关键字:大学生;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中国国家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主体的大学生,其国家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国家是否安全有着更直接的影响。面对现代大学生相对淡薄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大学生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央在05方案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中添加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着力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的学习、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一、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进步,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社会长期保持稳定,政通人和,一派繁荣景象。在这样的和平环境下,青少年学生往往认识不到国家安全面临的严重威胁,思想麻痹,缺少忧患意识。根据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大学生高度关注与国家、民族利害相关、荣辱相涉的大事,强烈盼望国家安全稳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但也有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漠、国家安全意识不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不强等现象。具体表现为: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虽然是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的安全和统一仍然面临严重的威胁。西方超级大国亡我之心不死,东面的强邻日本也不愿反思侵略历史。特别是,西方超级大国在前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日渐衰微的情况下,把中国看成其二十一世纪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开始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周边安全也存在不少隐患。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中日东海问题和钓鱼岛争端也日益升级。同时,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空前加强,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也使我国国家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当前,国家间的竞争日趋广泛、激烈,当达到白热化的时候,战争就在所难免[1]。因此,歌舞升平之下掩藏着波涛汹涌。对此严峻的国际环境,大学生大多缺乏清醒的意识。2、上世纪90年代初,走私、贩毒、非法枪支买卖、环境污染、跨国犯罪、经济情报战、疾病的跨国传播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虽已出现,但还构不成战略威胁。但现在这些问题已相当严重。而且“东突”活动猖獗,生物入侵滋生,洋垃圾不断涌入,新的国家安全问题跌现。加入世贸组织,在受益的同时,也使国家安全防范更加困难,一些传统手段将不允许实行,安全风险扩大到经济、文化、信息、科技人才等诸多领域。对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大学生大多缺乏危机意识。3、对国家安全的内容认识模糊。一些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还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样一些传统局部领域,未及文化、科技、金融、信息等新领域。一些大学生把国家安全等同于情报间谍活动,不能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觉得“国家安全与己无关或很遥远”,自觉不自觉地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放松了警惕,淡化了安全意识,认为“对外开放无密可保”,“和平期间无间谍”。由于国家安全意识的薄弱,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缺乏警惕,往往在不经意间泄露国家机密,甚至经不起金钱、美色等种种诱惑,不惜丧失国格人格,出卖情报,给国家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二、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

  1﹑意识形态淡化的副作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文革时期,由于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因素,导致我国在外交中陷入孤立境地。为克服此种弊端,改革开放后,在国际交往中日益淡化意识形态因素。这虽有合理性、必然性,但难免导致国家安全意识的降低。2﹑大学生大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在教室、宿舍、食堂中打转转,社会交往很少,缺少社会经验,这就很难接触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自然对其危害缺乏亲身体验,对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体会不深。3﹑学校进行的国家安全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缺少针对性,方式僵化,内容空洞,引不起学生共鸣,效果欠佳。第四,由于当今社会腐败蔓延,思想政治课内容凝固僵化、空洞抽象,目前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越教育越不信。国家安全教育属于思想政治课,自然也受到株连,不仅不受重视,反而心存抵触,自然就难见效果了。三、如何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齐抓共管分工合作,不断提高国家安全教育实效性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工作由来已久,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要提高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意三个结合。

  1.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2]所以教师必须以三个基本方面为教学目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及新形势的需要,在讲授爱国主义章节内容时可结合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来展开。通过爱国主义这条主线,把增强国防观念与国家安全意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上可以达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效果。因为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国家安全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大学生来说是否爱国不仅仅是道德要求,同时还是政治要求和法律要求。使大学生认识到没有国家安全意识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国家意识,因而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就很难在理性层面和整体意义上确立科学的国家安全意识。在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更要激发起他们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2.国家安全教育必须与国防知识教育相结合。目前高校的国防教育仍然是以单纯军事技能和军事常识的传授为主要内容,而没有将国家安全涉及的有关内容融入到国防教育课程中去。在课程设置上两门课分别有武装部的军事理论教研室和社会科学部的思政教研室承担,基本上是以各自为政的教学模式展开。这就要求高校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军事理论》课中,加强联系与沟通,使两门课的教学内容既达到有机融合又克服无谓重复。在《军事理论》课中,教师除了系统论述世界军事、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军事高技术和高技术战争这五大领域的前沿问题外,更要让大学生了解和体会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激发起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爱军情感。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则侧重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等。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与国防意识的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来报效祖国。国家安全教育只有紧扣中国的国防建设与发展的实际及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来展开,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求得教育的实效性。

