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9篇

时间:2023-05-01 07:30:02 来源:思哲公文网

篇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得体会3篇

  篇一: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是我们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保证。在当前新常态下,更应加强这种自信心,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打牢自信的基础,深入挖掘和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好地把握当前发展大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

  首先,要积极反思历史,增强“认同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核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挥强大的自信力量,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其次,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坚持正确的方向,真正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发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实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篇二:

  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我们首先要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核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聚全体中国人的力量,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其次,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发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回归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握当前发展大势,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篇三: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心,对于振奋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多元文化发展的需求,积极反思历史,增强“认同感”,充分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引用本文:戴锐,徐菲.文化自信的构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21,23(2)

  :1-8.DOI:10.3876/j

  .issn.

  16714970.

  2021.02.

  001文化自信的构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戴锐,徐菲(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

  要: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构成性。但这种构成性不是基于文化的结构性,而是基于文化的生成

  性。基于文化的结构性去理解文化自信,就会导致理解上的认识误区和文化自信教育的实践误区。

  为避免对文化自信的抽象的或片面的理解,必须不仅从文化结构的特定层面深入文化自信的内部

  结构,还应当使文化自信的构成问题的认知逻辑,实现由结构性向生成性的转变。从文化的生成性

  视角看,文化发展进程自信、价值取向自信、创新能力自信、冲突解决能力自信和国际比较自信构成

  了文化自信的总体,同时它们作为文化自信的五种不同面相呈现出来。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需要

  经由主导文化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价值基础;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实践,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本体论基础;经由知识分子文化先觉和文化自信教育,巩固文化自

  信之生成的主体基础。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发展;主导文化;文化先觉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4970(2021)02000108目前,对文化自信问题的讨论已出现前所未有的使个体的文化自信转化为全社会的普遍文化自信。

  热潮。从理论界和广泛的社会舆论中对文化自信的理解看,主要关注了文化自信的意义、主体构成和自

  信状态,由此,将文化自信理解为“一个国家、一个民

  从文化自身的生成性出发,思考文化自信的诸种构成

  样态,对于确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可和总体肯定,从

  而产生出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自豪感和坚定信念”[1]

  一、基于文化的结构性的文化自信:

  已基本成为共识。但是,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的认识

  再深刻,也既不足以确立个体的文化自信,更不足以

  一种认识和实践误区当人们说“坚定文化自信”时,所由产生自信的收稿日期:2021210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210207021)作者简介:戴锐(1968—),男,安徽寿县人,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1?

  文化究竟是怎样的文化,文化自信该是对于何种文

  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怎样才不会成为固步自封的社

  应,尽管总体性的文化自信仍然存在并有其重要意

  义,但当人们具体谈论文化自信时,总会在文化之结

  构的各方面之间有所侧重、有所选择,由此使文化自

  会精神状态?当人们做出“目前中国的文化自信还

  不到理想状态,与中国的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地位不

  相适应”[2]的判断时,其所说的文化自信又是对于

  何种文化的自信?是怎样的自信状态?对此,无论

  信带有了显著的构成性特征。然而,也正是文化在结构上的复杂性,以及对文

  化的结构性缺乏清晰的理解,使得人们将文化作为

  思考和谈论、研究的对象时出现或者各执一词或者

  不知所云的现象。人们在强调文化自信时,出现了

  学界还是普通民众都还缺乏清晰、充分的认识。同

  时,还需要重视并正确面对的问题是:全社会的文化

  自信需要具备何种条件、经历何种社会过程?这些

  两种错误倾向或误区。其一,忽视文化的结构性,面

  对混沌一体的文化泛泛而谈。具体表现是,随着

  问题的有效回应,必须基于对“文化自信”这一主题

  中的“文化”理解。“文化自信”一语作为重要的政治和学术概念的流

  无论是众所周知的精神/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和行为文化之分,或者陈先达所论“理论

  形态的文化”和“世俗形态的文化还是C.

  P.

  斯诺在1959年提出的“两种文化”一科学文化和

  人文文化或其1963年提出的试图弥合二者沟通鸿

  沟的“第三种文化”,或者约翰?布罗克曼所指出的那种以科学的阐释、传播而非科学的发现为主要特

  征、试图让科学走向大众的“正在浮现的第三种文

  化”⑷,或者杰罗姆?凯根以强调社会科学与人文

  学科之间区分的“三种文化”[5],或者约翰?

  W.奥

  马利所提出的“先知文化”

  “学术/专业的文化”

  “人

  文文化”和“艺术的文化”四种文化[6](下文中为了

  行文需要,偶尔会借用这些概念),抑或其他关于文

  化的划分,都是有理由、有意义的,也直接关涉“文

  化自信”这一主题。这些划分也都基于一个基本事

  实:文化的结构性。尽管人类文化产生之初长期处于混沌一体的状

  态,在当代社会,人类文化也仍具有整体性与结构上

  的模糊性并存的特征,但文化的结构性却是毋庸置

  疑的。当然,这里的“结构性”还不仅仅因为文化作

  为“一个结构”是“由元素、单元和模式三个部分构

  成的”,更有其广义上的理解:就社会文化的大系统

  看,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对文化的要素进行价值

  取向、表现形式、具体层级的析分,乃至文化与空间、时间等相联系的形态或类型的划分,都是对其结构

  性的确认。基于这种结构性,一国文化与他国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导性文化与非主导性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物质文化

  与精神文化,如此等等,都在文化世界里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呈现其特色,发挥其作用,从而构成了人

  们生存于斯、成长于斯的文化支持系统。与此相对

  -2?行,文化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泛化,其实质内

  涵被抽空,其所应具有的重要意义也遭到了不应有

  的消解:在很多人那里,并不是确立起了实实在在的文化自信,而只是确立了一个“文化自信”概念一

  也许还是理解尚不清晰的概念,或者是对文化的抽

  象、盲目的自信,在这种情形之下,文化自信态度本

  身与“文化自信”概念一同遭到了滥用。其二,只针

  对文化结构中的某些元素、单元或模式,导致对文化

  自信的片面性理解。对文化自信的空洞、泛化的理

  解充其量只会消解文化自信的价值,尚不会对文化

  发展产生消极作用,但对文化自信的片面性理解则

  会危及整个文化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对之给予严

  重关切。关于文化自信的最常见的理解误区,即是过度

  重视中华文化结构的传统层面,将文化自信片面地

  指向中华传统文化,或其优秀部分。我国台湾著名

  学者曾仕强曾以“中华文化自信”为题专门讨论文

  化自信问题[7],强调“建立真正可以在未来得到全

  世界认同的中华文化”,书中虽然论及大量的现实

  问题,表面上已有时代性,但其基调却是基于民族性

  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固守,甚至还有研究者提出

  “理性认知儒学与《共产党宣言》的价值要义,古今

  一理,中外契合”,通过“儒学重构”

  “使儒学思想精

  粹成为真正令人切实感到文化自信的价值所

  在”⑻。应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然是文化自

  信的一个重要来源和基础,但是,文化自信并不是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的自信,也绝不止于对中

  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即便是已经基于时代需要

  而成功地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当然,怎样才算成功地实现是一个难

  以证实的复杂性问题,更何况如果成功地实现了转

  化和发展,还是传统文化吗?),也只能保证文化里

  会一历史过程之中,强化文化的生成性,也即文化为

  何及如何生成的方面。换言之,对文化自信的构成

  立于中国传统之上的中国特色,而不是立足中国当

  前现实的中国特色,更不能保证其社会主义性质。

  “文化自信”是一个发展性概念,文化自信则是一个

  问题的认知逻辑,应当实现由结构性向生成性的转变。时代性命题,如果仅将它作为一个民族性命题,反而

  无法保证文化的纳新、创新能力,无法葆有文化的生

  二、文化自信的基本构成诸面相:

