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乡镇规划】北闸口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选文档)

时间:2023-05-31 14:20:04 来源:思哲公文网

北闸口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这一发展要求,“十一五”时期是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阶段性重要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规划】北闸口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乡镇规划】北闸口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选文档)



北闸口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按照这一发展要求,“十一五”时期是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阶段性重要发展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机遇期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我镇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构建和谐的北闸口镇。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市区委有关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团结拼搏,扎实苦干,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许多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积蓄了比较充足的发展后劲。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74493万元,比2004年增长13.6%,是2000年的倍,年均递增14.9%;税收实现10717.9万元,是2000年的4.28倍,年均递增3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40万元,比2004年增长14.7%,是2000年的2倍,年均递增15%

二、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十五”期间,全镇上下认真总结农业种植、养殖结构调整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种植和养殖品种,共投入2500多万元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了高效农业和都市农业。通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和逐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调动了农民科学种植、养殖的积极性。进行了冬枣、香菇、五彩甘薯等一批农业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发展枣粮间作近3000亩;进行了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建成占地800余亩的肉鸡、肉羊、奶牛、生猪等畜牧养殖小区8个,规模养殖户达32户,进一步完善了农业种养结构。新开挖、改造养殖水面5000亩,建成一个千亩连片水产养殖区,畜禽水产效益增加20倍,发展了蛋鸭、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养殖品种。建成了月桥村天津市实来德畜牧有限公司、北义金色年华、翟家甸之江生态园等一批农业经营企业,提高了全镇农业企业化经营水平。完成了镇内“625”工程建设任务,种植生态林100亩、金丝小枣2400亩。加大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力度,建小水库4座,新打和维修机井40眼,新建和维修泵站9座,夯实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三、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农业结构大面调整基本完成,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到70%,农业效益明显增长。

通过实施产权制度改革、招商引资、发展民营企业等措施,使全镇工业的行业结构和组织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设备、金属制品、精细化工、轻工等五个支柱行业。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竞相发展。全镇有集体和集体参股企业26家,私营企业295家,三资企业78家。

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快餐城、超市、集贸市场等一批较大项目的建成,使以餐饮、集贸为支柱的传统服务业进一步得到巩固。社区家政、房地产、信息中介、家居装修、保险等新兴服务行业方兴未艾。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220万元,年均增长21%

四、园区经济成为全镇经济的支柱

五年来,按照“一区两地”的模式,狠抓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建设了北闸口和正营两个工业园区。几年来,共新增企业51家。2005年,利用外资合同额完成1300万美元,利用外资到位额完成1077万美元;落实引进企业13个,引资到位额完成1.2亿元,其中“六个五”项目完成9个;完成标准厂房建设1.9万平方米;“五通一平”面积完成200亩。两个工业园区占地达到1700亩,基础配套设施及标准化厂房累计投入1.94亿元,入驻企业71家,企业投资额达6.1亿元,年产值18亿元,安排就业7600人。园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的进程,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镇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的提高。外资企业已经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园区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目前,全镇个体私营经济总量已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五、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五年来,全镇累计引进三资企业45家,直接利用外资合同额5120万美元,到位额4250万美元。2005年,全镇三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元,涉外税收6500万元。内引内联取得新成绩。“十五”期间,引进内资企业28家,累计吸引内资协议额23800万元,到位额19500万元。两个工业园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六、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五年来,镇区总拆迁2.5万平方米,新建住宅楼12万平方米,建成政安里、通安里、人安里、延庆里、建新公寓等住宅小区,现已入住人口6725人。新建公共建筑14幢,建筑面积37536平方米。镇区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修建了占地10000平方米的体育健身广场和占地20000平方米的绿地休闲园,拓宽了镇中心道路。建设完善了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照明系统及排污、排水管线,实现了滦河水入镇,24小时供水和天然气入户,有线电视入户率接近100%。镇级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建设初具雏形。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以经营城市为理念,以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直接效益增加、税收贡献进一步加大的快速良性循环发展的阶段。

“十五”期间,规划建设了北义中心村,新建住宅和商业用房约20000平方米,入住人口为1500多人。

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十五”期间,改造了农村低压电网,实现“两改一同价”。投资650万元,重建了月桥、老左营、正营、大芦庄及三道沟五座桥梁,新建了政和桥;投资1157万元,翻修村级公里路17条,总长度31公里;投资1200万元,新修了长3.3公里,连接津歧公路与津港公路的双东路。