  3.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与多渠道相结合。高校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应该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授课要求大学生“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3]。但是,以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主

  的国家安全教育并不是一时一事的突击性活动,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情况通报,而是一种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4]。因此,必须坚持主渠道的国家安全教育与多渠道的潜移默化教育相结合。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团组织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学校可利用社团活动、学术报告、外出参观等形式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导大学生正确科学地理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逐步增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科技安全、能源安全、文化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新国家安全观念。使每个大学生都清楚的认识到国家安全不仅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也事关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参考文献]杨英法,李文华.论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6,(5):P131-134[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193[3]王建中.军事理论课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1[4]肖佳灵.国家主权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5.

  

篇六: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姓名:吴君可班级:1202(net)专业:软件开发(net方向)学号:201202050233前言: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向着总体和平的方向发展,但战争的威胁任然存在。局部战争,恐怖主义,霸权政治。对世界的和平与国家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理应关心,关注这类事件的发生,时刻警惕敌对势力的威胁与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对国内外大大事的关注,增强国家忧患意识,增强国家责任感,

  使命感。

  一、国家忧患意识是什么及其重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我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集体乃至个人的荣辱兴衰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忧患意识是一个国家、民族危机感和使命感产生的动力源。人类的历史表明,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最终结果,势必会走上国破家亡的衰败之路。而忧患意识首先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大清王朝末年的衰败,直至丧权辱国悲剧的不断上演,就是明证。

  其二,忧患意识是唤起人们爱国主义精神的警示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这种精神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是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集中反映。

  其三,忧患意识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助推器。国防观念的强弱,事关国家安危存亡。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国防和国防观念的强弱,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强烈的忧患意识,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防稳固的重要基石。建国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选择充满忧患意识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对此,毛泽东同志的解释是,这首歌,教人们居安思危。因此说,忧患意识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执政者、决策者长远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机遇,也认清挑战;既看到成绩,也认清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永不自满地向前迈进。

  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一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一支军队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无往不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忧患意识就是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也是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和战略意识。的确,人类的发展史一再证明,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及个人来说,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其现状:

  众所周知,自70年代对越反击战后,我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无明显对外战争,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而一国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

  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周边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影响着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的实现。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回顾历史,冷战结束后,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已不存在现实的战争或武装冲突,我国在国土周围也不再面临重大的现实军事威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体上是稳定的,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总体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而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其中包括1.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2.美日军事同盟和日本对外军事扩张。3.南亚与中国安全。4.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5.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6.俄罗斯与中国安全。7.中美间的多方博弈还有就是现在中日的钓鱼岛之争

  三、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缺乏及其表现方面:

  在今天,大学生的总体思想趋向和价值观念是积极进取的,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

  如对国防教育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的不强。.2缺乏集体观念,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缺乏国家安全观念,不把国家荣誉放在心上。3.对我国国家形势及政治漠不关心,不爱看新闻。

  在政治方向上,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政治冷淡,对意识形态不关心,对政治理论学习不

  重视,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很多学生上这些课就是为了“混学分,,存在马列主义信仰危机,在价值观念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社会上很多负面因素,形成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

  值观,生活消费观念错位,铺张浪费,负债消费,在人生理想上,不少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减弱,不刻苦学习,精神萎靡等。

  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现实状况,只有让今天的每一位公民尤其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的国家忧

  患意识,才会促使他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关注国防。中华民族的明天才有希望。恩格斯

  说,。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目前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现状,及对思政课的认识,使我们认识到思政课中增强青年大学生忧患意识的迫切性及其

  对实现2l世纪中国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四、大学生如何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

  1)、开展各类的国防教育讲座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它将国防作为其首要功能,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具体讲,现代大学生应具有对潜在危机的预测、预警和预防意识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国防安全的需要,它有助于全民危机意识的提高和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有着紧密关系,它有助于大学生危机预测、预警和预防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有必要探讨国防教育中培养危机意识的策略。首先,应坚持一定的原则:如服务国防的原则、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发挥好国防教育研究人员的作用,一方面要让他们及时研究大学生关注现实的国防热点,另一方面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讲座内容,发挥直接的感化和引导作用。

