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红山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时间:2023-05-24 10:00:06 来源:思哲公文网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2010年主要工作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山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红山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精选文档)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0年主要工作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工贸带动、城乡统筹、民生为本、科学发展”总体思路,开拓创新求突破,凝神聚力促发展,经济社会步入健康发展新阶段。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3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18.38亿元,增长19.9%;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6.3亿元,占财政支出13.2亿元的48%;引进国内区外资金39亿元,增长2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5亿元,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7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200元和8100元。

三次产业焕发新活力

第三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物流园区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整体功能全面提升。标志中心城区现代商业新形象的维多利商贸购物中心、印象红山城市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自治区单体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天虹花卉市场建成运营,承载城乡市场集聚功能的天丰综合商贸城启动实施。全市旅游中转站作用更加明显,实现收入14.5亿元。市区两级融资平台共为487家各类企业担保贷款5.5亿元,是金融扶持力度最大的一年。第三产业实现投资61.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8.7%;吸纳就业18.5万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70%;实现增加值80.6亿元,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51%,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工业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工业实现增加值77.7亿元,增长15.7%。48个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2.8亿元。金剑二期、中色四期、中凯风机等22个项目竣工投产,冶金、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农业投入力度持续增加。投资4500万元,新增设施农业1000亩,高产创建2000亩,打配水源井20眼,治理水土流失6000亩。投资3500万元,完成创森绿化5000亩。发放惠农补贴2842万元,增长107%,为历年最多。

重点工作跨上新台阶

经济开发区完成各类投资23.3亿元。启动了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一步完善了道路、铁路、高压线路等基础设施,储备土地880亩。建成区面积1.2万亩,入驻企业86家,实现增加值50亿元,税收2亿元,就业1.6万人。设立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管委会,编制产业园区1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3.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投资2.4亿元,储备土地2000亩,引进企业21家,11家投产达效。物流园区完成各类投资21亿元。三期路网、铁路专线、高速互通,车辆检测、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草原绿色食品调度中心等项目投入使用;旧车交易、汽修汽配、粮油家电、生产资料等市场建成运营。建成区面积7500亩,入驻企业165家,全年交易额90亿元,税收2.4亿元,就业1.2万人,成为目前自治区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物流园区。桥北组团开发改造融资9亿元,完成各类投资16.5亿元,动迁企业和居民1829户,建设道路9条6.5公里,铺设各类管线27公里,600套6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交付使用。一期动迁阳光公正,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回迁居民如期入住,行政小区规划和商住开发有序推进,年度目标圆满完成,魅力桥北、滨水新城的美好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民生事业取得新成绩

坚持民生为本、民生优先理念,全力实施承诺的八项民生工程。

公共设施

(包括道路畅通工程、环境整治工程、社区建设工程)投资3.3亿元。建成清河大桥,改造红山路和9条小街小巷,架设路灯400盏,新建、改造通村油路、砂石路17.6公里。以沿街立面整治、节点绿化亮化为重点,综合整治东城大街、钢铁西街3.8公里。改造旧小区6个,新建、改建公厕36座、垃圾房及压缩站25座。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文钟卫生院门诊综合楼,高标准完成二院内科病房楼和西城、桥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成1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10处标准化社区、7处草原书屋和10处体育设施。

公共服务

(包括公共设施开放工程、数字化管理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投资2.2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添置必要设备,各级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公厕、公园均按承诺如期免费向市民开放。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为契机,确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组织架构,完成项目前期准备。结合教育布局调整,实施了63个校安工程项目,面积25.9万平方米,一小、昭乌达小学、八中等32个项目共12.2万平方米教学用房竣工投入使用。

公共保障

(包括就业促进工程、社会保障和救助工程)投资2.3亿元。通过开发就业岗位、扶持自主创业、建设劳务基地等有效方式,新增就业6400人,劳务输出1.2万人次。启动6.6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54万元。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覆盖扩面,参保人数达到8.3万人。扎实推进退休职工、环卫工人、社区工作人员调资和低保提标。退休职工平均月增资160.5元,受益4345人,环卫工人平均月增资180元,受益1200人,社区工作人员平均月增资400元,受益234人,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290元和每年1200元,受益1.7万人。筹资发放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津补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提高到12%。募集社会救助款物折合人民币198万元,助医、助残、助困3000人次。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呈现新气象