七、科教兴镇取得新进展

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推广等工作,推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期间,引进和研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5项,投入资金9213万元;35家企业投入资金13932万元进行技改,新增经济收入34889万元;有17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2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保认证,组建产学研机构8家。推广农业新技术项目16项。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400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的北闸口中心小学,撤并了东右营、建新、仁字营三所分校,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老左营小学和后营小学实现规模办学。投资400余万元,建筑面积4020平方米的三道沟小学新教学楼基本建成。素质教育全面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均达100%。老左营小学、后营小学、北闸口小学获区级绿色学校。2005年,在全区督导评估中,北闸口中心小学列全区第二位,西右营小学列全区第六位。后营中学和北闸口中学合并,顺利完成了我镇初中教育资源的整合。

积极推进“351”工程建设,2005年完成红证培训20人、蓝证培训248人、绿证培训64人、农村经纪人培训271人、科技培训120人。

八、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成效显著

通过换届选举等工作,调整和配齐村级两委班子,成立了镇区居委会,基层党建和班子建设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继续深入开展了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厂务公开工作,完善了信访工作网络,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妥善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属地,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全镇20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小康村,其中有14个村建成宽裕型小康村,2003年建成天津市明星小康乡镇。

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基层文化骨干队伍达到10余支,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体育活动,2003年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称号。

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入户率达95%

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满足群众需要为标准,深入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和争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活动,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新格局日趋完善,计划生育率达99.6%,创造了我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

“双拥”成果得到巩固,科学普及、档案管理、国防教育、残疾人、募捐、献血、征兵等各项行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力开展了“四五”普法活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落实,公民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九、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企业从业人员的年人均报酬从2000年的6000余元增加到1万余元,年均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4600元增加到7260元,年均递增9.8%。五年来,80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积极落实了种粮补贴,减轻了农民负担。进一步扩大了企业从业人员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了农村低保标准。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成立了镇级慈善组织,加大帮扶困难群众力度。农村户厕改造、除氟改水工作取得成效。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全镇有7216户、共21993人参加了合作医疗,筹措资金120余万元。

“十五”期间,我镇经济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经济总量的增长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还有差距。二是镇村历史欠账多,包袱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三是工业和住宅用地存在瓶颈,电力等资源和能源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四是企业产品科技水平低、高层次人才少。缺少大项目和主导产品,增长方式比较粗放。五是群众增收渠道仍较少,就业不够充分。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着乘势发展的历史机遇和一定的发展优势: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滨海新区列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滨海新区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制定的《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意见》,明确了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把津南区推向接受滨海新区辐射的前沿。二是区政府“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带五镇一新城”的总体布局中将津港公路、唐津高速公路之间规划为现代工业经济带,将我镇定位为以电子信息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镇,这为我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三是南方社会资本和规模企业呈现出向北方转移的趋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知名企业来我镇投资。四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积累了一定的招商引资的经验,具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总体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科学制定和完善规划,拓展并留足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狠抓招商引资、园区经济、优势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等着力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发展公共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实力雄厚、人民生活富裕、文化繁荣昌盛、民主法治健全、社会文明和谐、生态环境优良的北闸口镇。

(二)主要目标

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到2010年到达149800万元,税收年均递增20%,到2010年达到2667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0%,到2010年达到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到2010年达到11700元。

(三)功能定位

建成以电子信息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镇。

(四)总体布局

构建“一轴两心三园”的总体布局。

“一轴”即以双东路为轴心。

搞好双东路两侧的开发建设,北侧东右营段规划建设居民住宅区,南侧依托正营高科技园区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并注重抓好双东路两侧的绿化美化,使双东路成为北闸口镇一道靓丽的景观路。

“两心”即镇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和北义中心村。

在镇行政经济文化中心进行居住区、行政办公区、体育中心、中心绿化、广场和商贸区等建设。不断增强镇区服务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安全稳定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公共管理功能。强化住宅小区管理,建设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文化丰富、管理有序、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新型小区,完成体育中心、娱乐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和卫生院建设。在逐步实施现有平改的基础上向西发展。结合津港快速路的规划,依托双东路,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的新镇区。使镇区逐步形成月牙河以东,以行政、文化、教育、商业服务为主;月牙河以西以居住休闲为主的格局。

结合国家(津南)农业科技园区、泰达(津南)微电子工业园区及天嘉湖风景区等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及正营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区建设,加大北义中心村建设力度,把北义中心村建成津南区最具特色的新型小镇。到2010年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000人。

“三园”即:北闸口电子工业园区、正营高新科技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

北闸口工业区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正营工业区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商贸物流园区,位于丹拉高速公路匝道周围沿津港公路两侧。

(五)发展战略

实施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实现优势产业规模化、工业结构优良化;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设备、金属制品、精细化工、轻工等五个支柱行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培育一批大中型企业。加快推进城镇化,完成镇行政文化中心建设,使北义中心村形成规模。积极推进土地集约整合利用,建成一批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及中心村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树立工业强镇的崭新形象。