  

篇七: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意义

  一、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国防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来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综合。而国防意识则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良好的国防意识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又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全党全同关心同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而民众国防意识的培养与强化,不能光靠战时去进行,在和平时期就应该加强。一般来说,战争时期人们为了打败对手,抵御外患,防卫观念是很强烈的,但和平时期人们就容易滋长麻痹思想、苟安心理,失去必要的防卫观念,没有了危机意识,那么最终只能落得挨打的悲惨下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而国防意识却出现滞后现象,大学生们普遍认为国防是政府的事情,是军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国防不仅仅是军队与政府的事,没有全民国防观念的提高,便不可能有真正强大的国防。其实国防离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近,尤其是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他们是社会

  中的新生力量,对他们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是培养他们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也是进行最基础、最稳固的国防意识教育,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国防教育通过系统规X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对于学生的爱同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国防教育的内容是有关国家的安全防卫问题,它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能够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通过国防军事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对战争与和平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国防历史、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有正确的了解,强化了国防意识,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居安思危、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等国防观念。二、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观念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军事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教育,能使人们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信念,中华民族有着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只有激发人们对祖国的热爱,才能使他们为祖国积极献身、流血牺牲。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军事技能训练,还是军事理论教学,爱国主义教育这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大学生经过军事课的学习,极易被国防这种关乎国家兴衰、人民生死的大事所感染,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集体主义思想是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大公无私的思想,是我们军

  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时,关心他人为重。在高校国防教育就是按照军队的基本标准来要求学生,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强化大学生的集体观念。现代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万千宠爱于一身,使许多学生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使部分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的心理,缺乏应有的爱心。总之,高校国防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有助于激励大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使命感、光荣感以与为保卫国家民族利益而自觉斗争的精神,对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三、高校进行国防军事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据调查,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活上家庭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贪图享受,观念上有功利倾向,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戒备心态,组织纪律散漫,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军事教育以军人的要求来训练大学生,有利于大学生在艰苦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培养大学生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品质。通过开展军事化管理的集中军事训练,使学生在“整齐划一”的队列训练和各项竞赛评比中形成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在“一切行动听指挥”中提高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在

  “紧X”中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在“有序”中培养文明礼貌品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由于军事实践是一项团体的活动,军事训练体能消耗大,具有对抗性、竞争性和艰苦性。通过组织各种项目的军事比赛、汇操表演、技术考核,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吃苦耐劳、勇于拼搏勇、敢顽强的精神,同时也是挫折教育的最好课堂。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教学,不但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对于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通过深入持久的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能够在大学生心中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对于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篇八: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大学生增强国家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肩负着新世纪中国伟大复兴的重任,新世纪新阶段强化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对于中国X久安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世纪,我国开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法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开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旧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伴随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开展,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更加剧烈,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正处于改革开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关键的开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我们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找准自己的历史方位,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当代大学生要始终跟上国家开展事业前进的步伐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不断把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做新世纪改革创新的榜样。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开展和我国已经参加世贸组织的条件下,中国对外放开日益扩大,越来越融人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剧烈,兴旺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发生的变化必定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中国面临着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平安和民族利益的新的挑战。一些兴旺国家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标榜“普世价值〞,向开展中国家输出价值观、推行文化霸权。而它们的价值观念又往往披着商业化的外包装,通过市场化的渠道进入中国,以潜移默化的方法冲击着中国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传播中完全占着主导地位,它们的信息传播给中国大学生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在削弱着他们的民族意识。特别是我们与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上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依旧十分锋利复杂,我们绝不能丧失警觉。〞青年大学生在思想追求上恰恰存在求新求异的心理,在国家对外放开中,他们常常被西方文明的一些表象所迷惑,缺少忧国忧民的民族关心和使命意识。一局部学生盲目崇拜西方,用西方的生活方法和价值观念来评价中国的种种现实;还有极少数学生把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割裂开来。如何教育大学生既始终坚持走对外放开之路、学习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又坚决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决,保持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系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克服贪恋安逸享受、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完成伟大复兴的脊梁。广阔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放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错演进的格局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可以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都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重要利益,有着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生动内容。大学生是具有宽广视野、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的2l世纪新人,他们紧密凝视着国内外时事,特别是对中国和国际开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他们对关系中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问题非常敏感。这是当代大学生们有理想、有觉悟的良好表现。如何恰当地对他们的思想认识加以引导,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忧患意识教育,使他们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