认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定期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全年办理市区两级人民代表建议81件、政协委员提案132件,满意率100%。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监察和审计,严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依法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治理违法违规用地和私搭乱建。认真承办自治区第六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和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迎检任务。顺利通过五五普法验收。大力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平安城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多渠道、多举措有效化解信访积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妥善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公开选拔储备各类人才81名。成功承办全市计生工作现场会。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过两年创建,我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二道井子夏家店文化遗址被列入“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民族宗教、档案、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有新进展。

“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回首“十一五”,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我们审时度势,努力适应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构筑产业支撑,更加关注民生民力,经济社会呈现蓬勃向上发展态势。与祖国一道,走过了五年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经济实力增长最快的五年。立足于对区情的科学分析,深入实施“商贸立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三大战略,努力加快“三化”进程,围绕“工贸带动、城乡统筹、民生为本、科学发展”总体思路,全力建设“富裕红山、魅力红山、和谐红山”,在发展中求突破,努力打造新的增长点,促进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五年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4亿元、财政总收入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亿元,年均分别递增26%、24%、32%和15%。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最明显的五年。工贸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三次产业比重由3.4:39.2:57.4调整为2.5:50.2:47.3。以物流园区、中心商务区、西部市场集聚区为支撑,以旅游休闲、社区服务为亮点的第三产业充满活力;以经济开发区和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规模以上企业为骨干、以房地产开发为补充的第二产业持续向好;以设施农业、节水农业、观光农业为重点的第一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累计投入40多亿元。启动了新地组团、桥北组团建设和老城区板块式改造,新建和改造清河大桥、赤元公路、111国道等道路29条、小街小巷81条、旧小区16个。累计投入6628万元,建设文钟镇油路85公里和砂石路129公里。累计建设各类水源工程54处,解决3.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城乡绿化投入,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49平方米。实施了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粪便和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建设成果最为丰硕的五年。累计投入8.1亿元。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布局和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撤并学校18所,改建新建教学楼87栋31.6万平方米;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新建改建各类医疗机构26所,面积4.2万平方米。建成标准化社区36个,面积1.6万平方米,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平均达到231平方米。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文化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扎实推进。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民生投入不断加大,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五年。累计投入近20亿元。严格落实有关政策,确保职工、企业离退休人员调资和城乡低保提标扩面,环卫、社区、计生工作人员待遇逐步提高。1096户低收入家庭住进了保障性住房。五年提供就业岗位2.8万个,安置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形成,参保人数达16万人。实施了便民市场建设、农村危改、改水改厕、扶危济困、大病救助、残疾人康复等一大批利民实事,人民群众更加广泛地享受到发展成果。

五年来,我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始终处于全市前列,物流园区、经济开发区、设施农业,桥北组团开发、社区建设等工作成为全市乃至自治区的亮点。我区还先后获得“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自治区首届文明城区”和“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荣誉称号。五年的发展成就,凝结着全区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是各地区、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以及企业等社会各界携手创业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红山区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展望未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发展道路上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区域竞争日益剧烈,保持领先地位尚需付出加倍努力;土地、环境和水资源制约更加严峻,招商引资和结构调整要有新思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的状况亟需大力扭转;城乡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还很大;可用财力不足与民生投入需求增大的矛盾更加突出;行政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全区的发展,必须在未来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富民强区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机遇期。区委全委会议确定“十二五”期间全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区为总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工贸带动、民生优先、城乡统筹”战略,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着力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富裕、开放、和谐、魅力红山建设新跨越!

