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18篇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不仅反对传统教育,还反对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1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不仅反对传统教育,还反对洋化教育,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涵盖大量的幼儿教育思想,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改革,为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本文首先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进行简要概述,逐一分析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影响,提出推动幼儿教育改革的创新策略,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素质教育
1.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简要概述
1.注重幼儿早期教育
在陶行知先生所发表的文章当中,着重强调了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六岁之前是态度、习惯、倾向形成的关键时期,明确“教育需从小做起”的意义,在当今的幼儿教育工作当中,这些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权,将其放在与成人同样的地位上,明确幼儿发展对国家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开展幼儿教育工作,为幼儿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
1.创办中国式幼儿园
我国幼稚园兴办于二十世纪初期,但大部分幼稚园缺乏自身特色,主要借鉴美国与日本的办园模式,并不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陶行知先生在1926年所出版的宣言书中,明确指出当时幼稚园存在的弊端,认为国内幼稚园的花费过高,所采用的国外教材与教学方法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幼儿教育只有钱人才能享
受。因此,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建立中国式幼儿园,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借鉴国外办园情况,推动幼稚园向着平民化的方向发展。
1.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在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当中明确指出,幼儿阶段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在为幼儿传授相关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为其讲解科学、健康、道德、劳动等方面的内容,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在幼儿教育阶段所涉及到的卫生知识常识,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所实施的科学训练主要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与科学思维。六岁之前是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明确道德教育的意义,并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
1.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影响
1.重视幼儿阶段的教育
在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当中,将幼儿教育作为人生的重要启蒙时期,给予幼儿阶段教育高度重视,这一思想对于当前幼儿教育的改革产生重要指导作用。因为六岁之前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国教育部门所推出的相关政策,明确普及学前教育与办好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幼儿阶段的教育得到了家长的高度重视,主动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开展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国家教育部门与幼儿家长的共同努力,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
1.提高幼儿教育公益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幼儿园的办园模式更加多样化,对城市幼儿园进行了种类划分,分别有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企业办园等。因国家所投入的教育经费有限,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有限并具有较高的入园门槛,直接降低了
幼儿教育的公共性。为提高幼儿教育的公共性与平等性,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财政支持与经费的投入,在城市中增加公办园的数量,为幼儿提供入园机会。另外,加强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吸引更多社会中的力量,推动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的协调发展,实现幼儿教育的普及。
1.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当中,不仅强调幼儿的身心协调发展,还应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后期的学习与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思想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教育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部分家长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过于注重培养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未来竞争力,幼儿园为满足家长的需求,开设相关文化课程,出现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受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部门所颁布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幼儿阶段的教育就是重视幼儿身体、习惯、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与陶行知现生的幼儿教育思想相契合。
1.陶行知推动幼儿教育改革的策略
1.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幼稚园教师,陶行知现生创办了乡村示范学校幼稚示范园。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均是示范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爱心与耐心。通过学习自然学科、音乐教学、美术教学等课程,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陶行知先生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同时适用于当前时代的发展,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不仅要建立专门培训幼儿教师的学校,还应构建幼儿教师交换制度,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1.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每位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长板与短板,其创造力需要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共同挖掘与培养。在培养幼儿创造力方面,陶行知先生主张解放思想,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应选择科学的、集体的力量对幼儿进行支配,为幼儿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尊重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使其具备享受的权利与机会。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同时,还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与活动满足幼儿的需求。
1.编写专门的幼儿教材
对于幼儿教材的选择,教育部门尚未进行统一规定,部分幼儿园会选择相对简单的内容,导致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脱节。部分幼儿园则相反,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导致幼儿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可聘请专业的人才编写适合我国幼儿发展的教材,将幼儿的生活作为中心,结合幼儿的发展规律将其纳入教材当中,符合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生活即教育”。因教育和生活有着必然关联,开展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彼此相辅相成。
1.结语
在幼儿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更是教育研究的宝贵财富。教育部门与幼儿教育管理者,应明确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重要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全面分析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后,提高幼儿教育的公益性与公平性,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推动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研究[A].蒋光凤,朱应丽,王晓莉,赵丹,戴云璐.《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2018
[2].基于社区教育的幼儿家庭教育(活动)现状及策略研究[A].刘元姝,李娜.“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
[3].农村家长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教育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A].高立新.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第5卷)(续)[C].2014
作者简介:高玉楠(1993-03-02),女,汉族,籍贯:江苏省建湖县,当前职务:幼儿园教师,当前职称:幼儿园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篇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的思想、内容,以及对现代的启示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必将大大有助于推动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展和改革。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造处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市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逻辑起点是现实生活,其特点是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有历史联系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系统而完整,博大而精深。
而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幼儿教育思想,也是相当丰富和富有远见卓识的,并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到:”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2]。”
科教兴国的今天,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而幼儿教育则为根本之根本。陶行知先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人民大众的立场出发,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幼儿教育给于了无情的抨击。有积极创新,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这些主张不仅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且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陶行知关于幼儿教育的主要主张1.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陶行知主张普及教育,不仅要普及小学教育,也要普及幼儿教育。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在他看来,普及幼儿教育要进行三个步骤:(1)”改变我们的态度,一般人的态度总以小孩子的教育不关重要;早学一两年,或迟学一两年没有多大关系。”(2)”改变幼稚园的办法,幼稚园的办法是费钱的,不想法节省,必不容易普及。”(3)”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普及教育的最大的难关是教师的训练”。陶行知先生将国家的前途与幼儿教育联系在一起,可见幼儿教育的确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普及幼儿教育的主张,较一般资产阶级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提法,更近了一步。
2.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是天生的创造家;幼儿是积极的探索家;幼儿是自主的管理者。”他认为,幼儿有很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经过至少人类50万年与环境斗争所获得并传递下来的人的才能的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的重要条件是环境。因此,他提出重视教育的作用,指出:”教育是要在幼儿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他明确提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童。为此,他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可见,陶行知是十分相信儿童的创造力的,只是儿童的创造力培养要有先决条件,即”六大解放”。只有”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才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要鼓励儿童大胆创新,必须要解放儿童,实现”六大解放”。
3.主张革除幼儿教育中的”三病”,创办适合国情的幼儿园
在旧中国,幼儿园同其他学校教育一样,先是照搬日本,后又仿效欧美,不仅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而且还成为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阵地之一。陶行知对旧中国幼儿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提出创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的主张。
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国内幼儿园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这就是”取法外国,不适国情”。”他们弹的是外国的钢琴,唱的是外国歌,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吃的是外国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二是花钱病。这就是”费用太大,不能普及”。国内幼儿园花钱太多,有时甚至超过小学的好几倍,原因是所用的东西都是外国货,费钱既多,自然不易推广。三是富贵病。幼儿园花钱多,家长就得多弄钱。学费高了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得起,才可以享受幼儿教育,穷人家的孩子是进不去的。所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以,幼儿园成了富贵人家的专用品,成了富贵人家显示特权的专门场所,平民是没有份的。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这次新课程改革强调幼儿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进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注重联系幼儿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幼儿经验的整合。本次课改的亮点是重视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幼儿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很相符合。陶行知用生活来教育的思想内涵,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2.“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