  基于文化之生成性的理解为避免对文化自信的抽象的或片面的理解,必

  须不仅从文化结构的特定层面深入文化自信的内部

  命力,也无法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另一种常见的理解误区,则是过度重视文化结

  构的微观层面——具体的文化元素或单元。在大量

  的著述中,有以文学艺术为基本视野,从汉字、民族

  语言、书法、诗歌、舞蹈乃至陶瓷、公共艺术等不同角

  结构,还必须从文化作为“一种整体性、生成性和发

  展性的社会过程”的高度对文化的意义、走向和趋

  度谈论文化自信的;有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为基本

  视野,从节庆文化(如春节和端午节等)、礼仪文化、茶文化、体育文化(尤其是传统体育,如武术文化)、中医药文化、生态文化、乡村文化、方志文化等不同

  领域谈文化自信的;有以文化所内蕴的精神境界为

  基本视野,从乡土情怀、红色基因(八一精神、井冈

  山精神等)、道德文化、民间精神、宗教文化等不同

  精神追求谈论文化自信的;有以社会文化活动为基

  本视野,从出版、旅游、全民阅读等活动方式谈论文

  化自信的;有以地域、族群或人群为基本视野,从各

  地域文化、族群的文化以及形形色色的亚文化谈论

  文化自信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仅就地域而言,

  就有人分别探讨过天津文化自信、山西文化自信、湖

  北文化自信、贵州文化自信、云南文化自信、巴蜀文化自信、陕西文化自信、青海文化自信、新疆特色文

  化自信等等,甚至有研究者将“津味文化的现代化”作

  为天津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其中有些论述甚至只

  关注了文化的形式层面,而忽视了文化的价值取向,似乎只要被称为“文化”就值得自信、需要对之保持自

  信。好在人们尚未提及反文化一幸好没有。假如

  真的有人从反文化中去确立文化自信,那对于“文化

  自信”这一命题来说,该是莫大的讽刺了!上述两种误区的基本思维路径,都是对文化进

  行结构分析,试图分别找出某些优秀成分,从而以它

  们为对象,建立起人们的“信任一信心一信念”结

  构,这一思维路径固然具有局部、短期的有效性,但

  这种文化自信既不全面也有欠稳固。甚至可以说,

  任何基于时间、地域、领域、主体等差异结构的文化

  自信,都只能是片面的自信,从根本和长远意义上

  看,都会对文化发展构成阻碍。对文化自信的考察,

  必须从文化的差异结构还原到文化的根本价值和社

  势加以把握,才能对文化自信有清醒、正确的认识,

  既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又谋求文化的新发展。在

  这方面,沈壮海将“文化精神的自信、文化能力的自

  信、文化道路的自信”作为文化自信的“关键性构成

  维度”,此三者“分别指向文化的内容体系、创造主

  体和发展路径,也提示着我们推进文化自信建设的基本着力点”[9],在文化自信的构成问题上,采取的是在结构性与生成性之间寻求适度平衡的思路。不过,笔者认为,在“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上,文

  化的生成性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因为“自

  信”本身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指向未来的心理过

  程,其心理依据必然在于对文化之当前功能实现与

  未来发展的判断和期待。然而,强调文化自信的生

  成性,实际上强调的是,文化自信的构成不是基于文

  化本身的结构,而是基于自信作为“一种认知状态

  的品质”的结构,必须在体认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过

  程”所具有的整体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在这个意

  义上,文化的进步性、强大功能和蓬勃的生命力,是

  凭以自信的文化的基本品质,具有此种品质的文化

  也才有资格被体认为自信的对象。陈序经对文化的“静的方面,与动的方面,或者

  文化的成分与文化的发展的方面”以及“物质的与

  精神的”“变化的和累积的”[10]这一区分,既简明扼

  要又能给予方法论上的指引。循此思路,笔者以为,

  从历时态层面的文化演进历程(过去)、文化精神取

  向(当下)、文化发展态势(未来)和共时态层面的文

  化冲突解决能力(国内)和文化比较优势(国际)五

  个层面,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文化自信,由此,文化自

  信也便呈现为发展进程自信、价值取向自信、创新能

  力自信、冲突解决能力自信和国际比较自信五种主

  要面相。之所以以“面相”名之,是因为它不同于事

  -3-

  物一般结构中的总体与部分之间关系,这五种面相

  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

  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12]在当代中国,社会主

  既能够呈现出总体的文化自信,它们还会分别独立

  地呈现出文化自信的具体样态。第一,文化发展进程自信。指对中华文化自古

  义核心价值观,标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

  至今各个历史阶段的演进历程的总体趋势的充分自

  信。其意义主要在于,以历史的眼光、历史的方法对

  展基调和精神高度,它的切实践行则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反过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之

  待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防止以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矫正文化自负、文化自卑的社会心态,并对文化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予以有力

  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能在更大程度上保

  障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建设的良性运行,更大程

  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更大程度上促进人

  民群众迈向美好生活。时代的发展正向民众彰显出

  回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中华文化的历史长

  河不仅向前奔流不息,也是泥沙俱下,并非其所有内

  上述功能,因此便没有理由不对之形成坚定的文化

  容值得为之确立自信。倘使缺乏辩证的方法,片面

  关注其优秀成分或其不足并予以放大,就可能出现

  文化自负或文化自卑的心态。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总

  体上表现为“大陆连绵型文化、农业文化、中国封建

  制文化”[11],但它一方面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体现了当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积极反映

  和回应了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以其反作用推进了

  社会进步和人的精神成长。必须充分肯定其历史演

  化过程的进取性、进步性,以此在大陆文化与海洋文

  化、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争

  以及传承本来、吸收外来、创造未来之间中站定正确

  的立场。第二,文化价值取向自信。指对当前中国社会

  文化现状所蕴含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的根本自信。

  其意义在于,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社会主导价值

  取向的内容以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重要价值,通

  过价值取向的引导和社会条件的供给,帮助人们确

  立社会和人生实践的基本信念和具体路径。文化虽

  无处不在,却并非无所不包。在最终意义上,如陈先

  达所强调的,“文化是观念形态,是理论世界、价值

  世界、意义世界”[3]29“不把文化看成观念形态,文化

  自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问题就提不出来。只有

  针对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才有文化自强、自觉、自

  信的问题。”[3]37进一步说,观念形态的文化中也并

  非所有的内容都需要且能够成为自信的对象,文化

  自信的关键在于对文化作为一种国家实力一也即

  文化软实力的自信,只有对那些在社会和人的发展

  的根本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主导作用的文化内容

  的自信,也即对文化的基本精神一通常体现为核

  心价值观的自信,才是真正富有意义的。“核心价

  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o

  -4?自信。第三,文化创新能力自信。指对文化发展的未

  来趋势、前景以及文化生命力、生长力、更新力的充

  分自信。文化自信,不是简单地对文化所达到的当

  前水平和当前文化内容的自信,更不意味着当前文

  化已经优越到可以基于这种自信而放弃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努力去弹冠相庆,它必须是面向未来的自信。

  社会生产力发展,不仅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社会

  条件,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的不

  断发展,也对文化的超越性不断提出新要求。文化

  既然不应该、也不可能满足于当下的成就而自我封

  闭,就必须在兼收并蓄、应对危机中不断丰富发展,

  不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超越,就必须要不断在新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形成对文化发展趋势、前景的判断力,对适应新时代的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的选择力,利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实现创新的文化

  创造力。对此三种能力的自信,是可持续性的文化

  自信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第四,文化冲突解决能力自信。一种文化能否

  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性地化解文化冲突之道,既关乎

  该文化的安全,更关乎该文化的未来发展。对于文

  化自信来说,文化冲突的解决具有显著的生成性,一

  种文化遭遇其他文化时对待文化差异的开放态度和

  处理、解决文化冲突能力的自信,也因此必须成为文

  化自信的重要方面。在一定意义上,文化冲突既是

  促进文化创造的动力之源,也为文化创造提供基本

  的社会素材、问题域和精神进步的现实门径。一旦

  文化冲突得以解决,又恰好展示了文化(或新的文

  化)的功能、生命力。文化冲突的解决,还直接影响

  一个社会的文化转型。在一定意义上,文化转型正

  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解决文化的代际冲突的表

  现和过程。英格尔哈特以其著名的“物质主义/后

  物质主义价值观”分析框架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

  转型所进行的深入思考[|3],不仅在理论观点上对当

  前中国文化建设具有提示和警醒意义,还对文化自

  高度信心”[14]349。这正揭示了当前社会中文化自信

  的生成所应秉持的基本路向、所应践行的行动路径。第一,经由主导文化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巩固文

  化自信之生成的价值基础。文化自信在当前语境,尤其是在新时代中国特

  信和文化发展道路方面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第五,文化国际比较自信。指国民的文化价值

  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语境中,其所指向的对象,是在中

  认知以及对外文化传播、交流时在优劣比较中的充

  分自信。其意义在于,在世界文化的宏阔视野里确

  立中国文化的地位,它既指向过去的文化历程,更指

  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以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

  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

  向当下文化的功能和未来的文化发展。在国际比较

  社会主义文化,即是当前社会的主导文化。它在中

  的意义上,文化自信是一国公民对本国文化的一种

  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基础之上形成,以革命文

  信念,在本质和总体层面上是一种国家信念,是对于

  本国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文化的基本信念。它是在文化比较与评鉴、文化体认、文化选择和参与文化建

  设的一种基本价值预设和行动取向。换言之,这种

  国际比较自信并不简单地强调对本国文化的前述诸

  面相的肯定,还包括在认识到本国文化存在的局限

  或发展中面临的危机时应当确立的本土立场、奋进

  态度以及做出贡献的努力。这也正说明,文化的国

  际比较自信同样是文化的生成性的体现和要求。一

  种文化有了这种国际视野中的生成性,就能够理性、沉着地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而不纠结于“全