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十一五”期间,在巩固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贯彻中央土地政策的同时,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完善区域规划,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到2010年从事农业的人员要减少到农村总劳力的20%以内。

1、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对镇管河道、干支渠进行清淤,进一步加大小水库建设,做好泵站、闸涵的修建,保证农业生产。

2、巩固农业结构调整成果,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农业示范基地5000亩,新建畜牧养殖小区5个,建设施蔬菜温室300亩。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发展名、特、优、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到2010年农业先进技术的覆盖面达到100%,组建农业中介组织5个。

三、加快推进工业化

以“六个五”工程为重点,继续扩张经济总量,增加就业岗位。进一步抓好新项目的引进、服务等工作,每年完成“六个五”项目12个,其中投入13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40%,力争在新建项目的科技含量方面有新的突破。加大园区经济建设力度,努力扩大园区规模,增强招商能力,产生聚集效益。

1、进一步发展园区经济。继续按照“一区两地”的发展模式建设好北闸口电子工业园区和正营高新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五金行业。到2010年,两处工业区实现“五通一平”面积2500亩。累计引进内外资企业130家以上,企业总投资累计达12亿元,累计从业人员12000人,企业年创税2亿元。

2、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要敢于到国际上去争,敢于与先进地区争,把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作为战略之举放在经济工作首位。一是创新招商方式,广辟招商渠道。在巩固以商招商、代理招商、以友招商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网上招商,注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招商。加大利用内资的力度,紧紧抓住南资北上、民资进城、城资下乡的有利时机,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努力争取利用内资和民间资本的突破。二是提高引资质量。注意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结合,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获得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促进结构的调整升级。充分发挥外资企业的聚集和带动作用,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将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更多的运营环节转移到我镇,鼓励和引导外商设立研发中心,向采购、服务、营销和研发等环节延伸。利用外资合同额、利用外资到位额分别递增20%,到2010年分别达到3235万美元和1990万元美元。

3、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化乡镇集体企业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经济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全民股份制。继续深化投融资、财税、社会公共管理、政府行政许可等方面的改革,创造促进发展的良好环境。

4、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贯彻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投资创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集体企业改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克服家族式管理、粗放经营、盲目决策造成机制弱化、优势退化等弊端,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发挥优秀管理人才的作用,促进企业不断增强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全镇个体私营企业达400家,并培育规模型企业5家。

5、认真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解决土地问题。在集约整合、成片开发、节约和高效用地、土地置换等原则指导下,利用好各种政策解决发展用地问题。完成建新、仁字营、东右营、正营、北义等村及北闸口、老左营等村部分土地的整合工作,通过土地整合解决扩域难的问题,为镇区及开发区发展提供载体。清理现有无效、低效用地项目,盘活存量。加强规划管理,严格企业准入制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建设多层厂房、增大容积率,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控和引导小企业租用,保护出租人有合理稳定的回报率。二是解决资金问题。拓宽融资渠道,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发挥银行主渠道作用,促进银企沟通。积极探索合理利用民间资本的渠道,形成民间资本有序流动、支持发展的良好机制。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提高企业信誉度,培育优势贷款担保主体。三是解决能源问题。加大电力设施建设,尽量减小供电紧张对生产和生活的不利影响。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

(一)建设镇级行政经济文化中心

贯彻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镇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以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集约整合土地,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完善镇“详规”,搞好功能分区,适度超前地搞好基础设施大配套,提升设施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完成建新、仁字营、北义、东右营等村的撤村建居,到2010年完成镇区人安里东侧、仁字营教师村、北闸口中学周边及建新村约6万平方米的平改工程,完成镇政府东侧等2万平方米的工改居工程,新建住宅楼25万平方米。并启动月牙河西新镇区建设,使镇区规划范围内的建成面积上现在的40公顷增加到80公顷,住宅楼面积达到42万平方米,镇居住小区入住人口增加到1.3万人。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路网建设。强化主干路与乡村公路衔接,完成镇区环形道路建设,规划建设月牙河西路,实现乡村公路互联互通,构筑大交通体系。

2、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到2010年完成镇中心幼儿园、镇卫生院、镇文化中心、镇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建设,规划建设镇养老院。

3、完善配套工程,集中搞好绿化、通讯、供排水改造建设,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场及污水处理厂进行中水利用,进一步完善地热供暖配套建设。完善电力布局,建设正营110千伏变电站和北闸口35千伏变电站,彻底解决用电问题。

