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课下载 >

2024年党十九六会议精神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全文完整)

时间:2023-12-06 08:00:05 来源:思哲公文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党十九六会议精神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党十九六会议精神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全文完整)

党的十九六会议精神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九届X中X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一次中央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以更恢弘的视角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这五个方面的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一、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世界领先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从公元170年的东汉时期到公元1820年的清朝中叶,中国的生产力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一直占1/4到1/3,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领先长达14个世纪以上。但是受制于生产力水平的整体低下和封建土地制度的根深蒂固,即使在所谓的太平盛世,广大劳动人民也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一年到头的辛勤劳作也换不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再遇上国家衰败、自然灾害、连年战乱,老百姓更是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名句——“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便是古代中国人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头上,除了封建主义这座大山之外,又多出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两座大山。在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面对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的中国人民,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先进分子,怀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抱着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救世思想,不屈不挠,上下求索。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茫然无措的中国人民发现了救国救民的新希望——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向前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在土地革命中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满足了根据地人民对于土地的需求;
在抗日战争中,团结全国人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实现了人民对于民族独立的渴望;
在解放战争时期,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与国民党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取得胜利,实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流血牺牲,人民才把“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才铸成了红军时期的“铜墙铁壁”、汇成了抗日战争中的“汪洋大海”、用小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用小船划出了渡江战役的胜利。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摧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进而又引导农民通过互助合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立农村特困群体五保供养和救济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与此同时,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国家开始探索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尽管探索中经历严重的曲折,但还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满足了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坚挺地站在了世界舞台上。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就是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接续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中,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为人民谋幸福,在稳定解决了10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之后,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进而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富起来了。

  但是,此时的“富”还只是就国家整体经济状况而言的。按照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我国扶贫对象有1.22亿人,相对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十分突出。2012年11月,***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正是锚定了这个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经过8年的持续奋斗,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同时,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4.4%。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仅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开展患者救治、全员检测、疫苗接种,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不惜一切代价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出生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自开展大规模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以来,截至2021年11月1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24亿剂次。

  这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真诚、热血、实干,用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带领人民创造了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从而感动了人民,赢得了人民的选择、拥护和爱戴。

  二、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早在公元前2500多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瞰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做出过独特贡献。历史上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都彰显了古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繁荣景象和科技文化创新的巨大智慧。17世纪中叶,西方一些国家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完成工业革命,迅速强大起来,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侵略掠夺和殖民扩张。这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中国自然成为他们争夺的对象。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王朝对此却茫然不知,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全面滞后,再加上傲慢、冥顽不化,再也逃脱不过“落后就要挨打”的厄运。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西方侵略者纷至沓来,一次又一次穷凶极恶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使独立的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到1919年的近80年中,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仅大规模战争就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国侵略西藏的战争以及在中国土地上爆发的日俄战争。每次战争都是入侵者对中国人民的血腥屠杀,有数以十万、百万计的中国人民被直接杀害或死于颠沛流离;
每次战争都是入侵者对中国人民财产和国家财富的疯狂掠夺,仅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就把圆明园毁于一旦;
每次战争都有入侵者强迫中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他们凭着这些条约侵吞了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在大小城市设立了近30个租界;
每次战争都是入侵者对中国的强盗式勒索,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主要赔款就有八次之多,数额高达10亿两白银。

  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铸就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救亡图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从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有力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势力,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但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吵吵嚷嚷煞有介事地闹了10年,结果是破坏了一切,而什么也没有建设起来”。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制夷”,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器装备,但是安庆军械所也好、马尾军港也好、北洋水师也好,无不折戟沉沙、灰飞烟灭。戊戌变法,从公车上书到君主立宪、从时务学堂到强学会、从废八股到兴西学,改良运动搞得轰轰烈烈,但百日维新之后六君子喋血法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革命果实很快被北洋军阀窃取,“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就这样,各种力量前仆后继,各种方案轮番实验,最后均以失败告终,究竟谁能承担起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呼唤着真正的承担者,民族复兴需要一个全新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毅然决然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在党的二大通过的宣言中明确阐发了中国革命的目标和任务,就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的统一。革命的前途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针对红旗到底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同志充满诗意地指出,“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擘画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
遵义会议开启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阶段;
全民族抗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和空前团结、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埋葬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基本完成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28年浴血奋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民党留下的“污泥浊水”和大量匪特,面对鸭绿江对岸美国点燃的熊熊战火,面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面对满目萧条、百废待兴的“一张白纸”,面对糖衣炮弹的攻击,人们犹记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同志的豪言正告——“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正是在这种不怕困难、不畏强敌、自力更生、改天换地精神的鼓舞下,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到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人民于险境中谋生存、于逆境中求发展、于困境中促崛起。艰辛的探索、伟大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国外媒体认为,“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邓小平同志坚定而自信地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小岗村村民签下包干到户合同书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实行,从上海宝山钢铁厂打下第一桩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相继成立,从粮票、邮票退出历史舞台到冰箱、电视、洗衣机走进寻常百姓家,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实现重大突破,从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到全面取消农业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实现的伟大历史转折,铺开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就了一次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浩荡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的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总书记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负人民,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责任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中华民族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让中国人民全面实现了千年小康梦想;
临危不惧,以超凡的勇毅和智慧带领人民万众一心,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
刀刃向内,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果敢决绝,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展开了新中国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空前的反腐败斗争,并取得压倒性胜利;
面向世界,以兼济天下的宽广胸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出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中国答案。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成就了昭如日月的伟业,谱写了震古烁今的篇章,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焰万丈的“日出”。