篇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关于陶行知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析教育论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思想对幼儿教育有什么影响?下面我带来的是关于陶行知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析教育论文。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即改造生活。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和谐社会,所以需要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而幼儿则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年龄太小,还未能养成什么好习惯,理解能力也较差,教师则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领路人,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
一、生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兴不兴旺、发不发达看的就是教育。而教育不通过生活则无用,那到底什么是生活教育?有人会说“教育不就是看老师的水平吗?老师水平高超,专业能力强,那教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但老师自己的水平差,那教出来的孩子一定更差。”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当然是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看老师,而是看孩子本身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大家都知道狼孩子的故事,一个小孩从生下来就在狼群里,他与狼变成了同类,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就是这样,他被狼养育着与狼一起生活,他无法受到教育,所以他与同龄的孩子完全不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但光有教育也无用,所以教育与生活密切不可分割。二、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学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需要研究农事,教室就在旷野里;需要研究工业,教
1/4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室便在工厂里;需要研究商业,教室便在市场;需要研究社会问题,教室便在十字街头。”所以我的理解是教育不是束缚在课堂上的,更是在生活中展开的。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都较低,需要辅助客观世界的存在才能进行认识,所以幼儿的活动不应该封闭在教室里,而是应该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观察大自然,自由地探索,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社会性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从安全角度出发考虑,为了避免发生任何事故,教师组织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带他们走出幼儿园,因此幼儿就无法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吸取经验,他们只能靠一些图片、声音、视频等来理解事物和现象。教师和大人都忽略了孩子只有通过最真实的体验才会产生兴趣与探究的愿望。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相对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对幼儿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幼儿教育要回归生活,从生活中进行教育,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三、幼儿教育内容生活化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
2/4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但是这样广泛的学习内容不可能仅仅依靠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即使是认知方面的学习,也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的特征———课程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贯穿于幼儿的每日生活。
四、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幼儿的学习以兴趣为主,他们都喜欢好玩的事情,这个事情吸引了他,那他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继而获得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分析孩子,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入手,也可根据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去生成新的课程。比如,当飞机从天空中飞过时,孩子们对飞机拉的线产生了兴趣,那么老师就可开展一个飞机拉线的有趣活动,或者中班的孩子开始对系纽扣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时,老师就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供孩子动手学习,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学得更认真、更带劲。五、生活教育也要有爱的教育“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当然我也很认同这句话,但想要谈爱的教育,那么就要明确什么是爱。这个问题很多人在问,可是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作为我个人觉得爱的表现要包括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理解,愿意多花时间去思考他们的立场,愿意付出并不求回报,能够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愿意让他们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快乐和幸福,总之爱的教育首先应该发生在自我身上。爱的教育是我们当今教师非常提倡的一种教育方式,幼儿早
3/4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期则需要更多的关爱。幼儿来园,我在每天的晨间接待中都会非常的热情高涨,带动幼儿来园的积极情绪,不仅如此,我还会拉着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小头,问他们早上好,这样不仅孩子开心,家长看着我与孩子们这样的举动他们也会感动、很安心。教育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当你付出了你的爱的时候,其实他们也都默默地爱着你。
4/4
篇四: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摘要:近年来,发展教育是国家政策的重点方向,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也提出了更多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在幼儿教育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幼儿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已经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它是启蒙教育的初始阶段,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下面的内容简要分析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旨在为幼儿教育工作做出一点贡献,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革新。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幼儿教育;启示
幼儿教育的范围其实十分广泛,它包括儿童正式入学之前的家庭教育以及在幼儿园中接受的学前教育。入学前的家庭教育主要靠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教育主要由老师进行。但其实,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主要的内容并不是对儿童进行知识上的教育,更多的是对儿童进行一种行为上的教育,幼儿园的存在,并不算是一个严谨的学校,更多像是一种托儿所的存在,没有真正发挥幼儿园应有的教育价值。
1.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1)重视幼儿自觉性的培养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点便是对于自觉性的培养,这一点在幼儿教育中也同样适用。在进行幼儿教育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要让幼儿愿意去学习,主动去学习,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教育层次的提高,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越来越开放的。
在小学以及中学教育中,老师可能会去督促学生加强学习,但是进入大学甚至更高的学习阶段之后,对于知识的学习则完全靠自己的自觉性。因此,“教育
从娃娃抓起”就是要从小便注重对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让孩子在当前以及今后的学习中都是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由于家长或老师的逼迫学习。只要是想让孩子有着更好的成就,就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这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对于孩子的培养,更是对孩子整个人在生活中、行为上的一种良好习惯的培养。
(2)注重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培养人就如同栽种花木,要根据花木的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浇水、施肥,这就叫因材施教。”同理,在幼儿教育中,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对所有幼儿进行同样的教育,因为不同的人,其天赋及擅长之处也是不同的。可能有的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有的孩子虽然不擅长学习,但在其他方面有着更大的天赋,对于这样的孩子就不能只一味地让其学习,要在保证其学习水平不至于过于落后的同时,多注意对其擅长领域的培养和引导,让其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发光发热,更加优秀。
(3)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陶行知是一个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人,他的创造教育思想深刻地阐述了“创造”二字的要义,鼓励在幼儿教育中,要解放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潜能。创造力在一个人的能力中是十分重要的,虽然说学习成绩同样重要,但是创造力更加重要。仅仅只是学习成绩优异,只能是一个书面上的数字,表示他确实可以对题目进行完美的作答,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是强大的创造力却可以让幼儿在除了学习之外的地方做出更大的成绩。而且,对于儿童创造力
的提升,也有助于其在学习方法上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更加便利。
(4)教孩子如何做人
陶行知曾说:“做人是教育的根本,德行不好,再好的学问也无甚用。”教孩子如何做人,就是要重视德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不仅仅是能力上的要求,对人格品质上也有着极为苛刻的条件要求。“德”是一个人的根基,是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对幼
儿的学习进行指导,更要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人。这里的做人包括幼儿的人品性格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孩子人品性格的培养,要让孩子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乐于助人;能够从容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朋友和平相处,培养幼儿为人处世的能力。
(5)平等对待每个孩子
陶行知重视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一个班级中对孩子的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厚此薄彼,有所亏待,但是你并不知道现在坐在你面前的孩子在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可能其中就坐着将来发明界的爱迪生、商业上的比尔·盖茨。因此,永远不要小瞧任何一个孩子,可能一个孩子他的成绩虽然不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不能因为孩子的成绩或者是外貌而对其进行区别对待,不可以出现歧视等恶意行为,孩子虽然小,但是这些行为对其心灵所造成的伤害却是难以估量的。
同时,要始终以学前幼儿的发展为根本,坚持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对孩子做到真诚、尊重,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肯定,进而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逐渐形成乐观、开朗、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感到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获得能力和素养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6)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陶行知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口号其实在许多幼儿教育之中是一直被提倡的,但是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特别是老一辈人会把幼儿当成捧在手心的宝贝,不忍心让他去做一些事情,恐怕孩子受到伤害,感到劳累,殊不知这样并不是对自己孩子的呵护,反而是对孩子的一种骄纵,一种不良习惯的养成。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帮孩子去完成,但是走出家门后,没有人会去帮他做这些事情,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的良好习惯,这样孩子在将来走出家门后才能够更好地去适应校园生活以及集体活动。
(7)培养孩子的发问能力
许多孩子在刚刚进入学校时是比较腼腆内向的,对于自己不懂的知识也不敢发问,这样做其实是非常不良的一个习惯,它严重阻碍了孩子的进步发展。从小处看,他可能只是孩子性格上较为内向,不善交际,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往大处去看的话,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以及生活,他无法对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解答,也无法阐述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麻烦,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可能会让孩子受到某些危害以及侵犯,对于这些伤害无法表达,只能选择不断承受。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发问能力,在有问题无法自己解决时一定要让孩子主动及时地提出来,家长或者老师才能进行分析、引导以及解决。
3.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教育界中的大家,其思想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起着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教育部门和幼儿园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意义,加强在幼儿教育工作的运用,让其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探研,以此开发更多丰富的课程,去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知识技能,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未来国家的发展输送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谭霞军.陶行知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启迪与智慧(中),2021(03).