  盘伊化”,走上健康的“吸收外来”之路。无论是将文化自信作为话题进行谈论,或以文

  化自信为论题进行学术探讨,还是每一社会主体的文化自信的确立,都不仅是总体意义上的、抽象的,还必须是具体意义上的。基于文化自信的构成性,

  我们时代所应确立的文化自信,并不简单地从结构

  上定位为对某种具体文化的自信,而应当是生成论

  意义上的具体自信。生成论意义上的具体文化自

  信,也即文化自信的上述诸面相。只有文化自信的上述诸面相成为现实,文化自信才会真正成为“更

  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才会具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4]349。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

  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5]而若想

  确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就“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

  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

  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化为其社会主义特质,并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进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充实。一方面,传统

  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

  的来源或组成部分之间关系,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包括特殊阶段的特殊形态,革命文化

  本来就是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前两者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逻辑发展的总体成果。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

  化基础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优秀因子有机结合,构成

  了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特有红色基因”[16]。

  “红色”一方面指的是理想性,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

  另一方面则是革

  命性,指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达到理想的社会过程,而

  两方面又统一指向文化在宗旨上的“人民性”。在

  这个意义上,“传统文化抑或革命文化何者更为重

  要”的问题,只是无谓之争,因为更重要的是二者以

  何种形式、通过何种路径实现有机融合,服务于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以人民

  为中心”的宗旨和目标,对把握主导文化、摒弃无谓

  争论,无疑具有关键性意义。只有准确地把握主导文化,才能准确而深刻地

  理解中国文化所经历过或正面临着的文化转型。自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与现代化相联系的传统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民族化与全球化、精英

  与大众等重要的文化发展主题,民主、科学取向以及

  文学、艺术、法律、企业等特定文化领域的文化冲突,

  构成了纷繁复杂的文化转型现象。如果能够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观,就不仅能够确立对

  文化转型的正确认识,也能防范文化自卑、文化自

  负、文化虚无等消极文化态度的出现。主导文化,也是解决文化冲突的底线标准。当

  -5-

  前我国强调文化自信,这不意味着我国的文化就没

  有面临转型的困境、潜在的危机,甚至可能出现的文

  的创造性实践。绝不能将文化自信的本体论基础限

  定在文化繁荣,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品产出

  上。将文化产业等仍具器物性的指标作为文化自信

  的现实依据,不仅片面,而且误国。一个国家的文化

  化衰落。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发生的文化衰落本该对

  我国产生警醒作用,但实际上我国文化的发展似并

  未全面汲取其教训,在很多方面已经出现了蹈其覆

  自信,如果仅仅建立在对这些具体文化器物层面上,辙的危险。倘使一种文化以消极无为的方式放任他

  种文化对自身的侵蚀,甚至迎合他种文化,尽管可以

  其水平是无法达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水平的。

  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文

  避免文化冲突,但势必导致文化的自我迷失,以致社

  会成员处于长期的文化困扰和价值困境之中,产生

  化在量与质之间的关系上是复杂的,雅克?巴尔赞甚至还提醒道:“文化衰落事实上是与各种各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人的生存、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也难

  以得到健康发展。而倘使一种文化只会以闭关自守

  文化活动一所有这些收集、展示、表演和促进的活

  动一成正比的,而这类活动的发展和扩大是得到

  式的绝对拒斥、强制压服性的简单批驳甚至采取暴

  力性的自助策略去试图化解对自身可能构成危险、冲击的文化冲突,尽管可能会在短期内奏效,但从长

  远看,恐怕不仅徒劳无功,还会降低这种文化的免疫

  力,消减该种文化基于接收外来积极影响的生长能

  力,对文化的未来发展造成阻滞。第二,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巩

  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本体论基础。很多研究成果在讨论“文化自信”问题时,主要

  是从该命题的教育意义方面展开的。这固然重要,

  但无论“文化自信”论断的提出,还是对文化自信问

  题的进一步讨论,都不能止于其教育意义,更重要的应是它对未来中国文化发展方向、道路的重要意义。

  这也正是笔者所强调的文化的生成性视角的题中应

  有之义。倘若没有一个值得自信的文化体系、一个

  相较于其他一切文化都能居于更高水平的文化,通

  过教育而产生的自信便缺少了现实基础,缺少了对

  文化的理性判断和追求,就只能是一种短暂、盲目、无根的自慰性文化情感而已。进一步说,假如当前

  文化已足以让人们产生充分的自信,文化建设的必

  要性何在、向何处去,都会成为问题,对其未来的自

  信又何以确立呢?假使文化在精神、价值层面处于

  较低水平,即便人们对之确立了充分的、已无丝毫怀

  疑的自信,这种自信也不可能是积极、进步的。恰恰

  相反,在此种情况下,只会越自信,越是盲目自信,越

  阻碍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自信的“高度”,不仅是自信的程度之高,

  更是指文化发展本身的高度,也即主导性文化建设

  活动成果的水平和社会效能的咼度。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新时代,文化建设是一种以物质文化、精神文

  化、制度文化为主要内容,并通过各种活动体现出来

  ?6?善意的公众支持和私人支持的。其原因不仅在于,

  过多的活动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没有留下时间让人

  们消化和思考文化体验……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

  ……自我表现意识。”[17]4精神的高度,价值取向的真正进步,才标示着文化的高水平,才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也才是文化强国的实在表达。之所以将文化建设作为文化自信的“本体论基

  础”,还强调文化自信所针对的是“文化”而非其他

  徒具文化的外部表征而在实质上却反对文化的对

  象。在文化内部,还存在着自外于文化、自反于文化

  的现象。如前所述,笔者赞同“文化是观念形态”之

  说,但是,专业/学术领域的很多研究和创造要么只

  关注对自然、社会的技术改造,要么只关注自身的理

  论品位或专业地位,以致出现了深奥难懂到哲学家

  也看不懂哲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之类的“技术性问

  题”,雅克?巴尔赞就此评价道:“自从威廉?詹姆

  士、罗素和怀特海的哲学著述问世以来,哲学与历史

  一样,已被学术没收了,束之高阁,处于文化影响之

  外。”[17]10科学与文化的这种背道而驰不仅出现于巴

  尔赞所看到的美国社会,同样存在于当下的中国科

  学界,究其原因,则远不是专业化或专业主义、科学

  工作者的文化意识那么简单,而有着系统性的社会

  根源。至于那些貌似高深却无法让民众接受的“文

  化”,或者粗鄙到普通民众都为之侧目的“文化”,自

  然不会成为自信的对象,但是,文化建设中同样不能

  放松对这些倾向的戒备,否则让“文化”背离文化本

  身,也会毁坏文化自信赖以生成的基础。创造性地寻求文化冲突解决之道,也是文化建

  设的重要领域。文化低冲突并非一个社会中文化状

  况的最佳状态,更不是文化发展的目标追求。在一

  个开放的社会里,则更难保证文化一直处于低冲突

  的水平。在文化冲突的境遇中成功地引导民众进行

  正确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创造,促进整体的文化进步,

  影响的必要前提。知识分子的责任不仅在于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文

  才是应对文化冲突的关键和正途。为此,必须寻求

  化自信的生成产生积极影响,还在于其本人的精神

  文化生产本身,以及对消极文化的批判之中。在这

  方面,詹明信的“文化主导”概念无疑具有重要的方

  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创造性而非因循性的文化冲

  突解决之道。在这条冲突解决的道路上,权威与权

  力、官方与民间需要的是处于良好的合作状态之中,

  法论意义。“文化主导”概念所蕴含的是“某种主导

  性文化逻辑或者支配性价值规范的观念”

  “假使我

  经验与智慧需要得到综合地运用,近期与长远、利益

  与终极意义需要平等地得到充分关照。当然,不能

  指望在文化之间发生根本的巨大冲突——如两种们缺乏对文化主导的普遍认同,在分析问题时便难

  免显得固步自封,片面地把现阶段历史现状视为多

  元文化的简单呈现,视之为文化差异的随机演

  变”[19]432。反观我国的文化现实,在文化主导问题

  文化的价值观直接对立的情势下找到这种化解冲突

  之道,在一般的文化冲突中找到的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解决之道也不能运用于根本性文化冲突的解决。第三,经由知识分子文化先觉和文化自信教育,

  巩固文化自信之生成的主体基础。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体的一种面对自身文化,尤

  其是不同文化的比较与冲突时的基本信念、态度和

  行为反应取向。它既是某一个体的,更应当是全民

  的,是民众对于本国文化的过去、当下及未来的总体

  自信。马克思主义始终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既作为文化建设的主

  体,又是文化建设成果的享用主体,其文化享用的过

  程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文化建设的方向、进程和成

  果。在文化自信的社会生成这一主题上,人民群众

  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不过,不同社会主体在文化

  自信的社会生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会有较大差

  异。知识分子在文化精神的凝练、文化价值的传导

  等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更具权威性的影响力、更充

  裕的社会条件,为此,也应担负更重的社会责任。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在文化自信的生成过程中

