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4篇

时间:2022-12-04 06:15:02 来源:思哲公文网

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4篇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职业素养就是指职业内在得规范与要求就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得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与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4篇,供大家参考。

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4篇

篇一: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职业素养就是指职业内在得规范与要求就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得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与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得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得关系就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得重要组成部分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得内涵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得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得核心素养得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得人立足于社会得核心素养因此培养职校生得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就是基础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摘要: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团队训练式教学法作为辅助,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贯穿于在日常教学中,实线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生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

  当于中级工水平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可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得根本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符合国家《纲要》提出的“创新中职学生评价的价值理念与标准,学校在树立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时也应以此为据鉴于对当前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实进行检视和反思,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避免将“能力本位”错误地解读为“技能(甚至是操作技能)本位”、“专业知识加专业技能本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位”。需要根据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目的,借鉴国内外已有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建构的实践经验,创新理念,遵循发展性原则和思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机制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素质论、新教育目标分类论等理论依据,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最终构建出包括了客观性指和主观性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静态与动态指标、精确性与模糊性指标的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养成模式(模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和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定位于“指导和促进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最终内化成学生的稳定品质”,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养成机制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立德教育;2、文化教育;3、职业教育;4、艺术(审美)教育;5、人文教育等三、核心素养养成模式创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团队式教学法(一)理念看成一个学习体,从团队合作中感受职业素养要求。团队作为学习环境和主体(二)阶段组建团队――从理论出发――团队互助学习、协作――将理论用于实践(三)要素1、角色转换:2、教学内容教授?W习工具(和实践)并进行尝试,团队教练实行团队及个人层面的动手来学习的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将用具体的团队工作作为示例阐明所教工具实用3、教学目标培养具备职业核心素养的、能够实现高效团队合作、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中职学生(四)实施步骤:可结合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活动。在整个团队式训练过程中,从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到分工、采买、宣传、营销……乃至最后的盈利分配,基本由教练引导、队员自主完成。松散式的合作能使队员们在职场礼仪、团队合作、自我认知、

  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14YQJK101)研究成果。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有研究指出,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学校能否帮其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已将类似认识纳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但我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行动实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从整体推动教育环节深层次改革。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其落实离不开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

  目前,教育部门和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核心素养实施路径探索。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介绍,未来核心素养将体现在高考改革中。

  心素养”是一个热词,从职业学校的校长到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和相关老师都在讨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如何落地?大家各抒己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德育的升级版;2、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社团活动来呈现;3、核心素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核心素养是培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5、核心素养的评价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开展……概念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少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文件

  2016年6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发并实施,2016年9月,教育部项目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017年7月24日,浙江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定理想信念,锻炼道德情操,强化法治纪律,促进文明养成;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夯实文化基础,提升人文修养,加强生涯规划: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厚植匠心文化,强化专业技能,培植双创意识;以身心健康为基础,锻造强健体魄,培育健康心理,加强社会实践。

  途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综合评价种种迹象表明深化课程改革才能带动核心素养的实践转化。中职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课堂,课堂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师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者。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细化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中职学生发展

  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以中职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的中职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方面进行落实。

  “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其目的是让中职学生学习时能够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中职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二、尊重学生主体,引领探究学习。要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三、设置讨论环节,培养创新思维。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从素养培养到素质形成,也是过程到结果。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正在推动课堂教与学的变革。应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各个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篇二: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摘要: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团队训练式教学法作为辅助,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贯穿于在日常教学中,实线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生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

  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14YQJK101)研究成果。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有研究指出,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学校能否帮其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已将类似认识纳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但我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行动实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从整体推动教育环节深层次改革。

  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其落实离不开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目前,教育部门和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核心素养实施路径探索。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介绍,未来核心素养将体现在高考改革中。

  心素养”是一个热词,从职业学校的校长到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和相关老师都在讨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如何落地?大家各抒己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德育的升级版;2、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社团活动来呈现;3、核心素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核心素养是培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5、核心素养的评价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开展……概念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少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文件

  2016年6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发并实施,2016年9月,教育部项目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017年7月24日,浙江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定理想信念,锻炼道德情操,强化法治纪律,促进文明养成;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夯实文化基础,提升人文修养,加强生涯规划: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厚植匠心文化,强化专业技能,培植双创意识;以身心健康为基础,锻造强健体魄,培育健康心理,加强社会实践。

  

篇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因此作为中职校积极探究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职业能力增强学习意识和信息意识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拥有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专注岗位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试论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和方法