  三、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正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以,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就在于,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历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毕竟产生于西方,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则,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必须以中国具体的历史现实条件为转移。从历史上看,中国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却是世界上古老文明传承至今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国的古老文明推崇小康、大同、天下为公,这同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相容相通;
中国的古老文明推崇重民、安民,这同马克思主义坚持的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思致相因;
中国的古老文明推崇仁义礼智信,这同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道德观、价值观交相辉映;
中国的古老文明推崇和而不同、协和万邦,这同马克思主义主张的国际主义、“自由人联合体”息息相通,正是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适应和暗合了马克思主义,才使马克思主义能够很快为中国人民接受,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

  从现实上看,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了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当时的有识之士主动向代表先进技术、先进制度的西方资本主义学习,但是从器物到制度、从改良到革命,一次又一次的学习都以失败告终。在反思国民性的新文化运动中,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各种新思潮纷至沓来。反复比较当中,作为新思潮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催化下,开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他们逐渐把中华崛起之希望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从自由主义转向了社会主义,逐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中国的问题,于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同样需要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X中X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用鲜活丰富的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1/4人口的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后,毛泽东同志基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初步经验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来的缺点和问题,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实创新,不断加深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勇于推进实践创新的同时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这一新的飞跃的理论成果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继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这一新的飞跃的理论成果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面向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国共产党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更加坚定的自信,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四、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为人类求解放。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形象描绘了“自由人联合体”这样一个全人类互相联合、不分彼此、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实现途径。中国共产党植根中国大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天下、协和万邦、四海内皆兄弟等思想,也为其成长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赓续中华民族千年文脉,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在百年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际主义精神,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为建设美好世界发挥中国作用。

  1925年,在第三国际成立不久、中国大革命正值高潮之际,毛泽东同志指出,在当时的“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作最后斗争的局面”下,“这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
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中国共产党站在红色的革命的大旗下,同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战斗在一起。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毛泽东同志提出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的和平阵线相结合的战略思想。据此,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直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深刻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极大促进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备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压迫的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提振了他们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勇气、热情和信心。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更加明确地提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尽管当时的经济条件还很有限,中国仍义无反顾地支持和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及时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主导建立了世界范围内反帝反霸的统一战线。到70年代,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提出“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这一期间,对于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整个70年代,中国在46个国家援建了560个项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坦赞铁路。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敏锐把握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要政治论断,强调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事实一再证明,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在此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末,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把握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态势,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为创造世界美好未来贡献了中国智慧。21世纪初,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互相交织的复杂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注入了中国动力。

  2013年3月19日,刚刚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面对金砖国家媒体的联合采访自信而亲切地回答:“中国人是讲爱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也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的。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几天后,他以国家元首的身份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同世界分享了自己的思索: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就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对于如何既办好自己的事情,也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这一时代之问的回答。由此,中国建立起了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向世界发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从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到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推动世界政党对话、文明交流互鉴到以“云外交”引领各国团结抗疫,中国方案、中国行动让世界看到了“大国的样子”。

  回望历史,1979年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7%的平均增长水平,增长速度和持续增长时间在世界名列前茅。自2006年起,中国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08年,全球遭遇严重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受到重创,中国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经济迅速回升向好并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剂和动力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由负转正的增长,再次成为拉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同时,中国的科技创新为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能。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近20%的人口。近20年来,中国新增植被覆盖面积约占全球新增总量的25%,贡献率居全球之首。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用历史上全球最短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所有这些,既满足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世界的共同繁荣作出中国贡献。

  在当前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中,纵使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逆流惊涛拍岸,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引领中国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国力的同时,更好地担当起大国责任。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不确定性中营造确定性,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新路。面对西方的结盟机制和排他性安全观,中国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总体安全观,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面对大国必战、国强必霸的西方逻辑,中国倡导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为谋划21世纪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作出新的设计。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共同追求,中国成功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这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在变革的世界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向着未来作出庄严宣告,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五、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
辛亥革命后,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也都不是正确答案。中国依旧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那里看到了拯救中华民族的新希望。1921年7月,13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位党员,在上海召开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党成立之后就发动和领导工人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紧接着推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力投入北伐战争并接连取得胜利。但在大革命后期,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当国民党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时,党不能组织人民进行有效抵抗,使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归于失败。

  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都失败了,但毛泽东同志领导军民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创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各地的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但是,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推动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引领、战略引领等,保持自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人民抗日武装战斗在抗日最前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1941年到1944年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高级干部对于党的历史,特别是1931年初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到1934年底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历史进行了讨论,彻底清算了过去错误路线在党内的影响,大大推进党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统一,其最终成果就是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为党的七大的召开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使得党的七大实现了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统一与团结。此后,经过解放战争,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人民支持下,以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同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殊死斗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历史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随即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党始终牢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和知识培训,高度警惕并着力防范党员干部的腐化变质,坚决惩治腐败。这些重要举措增强了党的纯洁性和全党的团结,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积累了执政D建设的初步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全面开启,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面对过去犯过的错误,中国共产党一是敢于正视、敢于承认,二是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纠正,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1981年,党的十一届X中X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左”右两方面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思想,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新时期,尽管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但中国社会总体稳定,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定位、作用、建设等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明确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强调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正是因为坚持了这样的全面领导、集中统一领导,使党的领导覆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我们才在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世界惊叹的奇迹。

  与此同时,党中央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于是,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以上率下,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坚决刹住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奢侈浪费等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正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国际追逃追赃,清除一切腐败分子。经过坚决斗争,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正是有了党的全面、系统、整体领导,才有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卓越成效,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在党成立xx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重大历史关头,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于是,这就有了党的十九届X中X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历经了百年锻造、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在《决议》所确立的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同志领导下,在《决议》所确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必定能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考出好的成绩,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推荐访问:党十九六会议精神党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 党课 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