  

篇九: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国安全教育意义

  一、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注重国家安全意识的培养,增强国家安全观念已经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应当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结合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明确教育要求,努力实践探索,积极推进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为国家保持经济军事优势的同时,也扮演着危及国家安全的角色,如破坏势力通过技术窃密危及国家安全。全球化中发达国家还引发人才争夺战略,导致发展中国家大量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我国信息安全与人才外流现象都很严重,科技安全形势严峻;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信息传播快捷与自由交流带来方便,使传统意义的文化继承在全球化模式下失去原有空间,国家和文化边界正在消除,而文化生存是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一旦文化遭遇威胁,必然给国家带来危机。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有挑战就有应对。

  二、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现状

  国家教育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显示,当前大学

  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积极健康,但也有迹象表明,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尚很薄弱。

  第一,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认识模糊。大学生对国家安全

  还停留在军事、领土、情报这样一些传统的、局部的认识上。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失序的客观状态。当前,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内容,也包括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新内容,全方位理解国家安全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二,价值取向多元,原则性衰减。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念呈多元态势,虽其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向上,但功利色彩较浓厚,实用享乐主义为大多数学生推崇。这些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无疑会削减主流价值的原则性,最终导致社会价值的散乱,使国家精神意识方面的安全面临消解危险。

  第三,安全教育研究水平落后。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

  意识现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无法应对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三、如何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1.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思想认识

  目前,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还处于宣传阶段,远未达到有计

  划,有目标,规范化教育的层次。国家安全意识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识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2.结合“两课”建立长期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机制

  (1)国家安全教育与“形势与政策”课结合

  目前高校普遍开设《形势与政策》课,要利用《形势与政策》课加强以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尊严和国家安全意识为主的国家安全教育,这不是一时一事的突击性活动,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情况通报,而是一种政治性战略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在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的宣讲中,渗透国家安全教育,使大学生了解我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增强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

  (2)国家安全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相结合

  把宣讲《国家安全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法律基础课教学的一项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国家安全法》,增强国家安全的法制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同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活动作斗争。构建以国家安全法制教育为主干、国家安全形势教育相配套的教育内容体系,把国家安全教育与普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把国家安全教育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国家安全教育与课外法制宣传活动以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比如,举办《国家安全法》图片展览、宣传板报或知识竞赛,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作当前国内外形势报告,以及组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夏令营或利用暑期开展包括《国家安全法》在内的普法宣传活动等,都是在课外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良好形式。

  3.开展多层次的国家安全教育

  建立长期有效的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要在教育的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还要在不断深入加强三个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

  一是结合军事训练,使学生初步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坚持国家安全教育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生军训进行国防教育的有利时机,拓展国防教育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次学生入学后首先要进行军事训练,这成为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这一层次主要是在新生入学后,通过开展国防教育渗透国家安全教育,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初步建立起国家安全

  意识。

  二是开展自我教育,使学生主动深入了解国家安全法律。这一层次主要针对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来实施。在高校内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并采用学生参与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实现自我教育。如华北电力大学在2000年组建了大学生安全保卫委员会,在大学生中开展日常的安全知识自我教育且形成了规模,每年两次规范的安全教育月活动,通过组织国家安全专题讲座,使学生对国家安全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还组织各个班级治保委员进行国家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每个班都有部分国家安全意识较高的学生,并且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演讲等大型活动带动整个学校师生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国家安全知识。

  三是结合毕业教育,使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巩固。这一层次针对毕业生来进行。即在毕业生离校之前,通过学校邀请、国家安全机关派员作隐蔽战线形势报告等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在今后工作中,时刻牢记“国家利益高与一切”,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篇十: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姓名:吴君可班级:1202(net)专业:软件开发(net方向)学号:201202050233前言: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向着总体和平的方向发展,但战争的威胁任然存在。局部战争,恐怖主义,霸权政治。对世界的和平与国家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理应关心,关注这类事件的发生,时刻警惕敌对势力的威胁与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对国内外大大事的关注,增强国家忧患意识,增强国家责任感,