4、搞好镇区管理。以社区福利、社区为老、社区就业、社区物业管理、社区医疗卫生、社区便民商业、社区文体娱乐和社区家政等为重点,建立镇社区服务中心,实现社区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社区服务社会化、产业化。整顿交通秩序,加大市容市貌和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执法管理和清扫保洁队伍建设,实现由突击整治向日常规范管理转变,由注重环境整治向环境整治和提高居民素质并重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法治化、制度化管理转变。

加大财政和项目单位投入力度,加快市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街巷垃圾容器封闭、清洁,垃圾、粪便收集密闭化,日清运率达到100%;全镇环卫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集贸市场管理规范,环卫制度健全,辖区内无违章占路市场和无证占道经营。

五、拓宽领域,大力发展服务业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以房地产开发、商饮服务业为主导,小中型农贸市场、运输、信息服务等兴旺发达的第三产业格局。着力搞好丹拉高速公路匝道周围,沿津港公路两侧的商贸物流区的规划建设。力争完成该区域2000亩土地的开发,初步形成商贸物流区的雏形。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

结合中心村和镇区建设,发展建设一批餐饮娱乐场所、便民店、连锁店、专卖店、超市等。重点做好社区服务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宽社区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居民基本生活服务不出社区,形成社区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综合性商业网点。积极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发展清洁、洗染、陪护、家教等家政服务。将工业园区纳入社区管理,发展园区物业管理,发展供电、气、交通运输、信息服务、餐饮娱乐、洗浴等内容的服务业,承担园区内工业企业的后勤工作,使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主业。

六、加快科教兴镇的步伐

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是实施科技兴工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工业企业为主体,多渠道、多层次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新技术,发展主导行业及产品,逐步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3年内完成全镇小企业的改造,关、停、并、转一批小、微、亏及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骨干企业为载体,积极培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产学研联合步伐,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开发研制,注重搞好老产品的更新换代,积极培育名牌产品。开发引进填补市以上空白的新产品40项,其中产值超千万元的产品10项,高新技术产品达三分之二。到2010年,科技贡献率达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二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平均每年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2项,引进新品种5项。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跟时代要求,发展高水平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推进改革创新,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形成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继续调整教育布局,整合资源,扩大镇中心小学的办学规模,建设北闸口第二小学,规划建设北义中心小学,完成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创建特色学校。小学毕业合格率达100%,升学率达100%。

七、加强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城镇

建设政府为主导,企业、家庭和社会互相促进的信息化应用体系,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以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企业电子商务等的普及应用为重点,推动企业管理和营销的信息化、现代化。以网络教育、网络文化、网上购物为重点,推进家庭和社会的信息化应用。以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为重点,推进社区信息化应用。

1、以政务信息化为中心,利用好“村村通”工程建立镇同各村的信息网络,在2010年前,建设好北闸口政务网,实现工业、农业、建筑业等政府职能的网上办公。

2、推进企业上网,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营销。企业上网率达到100%

3、搞好家庭上网,促进家庭信息化,到2010年全镇家庭电脑拥有率达到40%,家庭上网率达到90%

八、大力发展各项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遵循严控自然增长、加快人口集聚的原则,搞好计划生育,保持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建立完备的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倡导新的婚育观和生育文化。实现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开展生殖健康全程优质服务。年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8‰和0.9‰左右。放宽户籍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向镇区集中。积极吸纳中心城区人口和其他外来人口,扩大中心镇区规模。

搞好卫生事业建设,完成镇卫生院扩建,使之成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托老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3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使全镇的社区卫生服务形成网络化。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建立长效的扶贫济困机制,发挥慈善协会的作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农村改水工作,抓好除氟站的运行管理,确保农村居民饮用卫生水。

以先进文化为指导,处理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努力实现文化设施村(居)级20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开展高品位、多形式、广参与、具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创新活动方式,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广场文化。

发展体育事业,提高群体普及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的比例达到40%以上。不断改善群众体育健身的环境和设施,各村建设不小于篮球场面积的活动场所;在住宅小区配备健身路径和器材。

积极做好档案工作;搞好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事业;发展残疾人事业;以优抚安置为重点,推动拥军优属社会化,提高双拥工作水平。做好民族、宗教、侨务等各项工作。

九、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强基创先”工程,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村、居委会的执政水平,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做好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打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努力建设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发展环境,坚决查处有法不依、执法违法等现象,切实维护群众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全民普法教育,进一步完善法治宣传和依法治理体系,形成自觉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重点村的治理,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和调解工作,及时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形成乐于助人、勤奋上进、遵章守纪的良好社会风气。积极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和丧事简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五个一”创建,文明家庭、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十大系列评选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建设活动。

推荐访问:闸口 纲要 社会发展 【乡镇规划】北闸口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