[2]朱嘉慧.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6).
[3]丁丹.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
篇五: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影响分析
摘要:幼儿对于知识的接受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因其可塑性强、可变化空间大等特点,启蒙教育工作者需对幼儿的情况具备分析以及择选出较合适的理念为理念基础。在当前背景下,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具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基于此,以下对陶行知思想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幼儿教育改革;影响分析
引言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毕生的精力都倾注于教育事业。他提出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教、学、做合一”“平民教育”“爱满天下”等教育思想,就像一盏启明灯给我们教育者指明方向,照亮前进的道路。尤其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崇高的思想境界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给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很多启示。
一、全面发展教育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当中关注和强调的是幼儿的身心协调发展与建设,让幼儿获得全面成长,夯实幼儿成长基础、发展基础,而这对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帮助和指导作用是非常突出的。我国教育部门在2001年所颁布的指导纲要中提到必须重视幼儿教育启蒙性与全面性作用的体现。可是纵观当下教育环境,很多家长表示为提高幼儿今后的竞争力,更看重的是培养幼儿的智力水平。幼儿园本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份子,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这些家长要求,幼儿教育中加入了大量珠算、语文、英语课程。幼儿园表现出严重小学化问题。部分幼儿家长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艺术方面的熏陶,掌握更多专项技能与特长,于是幼儿园开办了舞蹈、绘画、音乐等各种课程,忽视文化教育、品德教育,显然并不利于幼儿今
后的全方位健康成长。2013年由教育部门颁布的规定中指出,幼儿教育需要明白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兼顾幼儿的身体、习惯、品德教育,从这一要求来看,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有着同样的追求和目标。
二、重视教室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创造灵感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生来就具有创造潜能,在合适的环境下,儿童的创造潜能会得到良好的发展。这说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造新奇有趣的各种环境,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灵感。幼儿园在环境布置上,可以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同系列的想象、创造,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意识到同种事物会发生许多不同的可能。在主题墙的布置上,可以将墙面分成不同的区块,然后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在这些区块里。对于中大班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直接将作品展示出来;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可以对幼儿的作品稍作装饰再进行展示。幼儿看见墙面上的作品,会产生自豪感以及再次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操作性材料”,让幼儿不只是单纯地进行角色扮演,而能融入角色,知道角色的不同分工。由此,幼儿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三、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体现幼儿主体性
21世纪背景下,幼儿学习的自主性说的就是幼儿能够自行选择活动形式、内容和进程。甚至为幼儿自己发起、自己想出的项目。在幼儿形成了活动主体性、自主性以后,幼儿才能够以主人公的角色出现在活动当中。生活就是一场教育,这句话对于幼儿的深度学习、深度成长与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与帮助。生活中,幼儿教育是很重要的内容,生活教育可以从日常生活、游戏生活两个方面着手,在相辅相成中助力幼儿进步和成长。在幼儿生活中,游戏是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内容。幼儿在这样的视角下渐渐变成了活动的参与主体。例如玩游戏的时候,幼儿能够自行选择游戏项目,组织其他幼儿一起参加活动。该过程可以完成幼儿学习主体性的培养,幼儿会思考游戏原则、游戏内容。日常生活中主体转变一定要做好幼儿兴趣激发,营造良好范围,使幼儿形成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四、采取多元化培养模式,保证“因材施教”的运用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育人与培养花草树木一般,首先须知其特点方可培养,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即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以及日常表现进行了解,明确每个幼儿的行为习惯特征以及学习心态,进而针对每个幼儿制定不同的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这有助于提高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质量。但当前幼儿对于书本中刻板知识的接受程度较低以及积极性差,成为启蒙教育者进行行为习惯培养中一大难题。除此之外,幼儿因家庭教育所导致行为习惯存在的差异性也使得行为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的灵活性以及多样性,因此,在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中如何适当采取“因材施教”,以及如何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当前启蒙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启蒙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游戏与教育融合的方式达到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教师可举办“表演大赛”,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就能帮助幼儿与家长从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在题目中出示“当你向父母提出渴望得到零食的需求时,父母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在举办该活动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邀请幼儿家长一同参与,并在幼儿抽到题目时,以家长为主体观众进行展示。并且,在后期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且利用游戏抑或是表演等多种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结束语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这表明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于当今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主张贴近实际,在教学活动中能被有效地吸收利用。当前,幼儿教育正在不断地发展创新,幼儿教师需要传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创新,让幼儿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融入自然,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桂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成才之路,2020(12):105-106.
[2]许圆圆.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动幼儿科学活动有效开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76.
[3]侯莉芳.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影响[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134-135.
篇六: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影响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影响
邱思逸
【摘要】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以他崭新的观念和满腔热情,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爱满天下的奉献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将鼓舞着人们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奋斗不已。在今天看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仍时时穿过岁月扣响我们的心灵,仍是中国教育的瑰宝,在教育改革的发展史上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他的“与时代俱进”的学校德育理论,“教人求真”的德育论,“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的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以及创新教育、民主教育、终身教育等,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活及教育知行统一德育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思想家,同时也为我国当代教育教学事业和新政策改革开创了伟大的先河和卓越的贡献。不仅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生涯留下灿烂的一笔华章,更为国外的教育事业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被我们誉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现代价值,对于我们当代进行的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我们广大的教师可以从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生活教育思想中得到启示和借鉴,以幼儿教学活动为基本立足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效。同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幼师对当代教育教学事业的影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本文主要围绕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的以下几点展开:第一,“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念,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改革和世界幼教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保教结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捕捉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第二,“知行统一”。我们的学前教育归根结底主要从德、智、体、美来注重培养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积极乐观的情感,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是首要任务,这便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同时更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幼儿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幼儿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幼儿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
第三,“教,学,做合一”其中,“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1、“生活及教育”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身教”的影响毛主席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是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基本的出发点。其中,他的生活教育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的影响最大。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看,他的生活教育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是动态的。当代学前教育教学十分重视“保教结合”以及“榜样身教”教育,这就十分符合陶行知“生活及教育”的理论。所以在我们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应涉及到如陶行知主张的:做好幼儿园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在生活中,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身教,注重给儿童塑造一副良好的模范榜样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因为“生活及教育”应当从启蒙教育开始。启蒙教育从哪开始?古人云:“正人必先正己,律人者必先律己,教人者必先受教。”所以从教育者先受教开始。只有教育者先受教了,才能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榜样。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生活中的“身教”远远胜于“言教”。