  作者:余飞张松斌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9年第24期

  摘要:在国家层面,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是“全面发展的人”,可以概括为三个维度、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观测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養源于职业教育与国际教育改革同步发展和家长与学生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两个需要。在基本内涵上,中职学生发展职业核心素养不是发展职业专业素养和职业基础素养,而是发展有关职业交往和职业活动的核心知识、技能和情感,具体体现为六大素养,即:学会学习、科学精神、责任担当、人文底蕴、实践创新、健康生活。中等职业学校可以采用利于学生成长的五阶段的培养方式。探索课程改革,开发地方教材,探索教学改革,推广采用项目化教学,可以有效、全面地促使学生成为职场中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核心素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7C/08C-0031-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大力发展,但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我国虽然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是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匹配现象日趋严重等等。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并没有弄清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并积极探索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和培养方法,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而且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大环境,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从而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一、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自199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核心素养”开始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世界各国开始将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方面。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意见》提出:“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整个教育界的焦点。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不同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所用词汇不尽相同,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用“关键素养”,美国用“21世纪技能”,澳大利亚用“综合能力”,日本用“能力”等。

  在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尚处在摸索研究的阶段。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可以界定为:中职学生既满足终身发展需要,又满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应具备的优良品格和关键能力。介于此,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同样也是三个维度,但具有区别于其他普通中学学生的、体现未来工作岗位特征的内涵。

  第一维度是文化基础。文化是个人存在的根本和灵魂。中职学生必须具有宽厚的文化基础:一是具有人文底蕴素养,有三个观测点,即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二是具有科学精神素养,同样也有三个观测点,即理性思考、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宽厚的文化基础,要求中职学生既能掌握人类文明的优秀智慧,又能拥有丰富的内在精神;既能熟悉应用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又能成为具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培养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重点是培养与专业和职业岗位相关的素养。

  第二维度是自主发展。自主是人成长的根本属性。中职学生必须能够积极地自主发展:一是具有学会学习素养,有三个观测点,即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二是具有健康生活素养,同样也有三个观测点,即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中职学生的自主发展,重点围绕未来的职业岗位,学习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积极的人生观。积极的自主发展,要求中职学生既能认识自我发展价值,积极挖掘自身的潜力,又能有效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周围环境,最终成就出彩的人生;既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又能成为有明确的人生方向,并且有生活品质的人。

  第三维度是社会参与。参与是人成长的重要途径。中职学生必须能够充分的社会参与:一是具有责任担当素养,有三个观测点,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二是具有实践创新素养,同样也有三个观测点,即勤劳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充分的社会参与,要求中职学生既能积极处理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学会社会责任担当,又能养成现代公民的道德准则,履行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成为有理想信念和敢于担当的人;既能掌握未来从事的岗位所用的设备和工具技术,又能在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中,不断创新精神,勇于实践,从而实现自身价值,推动社会发展。在中职阶段,围绕专业和职业岗位的社会参与还是比较丰富的,如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和文明风采大赛等等,关键是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确认,“职业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在于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须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核心素养是适应不可预测情境,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是人适应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的需要,其核心是复杂交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探究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意义

  “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的伟大战略,是中国制造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方针。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担负着人才培养的中职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目前,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存在着差距。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培养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既是“中国制造2025”顺利推进的需要,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实现中国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同步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发现,企业对中等技能人才的用人标准有了新的要求。中等技能人才除具备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对职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等技能人才必须够做到守时负责,有责任心;具备自我学习能力,能主动发展;诚实正直、善于与人合作;善于沟通、能够适应变化和压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善于创新。这些要求充分表明了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职业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要求,是中职学生能够获得生活成功、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需要,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进入社会,进入职业,从“学校人”到“职业人”,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并且跨度较大。因此,从面向社会变化的未来趋势,中职学校要从“学校人”到“职业人”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强化培养。

  如果中职学校能够从文化基础、社会参与以及自主发展这三个维度,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那么,当学生毕业后,面对全新的环境,就会具有健康积极的心态,能够从容地自我管控,能够学会管控自己的职业目标、自己的言行、学会调整心理和情绪,并且不断地与自身对话,实现自主发展;当学生顶岗实习后,面对全新的职业岗位和不断涌现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就能够从容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行为,勇于实践、不惧失败、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当学生正式入职后,面对全新的人际关系,就能够从容地与各种人开展合作,主动融入集体之中,具有团队精神,而不是选择对抗与伤害。因此,作为中职校,积极探究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职业能力,增强学习意识和信息意识,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拥有“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专注岗位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和方法

  (一)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总体思路

  中职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职业核心素养”,从制度建设着手,面向地方,大胆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面向行业企业,积极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面向职业岗位,大胆开发专业课程;面向生产工艺,积极开展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学。积极尝试“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类招生”“分类培养”等模式,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的整体化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二)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和方法