“十二五”时期主要目标:

——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5%以上,全部实现翻番。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到“十二五”期末,形成空间集聚、产业集群、功能集成、高度协作、合理高效的产业一体化布局,即: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东部工业及生活配套区,以步行街和物流园区为龙头的中部商贸物流区,以天丰综合商贸城和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为载体的西部专业市场及农业产业化区。向着建设蒙东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迈进。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增加总量的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1.7:47.3:51。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稳步提升,节能减排达到国家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绿化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城乡统筹发展步入新阶段。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八个一体化”。加快桥北组团、新地组团开发建设,适时启动红庙子、文钟组团开发和铁南、东城等棚户区改造。加快老城区综合改造步伐,加大旧小区、小街小巷、过街通道等投入力度,加强环路、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积极推进教育卫生、文体设施城乡全覆盖,城市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近郊农村供水和污水、垃圾处理逐步走向一体化,镇村公交通车率达100%。

——民生事业实现优先发展。集中可用财力,重点用于民生事业。健全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义务教育实现高水准均衡发展,幼儿和高中教育达到全市领先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全面加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体事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妥善处理各类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低收入者比例明显降低,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到“十二五”期末,城乡居民收入力争达到自治区平均水平。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只要我们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富民优先的理念,发扬干事创业、勇争一流的精神,保持奉公尽责、团结实干的作风,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再创一个辉煌的五年!

201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承接“十一五”坚实发展基础,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的起步之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更开放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更有力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今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强化开放创新,全力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维护和谐稳定,以建设“富裕红山、开放红山、和谐红山、魅力红山”的新业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5.8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21.1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7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700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推动产业集聚,夯实服务业长远发展基础

完善功能,增强中心商务区发展动力。以步行街为中心,向南沿哈达街建设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维多利购物中心、印象红山城市广场等商业项目,以现代城市综合体建设,引领赤峰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北启动步行街北延和桥北商业区建设,同步实施新华桥工程,形成以步行街和龙头山商业广场为节点、新华桥为纽带的商业黄金轴,打造蒙东第一商业区品牌。着力完善全市旅游中转站功能,加强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与推介,建设红山商务旅游中心,塑造特色鲜明、主体多样、配套功能齐全的旅游城区。适应中心商务区发展要求,整合存量资源,大力发展品牌、连锁、特许、专营等经营业态和法律、会计、咨询、公证等中介服务,提升经营档次,完善商务功能。 

坚持高水准,增强物流业核心竞争力。认真研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律,以保持自治区领先、争创全国一流为目标,加快物流园区发展步伐。继续争取政策支持,完善并实施园区四期规划。完成军械专线、成品油专线和集装箱中转站建设。加快推进中石油和中石化仓储库、冷链物流城、物流信息(青年)创业大厦、利丰汽车公园、汽修汽配城二期、旧车交易二期、公交枢纽站、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分院等十个重点项目。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功能,提升业态经营水平。依托园区信息和网络平台,大力发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期货交易,以及呼叫、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实现与国内重要物流园区信息、交易的全面对接,打造全国物流信息、异地结算、期货交易的重要节点。全年实现投资20亿元,交易额120亿元,税收3.2亿元,新增就业3000人。

推动市场转移,增强专业市场辐射力。加快天丰综合商贸城、赤峰商贸城建设,确定主营业态并合理分区规划,承接部分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特色街路市场向城区外围转移,打造新的商品集散地。推动古玩市场二期、天越市场扩建,力争年底建成运营。以更大的空间、更好的环境留商、稳商。继续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活动覆盖面,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活跃农村市场。