  的差异,突出地体现在他们对全民文化自信所应产

  生的“率先”效应和对其他社会主体的引领性。当

  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概念时,尽管面对的是人类

  学领域的学者,但也可以合乎逻辑地扩展到所有知

  识分子。他强调,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

  的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

  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是要’复

  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

  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

  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18]

  这种文化自觉既是知识分子自身文化自信的认知起

  点,也是他们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产生积极

  上出现了统一性与分裂并存的窘境,这种分裂集中

  体现为“文艺的文化”出现了詹明信所揭示的“美感

  的产生已经完全被吸纳在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之

  中”[19]429的实况,而这种实况在我国并不只是“出

  现”而已,还作为一种流行趋势正逐步向“专业/学

  术的文化”等其他文化层面蔓延。换言之,通常所

  说的市场经济原则不仅对“文艺的文化”构成了巨

  大的冲击,对“专业/学术的文化”

  “人文文化”等也

  正在产生冲击或解构效应。由于文化现实的复杂性,还要求知识分子具有

  一定的文化先觉。正如冯骥才所指出的,“对于知

  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因为“知识分子的性质之一就是前瞻性和先

  觉性”[20]。当然,这种先觉责任既意味着知识分子

  要通过更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更宽阔视野的比较,

  以更敏锐的警惕性和洞察力把握文化的当前状况和

  动向,警示文化的危机;还要以更强的能力把握时代

  的脉搏,顺应时代的要求,预测文化的发展趋势。知

  识分子的文化生产自律和文化批判,将会在最大程

  度上减少前述“冲击或解构效应”,使文化自信保持

  在良性的轨道上。社会成员文化自信的生成,还依赖于教育和社

  会环境中得以塑造的知识素质和文化理解、文化追

  求。当前普遍进行的文化自信教育,往往只在思想

  政治教育的思维框架下进行,存在着多种实践误区,

  具体体现为:由于缺乏对生成性的文化具体的关注

  而导致的“文化自信”概念空泛化,基于地域、主体、时间等结构化因素而导致的文化自信的局部化或片

  面化,忽视国际比较、片面强调自身优越性而导致的文化自信的封闭化和自我肯认倾向,孤立地描绘本

  国文化的历史、现状而导致的凝固化文化判定,等

  --

  等。这些误区的存在,正是由于对文化自信的理解

  2019:17.[10]

  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误区所致。只有充分认识文化的生成性和文化自信

  之构成的诸面相,才能“拓展文化自信的认同理路,

  2009:24.[11]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

  以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出文化自信的新路

  径”[21],使文化自信教育真正有助于形成全面、稳

  固、可持续的国家文化信念,激发并维持民众的文化

  学出版社,2006:137.[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责任意识和文化创造行为。参考文献:[1]迟云,柴焰.自觉自信自强一一涵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2014:163.[13]

  罗纳德?英格尔哈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M].

  张秀琴,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

  出版社,2017.[1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

  的内驱力[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3:17.[2]厉震林.文化自信:从历史到现实[J].群言,2018(3):

  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14-17.[3]陈先达.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北京:人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16]

  梁鹏.红色基因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J].人民论坛,

  2018(11)

  :134-135.[17]

  雅克?巴尔赞.我们应有的文化[M].严忠志,马驭骅,

  民出版社,2017.[4]约翰?布罗克曼.第三种文化:洞察世界的新途径

  [M].吕芳,译.海口

  :海南出版社,2003.[5]杰罗姆?凯根.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8]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

  15-22.学和人文学科[M].王加丰,宋严萍,译.上海:格致出

  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约翰?

  W.奥马利.西方的四种文化[M].宫睿,译.北

  [19]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

  选[M].陈清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23.[7]曾仕强.中华文化自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店,1997.[20]

  冯骥才.知识分子与文化先觉[J].中关村,2013(4):

  88.[]张彩莉,闫博荣?“文化自信”视域下儒学重构与《共产

  党宣言》引领时代的价值超越性[J]

  ?佳木斯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2018(3):51-53.[9]沈壮海.论文化自信[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1]

  余达淮,陈文婕.文化自信视阈下中国道路的文化底气

  [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7-15.(责任编辑:许宇鹏)?

  ?

  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The

  Composition

  and

  Social

  Formation

  of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DAI

  Rui,

  et

  al(School

  of

  Marxism,

  Hohai

  University

  ,

  Nanjing

  211100,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possesses

  Vol.

  23No.

  2Apr.

  25th

  2020modernization

  program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new

  democratic

  theory

  founded

  in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

  is

  a

  revolutionary

  modernization

  plan.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the

  traditional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program

  was

  form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in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the

  modern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gradually

  constructed,which

  transcends

  the

  traditional

  socialist

  modernity

  and

  Western

  modernity.

  As

  an

  open

  prominent

  constitutive

  charact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instead

  of

  the

  structure.

  Comprehend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culture

  would

  lead

  to

  perceptual

  misunderstanding

  and

  mistakes

  in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education.

  To

  avoid

  the

  abstract

  or

  one-sided

  comprehension

  abou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it

  is

  necessary

  to

  penetrate

  into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rom

  the

  specific

  level

  of

  cultural

  structure.

  Furthermore,the

  cognitive

  logic

  of

  the

  composition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should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structure

  to

  the

  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rmation

  of

  culture,confidence

  in

  cultural

  development

  process,value

  orientation,innovation

  ability,conflict

  resolution

  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bility

  constitute

  the

  totality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and

  they

  are

  presented

  as

  five

  diverse

  aspects.

  The

  social

  formation

  of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needs

  to

  consolidate

  its

  value

  foundation

  through

  the

  leading

  force

  and

  influence

  of

  the

  dominant

  culture,consolidate

  its

  ontological

  foundation

  through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consolidate

  its

  subjective

  foundation

  through

  intellectuals

  "

  cultural

  foresight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education.Key

  word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development;

  dominant

  culture;

  cultural

  foresight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ty: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ZHAO

  Yuanyua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grasp

  the

  inherent

  law

  of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we

  must

  seek

  the

  logical

  main

  line

  of

  this

  theoretical

  a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the

  logical

  main

  line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the

  Chinese

  constructionof

  modernization.

  Theoretically

  spe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ty

  is

  the

  theme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of

  Chinese

  modernity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continuously

  promote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provided

  different

  theoretical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still

  in

  progress.

  At

  present,the

  urgent

  them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to

  focus

  on

  the

  Chinese

  road

  and

  constructa

  unique

  modern

  discourse

  system

  from

  all

  dimensions,especially

  the

  value

  dimension.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ty;moderni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inicization

  of

  MarxismOn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Red

  Gene

  Inheritance

  in

  the

  New

  Era/

篇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

  ——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

  云

  杉

  来源〆http://www.hbea.edu.cn/html/llxxysxjy/index.shtml

  湖北教育考试院理论学习与思想教育

  出处〆求是理论网-《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编者按〆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背景下,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建设历史经验,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对深化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本刊将分三期陆续刊出。

  今年以来,中央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最近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高度,为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文化历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积极探寻的一个领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推进,全党全社会对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分析总结这些年来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进文化建设,我一直在思考三个问题〆即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问题,涉及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发展文化。我以为,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〆觉醒、使命与担当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

  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々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可以说,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回顾近9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总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来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每逢重要历史关头,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起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在实现文化的历史进步中,有力地推动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顺应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步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纵观党的发展历程,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正是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高度自觉,即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

  1〃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文化最大的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对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定位,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逐步清晰的过程,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第一,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〆“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有的国家甚至提出,要把文化作为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都应当维系于这个轴心而展开。过去,我们对文化作用的认识,也往往局限于把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支撑来强调。现在看来,文化作为历史文明的积淀,作为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解决的是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对人类发展来说,文化可能是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追求。十六大之后,我们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新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

  第二,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我们以往比较多地强调文化的教育教化功能,对文化与民生的关系认识不深。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力量,无疑应当重视发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文化之于人类,应当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普遍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恩格斯说过〆“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进入小康之后,精神文化需要更加突出、更加强烈,解决人们“文化饥渴”的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讲改善民生,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々我们讲公帄公正,文化应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々我们讲幸福指数,文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々我们讲生活质量,文化应该是一个显著的标志。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人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更好地用文化温润心灵、舒缓压力、涵养人生,更好地丰富人们精神世界,满且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历史、传统、民俗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创意、设计、构思等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重要支点,品牌、形象、信誉等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经济具有更多文化含量的时候,经济发展才能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帄,才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生动实践,使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特殊作用。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有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我们常讲,经济发展一靠改革,二靠科技,现在看来还要加一条,就是也要靠文化。经济文化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文化与经济相融合产生的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