身教的定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榜样,对人进行教育。在我们生活中,身教者有很多,比如老师,父母,亲人,甚至是朋友以及我们根本不认识的过路人,这些人会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我们,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感化着我们,教育着我们。生活,是个大染缸,让我们能从中吸收到很多东西,不管好的坏的,我们统统吸收。如果我们从生活中,从周围的人和事中,学习到的是一种有价值,有营养的好东西,我相信,整个社会传播的自然就是正能量的教育。但让人担忧的是,如果生活中到处传播的是一种负能量的价值教育观,那我们的教育便真的会出问题。然而如今的社会中,我们教育者最缺失的便是“身教”,那么,什么样的“身教”才算是正确的呢?大多数教育者,在遇到孩子不听话时,总会用理论性的语句去劝责,如果孩子变本加厉,更加不顺从的话,便会斥责。然而大人在责怪小孩的时候,从来没有自我反省一下,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古人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案例:一家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叫小明,是个很喜欢看电视的孩子,只要一从幼儿园回来,便打开电视要看动画片。其实,偶尔看看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也可,但小明看起动画片来就会非常的上瘾,欲罢不能。由此,小明的爸爸很担心。一天晚上小明从幼儿园回到家,说要看动画片。一开始,小明答应爸爸只看半个小时,后来,父子俩一起看,待到半小时结束后,小明的爸爸让小明回房间看看德育故事书。(小明的爸爸特意给小明买的,目的就是想让小明少看会电视),可是小明不干,看完电视还要看。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结果,小明的爸爸怒火便直接冲上心头,狠狠的怒斥了小明,便把小明关在房间里。然而小明的父亲自己却跑回客厅看起了电视剧,小明一个人在房间里伤心的大哭起来。哭声很大,影响了周围的左邻右舍。这时,小明的邻居王阿姨得知此事,便告诉小明的爸爸说:“想让小明喜欢看书,你得自己先做个好榜样,如果你一下班就喜欢打开电视看起电视剧,小孩子能不爱看电视吗?今晚,你先陪陪孩子一起看书,每天给他讲一个德育故事。以后孩子喜欢看书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养成,都不用你去说了。以后你一下班,自己就先坐进书房,拿本书放在手里看,这样,你的孩子以后也会跟你一样,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啦,不信,今晚你就试试。”于是,小明的父亲真的就照着做了,没想到的是,一个月以后,小明再也不会整天看电视了,一回家,便喜欢拿着课外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众所周知,幼儿发展初期,儿童的模仿能力意识特别强烈,所以一个好的生活教育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特别大。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从幼儿发展初期养成的,如果错过了成长中的关键期,对幼儿以后的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
2、“知行统一”对当代教育教学中学做“真人”的影响知行统一的定义: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后来当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将其运用于此,可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这两点,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同时,中国古代哲学家也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职责应该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学生的追求,他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若“根本”抓不好,其他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不仅如此,作为人的重要素质,他还强调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性,他说:“我们是现代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要受现代的教育。”因此,在陶行知的素质教育观念中,贯穿始终的是“做真人”和“做现代人”的思想,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在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身为教育者,应当培养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育出一个完善的健全的人格,理应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共事、学会创造、学会强身的培养目标。把“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这也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德育首位的重要思想,不容忽视;“学会学习”则已成为世界潮流,突出了主体精神和能动作用,并且适合于当前社会的前进步伐;“学会共事”、“学会创造”显示了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在过去和将来在人才素质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性,也是学校德育最为突出的两项高素质人才特征;“学会强身”则早已为世人接受,它是人才素质的先决条件和保证。因为强健的身体可以让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走更宽广,更远的路程。可以说,陶行知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主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这个彼此崇拜的“活人”,即“真善美的活人”,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的开拓创新的人。他从以人为本、教育立人的高度洞悉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远要求,从生命情感和人格的高度阐述了一代新人成长的必然要求,将陶行知先生德育论推上了新的高峰。
所以,身为人民幼师,应当在教育教学中,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进行对幼儿指导和培养素质教育。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的德育论能够很好地指导着我们幼教工作者更好的完成教育的使命。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注重幼儿的“学做真人”从以下三方面开始:2.1注重幼儿道德践行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说:“修身伦理一类的
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他明确指出了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嘴上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作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目前,我们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似乎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同志指出:“知行不统一是当前德育工作中的最大问题。”要使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即“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我们要协调来自学生周围环境的德育力量,营造一个确立良好道德信念的氛围,在体验、感悟中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把陶行知先生“学做真人”、“做现代人”的思想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
2.2注重幼儿集体中的“自治”陶行知先生把“自治”提到了德育培养目标的高度,当作思想道德建设和学前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他说:“学生自治,不是自由活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在集体生活中强调“自治”,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一方面是“用众人的力量集体地创造合理的生活、进步的生活和丰富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着重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2.3注重创造幼儿人格的完善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重视生命个体的坦诚交流与人文探索,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本身的活力作为教育的动力,完善幼儿的人格发展,凸现个体生命的人格张力,创新生命个体,才能使教育教学由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他控、他律跨入自控、自律的境界,实现教育活动的良性循环。3、“教、学、做合一”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的影响德育教育就是人生源头上的引导者,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想
做人,首先做事,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个领域的活动之中。德育的定义: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讨论集》提出:“教学做合一”既是一种生活法,也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认为社会、自然、生活是当代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中培养“德育”的最好课程资源。同时遵循着“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教育意义。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等等都是课堂,都是教学资源。”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
而在如今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出现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教师和家长们常常只重视幼儿掌握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发展。“一心装着升学率,两眼盯着好学生”是传统教学的评价思想和做法。传统教学一贯强调知识本位,重视结论性知识,轻视过程性知识及其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形成的过程。教师一贯以结论性评价来衡量幼儿的成败。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公平的。教师教幼儿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也要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发展。
所以我们更应当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来应用于学前教育教学当中,从而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德育”的培养可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进行“教学做合一”:
3.1将德育教育贯穿在一日生活中所以说,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要在教师平时琐碎而细小的生活中,不断引导培养和强化。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常规好坏直接影响到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没有好的常规就无法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常规培养是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不难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看到有些孩子做事有条不紊,临危不乱,但也有些孩子做事没有头绪,东西乱放,入厕拥挤,书包零乱,吃饭挑食,早晨入园后不洗手就用餐等等。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更应该将教育贯穿于生活之中,随时随地,时时刻刻进行对幼儿的引导和教育来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2利用生活中的节假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情感是认知的动力,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识态度,因此我们在节日来临之际开展教育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对幼儿进行爱妈妈、奶奶、姥姥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学会感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给幼儿讲民俗故事,让幼儿了解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强化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对幼儿进行爱国爱党爱军教育,引发他们用心去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用心去感受正义,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3.3在语言环境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幼儿在园时大部分时间是和老师、同伴在一起,幼儿的文明举止和礼貌待人等行为,是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的,从幼儿入园我们的教师就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向幼儿问好,引导幼儿与同伴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教师首先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并教育幼儿不说脏话、粗话,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表扬,形成文明用语环境。
3.4在劳动中培养幼儿学会自己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应从一日生活做起,幼儿本性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做任何事都受情感的制约和兴趣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劳动观念时应尽可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首先鼓励和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组织幼儿轮流值日,每天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放椅子、擦桌子、分碗勺、发放玩具及学习用品等等,使每个幼儿都有劳动的机会,在做的过程中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以影响他人,开展自我服务竞赛活动,丰富自然角,幼儿亲自动手种植、端土、撒土、浇水,让孩子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都有成就感。3.5德育教育延伸到家庭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是幼儿实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过程,其内容和方法具有生活化,因此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有机的统一,形成合力对幼儿实施影响,幼儿园可以利用这一点发放各种资料,定期召开家长会,大力向家长宣传正确的育儿观,及时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重点,争取大家信任,通过家园配合做到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案例:一天,妞妞的妈妈带着她去一家美术馆观赏展览,妞妞蹦蹦跳跳不断跑动,妞妞的妈妈一直追逐着她,劝她不要顽皮,谁知稚龄女孩变本加厉,结果母亲追逐着女儿离开美术馆不再复返。后来,又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女儿甜甜来到了这家美术馆,一进门便告诉说:“只可以静静观赏,不可用手触摸!”甜甜听着看着,还是不听话的触摸玻璃柜,其母亲严肃地警告她;接着,调皮的甜甜再次犯规。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母亲盛怒之下把甜甜牵出美术馆,把她放在馆外的长凳上坐着,随后自己进来继续欣赏美术作品。约莫五分钟,母亲斜着眼窥视着甜甜,发现女儿无助的神情,便再出门去把女孩牵进来。此时的调皮女变得乖乖的,像一只小绵羊依偎着妈妈。