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支撑。正视环境和资源制约,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积极引导金属冶炼、绒毛纺织等产业加快技改升级,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支柱产业的支撑力和带动力。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鼓励支持远联余热余压发电、库博炉渣再利用、金剑烟气制酸、矸石电厂渣灰生产建材。创造中水回用环境,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推行清洁生产。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控。强化污染源排查,及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立足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着力发展和引进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走少污染、能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优化工业布局,增强发展后劲。继续完善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确保污水处理厂一期顺利建成,推进铁路专线、铁路货场和配套道路建设,储备土地900亩。适时启动商务生活区建设,逐步完善各项生活配套设施,满足园区企业工人和辖区居民生活需求。按照“一区一主业”的发展要求,推动机械加工园、循环产业园在“就地扩园、异地扩园”上实现新进展,吸纳关联企业、项目和要素集中。加大入园企业建设及投产情况排查,引导企业集约利用土地,挖掘生产潜能。把握国家、自治区大力支持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发挥先行优势,启动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二期2000亩“七通一平”建设,确保入园企业开工并尽快投产。着力引进国内知名龙头企业,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创树名牌产品,努力打造全市乃至蒙东地区一流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抓好重点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全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8个,计划投资24亿元。确保北奔重汽1万辆重卡改装、庆隆化工1000吨纤维素醚、鑫海20万立方米节能建材等项目年内投产达效。推动矸石电厂2×30万千瓦机组、远联三期100万吨钢、金剑10万吨电解铜等新建项目尽早开工。积极商洽香港迪宝电梯制造、辽宁华冶电器设备生产、天津金链德铜箔加工等项目尽早落地。积极为燕京、华源、赤药等各类企业搞好服务。到年末实现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三、积极推进产业互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着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民增收。年内发展设施农业1000亩,玉米膜下滴灌1万亩,规模化养殖小区2处。大力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集中供水、人畜饮水安全等水利设施13处,整修堤防、治理河道7.8公里,发展“一池三改”户用沼气1000户,进一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坚持以工业带动农业。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为重点,以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为依托,引导扶持农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立足全市及周边资源,着眼于更广阔的市场,把握龙头企业和市场终端需求,建设1--2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知名品牌,推动优质农畜产品进入城市高端市场。投资20万元,扶持规范运营果蔬、肉禽、花卉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与企业、市场、超市对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

坚持以服务业拉动农业。创新管理机制,提高天虹花卉市场专业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在蒙东地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高标准推进天丰综合商贸城蔬菜批发区建设,确保市场实现有序转移。适应城市化进程,鼓励引导在城市远郊发展观光、体验等休闲农业,大力支持、规范管理农家餐饮业,帮助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好农业保险、气象预警和防汛抗旱等工作,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四、提高开放水平,全力抓好项目招商

解放思想,优化开放环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更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大力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成本适度的商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多元包容的人文环境,让投资者创业安心、生活舒心。

明确目标,推进引资选商。正确处理招商引资与引资选商的关系,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引进项目。要明确招商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特色制造业和精品农业,认真组织专题招商。要强化招商责任。坚持主要领导抓招商、全员发动促招商,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办法,充实配强招商力量。要创新招商方式。注重“以民引商”、“以商引商”,积极开展企业招商、网上招商、会展招商。

研究政策,争取项目资金。充分认识上级项目资金对缓解财政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牢固树立争项目就是促发展的理念。结合我区实际,认真研究国家投资导向,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对接,及时了解掌握政策信息变化,从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夯实“三农”基础等方面入手,超前做好各类项目储备,做到政策到、信息到、项目到。采取有效措施,调动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取更多的上级项目资金。

鼓劲加压,抓好专项推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总抓手,继续强化重点项目专项推进机制,按照“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要求,围绕资金争取到位、建设时序进度、部门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强考核奖惩,力争超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加大对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36个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五、提高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桥北改造。今年,桥北组团开发改造进入全面建设的关键期,项目多,投资大,民生问题集中,必须以更严密的思路,更强力的举措,更细致的工作,保质量、保民生、保廉洁、保成功。坚持先行规划、后续挂牌的程序,保证规划和建设质量;坚持阳光动迁、和谐动迁政策,以完善的救助制度确保每一户困难家庭得到妥善安置;坚持单独核算、量力推进原则,确保组团开发综合经济效益;坚持规范程序、严格监督制度,确保建成廉洁工程。力争经过今年的努力,实现投资60亿元,一期核心区道路、管网建设基本完成,行政区、商业区和滨河景观带开工建设,65万平方米商住楼主体施工,37万平方米回迁安置房分期交付居民入住;同步启动二期(六大份片区)动迁、部分路网、回迁安置房和桥北文体中心建设;制订三期(哈达和硕片区)控制性详规。桥北组团开发建设实现梯次开发、滚动发展,再建一个赤峰新城区的构想逐步实现。

