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业意见】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实施意见【范文精选】

时间:2023-07-27 12:10:04 来源:思哲公文网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的实施意见各乡、镇、街道,市直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5〕7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意见】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实施意见【范文精选】,供大家参考。

【农业意见】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实施意见【范文精选】



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街道,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573号)精神,做好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创建目标

以争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为总目标,以“两区”建设为抓手,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主体培育、科技推广、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 2016年以乡镇为主体,依托邴集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陶庙马铃薯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区、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带,打造6个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依托乡镇“两区”,重点打造30个以上示范主体;2017年全面争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2020年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二、创建任务

重点围绕马铃薯、葡萄、山羊、生猪、水产、蔬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整合资源,聚焦“五大示范行动”,确保完成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22项重点任务,推动绿色转型。

(一)绿色增效示范行动

1.强化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农机农艺融合、植保专业技术,实现“三控一降”要求(控肥、控药、控水和降低播种量),确保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均减少5%、节约用水3%,小麦等主要作物播种量降低到合理范围。

2.突出畜牧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攻关。建立“猪-沼-粮”、“林-禽-草”等生态养殖模式,努力实现饲料中有害物质零添加、畜禽粪污零排放、病死动物零入市要求,确保年出栏10000只以上禽场、1000头以上猪场、100只以上羊场、10头以上牛场全部健全养殖档案、粪便全部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创建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和省级农牧结合示范基地,2017年建成省级安徽淮山羊保种场,打造全省畜牧绿色低碳循环模式样板区。

3.实行渔业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攻关。重点培育扶持10个水产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引导100亩以上的规模养殖池塘标准化升级改造,到2017年,建成省级集中连片100亩以上池塘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个,生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个,水产品产量年均增长5%,渔业产值年均增长7%以上。

4.推行特色农业增长模式攻关。围绕马铃薯、彩色苗木、果蔬等特色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争创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1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4个,创建中国彩叶苗木示范基地1个,省级果蔬标准园3个。

5.开展休闲农业绿色体验模式攻关。以邴集、陶庙“两区”、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带等为平台,依托振海农业、翰墨文化、湿地公园等,每年打造1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主体。

(二)品牌建设示范行动

6.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实施“品牌强企”战略,重点打造“界首马铃薯”公共品牌和“华信”富硒康、“吉祥三宝”床上用品、“福斯特”渔具、“吕长明”牛肉、“春峰”驴肉、“宏兴”果品、“沙河特曲”酒、“金裕皖”酒、“芬格欣”饮品等10个知名品牌。

7.稳步发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申报、认证进行奖补,年均认证 “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力争实现有机食品“零”突破。

8.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为契机,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围绕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每年申报12个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

(三)主体培育示范行动

9.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小麦、马铃薯、花卉苗木、种子繁育等优势产业中,每年培育23家示范联合体,培育10家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10.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对晋级全省龙头企业“甲级队”的企业进行奖励和扶持;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加工企业12个,到2020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10亿元。

11.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新型职业农民。以争创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为抓手,出台《界首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意见》,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60人,培育阜阳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合作社15个。

(四)科技推广示范行动

12.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开展农牧结合互利型模式和废物(畜粪+秸秆)沼气处理型模式试点,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绿色增产模式示范点,全面示范推广肥药减量控害、绿色增效的生态技术模式,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13.进行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小农水、现代农业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耕地质量提升,推广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促进养分平衡,构建绿色农业生态系统,建设生态高标准农田30万亩。

14.推进农信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示范。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小麦“一喷三防”物化补贴工作,加大关键环节重点区域农机补贴,全面落实“三推三节”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技术应用。在知名网站建设界首地方特色馆,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店设馆,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活动,每年培育23家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15.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与农业科研院校等建立长期合作,开展小麦、玉米、马铃薯绿色模式关键共性技术的协同攻关;支持丰絮公司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种子龙头企业;实施界首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站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16.实施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融合对接。加快培养农技推广和农业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在高产创建、绿色增长模式示范点,推进两者对接与融合试点,积极培育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主体,探索创新农业公益性服务有效方式,购买或支持具有一定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提供可量化、易监管的农业公益性服务。

(五)改革创新示范行动

17.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为契机,坚持规范操作、把握政策原则,明确时间节点和推进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运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等试点。

18.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完善土地流转奖补政策,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强化流转合同监管,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19.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试点,力争三年内全市139个村集体都有经营性收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综合设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中心,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推动城乡生产要素有序高效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20.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以省融资风险补偿试点县(市)为平台,完善农业保单质押贷款,继续开展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试点;继续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扩大抵押担保物范围,着力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1.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确保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持农业企业赴国外开发农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示范中心、农产品加工园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

22.狠抓农业招商引资。立足重点产业、重点区域,抓信息、抓项目、抓外出、抓考核、抓落地,切实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

三、创建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整建制创建工作,编制发展规划,制订创建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明确责任人,制定时间表,强化工作落实。邴集、陶庙“两区”,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带所在各镇,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各乡镇街道要培育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化联合体,争创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主体。

2.开展机制创新。一是围绕县域大循环,突出一个主导产业、制定一个发展规划、组建一个专家团队、建立一个指标体系、探索一个发展模式,制定完善治理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二是围绕园区中循环,突出前瞻性、创新性、引领性,优化产业布局,推广环境友好和生态循环农业集成技术,规划开展创建工作。三是围绕企业小循环,突出内生动力、市场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生产主体自我循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创建工作。

3.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加快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形成政府扶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行的政策体系。以农投公司为平台,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示范区、示范主体集中,向重点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集中。综合利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措施,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相关领域。强化技术与人才支撑,为创建工作保驾护航。

4.加强创建考核。市委、市政府对创建工作实行“月调度、季观摩、年考核”考核制度,对创建成果突出的乡镇街道、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补,在创建项目、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乡镇街道予以通报批评。

推荐访问:界首市 市县 农业产业化 【农业意见】界首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