  1.采用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五阶段培养。

  笔者认为,中职学生从入学到就业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体验职业阶段,时间2—3周。目的是角色定位,学生进校后,入学教育增加企业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职业意识,安排1—2天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目标企业及目标岗位,让学生体验工人师傅的劳动和业余生活,接受企业教育,让学生形成对未来角色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学好知识,掌握劳动技能的欲望。

  (2)認识工具阶段,时间4—5月。目的是了解未来使用的工具。这一阶段,学生在校学习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实操基础,了解未来的生产工具。安排1周左右时间,去企业开展认识实践。了解未来所用的生产工具的构造特点和工作原理,与师傅同上班、同休息,向师傅请教,看师傅操作,增加感性认识。

  (3)熟悉工具阶段,时间8—10月。目的是学会使用工具。这一阶段,学生在校学习专业实操理论,开展一般技能训练,了解未来的生产工具构造原理和使用原理。安排1周左右时间,去企业开展生产实践。学生通过师傅的精心指导,熟悉工具的使用性能,反复操作,掌握使用技巧,掌握所用工具的保养与维护技能。

  (4)制作作品阶段,时间4—5月。目的是使学生有成就感。这一阶段,学生在校学习专业操作技巧,拓展专业视野。安排2周左右时间,去企业开展职业体验。学习独立操作,在师傅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至少一个完整的产品生产项目,让学生有成就感。成就感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前奏,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树立自信,才能吃苦耐劳,才能爱岗敬业,才能踏实工作。

  (5)预职业生涯阶段,也叫顶岗实习阶段,时间6个月,目的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参与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和活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哪个企业顶岗实习,就会选择这个企业就业。顶岗实习结束时,企业通常会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果考核获得通过,企业就会与学生签订劳动就业协议,顶岗实习结束,学生就成为企业正式员工。

  “就业导向”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增强企业参与中职教育的积极性,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保证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2.探索课程改革,积极开发地方教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课程,表现为理论与实际相脱离,专业理论课程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准备不匹配,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不一致,而且落后于行业的发展。二是实践,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备,缺少必要的实验、实践场所和设备,或者实践工位严重不足;课程实践流于形式,与理论学习脱节。三是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社会劳动岗位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中等专业技能人才,但目前几乎找不到面向中等职业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将核心素养和专业知识融合,做学教一体的教材”。

  当前,一些教育先进省份,如江苏省,正在利用全省之力,开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理论课程标准、专业技能教学标准以及技能考试大纲。这些政策文件最大特点,一是注重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与专业课程的匹配,对于不同学科,尽管课程标准中对能力的培养要求可能相同,但其侧重点还是不完全一致。因此,中职校需要根据当地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选择课程。例如,分析与检验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使用化学分析仪器,精准测定物质含量,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化工工艺类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使用和维护化工设备,能够自主发展,乐学善学,自我管理的能力。二是注重核心素养与知识点的匹配,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将具体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目标中,将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师生活动的环节中,让学生自主独立、小组合作探究,由理念到实际,由抽象到具体,层层转化,环环相扣。这些政策文件制定完成之后,积极开发地方教材将是中职教育的紧迫任务,中职校必须早谋划、早行动,积极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材,按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成课程项目。通过使用项目化教材,实现“做中学,学中悟”“做学教一体”。

  3.探索教学改革,推广采用项目化教学。所谓“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就是将职业核心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种方式亲身经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完整的行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依据企业真实工作的过程来设计教学活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是对传统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的全面变革,学生自主、自觉、有目的地参与到工作过程中,在行动中“把握其相对固定的步骤,从而使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思维能力训练,习得一个指导行动的思维方法”,学会从工作过程的全局出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行动中获取直接经验的同时,学生为了行动,主动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行动和学习,构建自我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从而获得与工作岗位更贴近的职业能力,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和“理实一体”的职教课改理念,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总之,中国关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框架已经出台,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可以概括为三个维度、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观测点。在学校层面上,围绕中职学生该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以职业核心素养带动中职校课程的整体规划、变革及实施,借助课程改革开启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落实中职学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生发展职业核心素养。中职校还应构建以职业核心素养为重要内容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有效教学评价,促进中职学生发展职业核心素养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谢传兵

  

  

篇四: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案

  摘要:在正常教学中引入团队训练式教学法作为辅助,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贯穿于在日常教学中,实线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能够顺利走向职场、立足社会的中职生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团队训练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大部分职校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当前形势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核心思维、核心行为、核心能力、核心精神,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于社会的核心素养因此,培养职校生的选择性思维、合作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自我管控思维是基础.同时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方面都要强化使学生具备接受新事物、更新新理念的能力的教学理念,更进一步是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追求技术提升的愿望和不断追求的行动过程比技术本身更重要.良好的心态和求索的意识则是职业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动力二、树立培育理念和养成机制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要明确培养具备什么素养的学生.我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培养和树立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核心素养理念.包括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实现通过3年的中职学习,要掌握大致相当于中级工水平的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的可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得根本保证。我国