以全新的理念加快老城改造。针对老城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拥堵、管网渗漏严重等问题,按照“统筹规划、分步推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通过BT、代建、贷款等形式,推动老城改造。启动铁南棚户区改造项目,带动南环路(铁南大街)建设和“城中村”改造。铁南棚户区改造一期占地60公顷,市区两级政府计划投资7亿元,拆迁安置居民600户,动迁13万平方米。同步规划铁南大街,推进前期各项工作。投资3.2亿元,启动2567套共13.3万平方米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和农村危房建设。投资2.96亿元,建设新华大桥、新北大桥,继续整修部分排水管网和河道堤坝,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围绕红山和南山、道路和村庄、园区和城区,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步伐,形成区域连片、沿路成线、节点突出、地域特色鲜明的绿化格局。

以长效的机制加强城乡管理。加快城市数字化管理步伐,完成基础数据库建设和监控系统扩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构建区级监控和指挥平台,实现“网格化定责、全方位覆盖、零遗漏管控”的城市管理目标。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和镇街属地监管职能,加大年度考核权重,有效遏制违法用地和私搭乱建,切实加强“弃管楼”管理。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复检为契机,加快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粪便和污水处理等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运营,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努力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建设管理水平

社会事业利民。积极做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确保顺利通过检查验收。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强化民办幼儿园管理。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创建活动,努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以一职专搬迁新址为契机,调整专业设置,服务地方发展。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圆满完成三年校舍建设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做好魏家窝铺红山文化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争取草原书屋、体育健身等文体项目,加快市图书馆、博物馆接收改造,完成清真北寺修缮。优化人才引进环境,认真做好人才储备。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

基层建设便民。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对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村干部依法履行职责的教育和监管。依托社区服务平台,创新服务管理模式,积极开展诉求恳谈、就业帮扶、社会救助、义工服务、居家养老和文体活动等,打造精品特色社区。完善体制机制,开展农村社区化管理试点工作。

社会保障惠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提高退休职工工资。推行城乡低保网上审批,规范分类施保行为。完善城乡医疗救助体系,分类救助困难弱势群体。加强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实行灾害救助资金社会化发放。建设文钟镇敬老院,鼓励社会投资兴办养老事业。

文明法治安民。巩固“平安城区”创建成果,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以镇街“访调中心”为基础,组建村(居)信访调解中心,切实提高基层信访调解率。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健全长效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及时化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落实主体责任,有效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继续做好统计、档案、双拥共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等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办好10件实事。

1.投资1.1亿元,完成十七小、实验中学、寄宿制中学等31个校舍安全工程,面积13.7万平方米;新建6所公办幼儿园,面积1.18万平方米,解决2000名适龄儿童入园问题。

2.投资1000万元,建成2个标准化社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个标准化农村卫生室。

3.新增就业5800人,免费培训创业、失业人员3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2万人次。

4.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350元和每年1500元,全区享受低保总人数达到2万人。

5.建设红星、东城便民市场,年内交付使用。

6.投资2亿元,竣工交付经适房350套2.3万平方米、廉租房1071套4.4万平方米,改造公租房40套2000平方米、农村危房80户8320平方米。

7.投资3000万元,建成回小--红旗大厦、海达电器--市建设银行--赤峰商厦地下通道,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优化商业环境。

8.投资1000万元,改造红山公园、南山生态园,建成桥北公园、樟子松公园,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休闲活动场所。

9.投资1000万元,完成红庙子城镇集中供水工程、文钟三眼井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1.3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10.投资6600万元,改造迎宾路,治理小街小巷8条,高标准综合改造兴隆小区、银行胡同小区等5个小区,下大力气改善老旧小区的生活居住环境。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恪尽职守,努力建设务实为民的责任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合理摆布各项工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严格税收征管,强化增收节支。加大财政公共服务支出,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力所能及地多为群众办雪中送炭的实事和好事。 

依法行政,努力建设诚信公正的法治政府。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责任追究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发挥政府在诚信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模范遵守信用规则,努力塑造诚信公正的政府形象。

改进作风,努力建设作风优良的效能政府。强化全局观念,强化部门职责,强化工作监督和效能监察,把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向服务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和扩大公共服务。全面改进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做到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群众,为各类主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克己奉公,努力建设清正严明的廉洁政府。越是大建设、快发展的时候,越是要加强反腐倡廉,增强自律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加强审计和监察,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清正廉洁、作风良好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今天的红山区正处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团结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为建设富裕、开放、和谐、魅力的新红山而努力奋斗!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山区 红山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