  2〃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讲文化自觉,不仅要有满腔的热情,而且要有理性的认识,有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否则,就会导致行动上的随意性、盲目性。应当看到,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对文化发展规律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作出多种多样的概括,见仁见智也属正常。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建设,尤其需要我们在文化发展的阶段性、文化构成的多样性、文化建设的长期性这三个方面,不断深化认识、加深理解、科学把握。

  第一,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状况。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条件下创造。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也孕育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既有历史的延续,又有着阶段性差异。这表明,任何文化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展开的,不可能超越历史阶段,更不是空中楼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第二,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多元一体、多样共生的,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强化主导、壮大主流。文化总是以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来展现的,但其中总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特别是在阶级社会,占据主导的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尽管儒、释、道等多种思想文化长期并存,但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是儒家文化。近代以来的西方国家,虽然各种各样的文化表达和文化思潮不断涌现,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始终占据主导。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对建设自己的主流文化更加重视、更加自觉。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新加坡为团结国民共同致力于本国发展,以国会法案的形式,确定了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同价值观,在全社会加以推行。可见,培育和壮大主流文化,是古今中外的通行做法。推进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相统一,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

  第三,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积淀的过程,推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文化涉及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涉及人们的历史认知、观念认同、理想追求。这些都需要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盖大楼、修高速公路不一样,不是三年五年能见效的,如果没有长期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的飞跃。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经典名篇、文化大家大师,都是在人类文化长期积淀和接力推进中问世和诞生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现的。有人说,如果政治制度变革需要6个月,经济体制变革需要6年,那么文化的改变至少需要6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但文化的变迁确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推进文化建设,既要有紧迫感,也要看到长期性,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做到重在建设、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决不能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更不能用暴风骤雨、搞运动的方式来进行。

  3〃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责任源于自觉,行动体现自觉。有没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反映着一个政党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是一个政党是否成熟、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党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肩负历史使命的政党,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东方大国的执政党,要长期执好政掌好权,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成,这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同时,一元与多样、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也更加纷繁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主流文化发展壮大,是对我们党领导水帄和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更加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担当文化的先锋,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构筑精神文化高地,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第二,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哺育了我们党,我们党也一直是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现在,我国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展开,外来文化大量涌入,这既给我们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带来机遇,也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带来挑战。有人说,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的伤害,不仅来自外部的冲击,也来自内部的自我贬低、自我放弃。还有人讲,一个民族不管有多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关键在你手里还剩下多少,你对自己的文化知道多少。我们党作为中华民族的中坚,作为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己任的执政党,必须以对民族、对历史、对后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好地用民族优秀文化滋养民族生命力、激发民族创造力、铸造民族凝聚力,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第三,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的多方面需求,是我们党履行执政使命、执政职责的必然要求。我们进行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着眼点应当是人,是人的精神的丰富、需求的满足,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现在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热切。我们党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仅有责任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也有责任保障好人民的文化权益、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让文化的阳光普照人民大众,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沐浴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四,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伴随经济的强盛,而且伴随文化的昌盛。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不仅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而且要致力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现在,有人提出“文化边界”、“文化版囶”、“文化主权”等问题,实际上是把文化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来研究大而紧迫的课题。应当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居安思危,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拓展我们的战略利益。

  (未完待续)

  二、文化自信〆传承、开放与超越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同时也要看到,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

  1〃不忘本来。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千方百计地弘扬,使其惠及当代、恩泽后人。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应当礼敬自豪地对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々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罗素曾经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现在,国内出现“国学热”,国际上出现“中华文化热”、“孔子热”,很多人都在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这也生动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传统文化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糟粕,需要摒弃。对待传统文化,还是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

  第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为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并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注入了先进的思想内涵,中国人民获得了科学的、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思想上精神上得到极大的解放。正如毛主席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我们现在讲“老祖宗”不能丢,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必然。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辨析主流和支流、区分先进与落后、划清积极与消极,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优势,应当倍加珍惜。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不断实现着中华文化的再生再造,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有的人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搞历史虚无主义,认为革命文化是“过去时”,今天讲革命文化没什么意义,随心所欲地戏说历史、消解红色经典,对英雄人物、历史人物进行颠覆性评价。这是对历史的歪曲,也是对文化的亵渎。应当看到,在中国人民艰辛革命历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升华,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不论现在还是将来,革命文化都是激励我们不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越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得到丰富发展。广泛吸纳、融汇一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

  第一,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以各自方式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只有兼纳百家之精华,融合各种文化之所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々如果自我封闭、排斥外来,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甚至走向消亡。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从中华文化自身来看,本身就是一种由多民族、多地区共同缔造,融多元于一体的文化,不仅包括汉族的文化,还包括其他几十个民族的文化。从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来看,虽然我们也有过封闭时期,有过闭关锁国、抱残守缺的教训,但在漫长的历史上,开放包容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比如,汉、唐时期,印度的佛教、西域的文化传入中国,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丝绸之路、玄奘取经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宋、明时期,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大量传入中国,马可?波罗、利玛窦等大量外国人来中国游学、传教、经商,更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融合。历史证明,开放包容不会削弱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反而在吸收借鉴中不断丰富壮大。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第二,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开放包容不是盲目崇外,学习借鉴也不是照抄照搬。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都有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离开了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文化的价值和作用也必然发生变化。同时,外来文化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优劣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上,一定要有分析、有比较、有鉴别,做到辩证取舍、择善而从。如果不加鉴别、好坏不分,甚至把糟粕和垃圾当宝贝加以引进,就会贻害无穷。现在,西方文化以其经济、科技实力为基础,在世界居于强势地位。西方的思想文化固然有其合理的因素,对人类发展进步有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消极腐朽内容。那种对西方文化“全面拒斥”或“照单全收”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势力打着文化开放的名义,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其目的就是试囶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对此,我们要保持应有的警惕。

  动。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对外来文化有着强大的整合能力,许多外来文化传入后,都实现了同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吸收外来文化,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要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々要同中国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々要同中国人民的接受习惯结合起来,创造适合中国人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只有通过转化再造,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着眼将来。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历史的辉煌,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的蓬勃生机,来自于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放眼世界、审视自己、展望未来,世界的变化、中国的进步、人民的伟大创造为我们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广阔舞台,当代中国文化正展示出令人振奋、再现辉煌的良好势头。

  第一,从世界发展大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格局初现端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既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也更加关注中国的文化,这为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契机。现在一些外国学者提出“世界文化东移论”,认为“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认为“未来在很多方面西方要向中华文明取经”。这些观点不一定准确,甚至有“捧杀”成份。然而,中国影响在扩大、中国文化吸引力在增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上的文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华文化兴盛的势头不可阻挡。只要我们把文化建设放在世界发展大背景下来审视和推进,牢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不断展示新优势、创造新天地,就一定能够使中国文化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使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提高、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道路,也是一条不断孕育新的思想文化的道路。在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实现的每一次大的突破,经历的每一次大的考验,取得的每一个重大成果,都孕育着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意识。我们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展方向、发展道路,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是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只要我们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造,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灿烂文化。

  第三,从文化建设自身的良好局面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作出了一系列关系文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部署,从体制创新、政策扶持、经费投入、基本建设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领导和全方位的推动。各个地方在文化建设上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纷纷提出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战略目标,社会各方面对文化发展的关注度、参与度空前提高,一股强劲的“文化热”正在形成,加快文化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达3700美元,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有关单位按国际经验进行测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应该是4万亿元左右,但实际消费只有1万亿元上下。这样的消费潜力一旦释放出来,将为文化发展提供巨大市场。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国有文化企业与非公有文化企业共同发展,文化市场之繁荣,文化产品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前所未有。这一切都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打开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握好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汇聚各个方面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实现文化发展的新跨越。

  第四,从网络化、信息化的潮流趋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当今时代已进入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带来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而且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过去我们谈网络,往往只是把它作为虚拟空间,现在互联网已成为现实社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化、媒体化、现实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网民已达4.2亿,通过网络了解信息、浏览新闻、学习知识、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丰富文化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参与文化建设,借助博客、播客、维客等进行文化创造,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文化的享受者,又是网络文化的创造者。网络技术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激发人播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阵地新帄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就一定能够为我国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开辟新领域。

  (待续)

  三、文化自强〆方向、目标与路径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文化自强。“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々“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在国际社会中,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要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就必须有自己的文化设计,有自己的文化力量。现在,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更应当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的问题,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真正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同推进,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实现文化自强〇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课题,着眼实现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研究解决好自强之魂、自强之路、自强之本、自强之源、自强之翼等问题。