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扎根的关键。所谓三岁定终生,品格教育始于家庭,从小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柔软心、要晓得爱人爱物,要培养好习惯,古语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到了学校自然能遵守校规,接受老师的教诲。
参考文献: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2004年第10期4、《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沈德鑫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5、《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研会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6、《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周毅、向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7、《现代教师学概论》,于漪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篇七: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的幼教思想对中国的幼儿影响学前专科王书林
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通过对他的思想的深入研究将对我国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阅读陶行知文集,常常引发我们对课程改革理论源头的探寻。陶行知,是历史的,却又是现代的、是逝去的,却是永远的。在深人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再读陶行知,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蕴涵的课程思想,来丰富我们课程改革的理论。这次课程改革的许多新观念与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陶行知的课程理论启示我们,读陶行知课程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我们要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蕴涵很多的新课程内容。陶行知非常明确地指出“今日教育界责任之最重要且最紧迫者,莫若利用教育学解决学校课程问题。课程为学校之中心,假使课程得有圆满解决,则其它问题即可迎刃而解。”由此我们可以这么演绎为幼儿设计课程,即为幼儿设计教育,亦即为幼儿设计生活。为了强调课程的重要,陶行知又从反面论述“今日教育之效果所以不能满足吾人之希望者,实以根本错误之故。根本错误之尤甚者,为小学校之课程。”在这里陶行知把教育弊端的原因归结于课程。一个“中心”,一个“根本”,揭示了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一语中的。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观点而这也是当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这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核心理念,而陶行知也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关注着社会发展中的人的发展。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一些理念与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和课程理论有某种相通之处。可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幼儿课程改革有重要启示。我觉得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陶行知的儿童观与现代的师幼观
幼儿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转变理念,最高境界是理念的提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实质上是一个确立正确儿童观的问题。儿童观直白地说就是我们教师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即如何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和如何教育儿童的观点。在对待师幼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幼儿,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幼儿,赞赏每一位幼儿的独特性、兴趣和爱好,赞赏每一位幼儿所取的成绩。而陶行知的儿童观在以下几方面启发并支撑着当代课程的改革。对儿童的认识,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儿童和青年,在我们的世界里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要大。”、小孩之大,在于他们在于他们有着无限的创造潜能,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尊重幼儿,信任幼儿,要像陶行知那样,与幼儿交朋友,把幼儿当做自己的老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创设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环境。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就有我们因转换了角色而得到了收获的喜悦。例如,有一次科学活动时,幼儿在讨论中提出,花生到底是果实还是种子的问题。当时我没有明确的告诉他们,而是请他们回家去寻找答案,可以请问爸爸妈妈,也可以去书上找。比赛谁找的答案最准确。像这样的活动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现象,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更轻松、更有兴趣、更有积极性。同时,我们又不能只看到幼儿“大”的一面,而忽视其不成熟的一面。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走过头,一味地表扬,而放弃了引导和严格要求。陶行知的提醒是必要的。幼儿教育要回归“简
单”。改革不是把事情搞复杂,同样,课程改革也不是让课程越复杂越好。其实,高明的教育应该追求简单。陶行知曾提出过一个着名的论点“儿童社会要充满简单之美。”简单,是指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内容呈现给他们,而不是肤浅和简单化,其前提是教师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新课程就是要求体现简单、朴实的教育理论。很多时候,简单的也是丰富的,朴实的也是深刻的。教师要向幼儿学习。陶行知说“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他又提出,教师应该变成小孩子,“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和小孩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我们新课程提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师生的互动和对话,在互动与对话中,学生可能成了教师,教师反而成了学生,这种角色的互换,是新型师生在课改中的体现。
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又要规范学生。怎样把握其间的“度”呢?陶行知指出“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他提出了儿童的六大解放观点,解放他们的头脑、解放他们的双手、解放他们的眼睛、解放他们的嘴、解放他们的空间和时间。陶行知提醒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首先是解放幼儿,即使规范也应在解放的思想指导下规范幼儿。我们对幼儿的解放与规范应相互结合、有的放矢。幼儿的知识经验必须是建构起来的而不是灌输的,幼儿的发展必须在操作中进行。陶行知提出玩具、学具、用具、工具。新课程就是强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实践,在“玩”与“动”的过程中探究、体验、感悟和提升。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陶行知在教学观上有许多真知灼见,是他课程观和教育思想中的宝贵资源。
这次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幼儿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进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注重联系幼儿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幼儿经验的整合。本次课改的亮点是重视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幼儿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很相符合。陶行知深信生活是教育的核心,生活是第一位的。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互为作用。“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能学以致用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陶行知用生活来教育的思想内涵,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每年的九月都有新生入园,在新课程中,我们把《幼儿园真好》这一主题放在了最前面。主题中的儿歌活动《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告诉幼儿亲亲爸爸,亲亲妈妈,高高兴兴的离开家,做做游戏,听听故事,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在朗朗上口的儿歌里,幼儿摆脱了对家长的依恋。通过活动《我带宝贝上幼儿园》《阿文的小毯子》让幼儿轻松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从吃的水果到自然现象到社会上的热门事如奥运会、世博会只要幼儿感兴趣的、能让幼儿得到发展的事都可以生成课程。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
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地生活。”课程改革除了在“事实”层面上走进生活外,更要在“意义”层面上联系生活。陶行知说“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应怎么办要发现、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为了改造生活,必须有工具。而与生活相联系,则是为了摆脱书本的束缚。陶行知认为,“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课程改革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只要我们走进生活,教育就将变苍白为丰富,变枯竭为鲜活,变无力为充满活力。
(三)“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主要教师的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幼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补充。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不是机械灌输式的而是互动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幼儿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经历。陶行知还主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张对儿童因材施教等,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进行创造教育?陶行知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他又说“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一切为了创造。”这是一种呼声。在新课程中我们分明听到了陶行知的呼喊声。创造教育的理念是什么?“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种理念基于对幼儿创造潜能的了解和信任,打破了创造教育的神秘感。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创新精神正是面向全体学生和所有教师的。陶行知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创造的特征。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人未开化的边疆”。强调的是“探索”与“开辟”的精神。二是强调创造是“新价值的产生”。新价值对不同的幼儿、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含义,因而,所有的人都能去创造新价值有别于新的科技发明,因而创造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创造从哪里做起才好呢?陶行知认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创造的源头在行动,实践是创造的土壤。由此来审视综合实践活动,不难掂量出“综合”与“实践”的创造分量来。