  使命感。

  一、国家忧患意识是什么及其重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我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集体乃至个人的荣辱兴衰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忧患意识是一个国家、民族危机感和使命感产生的动力源。人类的历史表明,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最终结果,势必会走上国破家亡的衰败之路。而忧患意识首先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大清王朝末年的衰败,直至丧权辱国悲剧的不断上演,就是明证。

  其二,忧患意识是唤起人们爱国主义精神的警示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这种精神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是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集中反映。

  其三,忧患意识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助推器。国防观念的强弱,事关国家安危存亡。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国防和国防观念的强弱,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强烈的忧患意识,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防稳固的重要基石。建国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选择充满忧患意识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对此,毛泽东同志的解释是,这首歌,教人们居安思危。因此说,忧患意识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执政者、决策者长远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机遇,也认清挑战;既看到成绩,也认清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永不自满地向前迈进。

  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一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一支军队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无往不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忧患意识就是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也是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和战略意识。的确,人类的发展史一再证明,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及个人来说,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其现状:

  众所周知,自70年代对越反击战后,我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无明显对外战争,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而一国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

  环境是我们寻求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周边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影响着国家和平发展和战略机遇的实现。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回顾历史,冷战结束后,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已不存在现实的战争或武装冲突,我国在国土周围也不再面临重大的现实军事威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体上是稳定的,有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进一步增强,不利于和平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时有激化,总体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明显特征,而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加紧重视周边安全形势。

  其中包括1.朝鲜半岛与中国安全。2.美日军事同盟和日本对外军事扩张。3.南亚与中国安全。4.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5.中亚五国与中国安全。6.俄罗斯与中国安全。7.中美间的多方博弈还有就是现在中日的钓鱼岛之争

  三、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缺乏及其表现方面:

  在今天,大学生的总体思想趋向和价值观念是积极进取的,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

  如对国防教育的学习兴趣不大,学习目的不强。.2缺乏集体观念,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缺乏国家安全观念,不把国家荣誉放在心上。3.对我国国家形势及政治漠不关心,不爱看新闻。

  在政治方向上,部分大学生对社会政治冷淡,对意识形态不关心,对政治理论学习不

  重视,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很多学生上这些课就是为了“混学分,,存在马列主义信仰危机,在价值观念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社会上很多负面因素,形成利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

  值观,生活消费观念错位,铺张浪费,负债消费,在人生理想上,不少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民族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减弱,不刻苦学习,精神萎靡等。

  面对如此复杂多样的现实状况,只有让今天的每一位公民尤其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的国家忧

  患意识,才会促使他们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关注国防。中华民族的明天才有希望。恩格斯

  说,。谁赢得了青年,谁就赢得了未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主要对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目前大学生忧患意识的现状,及对思政课的认识,使我们认识到思政课中增强青年大学生忧患意识的迫切性及其

  对实现2l世纪中国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四、大学生如何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

  1)、开展各类的国防教育讲座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它将国防作为其首要功能,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具体讲,现代大学生应具有对潜在危机的预测、预警和预防意识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国防安全的需要,它有助于全民危机意识的提高和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有着紧密关系,它有助于大学生危机预测、预警和预防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有必要探讨国防教育中培养危机意识的策略。首先,应坚持一定的原则:如服务国防的原则、以育人为本的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发挥好国防教育研究人员的作用,一方面要让他们及时研究大学生关注现实的国防热点,另一方面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讲座内容,发挥直接的感化和引导作用。

  一场好的国防讲座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国防形势和热点,让学生热血沸腾,由衷的产生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可以引导学生自觉的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激发学生强烈的国防忧患意识,积极投身到国防建设中去。2)、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对策探讨

  目前大学思政课主要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主干课,《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在这些课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爱国热情外,还可以结合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从反面渗透忧患意识的教育,培养其忧国忧民、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促使他们摆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是一种“教化”,是空洞的说教的错误认识,还可以刺激他们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终生。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思政课的认识,达到了思政课的目的,提高了思政课的实效性。3)以史为鉴。增强大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只有了解国中国的昨天,才能理解中国的今天,把握中国的明天。在中国近代史中,由于清政府的盲目自大、闭关自守,没有了解到欧洲的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最终在1840年后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历程,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年历程中,面对鸦片战争后的国家民族危机,忧患意识成为救亡图存的思潮,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奔走呼号,或维新或革命以至于流血牺牲。正是近现代先驱者们炽烈的忧国忧民之心使他们前赴后继不断探寻中国的出路,最终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才取得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最终胜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深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历史教训,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4)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提高思政课实效性要坚持的原则

