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在经济形势和深化改革座谈会上发言,,2014年6月24日

时间:2023-08-15 10:20:04 来源:思哲公文网

一、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和改革创新情况(一)关于经济运行情况。(二)关于改革创新情况。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实体经济出现持续下行、低迷不振的现象。投资出现意向趋弱、进度趋慢的情况。房地产出现建销倒挂、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经济形势和深化改革座谈会上发言,,2014年6月24日,供大家参考。

在经济形势和深化改革座谈会上发言,,2014年6月24日

一、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和改革创新情况

(一)关于经济运行情况

(二)关于改革创新情况

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实体经济出现持续下行、低迷不振的现象

投资出现意向趋弱、进度趋慢的情况

房地产出现建销倒挂、资金链紧张的状况

金融信贷出现流动趋紧、风险加大的迹象

财政收支出现不平衡加大、矛盾加剧的趋势

三、下半年工作主要打算

(一)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

(二)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五)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经济形势和深化改革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4年6月24日)


一、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和改革创新情况

(一)关于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按照省政府全体会议精神以及李省长在宿迁调研时的指示要求,扎实推进“八项工程”,突出做好“六个优化”,深入落实“十项举措”,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表现出三个方面特点:一是稳中有升。全市经济在一季度稳步开局的基础上,二季度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1—5月,财政总收入、进出口总额、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7.8%、56.9%、17.9%,比一季度提升1.3个、17.3个、2个百分点。预计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7.3%,比一季度提升0.1个、0.2个百分点;各项主要指标均可实现“双过半”。二是结构优化。反映在产业结构上,1—5月,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机械电子四大传统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2%,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9.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8.4%,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5.1%,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6.9%,旅游饭店累计出租率位居全省第2。反映在投资结构上,前5个月,全部投资中工业投资比重达61.6%,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18.9%,提高3.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5.6%,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0.6个百分点。反映在税收结构上,截至5月末,全市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达85.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国税数据反映,前5个月工业税收增长17.47%,增幅全省第4(若剔除苏酒集团,增长48.09%,增幅全省最高)。反映在外贸结构上,1—5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全市免抵退出口销售额的40.5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分别占15.09%和7.68%,工业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民生改善。1—5月,全市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0.4%。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居民快于城镇居民1.6个百分点。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和民生六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95.7%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达到或超序时进度,改造老旧小区近15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6万余人,占中心城市人口近十分之一。创卫顺利通过国家技术评估,城市功能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关于改革创新情况。今年以来,按照省政府“以改革统领全局,把改革贯彻到政府工作各方面”的要求,我们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近两年深化改革的若干要点》,从加速市场主体培育改革、坚持资源要素配置改革、深化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等七大类30个方面入手,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总的思路是以行政改革为总阀门,一个水阀关紧,去除抑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种种束缚;另一水阀放开,疏放社会的“活水”,激发社会和市场主体的活力。

在减权去利、去行政化方面,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资格资质去行政化、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三步走”的总体改革思路,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资格资质去行政化、中介机构培育、社会组织建设、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改革,并将各项改革上升到制度层面,构建“步步推进、环环相扣”的改革链条。总体把握四个方向: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导向。把本不属于政府的权力事项全部推向市场,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事务的干预,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政府与市场、公权与私权边界清晰合理、分工合作有度的社会关系。二是突出“减权去利”改革核心。割断政府部门与其监管服务职能之间的利益链条,割断公务人员与其所履行的行政职责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促进部门职能优化、提升自身廉洁度。三是上升到制度层面。围绕阻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从一个个细节入手,对涉及破除部门利益、激发市场活力的改革措施,全部以制度化形式加以巩固和保障,真正让改革持久发挥动力。四是形成改革闭环。紧紧围绕“宽进严管”原则,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留改革缺口,确保各项改革顺利、高质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制定出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等11个文件,构建了以《总体方案》为纲的“1+10”改革体系,努力解决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把该管的事管到位。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认缴制扩大到股份有限公司,扩大“先照后证”范围,推行住所(经营场所)“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未纳入禁止范围的均允许登记。1—5月,全市新增私营企业6980户、同比增长30.8%,其中公司制企业3685户、增长93.6%。推进证照联动监管改革,成功争取省工商局把宿迁作为全省证照联动监管试点市,在全省率先构建部门协同监管的工作机制,启动建设证照联动监管平台,目前正在进行软件研发调试,9月底前可投入使用。实施并联审批制度改革,市本级和三县一区并联审批平台搭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并联审批项目已覆盖14个部门、27个行政审批(确认)事项,市场主体由有限公司1类扩至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4类,新增添和应用企业登记信息公示与查询、证照集中打印、并联审批“一表制”等3个便民服务功能。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上,出台《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实施方案》,以理顺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关系、打造政社协同治理新格局为目标,围绕“市场化、去利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原则,按照“放开培训、放开考试、放开发证”三步走的路线图,通过委托、授权等方式,先将资格资质认证权力和职能从政府部门剥离出来,再向社会组织有序转移,形成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市内资格资质项目相关培训已经100%下放给社会培训机构,第一步“放开培训”已基本完成,正在向第二步“放开考试”深化。