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高兴的看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理念与陶行知的课程思想有一定的契合,希望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在新课改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篇八: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启示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的启示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不仅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且与新世纪的教育,特别是与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内在的、密切的逻辑关系。陶行知独创的以生活教育学说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非凡的教育实践,是留给我们后来人的十分珍贵的财富。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富强,陶行知进行了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幼儿教育的特点创造出了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曾创造了极大的奇迹,在21世纪,他的科学教育思想仍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不久前颁布的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这与陶行知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简直如出一辙。因此,我们探讨和学习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对于贯彻新《纲要》,推动新一轮包括幼儿科学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加速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陶行知在普及幼儿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幼儿教育的办学方向问题,而且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科学的探索。1.培养健康的生活,实施健康的教育。陶行知针对当时中国国民体质的实际状况,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质教育,把保障儿童健康看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首要工作,一再强调“儿童的健康比什么事都要紧”。[1]他曾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要把儿童健康当作幼儿园里面第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提出:“培养健康的生活,以实施健康的教育。”[2]他认为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生活,向他们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常识教育,如饮食卫生、睡眠卫生、活动卫生等,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另外,教师还应组织好室内外活动,使幼儿的体格得到锻炼,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
1
2.道德乃做人之根本,不可不立。陶行知一贯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3]在他看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4]而“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5]所以,陶行知对幼儿德育尤为重视,强调“真人”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3.加强科学教育,培养人才幼苗。陶行知认为科学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强弱、盛衰的大事,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也在于此。他指出:“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在科学的世界里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中国,科学的中国要谁去创造呢?要小孩子去创造!”[6]为此,他还进一步强调:“科学要从小教起。我们要造成一个科学的民族,必要在民族的嫩芽——儿童上去加工夫培植。”[7]在他看来,儿童的科学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运用与训练,只有让孩子不断地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才能让孩子发现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科学的兴趣。4.倡导幼儿美育,陶冶健全人格。陶行知认为,“教育是教人化人”,而教人化人的基本途径和手段是通过环境、艺术和校容、校貌来陶冶儿童的思想、品德。早在1923年,陶行知就提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治,很有密切关系。”[8]他在创办晓庄幼稚园和育才学校时,就特别注意校址的选择,不仅环境优美、雄阔,而且社会风气优良、淳朴。他认为幼儿教师要带领儿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创造优雅的园内环境开始,建设一个“布置适宜,错落有致,清雅幽静,几净窗明”的幼稚园,使幼稚园成为“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9]可见,重视幼儿园环境的改善、建设和美化,是一件关系到幼儿人格陶冶的大事,马虎不得。5.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陶行知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他创设的乡村幼稚园里,还有因地制宜办的儿童小农场,让幼儿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不仅从小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良好品德,而且对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接触和认识环境的能力有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真正的劳动是以实践为基础,以思想为指导,以创造为目的的。这就告诉我们,幼儿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擦擦桌椅、扫
2
扫地上,而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劳动过程中,使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价值,养成劳动既快乐又光荣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对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新审视:内容生活化和动手“做”科学陶行知主张科学教育的内容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举,内容十分广泛。而如何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陶行知从生活教育学说出发,认为幼儿的生活就是幼儿的教育,生活是幼儿科学教育内容,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受什么样的教育,因而他认为科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应围绕儿童的生活环境,主张以宇宙为学校,以大自然为科学园,以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和周围事物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因此,陶行知说科学不是“很高深很精微”的学问,而是“我们日常玩的,人人都会的”。可见,幼儿科学不是高深的科学,而是浅显的、具有启蒙性的科学,即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科学教育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必定是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必定是能够满足幼儿好奇心的东西。因此,当今的幼儿科学教育,不再追求使幼儿获得一大堆僵化且无法应用的死知识,而是要让幼儿学会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引导幼儿体验到生活中需要科学。只有这样,幼儿才能不断感受到学科学的乐趣,不断体验到运用科学的快乐,使幼儿真正理解科学的意义,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陶行知从“教学做合一”出发,提出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是玩科学的把戏和做科学小实验。为此,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主张解放幼儿的大脑、双手、双眼、嘴、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又动脑,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探索感兴趣的科学现象。可见,陶行知十分重视感官的训练,让幼儿动手“做”科学。教师应引导并和幼儿一起来玩科学的游戏,一起来谈,一起来想,并且独出心裁、大胆探究。幼儿园现行的科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孩子的手脚,孩子运用感官的机会多了,但头脑尚未得到彻底的解放,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仍将对幼儿科学教师有重大启迪。有了上述“六大解放”,幼儿就可以充分运用和训练各种感官,“科学地看,科学地说,科学地听,科学地动”,这样才能发现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科学的兴趣,感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
3
篇九: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的幼教思想对中国的幼儿影响学前专科王书林123113061050
陶行知创造了丰富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通过对他的思想的深入研究将对我国幼儿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阅读陶行知文集,常常引发我们对课程改革理论源头的探寻。陶行知,是历史的,却又是现代的、是逝去的,却是永远的。在深人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再读陶行知,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宝库中蕴涵的课程思想,来丰富我们课程改革的理论。这次课程改革的许多新观念与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陶行知的课程理论启示我们,读陶行知课程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改革的关键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我们要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和提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蕴涵很多的新课程内容。陶行知非常明确地指出“今日教育界责任之最重要且最紧迫者,莫若利用教育学解决学校课程问题。课程为学校之中心,假使课程得有圆满解决,则其它问题即可迎刃而解。”由此我们可以这么演绎为幼儿设计课程,即为幼儿设计教育,亦即为幼儿设计生活。为了强调课程的重要,陶行知又从反面论述“今日教育之效果所以不能满足吾人之希望者,实以根本错误之故。根本错误之尤甚者,为小学校之课程。”在这里陶行知把教育弊端的原因归结于课程。一个“中心”,一个“根本”,揭示了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一语中的。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观点而这也是当下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这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充分体现了他的这种核心理念,而陶行知也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发展,关注着社会发展中的人的发展。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一些理念与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和课程理论有某种相通之处。可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幼儿课程改革有重要启示。我觉得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课程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陶行知的儿童观与现代的师幼观
幼儿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转变理念,最高境界是理念的提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实质上是一个确立正确儿童观的问题。儿童观直白地说就是我们教师如何看待儿童和对待儿童,即如何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和如何教育儿童的观点。在对待师幼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幼儿,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幼儿,赞赏每一位幼儿的独特性、兴趣和爱好,赞赏每一位幼儿所取的成绩。而陶行知的儿童观在以下几方面启发并支撑着当代课程的改革。对儿童的认识,陶行知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儿童和青年,在我们的世界里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要大。”、小孩之大,在于他们在于他们有着无限的创造潜能,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尊重幼儿,信任幼儿,要像陶行知那样,与幼儿交朋友,把幼儿当做自己的老师。在课堂上我们要创设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环境。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就有我们因转换了角色而得到了收获的喜悦。例如,有一
次科学活动时,幼儿在讨论中提出,花生到底是果实还是种子的问题。当时我没有明确的告诉他们,而是请他们回家去寻找答案,可以请问爸爸妈妈,也可以去书上找。比赛谁找的答案最准确。像这样的活动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现象,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让幼儿更轻松、更有兴趣、更有积极性。同时,我们又不能只看到幼儿“大”的一面,而忽视其不成熟的一面。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着许多错误,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走过头,一味地表扬,而放弃了引导和严格要求。陶行知的提醒是必要的。幼儿教育要回归“简单”。改革不是把事情搞复杂,同样,课程改革也不是让课程越复杂越好。其实,高明的教育应该追求简单。陶行知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点“儿童社会要充满简单之美。”简单,是指针对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易为他们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内容呈现给他们,而不是肤浅和简单化,其前提是教师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新课程就是要求体现简单、朴实的教育理论。很多时候,简单的也是丰富的,朴实的也是深刻的。教师要向幼儿学习。陶行知说“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他又提出,教师应该变成小孩子,“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你立刻觉得和小孩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我们新课程提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师生的互动和对话,在互动与对话中,学生可能成了教师,教师反而成了学生,这种角色的互换,是新型师生在课改中的体现。