  1,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当前大学生处于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特定人生阶段,价值观还不成熟,容易主观片面,脱离实际,产生偏激行为,思政课教师一定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国情、国内外形势为基础,让学生对建设中取得成绩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看到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树立科学的忧患意识。

  2,必须坚持自省与自信相结合。忧患意识除了有对历史和现实局限性的否定意向外,本身还蕴涵着超越局限、积极进取的建设性。在忧患意识教育中,自省与自信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自省就会趋向盲目乐观,没有自信,就会陷入悲观消沉,背离忧患意识教育的初衷,也背离了思政课的育人原则,更提高不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3,必须坚持忧患意识与行动的统一。要让学生明白忧患意识并非绝望、厌世的悲观情绪,那种对国家与社会说三道四、牢骚不断、叹息不止,只说不练式的“清谈”,绝不是正确的忧患意识。结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失去了忧患意识就会失去奋斗精神,失去生机和活力,通过在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国家忧患意识的科学培养,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而且也使得大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个人与国家存在意义,达到了国家危机意识和德育目标的统一,提高了国家安全忧患意识。

  

篇十一: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系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克服贪恋安逸享受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脊梁

  大学生增强国家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大学生肩负着新世纪中国伟大复兴的重任,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对于中国长治久安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伴随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更加剧烈,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关键的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我们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找准自己的历史方位,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当代大学生要始终跟上国家发展事业前进的步伐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不断把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中,做新世纪改革创新的模范。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和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中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越来越融人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发生的变化必然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中国面临着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利益的新的挑战。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势地位,标榜“普世价值”,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价值观、推行文化霸权。而它们的价值观念又往往披着商业化的外包装,通过市场化的渠道进入中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冲击着中国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传播中完全占着主导地位,它们的信息传播给中国大学生带来愉悦的同时,也在削弱着他们的民族意识。特别是我们与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上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复杂,我们绝不能丧失警觉。”青年大学生在思想追求上恰恰存在求新求异的心理,在国家对外开放中,他们常常被西方文明的一些表象所迷惑,缺乏忧国忧民的民族关怀和使命意识。一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用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来评价中国的种种现实;还有极少数学生把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割裂开来。如何教育大学生既始终坚持走对外开放之路、学习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又坚决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保持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系统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克服贪恋安逸享受、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脊梁。广大青年学生把个人理想融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同时,在诸多因素、诸多矛盾交织演进的格局下,对人们产生较大影响的国际性、地区性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可以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重大事件,都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重要利益,有着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生动内容。大学生是具有宽阔视野、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2l世纪新人,他们密切注视着国内外时事,特别是对中国和国际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他们对关系中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问题非常敏感。这是当代大学生们有理想、有觉悟的良好表现。如何恰当地对他们的思想认识加以引导,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忧患意识教育,使他们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篇十二: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

  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得失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虽然生于和平年代,但我们决不能忘记祖辈为国家的解放而付出的鲜血,我们必须随时保持着危机意识。所以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忧患意识非常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30年的和平时期。和世界上很多处于和平时期的国家和民族一样,我国有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即地方政府、企业、民众与国防事业的距离过远。普通民众对于国家安全的关注比较少,国家危机意识比较淡薄。

  以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观自古就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政治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的威胁和侵犯。有政治上的稳定和国土上的完整,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

  我国人民在海洋意识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同时也是海洋弱国。2001年5月,联合国缔约国文件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theoceancentury)。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发、利用、争夺海洋资源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个主题。这个大趋势告诉我们,谁在海洋上占据了优势,谁就可以在未来谋得更好的发展。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海洋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我国的战略利益。这使得我国不得不重视海洋,长期重陆轻海的历史和文化导致全民海洋意识薄弱,依然是我国目前海洋事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从发展海洋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解决全民海洋意识薄弱的难题,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全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推荐访问:大学生学习国家安全的意义 国家安全 意义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