  1〃自强之魂——塑造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讲软实力、文化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表明,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我国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要把广大人民的思想意志凝聚好,使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铸就能够有效发挥统摄、引领和整合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基于全局和战略的考量,我们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推进文化建设,必须把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只有反映时代的要求,才能引领社会进步。我们现在倡导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帄正义”、“和谐和睦”等理念,所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召力。历史上,资本主义的价值观曾经发挥了进步作用,就是因为它适应了人们摆脱封建专制束缚的历史要求。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在价值观念上,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大众化,就是关注大众诉求,融入大众生活,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广泛的社会认同。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什么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就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人们处世、行世、立世的一些基本准则。价值观只有走进心灵、走进大众,才能有广泛的亲和力、感召力。独创性,就是要有特点、有特色,能够为人类文明发展有所贡献。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不断筛选的过程。只有那些原创性强、普遍意义大的价值观念,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淬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实践,提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精神内核。同时,面向世界,关注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阐明自己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主张,敢于在超越他人中引领潮流。当然,塑造核心价值观还有表述形式的问题,要尽可能鲜明、简洁、凝练,让人们易懂、易记、易表达。

  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渗透于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都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更好地感知、领悟,更好地遵守、践行。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与无孔不入的渗透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的影视作品、主流媒体等无不体现着他们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相比之下,我们有的传播媒介、文化作品却没有他们做得那么自觉、那么巧妙,有的甚至宣扬“讲责任太累”、“讲崇高太虚”,贬损、亵渎、消解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念,误导和扭曲人们的是非标准、美丑标准。一定要坚守自己的正确价值追求,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确保一切文化阵地、一切文化产品、一切文化活动,都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之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

  2〃自强之路——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路就是路径,这里主要是解决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实现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了我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紧密结合文化建设的实际,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既积极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又努力实现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々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着力解决影响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调好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努力促进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々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涉及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帄。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发展格局。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了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格局。可以说,提出事业产业两手抓,顺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把握了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正是有了这个飞跃,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我们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需求有了进一步界定,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有了进一步把握。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了政府和市场在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和功能,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方针,找到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形成了用不同的思路来推进事业、产业发展的办法,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继续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走科学发展之路,就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部署,是总结历史和现实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抢占发展制高点、争创发展新优势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文化领域同样也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从当前情况看,我们在文化发展方式上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文化布局上,存在,规模实力、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我们所有出版社的年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及一家贝塔斯曼,我国海外商演的年收入总和还比不上国外一个著名的马戏团。在资源配置上,既有“投资饥渴”的问题,也存在盲目投资的问题,一些地方文化项目雷同、同质化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应当把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树立长远眼光、系统思维,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政策措施,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结合起来,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不断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配置,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后劲、提高文化发展的效益。

  3〃自强之本——把握文化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文化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文化工作者的热情创造,是文化兴盛的可靠保证。

  人民大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追溯文化的起源,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人民大众不仅创造着文化,也不断传承发展着文化。几千年来中华文化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靠的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接力推进。在谈到文化的源和流时,毛主席曾指出〆“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々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根本特征。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群众。那种认为文化是少数人把玩、少数人享用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完全背离的。在文化建设上,一定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摒弃“小众”意识,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开辟渠道、搭建帄台、创造条件,大力支持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及时总结提炼和积极推广源于群众、生动鲜活的文化样式、文化载体,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挖掘出来、释放出来。

  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专门人才的作用和贡献。无论是文化元素的升华提炼,文化潮盛局面,与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的杰出贡献密不可分。欧洲文艺复兴铸就的艺术辉煌,离不开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的艺术创造々18世纪下半叶欧洲古典音乐的兴盛,离不开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维也纳三杰”的音乐成就。这表明,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大厦,必然要有一批大师和大家来支撑々一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必然要有一批泰斗和巨匠来代表々一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必然要有一批领军人物来领衔。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囶,必须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文化大师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宏大的、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文化人才队伍。这些年,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的看,文化人才队伍状况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还不相适应。应当把文化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战略思维、改革精神谋划和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特别要加大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世界级的文化代言人。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超越、宽容失败,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的生动局面。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域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肩负着精神文化生产、创造和传播的重要使命,搞好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要按照“尊重、包容、服务、引导”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把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

  4〃自强之源——激活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的繁荣兴盛,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动力是什么〇一是改革,二是创新。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制胜之道。

  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年,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由浅入深,步伐不断加快、力度不断加大,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突破,效果逐步显现。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文化体制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既包括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包括微观运行机制的改革。在宏观管理体制上,主要是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大幅度提高我国文化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提高服务水帄和能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等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现在,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越是向广度深度推进,越会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需要打攻坚战。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确定的方向目标,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文化创新史。当今文化发展,创意制胜、内容为王。有人说,美国算不上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强国,强就强在创新上。好莱坞的大片、麦当劳的薯片、英特尔的芯片,被称为影响世界的“三片”,实际上都包含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创意。只有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才能在发展水帄上胜人一筹。重视文化建设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在这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但必须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有些方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々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々有些过去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突破。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々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贡献,都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应当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开掘和利用,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要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使创新成为文化领域的主旋律、最强音。

  5〃自强之翼——插上文化腾飞的强劲翅膀。在当今时代,科技和市场在文化繁荣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市场如同鸟之双翼,借助它们的力量,文化就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古代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摆脱了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近代以来,无线电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的发明,使人类文化进入了一个视听传播的新时代。近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验。实现文化自强,必须增强科技意识。要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加快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体系,不断为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构建新的帄台、创造新的形式,努力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当然,技术是手段、是途径,是为内容服务的,所有技术性的东西都依附于内容的思想深度、高度和广度。必须把形式与内容、技术与艺术有机融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防止技术淹没思想、形式大于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运用好市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现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越来越离不开市场,市场越来越成为扩大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外的文化发展情况看,凡是市场发育较好、市场体系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方,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也比较强。目前我国文化领域的市场体系建设水帄整体上还不够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不够健全,文化产品和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存在许多障碍,市场机制的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培育大众化文化消费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文化产品、文化要素的供给和配置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即使是那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政府也可以采取招标竞价购买的形式从市场获取,把文化生产和消费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扩大到市场的“大循环”。不但要完善国内市场,还要关注国际市场,努力掌握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和营销策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统筹扩大出口规模与调整出口结构,着力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着力培育中华民族文化品牌,着力加强出口帄台和营销渠道建设,进一步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同时要看到,市场并非万能,也有其固有的弱点,也有“失灵”的时候。发展文化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更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为市场所左右。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努力做到两个效益双丰收。如果两者发生矛盾,必须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决不能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损害社会效益。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一手抓繁荣、一手

篇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青年文化素养作文

  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题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有很多,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最美司机xx。在20xx年5月29日,xx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xx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

  和最美司机xx一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还有最美女教师xxx。20xx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本可以躲开逃生的xxx,危急之下,教师xxx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不幸被碾

  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以至生命垂危。同样的人,还有最美妈妈xxx。20xx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xxx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xxx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些难道不是一种品质吗?

  同学们,我们要在学习知识中感悟真理,生发爱国情感,凝聚民族力量,增强美德意识,弘扬时代新风;在生活中锻炼品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我们成长为具有高尚美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人和接班人。

篇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态,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文化为源泉,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一种思想倾向。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需要。中华民族是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秉承着中华文化的道统和精神,成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然而经历过百年屈辱和多次挫折,中华民族必须重新找回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走到了新时代,需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掘和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创造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需求。历史上,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文化体系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合理继承的要求。同时,现实发展需要文化的推动,要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促进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第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进程的需要。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当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在中华文化的精神指导下,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推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和互鉴,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篇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传统文化实践心得体会1500字(6篇)

  导读:关于传统文化实践心得体会,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1500字。学习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而我就是在这时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也才会去思考如何把学习搞上去。学习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关于传统文化实践心得体会,精选6篇范文,字数为1500字。学习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而我就是在这时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也才会去思考如何把学习搞上去。学习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传统文化实践心得体会(范文):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古人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不衔之马,无头苍蝇,无头苍蝇”,这是古人的一个真理。在我国古代,古人的智慧无处不在,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智力比较强的人。而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在学习,有的人在思考,有的人在学习,有的是在思考,有的是在学习中学到知识。古人在学习中,学习是不断充实智力和加强修养的结果,只有这样,学到的知识才能得到应用。学习的道路上,有的人能不断地挑战自己,战胜困难,使自己的智力和修养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古人的学习态度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学习对于一名大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而我就是在这时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也才会去思考如何把学习搞上去。学习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所以说,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学知识,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这次学习的内容有很多,但也很多……在此我就简单谈谈几点我的一些学习体会。首先,我明白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了学习的方向、方法、措施以及怎样做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交能力,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其次,我们要在学习中,认真思考,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不要为学习而学习,要在思考中创新,在创新中进步。第三,我们应该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不要总是抱怨学习的辛苦,不要因为辛苦而抱怨学习的枯燥。其次,学习的目的也不能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积累,去提高。所以,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最后,我们不仅仅仅要努力学习,还要不断的去提高自己的知识与素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在此我要感谢学习了古人的学习,感谢古人的努力,感谢古人的坚持。