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又要规范学生。怎样把握其间的“度”呢?陶行知指出“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他提出了儿童的六大解放观点,解放他们的头脑、解放他们的双手、解放他们的眼睛、解放他们的嘴、解放他们的空间和时间。陶行知提醒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首先是解放幼儿,即使规范也应在解放的思想指导下规范幼儿。我们对幼儿的解放与规范应相互结合、有的放矢。幼儿的知识经验必须是建构起来的而不是灌输的,幼儿的发展必须在操作中进行。陶行知提出玩具、学具、用具、工具。新课程就是强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实践,在“玩”与“动”的过程中探究、体验、感悟和提升。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
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陶行知遵循“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都是课堂。”“您必须以大自然为您的生物园”。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陶行知在教学观上有许多真知灼见,是他课程观和教育思想中的宝贵资源。
这次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幼儿接触生活,参加实践增进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强调学科的综合性,注重联系幼儿的自身经验和生活实际。新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幼儿经验的整合。本次课改的亮点是重视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幼儿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幼儿自身经
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很相符合。陶行知深信生活是教育的核心,生活是第一位的。生活与知识、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互为作用。“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能学以致用的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陶行知用生活来教育的思想内涵,其一,生活是教育的大课堂。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和社会,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每年的九月都有新生入园,在新课程中,我们把《幼儿园真好》这一主题放在了最前面。主题中的儿歌活动《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告诉幼儿亲亲爸爸,亲亲妈妈,高高兴兴的离开家,做做游戏,听听故事,幼儿园也是我的家。在朗朗上口的儿歌里,幼儿摆脱了对家长的依恋。通过活动《我带宝贝上幼儿园》《阿文的小毯子》让幼儿轻松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其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往我们把课程、教本当做世界,现在要把世界当做课程和教本。从吃的水果到自然现象到社会上的热门事如奥运会、世博会只要幼儿感兴趣的、能让幼儿得到发展的事都可以生成课程。其三,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为了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正如陶行知所说“生活教育是运用生活的力量来改造生活,它要运用有目的有计划地生活来改造无目的无计划地生活。”课程改革除了在“事实”层面上走进生活外,更要在“意义”层面上联系生活。陶行知说“空谈生活教育是没有用的。”应怎么办要发现、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为了改造生活,必须有工具。而与生活相联系,则是为了摆脱书本的束缚。陶行知认为,“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课程改革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只要我们走进生活,教育就将变苍白为丰富,变枯竭为鲜活,变无力为充满活力。
(三)“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与新的教学观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是指,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这一理论很有针对性,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主要教师的教,还要注意学生的学。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幼双方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和补充。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学不是机械灌输式的而是互动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幼儿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经历。陶行知还主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主张对儿童因材施教等,这与新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进行创造教育?陶行知说“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给学生一种改造环境的能力。”他又说“检讨过去,把握现在,创造将来。……一切为了创造。”这是一种呼声。在新课程中我们分明听到了陶行知的呼喊声。创造教育的理念是什么?“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种理念基于对幼儿创造潜能的了解和信任,打破了创造教育的神秘感。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创新精神正是面向全体学生和所有教师的。陶行知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创造的特征。一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人未开化的边疆”。强调的是“探索”与“开辟”的精神。二是强调创造是“新价值的产生”。新价值对不同的幼儿、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含义,因而,
所有的人都能去创造新价值有别于新的科技发明,因而创造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上。创造从哪里做起才好呢?陶行知认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创造的源头在行动,实践是创造的土壤。由此来审视综合实践活动,不难掂量出“综合”与“实践”的创造分量来。
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对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们高兴的看到课程改革的思路和理念与陶行知的课程思想有一定的契合,希望陶行知的课程思想在新课改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篇十: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比如当飞机从天空中飞过时孩子们对飞机拉的线产生了兴趣那末老师便可展开1个飞机拉线的有趣活动或中班的孩子开始对系钮扣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时老师就能够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供孩子动手学习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学得更认真更带劲本文共计2321字
关于陶行知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析教育论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思想对幼儿教育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陶行知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析教育论文。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即改造生活。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和谐社会,所以需要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而幼儿则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年龄太小,还未能养成什么好习惯,理解能力也较差,教师则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领路人,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
一、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兴不兴旺、发不发达看的就是教育。而教育不通过生活则无用,那到底什么是生活教育?有人会说“教育不就是看老师的水平吗?老师水平高超,专业能力强,那教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但老师自己的水平差,那教出来的孩子一定更差。”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当然是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看老师,而是看孩子本身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大家都知道狼孩子的故事,一个小孩从生下来就在狼群里,他与狼变成了同类,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就是这样,他被狼养育着与狼一起生活,他无法受到教育,所以他与同龄的孩子完全不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但光有教育也无用,所以教育与生活密切不可分割。
-1-
本文共计2321字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学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需要研究农事,教室就在旷野里;需要研究工业,教室便在工厂里;需要研究商业,教室便在市场;需要研究社会问题,教室便在十字街头。”所以我的理解是教育不是束缚在课堂上的,更是在生活中展开的。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都较低,需要辅助客观世界的存在才能进行认识,所以幼儿的活动不应该封闭在教室里,而是应该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观察大自然,自由地探索,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社会性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从安全角度出发考虑,为了避免发生任何事故,教师组织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带他们走出幼儿园,因此幼儿就无法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吸取经验,他们只能靠一些图片、声音、视频等来理解事物和现象。教师和大人都忽略了孩子只有通过最真实的体验才会产生兴趣与探究的愿望。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相对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对幼儿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幼儿教育要回归生活,
-2-
本文共计2321字
从生活中进行教育,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三、幼儿教育内容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但是这样广泛的学习内容不可能仅仅依靠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即使是认知方面的学习,也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的特征———课程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贯穿于幼儿的每日生活。
四、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
幼儿的学习以兴趣为主,他们都喜欢好玩的事情,这个事情吸引了他,那他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继而获得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分析孩子,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入手,也可根据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去生成新的课程。比如,当飞机从天空中飞过时,孩子们对飞机拉的线产生了兴趣,那么老师就可开展一个飞机拉线的有趣活动,或者中班的孩子开始对系纽扣产生了强烈的愿
-3-
本文共计2321字
望时,老师就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供孩子动手学习,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学得更认真、更带劲。
五、生活教育也要有爱的教育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当然我也很认同这句话,但想要谈爱的教育,那么就要明确什么是爱。这个问题很多人在问,可是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作为我个人觉得爱的表现要包括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理解,愿意多花时间去思考他们的立场,愿意付出并不求回报,能够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愿意让他们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快乐和幸福,总之爱的教育首先应该发生在自我身上。爱的教育是我们当今教师非常提倡的一种教育方式,幼儿早期则需要更多的关爱。幼儿来园,我在每天的晨间接待中都会非常的热情高涨,带动幼儿来园的积极情绪,不仅如此,我还会拉着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小头,问他们早上好,这样不仅孩子开心,家长看着我与孩子们这样的举动他们也会感动、很安心。教育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当你付出了你的爱的时候,其实他们也都默默地爱着你。
-4-
篇十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摘要:国家对于未来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幼儿教育中,现实中存在众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实例。众多教育家将教育事业致力于幼儿园,例如,著名的陶行知教育思想被认为是具有现实重要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之一,为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思想启示,为幼儿教育事业开拓出新的发展方向,指明了前进的阳光大道。
关键词:幼儿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启示
引言
针对《陶行知文集》进行再次阅读,仍然深感亲切,通过思考陶行知教育思想仍然可以体会到“真正的教育”是什么、“生命化的教育”是什么,可以深刻地感悟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有着引领的作用。心系当下,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的真正意义