在激发社会和市场主体活力方面,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土地改革上,探索以土地银行等模式,开展土地经营权质抵押试点工作;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建立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土地信托合作;加快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已经在泗洪开展试点,年底前可实现县(区)全覆盖。金融改革上,积极推进投融资平台体制创新,加快推进市属5家投资公司实体化进程,平台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小城市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到9个小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目前共设有金融网点47个;充分发挥市级转贷资金及县区财政资金作用,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小城市开发和建设。财政资金使用改革上,对原有的12项专项资金进行整合,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实行统筹管理、分类使用、重点支持,实现专项资金从条块固定使用向打包统筹使用转变;按照“市场为主、政府推动”原则,实现专项资金扶持方式由全部无偿向无偿和有偿相结合转变;引入无利益关联的第三方进行独立评审,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按照独立、公正、公平原则开展项目评审,有效保障了财政资金拨付的公正公平,也减少了权力寻租的空间。

二、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国家在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后,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出台了一系列“微刺激”政策,包括定向降准、税收调节、棚户区改造、稳定外贸,以及在基础设施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等。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微刺激”定向政策效应并未充分显现。我们也做了调查和分析,当前主要还是层层行政管制和干预抬高了经济发展成本、抑制了社会主体活力。当务之急是想尽办法打破一切束缚社会主体活力的锁链和桎梏,充分释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打个比方讲,一个人长期带着手镣脚铐,让他跑一万米,给他喝再多的甲鱼汤都无济于事,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把他的手镣和脚铐给拿掉,让他轻装上阵。所以,当前仅仅做政策加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贷款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大的改观;再比如企业负担没有实质性减少,各种收费和管制依然偏多,等等。

当前,我国仍处在“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特别是受行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债务偏高、金融风险加大等因素制约,经济运行中的资金链、原材料、产品价格等问题持续影响着经济健康运行,预计经济下行压力将长期存在。从我市情况看,今年以来部分指标增幅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关注:

实体经济出现持续下行、低迷不振的现象。一是企业效益下滑。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利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低3.1个和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3.62亿元,同比增亏1.14亿元。二是重点企业拉动作用减弱。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13.9%,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4个百分点。洋河股份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0.3%、15.1%。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生产意愿有所下降,受宏观环境趋紧、市场需求不振、产能过剩等因素叠加影响,企业对市场预期较低,缺乏扩大生产信心,自发性收缩现象比较明显。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物流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并未改观,加之部分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下行,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部分企业出现成本倒挂。下半年,受中央关于保“增长下限”和省稳增长政策相继出台等利好因素影响,我们预判,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各项指标比上半年将有所回升。

