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组织调研】关于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状思考(全文完整)

时间:2023-06-10 13:50:05 来源:思哲公文网

关于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的思考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为新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干部教育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组织调研】关于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状思考(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组织调研】关于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状思考(全文完整)



关于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状的思考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胡锦涛同志提出“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为新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根据《干部教育条例》、《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实际,笔者就当前贫困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作些肤浅思考,以供商榷。

一、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自然、经济、人文等综合因素制约,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滞后、质量低迷、效益不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培训平台不优。目前,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是当地各级党校。然而,贫困地区相当一部分党校师资力量缺乏,骨干教师后备储备不足,教学资源单一,教学知识陈旧,教育质量不高。同时,由于党员干部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党校基础设施老化,教育设备落后;党校教师进修机会过少,知识更新难以跟上形势,教学也难出效益。因此,当前贫困地区亟需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断改善干训基础条件,打造先进的干训平台,切实提升干训水平。

2、培训实效不强。新形势下,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但是,目前贫困地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一般仍以理论学习为主,培训模式陈旧单一,培训内容不够规范,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通用性内容多,专业性内容少,理论性的多,操作性的少;教育培训基本上仍是“灌输式”,教需分离现象较严重,教育培训实效不明显。特别是贫困地区有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对干训工作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平时把精力集中在抓经济社会工作上,而轻视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有的以工作忙、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紧等种种理由应付培训工作,选送“闲职”、“虚职”岗位的同志参加培训;选调学习的总是几位“常驻大使”,有的甚至不如期选派干部参加培训,致使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多年来一直未参加培训。

3、参训热情不高。当前,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普遍存在教育培训、考核使用结合不到位问题,出现“学与不学一个样”、“学习与提拔脱钩”等现象,致使党员干部参训热情不高。一些参训党员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千方百计找借口请假返回单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长时间“脱学”;一些参训干部“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把精力放在钻研理论、运用理论,解决思想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上,而是用在交朋友、拉关系和外出旅游观光,忽视了理论学习、党性锻炼和能力提高。

二、对策

1、强基是根本。主要是做好“四字文章”。

一是观念要“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树立培训出人才的观念。人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组成元素,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基础。要充分认识到培训出人才、培训出效益,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要把智力投资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把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作为人才资源的一部分,使党员干部培训与干部发展和履责的要求相适应,贯穿干部成长的全过程。其次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按照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技能与较高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不仅在于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因此,要把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作为干部培训的着眼点,切实增强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做好本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另外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步伐的加快,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须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满足党员干部终身学习的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终身任务,克服把培训作为间断短期行为,确立长期、系统的教育观,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出乐趣,学出本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驾驭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是内容要“实”。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搞空对空。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干部用成熟的理论指导客观实践,并将实践中成熟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做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文章。在搞好理论培训的同时,要多请一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和先进典型上台讲课。按照“适应、实效”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设计出实用生动的培训内容,才能使培训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三是模式要“活”。培训模式是培训的主体,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培训需求来确定教育培训内容,提高针对性与实用性。改变过去那种先定下主题,设置好培训内容,然后安排学员来培训的以“我”为主的培训方式,树立“以学员为主”的指导思想。在办班或选调选派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前,要先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向不同的教育培训对象了解清楚他们最想学的是什么,最缺的是什么。然后再以学员的需求为导向,提出相应的教育培训项目,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不断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突出培训对象的主体地位。改进的重点是要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培训方式为以学员为中心,让教师“以学员为中心”,突出培训对象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积极创造条件,推行以学员为主体的情景模拟、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教学法。要强化实践教学,多组织教师加强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调研,使他们在了解现实问题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使教师研究问题同学员感兴趣的问题结合起来。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网络教学等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各类教育资源,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一个跨区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网络。

四是机制要“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建立和健全各种机制。一要完善管理体制。要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使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才会保证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更好地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要完善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等文件的规定,将党员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表现列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任免的重要依据。从而提高党员干部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彻底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厌学”、“逃学”等消极对待学习的问题,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工作水平;三要建立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活力也在于竞争。要逐步把教育培训工作推向市场,构建起干部教育培训的市场载体,在加强党校建设、加大硬件投入、加快现代化教学设备配置、改善教学手段的同时,重视运用和开发社会的教学资源。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中来,探索建立县级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实行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教师互聘、动态管理等方法。