  传统文化实践心得体会(范文):2我是一名中学生,我认为,传统文化的实践是我们中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国家,走向人类社会的一种认识与思考。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而且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学习到很多在课堂上和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打工不仅可以使我们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使我们体验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为今后我们就业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等。我决心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我想通过实践活动,找出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就业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增进了与他人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检验了我的能力水平,并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活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积极的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我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传统文化实践心得体会(范文):3在传统文化进程中,人们往常把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认为是一种传统的习俗,这种文化包括传统的“义”、“民族”等,是一种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传统文化包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精髓。传统节日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历代的传统节日中,我们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民族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的精髓。春节对于我国民族和睦、富裕、繁荣的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积淀和深厚的意义。春节过后,人们又开始把春节文化作为传统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文化内涵,并以此来凝结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和文化的精髓,形成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传统的习俗。一、春节的来历及意义春节是我国过春节,闹新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我院举办了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人们对中国传统的春节文化有了深入的认识

  和体会,也对新春期望、新年愿望,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二、春节的来历及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春节的风俗、春节的习俗都源自于历代的传统文化。春节期间,我院举办了xx年一度的春节期间的“欢乐游园会”,这个春节的主题是“欢乐游园”,人们通过游玩,使人们对春节有更加深厚的认识,并对春节的相关文化有了更加深入、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春节。春节期间,我院还举办了xx年一度的“欢乐游园会”,这个春节的活动主要是对中年xx岁的儿子和小孩在过新春期时进行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春节期间,儿子和小孩在父母家时一起玩耍,在父母和小孩在外游玩,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增强孩子的自豪感。三、春节的习俗春节的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俗称“节日大节”。春节的意思就是除尘、迎新、闹新年,也称为“元宵节”。春节期间,人们都将按时在家庭、学校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使人们通过参与,加深对春节文化知识的理解。我院通过组织春节期间的春节游园会、春节期间的游园会等活动来了解春节文化知识,传承民族文化,使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四、传统文化在春节期间各地都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元宵节”等一系列的文化传统教育活动。春节期间,我院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等等。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春节,感受到了春节的快乐。通过这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使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实践心得体会(范文):4传统文化是指人们在传统文化中,通过传统节日、文化传统、传统习俗、传统习俗、传统节日,使人们对

  社会和历史产生深刻的历史影响和感化,对传统文化的作用产生作用。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是社会风尚、群众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古人把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明,它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文化的差异,表现为文化的多样化,而传统文化则是一种社会文明程度的差异。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相对平衡。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1、文化自信。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特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2、文化传统。包括:对传统节日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3、文化价值。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传统文化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差异,表现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认为,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是人们认识社会、了解历史、认识家庭、认识时代等方面的一种有意义的社会文明程度,是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标志。我们要通过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来促进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传统节日传统美德的形成、发扬和体现。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表现出人们对社会文明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对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表现出人们对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对传统节日和文化传统的特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传统文化实践心得体会(范文):5我校在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推动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本次宣传教育活动,我们感到,开展好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所需要的手段。开展好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意义重大。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领导历来十分重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及时布置了活动。二、积极参与,精心组织本学期我校在传统节日的来临之际,积极组织了以“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1、“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本次活动以学生自己设计、诵读、收集和利用传统节日,创作的《红色经典诵读》,内容精彩纷呈,有的朗诵《三国演义》、有的朗诵《水浒传》、有的诗歌朗诵《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的诗歌朗诵《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同时还有的诗歌朗诵《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2、“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本次活动中,我们以红色经典诵读为内容进行了系列活动,内容涉及到传统、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的诵读了《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等。同时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仅开阔了眼界,还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文化素质。3、“红色经典诵读”活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积极配合,精心准备,从学生的兴趣、能力上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三、活动成效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深刻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

  涵、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并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内涵的理解,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了爱国主义情感。四、不足之处4、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不够深刻,不够深刻。5、部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精神缺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到位。6、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还不够深入。

篇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观后感400字

  观看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感

  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根植于国人内心对民族文化的历史自觉、自信和自豪。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国家就不可能兴旺发达、民族也不可能精神独立。我们要在文化自信的坚定脚步中构筑起国人、民族的“精神蓝图”,凝聚起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命脉,是我们中国人思想精神得以代代相传、发展的重要载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创造性提出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也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越是此时,越要重视历史文化的交替发展,越要坚定文化自信,从历史发展中汲取中华文化思想精神,指导新时代科学作为、潜心做事。

  中华文化是一场永不谢幕的“精彩演出”

  古老的中华文明,绵延恒久、亘古长青,令世人喟叹。再看当代文化虽遭受帝国主义剥削、掠夺,虽历经革命战争的艰苦卓绝,但其永恒的生

  命力持续迸发出中华文明独有的魅力价值。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170多年近代中国的苦难辉煌史、90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我们从这积淀的中华文化中挖掘找寻到历史更迭发展的精神基因,寻觅出“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发展密码。所以,中华文化不是断续的,是绵延不绝的,未来也是如此,像一部永不谢幕的“精彩演出”,诠释着我们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勾勒出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蓝图”。当前,我们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国文化交互相融,如何让中华文化在交流互动中永葆其独特的魅力,就需要我们从认知历史中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悟国家发展变化、把握当今世界形态规律,就需要我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辟未来,从历史、当下、未来中去挖掘、找寻、开拓文化基因,让中华文化自信从历史中走来、在现实中积淀、于未来中创造。

  文化自信,是一场持之以恒的“躬亲实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沉的力量。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就不可能有繁荣发展,民族精神也不可能完全独立解放。文化自信,是需要以民族文化的思想精神指导实践,实践运用体现中华文化的底气和魄力。以实践检验真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实践运用是诠释文化精神内涵最好的语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披荆斩棘的国家建设、攻坚克难的改革发展,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中创造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以及留下的丰富物质文化遗产等,就是基于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实践运用中而产生的思想精神,是中国人应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走在新时代,我们更应继承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以民族精神、价值理念指导实践、融入作为,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

  文化繁荣是一场驰而不息的“奋斗征程”

  五千年中华文化,只有驰而不息地将其繁荣发展,才能真正迸发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淀出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而文化繁荣发展并不是易事,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接续的奋斗历程中继承好、发展好博大的文化精神。中华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也体现在新时代新发展新理念之中,繁荣文化发展就不仅需要传统的步伐,更需要创新的脚步。只有让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才能让中华民族不断繁荣昌盛。诚然,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者已成糟粕性的东西。因此,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绝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要有益性继承吸收,也要善于挖掘和阐发、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中国文化相匹配、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大地上散发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篇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研究摘

  要:推动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不仅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分析树立文化自信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联系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对影响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因素进行了分解,为高校做好思政工作,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出对策。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大学生;全面发展:/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cnki.1672-3198.2021.17.026j对于国家

  文化凝结在人类精神活动及其成果中,和民族而言,文化是发展振兴的深层力量。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强,人民的精神是否富足,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是否有足够的自信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条件。党的十九大以来,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变化,不仅是语层面上的变化,从根本上讲,将“文化自信”置于与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并列的位置上,是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确的有力证明。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流砥柱,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将博大精深、繁荣发展的中华文化深深镌刻于思想当中,能够引导大学生用开放、自信、担当的眼光看待未来,这与高等教育实现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因此,高校、社会要共同努力,在日益复杂的现实情境下引导大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推动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完整的体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囊括其中。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代中国正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发展大变局相互交融的拐点上,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在此消彼长中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文化的繁荣兴盛是先决条件。对自身的文化越自信,就越能够以积极平等的心态与其他文化展开对话,越能够主动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养分为自身的发展服务,也就越有能力从容应对变局。因此,树立文化自信不仅事关过去和现在,更是事关未来的头等大事。定,价值观正确的人才。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不仅可塑性强,而且吸收接纳能力十分强。但大学生受限于自身的年龄和阅历,因经验和辨别能力有限,十分容易被不良价值观、不良思潮误导。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当代大学生目睹了文化价值碰撞与社会关系变革的现实情况,在多元价值理念下,稍有不当就极容易是非难辨,目迷五色。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培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思,,想“压舱”为价值“定盘”推动大学生结合历史和现实,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德育”首当其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起点。德育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还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文明素质养成教育。大学生思政教育在其中发挥出关键作用。通过引导大学生用全面端正的观点看待本国文化、吸纳外来文化,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将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和知识能力紧密结合,将个人理想的实现注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协调统一。因此,从教育的价值功能上看,树立文化自信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价值功能上是相统一的。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旨在提升大学生群体对于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可于继承,目标是发挥文化对于人的精神的引领作用,以文化来塑造人的品格。从这一点上看,培育文化自信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最终要实现的目标上也是相匹配的。()沈阳药科大学,辽宁本溪117004吕展榕

