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业调研】县农业局关于家庭农场调研报告(完整)

时间:2023-06-04 18:00:06 来源:思哲公文网

县农业局关于家庭农场的调研报告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是家庭农场的慨念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调研】县农业局关于家庭农场调研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农业调研】县农业局关于家庭农场调研报告(完整)


县农业局关于家庭农场的调研报告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是家庭农场的慨念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县家庭农场发展才刚刚起步,截至目前,全县有各类家庭农场5家,在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应、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待鼓励和支持加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一、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一)可优化配置整合农村资源。家庭农场的发展有利于吸引大量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资源,大量的荒山、荒地、荒水、荒滩及效益低下的老基地等闲置资产得以重现生机,农村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其次,家庭农场经营有利于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增加资本投入、提高经营者素质、改进生产设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劳动生产力,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最后,家庭农场经营有利于吸纳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是人才密集型农业。

(二)可发挥农村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家庭农场经营者大多具有信息、技术、资本、管理方面的优势,对市场需求反应迅速,能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通过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区域主导产业的形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家庭农场经营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能较好地解决一般农户在结构调整中不敢调、不会调的问题,有利于带动周边农户的发展。

(三)增加市场竞争力。家庭农场经营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界定了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关系,产权明晰,利益直接,责任分明,从而激发了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使承包经营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经营者通过引进和利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改善家庭经营的生产条件,有利于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渠道。家庭农场经营的兴起本身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它的持续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而且也为直接参与农庄经营的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家庭农场的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分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准确把握兴办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

(一)农户主体,家庭经营。坚持以农户为主体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主要依靠家庭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核算。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根据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生产区域特色以及家庭农场经营类别,合理确定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和发展目标,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防止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稳步推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

(三)积极引导,择优扶持。鼓励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成立家庭农场,择优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引领家庭农场规范发展。

三、突出工作重点

(一)开展家庭农场注册登记。鼓励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取得相应市场主体资格。按照《德阳市家庭农场认定和登记管理指导意见》(德委农[2014]50号)执行。

(二)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培育行动。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工作,加快建立示范家庭农场名录制度。工商行政管理、农业、畜牧、林业、水务等主管部门要引导家庭农场在知识技能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物质装备条件、生产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选择有条件的镇,作为整体推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试点示范,在家庭农场规模认定、工商登记服务、加大财政扶持、创新金融服务、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等方面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三)开展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要制定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计划,以阳光工程等新型农民培训为平台,依托培训基地免费培训家庭农场经营者。加强对青年农民的农业职业技能、农业创业和农业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加强创业指导,完善现代农业创业补助政策,鼓励和吸引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市场经纪人等兴办家庭农场。

(四)推进家庭农场的联合与合作。积极推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产业组织体系建设,促进要素优化配置、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以家庭农场为基本成员组建农民合作社,重点支持粮食类家庭农场成立以农技农机融合作业服务为基础的农民合作社。推动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水面经营权或林权作价入股建立家庭合作农场。培育一批与城市社区、农产品交易市场、零售商场合作实行直供直销的家庭农场。

(五)推进家庭农场信息化建设。把家庭农场纳入农民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工程和物联网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网络平台、信息采集、硬件配置、站点建立和家庭农场信息员队伍等基础建设。实现进入名录库家庭农场信息化基础建设全覆盖,推进网上交易。

四、建议出台相关扶持措施

(一)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向家庭农场倾斜。按照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要求,充分尊重农民的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推进土地流转。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立的家庭农场,同等条件下可以享有土地流转后的优先承包经营权。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按照农业发展规划建设连片成方、旱涝保收的优质农田,优先流转给示范性家庭农场。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镇、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要为家庭农场提供法律咨询、供求登记、信息发布、中介协调、指导签证、代理服务、纠纷调处等服务。

二)支持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筹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一事一议等项目,应向家庭农场倾斜,分期分批推进家庭农场田、水、路、林等综合整治。对家庭农场因生产所需的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按设施农用地管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依规予以支持。

(三)引导家庭农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指导帮助家庭农场开展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标准化生产、生产记录档案、农产品自律检测、产品包装标识、合格产品准出、质量安全追溯等工作。鼓励家庭农场在种植业使用绿色防控新技术,在养殖业使用生态养殖新技术,开展种养结合生态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家庭农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四)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农技推广服务单位,要把家庭农场作为重要服务对象,指导家庭农场应用优质高产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和农机化等技术系列服务。扩大农资连锁经营覆盖面,加强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等服务。

(五)加大财政、金融、税收支持力度。县镇财政要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力度,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种苗繁育、加工储运、市场营销等。鼓励由政府出资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并与该担保公司享受有关扶持政策挂钩;要将家庭农场纳入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范围,分担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家庭农场融资担保业务所产生的损失。涉农金融机构要设计适合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特点的贷款产品,在信用评定基础上,综合采用保证、联保、抵押、质押等多种形式发放贷款;根据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和综合投入产出等因素,进一步提高对家庭农场信用贷款的授信额度,对农业产业化程度高的家庭农场要进一步做好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合作社 家庭农场 农户等供应链金融服务。探索开展大中型农机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引导家庭农场规模化生产纳入期货品种的农产品,进行质押融资、套期保值,防范价格风险。

(六)加强农业保险服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开展家庭农场互助合作保险和家庭农场综合性保险试点。加强保险与涉农信贷协作配合,针对家庭农场的特点,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和融资工具,开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引导保险公司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种类多、品种全、服务优、效果好的农业保险。

(七)维护家庭农场合法权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纠正并依法查处侵害家庭农场自主经营等合法权益,向家庭农场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行为。向家庭农场提供生产、技术、信息、资产评估等服务,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行服务或超标准、超范围收费。针对家庭农场的各类公益培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八)加强组织领导。将家庭农场培育发展工作纳入乡镇和有关部门的议事范围。县、镇政府要把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作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把家庭农场纳入指导服务范围。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开展家庭农场相关政策和典型案例宣传,及时总结经验做法,营造促进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推荐访问:农业局 农场 调研报告 【农业调研】县农业局关于家庭农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