  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主要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和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立起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体系,符合国家《纲要》提出的“创新中职学生评价的价值理念与标准,学校在树立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念时也应以此为据鉴于对当前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现实进行检视和反思,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避免将“能力本位”错误地解读为“技能(甚至是操作技能)本位”、“专业知识加专业技能本位"、“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本位"。需要根据中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目的,借鉴国内外已有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标准建构的实践经验,创新理念,遵循发展性原则和思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机制的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素质论、新教育目标分类论等理论依据,同时,要依据国家政策规定的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依据,最终构建出包括了客观性指和主观性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静态与动态指标、精确性与模糊性指标的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养成模式(模型).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和养成的研究和实践只有定位于“指导和促进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提升,最终内化成学生的稳定品质",才是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从中职教育的实际出发,养成机制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立德教育;2、文化教育;3、职业教育;4、艺术(审美)教育;5、人文教育等三、核心素养养成模式创新――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团队式教学法(一)理念看成一个学习体,从团队合作中感受职业素养要求。团队作为学习环境和主体(二)阶段组建团队――从理论出发――团队互助学习、协作――将理论用于实践(三)要素1、角色转换:2、教学内容教授?W习工具(和实践)并进行尝试,团队教练实行团队及个人层面的动手来学习的方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将用具体的团队工作作为示例阐明所教工具实用3、教学目标培养具备职业核心素养的、能够实现高效团队合作、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中职学生(四)实施步骤:可结合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创业活动。在整个团队式训练过程中,从创业计划书的制定,到分工、采买、宣传、营销……乃至最后的盈利分配,基本由教练引导、队员自主完成。松散式的合作能使队员们在职场礼仪、团队合作、自我认知、专业技能等职业核心素养的外化得到充分强化,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

  争力。队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养成效果明显。许多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学会

  了珍惜、感恩,愿意互相帮助,喜欢参与班级的活动,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并逐步树立了

  正确的择业观念,认识到与未来职业匹配,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广东省教育

  科学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14YQJK101)研究成果。

  在近日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数千名教育学者、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建设内涵和实施办法,强调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但如何落实仍面临挑战。对于“核心素养”一词,不同国家表述不同。如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将其称之为“21世纪技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其称为“关键素养”,澳大利亚称其为“综合能力”.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表达了不同组织、国家和地区对于未来公民应该具备怎样素质的追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此前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教育DNA",有效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中国教育、育人理念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国内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说。“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变革需求最强烈,但难度最大、见效较慢。”一些地方的教育出现了能力学分化、人格证书化、道德标签化等现象。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指出,“教育改革方向必须以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为导向,形成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特别强调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有研究指出,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父母学校能否帮其培养一系列性格特质,如“毅力、自我控制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美国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已将类似认识纳入学校课程与教学实践。但我国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影响了行动实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纲,从整体推动教育环节深层次改革。素养教育反映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其落实离不开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学评价.目前,教育部门和不少学校已经开始核心素养实施路径探索。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介绍,未来核心素养将体现在高考改革中.心素养”是一个热词,从职业学校的校长到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和相关老师都在讨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如何落地?大家各抒己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德育的升级版;2、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社团活动来呈现;3、核心素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核心素养是培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合作;5、核心素养的评价可以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开展……概念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缺少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被公认的较为重要的素养特征。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文件

  2016年6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发并实施,2016年9月,教育部项目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017年7月24日,浙江省教育厅发文《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是: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身心健康;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定理想信念,锻炼道德情操,强化法治纪律,促进文明养成;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夯实文化基础,提升人文修养,加强生涯规划: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厚植匠心文化,强化专业技能,培植双创意识;以身心健康为基础,锻造强健体魄,培育健康心理,加强社会实践.

  途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综合评价种种迹象表明深化课程改革才能带动核心素养的实践转化。中职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课堂,课堂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师才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者.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细化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符合中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以中职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的中职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三方面进行落实。“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其目的是让中职学生学习时能够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让中职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二、尊重学生主体,引领探究学习。要体现中职学生的主体性,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把学科课程内容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运用于实践。三、设置讨论环节,培养创新思维。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素养是人性之树,能力品格之干.从素养培养到素质形成,也是过程到结果。笔者认为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正在推动课堂教与学的变革.应把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各个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推荐访问: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 职业学校 素养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