投资出现意向趋弱、进度趋慢的情况。一是增速呈现回落态势。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4月下降0.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呈现逐步回落态势。二是亿元以上项目规模缩减。1—5月,全市亿元施工项目比同期减少14个,亿元单体规模同比下降0.8%,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增速低13.2个百分点。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受土地、资金、用工等因素叠加影响,一些项目难以落地,部分项目进展较慢未能如期竣工,有的甚至处于停滞状态或已经流失。同时,在宏观经济环境仍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意愿和信心下降,投资谨慎影响了新项目落地。反映在招商引资上,一季度,全市亿元以上新引进合同项目、新开工项目均未达序时进度。特别是在外资利用上,1—5月,实际到账外资同比下降21.83%,与年度目标脱幅较大。下半年,随着国家“微刺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预计未来两三个月投资将企稳回升,但出现大幅反弹可性能不大。

房地产出现建销倒挂、资金链紧张的状况。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投资、入库税收、开工竣工面积、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上升和商品房销售量下降“六升一降”的态势,建设与销售出现倒挂。其中,既有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刚需群体对房价下调预期较大,继续持币观望,也有受金融信贷整体趋紧影响,部分自主改善性消费者不得不搁置购房计划,不能形成有效需求。由于开发企业销售情况不理想、资金回笼压力增大,区域分化现象已开始显现。房地产市场容易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而产生波动,下半年我们将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时予以对接和调整,努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金融信贷出现流动趋紧、风险加大的迹象。一是存贷款增速放缓。1—5月,全市新增存款97.4亿元、增长6.6%,同比下降8.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少增92.5亿元;新增贷款95.3亿元、增长7.4%,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少增30.9亿元。二是工业贷款占比下降。从5月末数据来看,全市新增工业贷款21.96亿元,同比少增7.14亿元,工业贷款占比仅为24%。三是风险防控压力加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下滑,部分企业资金周转较为困难,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企业贷款违约风险不断上升,关联企业、互保企业的代偿风险逐渐显现。最近我们发现,落户我市的部分招商引资企业尤其是浙商企业由于异地母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资金链趋紧、信用违约风险上升等问题,风险传导至在宿子公司,导致部分省级银行机构为避免风险传递,对上述企业合理贷款需求,在审核层面上过度审慎,存在续贷不贷、压缩规模的现象,致使生产经营状况良好的招商引资企业,资金周转不畅。深究原因,一方面,在调结构、促转型的背景下,企业扩大产能意愿下降,部分重点企业甚至开始压缩产能,减少了贷款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监管要求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倒逼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对实体经济风险容忍度有所降低,在企业贷款上执行高门槛、严标准,企业资金需求难以得到保障。总的来看,国家今年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预计下半年应该会适时进行评估和微调,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导向予以进一步明确,但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不会出现大的改观。

财政收支出现不平衡加大、矛盾加剧的趋势。受多方因素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增速有所回落,但投入刚性需求基数持续加大,预计全市年度财政收支缺口将超过10亿元。一是可用财力增长压力加大。1—5月,全市公共财政收入完成92.8亿元、增长15.1%,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二是刚性支出压力加大。1—5月,公共财政支出123.1亿元、增长9%。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大主要税源出现大幅下滑,1—5月,建安房地产入库地方级税收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41.3个百分点;苏酒集团入库地方级税收同比下降49.9%。根据当前形势判断,预计房地产业和白酒行业在下半年难以全面复苏,加之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政策逐步调整到位,我市收支压力将进一步凸显。

三、下半年工作主要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特别是李省长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大力度激发社会主体活力,着力破解经济发展的种种桎梏和制约,着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努力巩固并不断扩大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认真落实《关于近两年深化改革的若干要点》,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资格资质去行政化改革。加强理论储备,为改革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加强载体建设,加快江苏宿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建设步伐,力争年底前建成省级产业园;加强对上争取,在改革试点、项目授权等方面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对全市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进行分类整合和市场化改革,推动事业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转企改制,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力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从“降低门槛提效率”向“减权去利”转变,充分激发社会发展活力。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围绕政府转移职能承接,从去行政化、政策扶持、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着力填补因为政府权力退出而形成的服务“真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基础平台打造、信用产品应用试点,着力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诫”的信用运行机制。