  唐

  丹

  姚屹北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3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因素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内因即是与大学生自身、学校教育等相1关的因素。我们的国家拥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和继承者,应该要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一是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不足。2树立文化自信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大学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是大学的重要目标。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这就意味着,大学不仅仅是要培养工程师、科学家,更重要的是要为全社会培养理想信念坚,,作者简介:吕展榕(女,汉族,硕士,科员,沈阳药科大学,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唐丹(女,汉族,山东莱州1994-)1982-),人,研究生,沈阳药科大学中级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姚屹北(男,汉族,硕士,科员、副研究员,沈1984-)阳药科大学,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7期

  5劳动经济大学生虽然接受多年社会主义教育,但对于很多文化牢把握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现层面的知识只知皮毛,而没有深刻领会文化的内因内今世界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趋势下。我们大学生要坚持核,以及社会主义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文化的自主性。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人民智慧的系。而且大学生毕竟阅历较浅,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结晶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的重处于培养塑造阶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要作用,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尽管我们中国文和掌握也尚处于发展当中。很多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兼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但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了解只限于课本原本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于中国的土地,散发出中华中知识,对于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没有系统清民族风格与智慧。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晰的认识,也没有把培养文化自信与自身发展的现实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求结合起来。4.2要正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二是高校文化自信培育不到位。高校是培育人才党的十九大以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的温床,是塑造大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大花园,很多高校信的重视日益增强。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专注于学生专业知识、就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文化中,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很多不良思潮对对于人的塑造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形式大于内容、宣传重于实效的倾向,对于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程度没有一个明确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思政教育有行动,而无法衡量学生是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涵入心入脑、指导实践。三是教师队伍能力存在差距。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路人,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和能力的塑造具有最直接的影响。但在很多高校中,教师自身没有认识到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学流于形式,缺乏站在理论前沿和现实问题面前帮助学生梳理文化自信脉络的能力,容易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球化(、2市场化)外因。、网络化等领域的思潮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外因即是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来自全的冲击和影响。一是来自意识形态领域和价值观方面的冲击。当今世界不可避免地逐步迈向更加多元的方向,不同思潮以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势在全世界形成各种各样的碰撞,不断相互融合。但面对来自西方国家一些腐朽思想文化流入的现实,很多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辨别和抵制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文化市场,与经济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教育人、引导人、凝聚人的功能被消遣、娱乐功能所替代,大学生容易在这些思潮下迷失自我,丢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二是网络时代面临的文化向心力挑战。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模糊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界限。虚拟世界中存在的消极思想极容易通过互联网相互传播,很多人把互联网视为法外之地,在互联网上传播封建、暴力、色情等内容,容易捕获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不足的大学生,无形中冲击了文化向心力的凝聚

  。文化自信视角下增强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对策.1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作用要不断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强化政治意识,提高组织引领能力,将维护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稳定贯穿于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全过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对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甄别,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不良侵蚀,将树立文化自信与立德树人的目标结合起来,牢

  58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7期

  青少年产生了严重影响,不少大学生对我国文化的“文化自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严重不足。高校和社会都要正视这些问题,直面外来文化对大学生意识形态上的侵蚀,正视文化教育中的短板,调动各方力量解决文化自信不足的问题,将对未来大学生的发展要求转化为培育人才的具体行动,将文化教4育真正渗透入教育的始终.3。不忘初心年传承“要发挥好初心。只有树立文化认同”存着文化自信的力量“、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源自民族精神的千,一个民族孜孜以求的复兴梦想才拥有灵魂。要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注重文化自信培育效果,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目标鲜明、形式多样、具有专业特点、学生喜爱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具有特色和有品牌效应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主要渠道。这类课程有助于帮助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念、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传承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文化传统、树立社会主义4荣辱观和人生观.4。要利用好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的阵地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育高素质大学生的营养基,要利用好这个阵地,通过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如社团活动、文化交流会、传统文化展示会等方式,结合本校、本地区、本专业的特点,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知,逐步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高校要为大学生搭建起网络文化阵地平台,参加校外文化实践活动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参加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等;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培养当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如创建主题教育网站、举办有益的网络文化活动等。将青年学生培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红色革命文化的弘扬者,以及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参考文献[1]刘水静.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觉与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研究回顾与前瞻[[2]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2(5).[3]2许筱靖郭巧云017,(9.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成机理及涵育路径[)J].教育评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多维审视.[]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J.44

篇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2021.03真情教育探索26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于跃明中共望都县委党校摘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深度思考和融合创造了中国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正在这一过程中摒弃、超越了一些狭隘的思想偏见,例如“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等,对于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纵观中华民族、世界社会主义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再从内涵和特征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行深度的审视,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中国正非常自信、坚定地朝着世界政治舞台不断走近。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中华文化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主创者推动了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立、发展,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中国共产党勇于承担责任,同时,中国革命、建设与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它也发挥着指引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崇尚的理想信念,借助文化创新力的强大作用对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起有效地推动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拥有自己的民族生命力、历史记忆以及特殊规定性,作为精神标识展示着文化强国理念,并在思想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现实制度和发展道路,在当今多元文化思想碰撞激烈的环境下能够依然坚守自己的民族特色、牢记历史、对自身文化优势做到有效把握,并在发展过程中明确分辨未来的路。这是在对文化发展现实规律做到遵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自信,能够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情况做到揭露,纠正人们认识的偏差,为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民族精神实质、自身价值观念以及文化发展道路各方面均有表现,从理论和政治方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继续推进提供支持,从精神层面为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支持,使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动力更加坚定。第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根本力量。精神引领和理论认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还需要对既有民族文化做到坚定的支持和发展,对共产主义渺茫论做到坚定的批判,在实际生活中要坚持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推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进行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十分坚定,维护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是党诞生起就一直坚定的信念。我国的民族根基和团结一致的力量不能被任何文化所动摇,否则就会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造成极大的危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承中华民族优良血脉、面向未来良好发展前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数亿中华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意愿和力量进行凝聚,坚定通过改革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信念,跨越文明隔阂的阻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增强交流互动,促进价值共识的达成。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为指引,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思想的话语权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并使中华民族坚定地屹立于多元文化环境下的世界舞台。第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从和平理念和实际行动层面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自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承受了侵略者百余年的欺凌与压迫,严重损伤了我国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尊。但是面对压迫,中华儿女没有被打倒,而是坚持用自信的思想、反抗的行动逐渐唤醒沉睡的文化生命力,在艰苦奋斗中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中国依然坚持和平发展信念,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力量对世界“文化单边主义”实现改变,在推动世界范围内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做出极大的贡献,并将中华文化思想精髓传向世界各个民族。我国主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推动全球善治新局面的开创发展,使中国各项事业在过意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公正对待。就当前世界局势发展来看,存在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体系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普世价值”在西方国家中得到广泛推崇,但是中国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理念,既与全球化发展大趋势相融合,又能对西方文明的强权思维做到有效突破,在国际范围内积极建构能使人类整体利益的发展和价值取向得到极大程度满足的文化新秩序。“在新世纪中,世界可能再次转向中国寻求文化的活力、思想的新颖、人类尊严的升华”,这是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北京大学发言的内容,从此不难看出,中国的文化自信并非只是我们本民族的自吹自擂。近些年,新时代背景下,为推动国际合作而出的“一带一路”方案实施顺利,获得了显著的成绩。当今恐怖主义、地区动荡等仍是困扰全球发展的难题,面临这些困难,中国坚持承担大国责任,挺身而出帮助世界人民攻克时艰,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地彰显。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多次国会会议或决议上被提出,这是中国人民在人类共同价值问题思考中坚定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国际社会认同中国思想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承担起救过、兴国、强国民族大任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党也没有辜负人民信赖,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了繁荣富强的发展之路。虽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有部分人存在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但是面临这一情况,党更要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坚定地把握在手里,在文化工作中坚决不可松懈,发挥最大力量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文化作为精神纽带连接着民族的发展,这是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的,而中国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中国精神的独特思想优势。追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内在价值,是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有效彰显。我们要对世界发展大趋势做到精准的把握、对国家文化安全进行维护,充分发挥国际环境优势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播,将中国文化话语体系逐渐推向世界舞台,并且要勇于承担大国使命和责任,使中国乃至世界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得到有效推进。参考文献:[1]蒋新.新时代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探析[J].今古文创,2020(47):82-83.

推荐访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文化素养1500字心得 文化 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