2、落实是关键。主要是做到“十个落实”。

一是认识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从讲政治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把思想认识提高到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这是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思想认识前提。

二是组织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健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党员教育培训联系会议制度,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机关、宣传部门、党校等为成员单位,负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安排部署和督促检查。同时,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纪检机关、宣传部门和党校要健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职能机构,保证足够的人员编制,充实必要的工作力量。基层党委可从实际出发,配备专兼职组织员,负责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根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和年度工作计划。

三是时间落实。中央“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对各级各类党员教育培训的时间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如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时间一般不少于40学时;新党员在入党后一年内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24学时;大学生“村官”党员在上岗前培训一次,签约期内每年至少培训一次,时间一般均不少于40学时;广大农村、城市社区党员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时间一般不少于16学时,其中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一般不少于24学时;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金融机构党员的教育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时间一般不少于24学时,其中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一般不少于40学时。这些时间上的具体规定,是保证“党员教育培训规划”贯彻执行的硬任务。

四是教材落实。要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建设。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党的基本知识简明读本、党史简明读本。地方各级党委可编写制作符合实际、各具特色、少而精的党员教育培训辅导材料。基层党组织可根据党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党员推荐学习书目,提供学习材料。充分发挥图书、报刊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倡导创建农村、社区“党员书屋”。

五是师资落实。要优化整合教育培训师资资源。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要求,优化整合党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要建立开放式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选聘党校干校和大中专院校教师、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科技人员、技术骨干、乡土人才、致富能手等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志愿者讲师队伍。完善遴选制度,探索实行师资联聘、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实现优质师资资源共享。

六是人员落实。除了抓“好四大工程”、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金融机构党员的教育培训外,还应抓好广大农村、城市社区党员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为确保党员教育培训不留死角,要广泛开设党员“流动课堂”。组织党校教师、讲师团成员、先进典型代表、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等,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流动办学、送教上门,力求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教育课堂。“流动课堂”要紧贴党员实际,从党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掌握的技术技能教起,帮助党员提高认识、丰富知识、增强能力。

七是场所落实。要有固定的教学场所。这就要开发整合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阵地资源。完善功能,强化服务,把村(社区)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成为农村、街道社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依托高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和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科技示范基地等,开展党员业务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等,对党员进行党的历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等的教育培训。要结合实际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积极推进军民共建、警民共建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八是制度落实。除了健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党员教育培训联系会议制度外,还要建立健全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加强党员培训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分期分批开展党员集中轮训。普遍推行农村党员春训、冬训的培训方式。推广菜单式选学等模式,采取专题辅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知识竞赛、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组织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委负责同志定期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围绕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深入浅出地作出解答,使党员思想上受到启发、理论上得到武装。总之要通过制度建设,促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九是经费落实。要妥善解决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各级党委(党组)留存的党费主要用于党员教育培训。各级财政在安排培训经费预算时要统筹安排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国有企业要从按规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中足额安排党员教育培训经费。事业单位要按规定渠道合理安排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各级安排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要向农村、街道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中央组织部代中央管理的党费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特别是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

十是检查落实。要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登记制度,承担党员教育培训任务的单位要建立学员管理制度和学籍档案制度,将党员参加培训的情况及时向其所在党组织反馈。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督促检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推动工作。

三、思考

1、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还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是观念陈旧、固步自封、小富即可、小进则满,缺少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同时由于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新知识、新技能掌握较少,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贫困地区部分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加强贫困地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然而通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实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拓宽干部视野、解放干部思想、更新干部观念、提高干部能力。因此,抓好贫困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2、教育培训工作是贫困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时势之需。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相对发达地区而言,长期处于封闭状况。因此,贫困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观念上,在执行中央政策水平和力度上,不可避免地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直面现实,缩小差距,必需发展,特别是要加快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亟需发达地区敢闯、敢冒、敢干、敢为人先的胆识,这种追赶型发展的紧迫感要求贫困地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在短时期内产生质的飞跃甚至是“激变”和“突变”,而这种胆识、能力和素质的获得的有效途径就是学习教育培训,特别是赴发达地区培训学习取经、实地考察。因此,抓好贫困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是发展贫困地区域经济的时势之需。

推荐访问:贫困地区 教育培训 党员干部 【组织调研】关于贫困地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