(二)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重点产业培育带动升级。在推动四大传统支柱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瞄准中国白色家电产业第五极目标定位,以总装和心脏部件为重点,打造国家级白色家电产业基地;依托中国绿色建材产业合作论坛,通过市场换投资的方式集聚一批龙头企业,打造国家级绿色建材产业基地;以第五代触控屏、LED、光热利用、光伏发电材料及与之配套的设备制造和配套耗材为主攻方向,打造国家级光电产业基地。以定制经济促进转型。通过政府、电商、智库、企业四方携手,为我市实体企业搭建网络销售平台,鼓励其直接为终端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产品,以定制化生产的模式推动企业销售网络化、产品智能化和功能个性化,实现跨越转型。当前,我们已选定将白色家电产业作为定制试点,并积极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开展定制合作,力争把宿迁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定制基地。创新电子商务企业登记管理模式,通过与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以设立商务秘书公司的方式,为入驻电商平台的网络交易经营者办理工商登记,吸引网络交易经营者将注册地选择在宿迁。明天我们将和京东商城“拍拍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完善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加快宿迁科技城建设,推进苏北工业研究院与高校研院所深度合作,探索建立全市统一的人才供需、对接和培训平台,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三)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强化政策稳定运行。从政策宣传、政策落实、政策创新等三方面入手,通过打造“您知道吗”品牌栏目、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评估等手段,让政策的激励、引导和示范效应发挥到最大化。强化融资保障运行。加强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稳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互惠共赢,确保工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占比达30%以上。强化市场促进运行。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积极搭建地产品销售“超市”,做好大小、上下、供需等各个层面对接,推动全市地产品互采互用。强化机制助推运行。完善企业定期、定点、定类会办机制,分门别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职能服务运行。加强煤电水油气等生产要素的跟踪监测和协调保障,超前谋划迎峰度夏,有效保障企业正常生产;高度重视政务服务的提升和保障,不断提高服务企业效率。

(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对于社会投资项目,特别是今年新落户的以格力电器、威王电器、东贝压缩机、安淇尔冷柜为代表总投资百亿元的白色家电项目,以康程新材料、浙富新型建材为代表总投资超过60亿元的绿色建材项目,健全项目联合审批机制,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等各类难题;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尤其是总投资1050.8亿元的180项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坚持向上争取与向下挖潜并重、向内筹资与向外融资并举,千方百计落实项目资金,尽快形成实打实的有效投入。突破一批重大项目。围绕抓立项、抓审批、抓开工、抓要素保障,集聚重点、加快推进徐宿淮盐铁路、通用机场、国电二期2×600MW级机组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储备一批长远发展项目。认真做好列入省“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的招商和开工建设工作,确保项目最快速度落地、最短时间达效;抓紧编制一批事关宿迁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发展的重特大基础设施和产业类项目,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建设“盘子”。

(五)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提升新型主体经营水平。围绕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培育和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双强”型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层次和带动作用。提升土地流转水平。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土地规范流转打好基础;推行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开展土地信托试点工作,让农民从土地上获得更多收益。提升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市场化、精准化扶贫导向,把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经济薄弱村发展、三大片区扶贫开发作为重点,年内实现全市75%的低收入群体人均收入达4000元、75%的经济薄弱村达新“八有”的目标。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省委省政府“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规范化建设、长效化推进”的部署要求,从紧从快把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的节点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六大体系”建设每年都有新进展、“十二五”末实现大突破。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定期开展全媒体政民互动活动,通过现场互动、全媒体互动、线上线下互动等多方位、立体式沟通交流,让群众进入我们的语境,进而理解并接受政府的思路和理念,从而对公众形成有效的引导。深入实施民生改善“一六二一”工程,加快推进八大类8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园林绿化、“两场一街一中心”(菜市场、停车场、餐饮特色街区和社区服务中心)、污水管网、燃气设施、公交站场等民生六项工程,切实抓好小区物业管理、“五小”工程、犬类整治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推荐访问:经济形势 深化改革 座谈会上 在经济形势和深化改革座谈会上发言 201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