陶行知先生心系伟大的祖国,放眼望去,陶行知对欧美等众多国家和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细致认真的考察,认定必须将科学教育进行大力推广,真正踏上“科技兴国”的发展道路,才能将旧中国进行改造,创造出具有科学性的、现代化的中国。他认为应从小实行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时期就开展科学的教育工作,培养一代代“科学的幼儿”,随之才能诞生出“科学的中国”。幼儿的科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二、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
(1)就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其根源在于我国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其直接反映在对幼儿家庭教育的投资层面。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同的家庭在幼儿的情感和教育等各个方面投入的资金、精力都不一样。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给文化带来了极大
冲击,各个家庭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期望观,使得家长在幼儿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而且当前幼儿教育存在师资力量较为缺乏的现象,进而导致部分幼儿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
(2)我国教育学在研究、运用以及普及方面的滞后,使幼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我国某些地方的教育事业在切实的实施中未能将教育的根本涵义进行较好的体现。由于存在较低的起点,导致我国幼儿教育在长时间段停留于普及基本知识的阶段,一代又一代的教学者只是对知识的积累量较为重视,却忽视了对创造力、想象力的有效培养,对于发散和创造方面思维的有效激发和训练一并忽视了,而这种思维的习惯和模式的养成正是通过最早期对幼儿发展的教育中进行的。
(3)幼儿园属于公共教育机构,其功能包含:对幼儿进行周到的照顾;对游戏场地、教学材料、内容等的提供;为家长传授幼儿在发展和教育中具有专业性的知识。虽然幼儿教育机构能够给幼儿教育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但是某些家长在幼儿教育和心理学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确是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从而使得相关的教育机构对于社会中的部分责任有着承担。现代社会中,随着幼儿教育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教育知识愈加显得的相对匮乏、难以统一,幼儿教育事业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现象。
三、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1)提高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视,进而使幼儿园提高课程质量
人类大脑的关键发展阶段是六岁之前,六岁前的幼儿时期受到的的良好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坚固基础,人们的态度、个性以及行为习惯部分是在六岁之前养成的。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人需要从小教起”、“教育的根本之根本在于优质的教育”等教育观点,我们要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进行有效借鉴,对幼儿的教育应做到高度重视,进而实现高质量幼儿课程教育。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早期教育并未做到重视,同时不重视幼儿园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活动和游戏只是进行随意的设计,导致课程质量的降低,进而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应将自身对幼儿教育的重视深度进行深化,对
幼儿园中的每一堂课程应进行认真的准备,使幼儿可以在每堂课程活动中有所收获,有助于幼儿的发展。首先,教师应将课堂的主题进行确定,能够围绕主题进行课堂内容的有效开展,具备一定的层次感和条理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将主题作为中心,设计相应的游戏和活动,使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实现趣味化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将自己内心想法和看法进行发表的机会,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的锻炼有着重大帮助,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拓展,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作为新上任的幼儿教师,可以对经验丰富教师的课程进行观摩,并与之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做到互相学习和进步的效果,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对幼儿教育内容进行丰富,促使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进行有效的学习,现代化幼儿教育应将对幼儿的教育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使幼儿可以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内容包含了健康、科学、劳动、思想道德以及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幼儿而言,有着较小的年龄,同时体质较为瘦弱,所以,幼儿教育应对幼儿在健康方面的教育进行强化。在幼儿园中儿童的健康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入,为学生讲授关于卫生方面的知识常识,促使幼儿可以从小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锻炼,使幼儿的体格得以增强,使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进而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同时可以对幼儿开展科学教育,使幼儿的科学意识和精神可以从小养成,进而对幼儿进行科学兴趣的有效培养,使其科学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可以不断的鼓励有效进行科学知识的自主探索,并积极的进行深入思考。还应该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培养的重视,六岁之前的时期是儿童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最关键的阶段,应着重培养儿童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品质,对幼儿进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怀和社会强大责任感的有效培养,对幼儿开展真善美的教学模式,拥有良好的额人格魅力。教师还可以对幼儿开展劳动教育,使儿童建立劳动的思想意识,进而养成勤劳的人格品质,通过劳动将幼儿的自立能力进行强化,最终实现良好和对劳动产生热爱的良好品质的培养。
(3)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中,应将教育内容和幼儿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教育而言,不应限制于教室范围之内,可以将学生带入社会和大自然的环境中,带领幼儿到美丽的公园和植物园等地方,让幼儿可以和大自然产生亲密的接触,通过大自然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刻的感悟。使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产生密切的练习,使幼儿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体会切实的感受,使幼儿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能够做到更好的理解,同时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较好的吸收。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多样化的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对生活中的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促使幼儿通过实际生活建立学习的思想意识,进而使幼儿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强化,在生活中完成学习。教师可以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家务和园艺等形式的活动,使幼儿学会在生活中进行知识能力的获取,让幼儿产生生活是获取知识的根本源泉的思想意识,通过现实的生活进行知识的有效获取。
结语
我国的幼儿教育应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有效的吸收学习,深化对幼儿的早期教育的认识,进而提高幼儿园的课程教学质量,丰富幼儿的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健康、科学、劳动以及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有效的启迪和发展。同时对幼儿的教育应结合现实生活,帮助幼儿认识到现实生活是产生知识的真正源泉,学会在现实生活、学习中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金林祥,屠棠,冯鸿甲.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3).
[2]黄仁贤,涂怀京.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与当代价值[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09).
[3]李煜.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看当前幼儿教育[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7,(02).
作者简介:唐凤月(1980-),女,汉,江苏苏州。本科,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友联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篇十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浅谈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对当今的启示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
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
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这种状况令陶行知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
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外国的钢琴,唱外国的歌曲,讲外国的故事,玩外国的玩具等等.
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昂贵,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
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
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这一办园原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
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
二、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对现实的启示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给我们以下两方面的启示:
第一、要有改革创新的观念,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我们国家正面临着经济转轨时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不改革,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宏观上,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着眼于“三个面向”,把教育摆在战略的高度重视起来;在微观上教育要走向市场,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设置学校、课程。比如可以有科学的预测,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提供信息,避免重复建校,浪费资源。
第二、要立足国情办教育.建立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由经济基
础决定,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对经济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在我国由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对人才素质相应的要求就高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应也低一些。各地区财力、物力、人力对教育的投入也不尽一样,不能因为这样一些原因就放弃我们的努力,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办教育,因材施教地办教育,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多层次的人才,把教育当做事业来办,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做出贡献。
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十三: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影响邱思逸
【摘要】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以他崭新的观念和满腔热情,为中国教育事业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爱满天下的奉献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将鼓舞着人们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奋斗不已。在今天看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仍时时穿过岁月扣响我们的心灵,仍是中国教育的瑰宝,在教育改革的发展史上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他的“与时代俱进”的学校德育理论,“教人求真”的德育论,“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的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以及创新教育、民主教育、终身教育等,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活及教育知行统一德育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思想家,同时也为我国当代教育教学事业和新政策改革开创了伟大的先河和卓越的贡献。不仅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生涯留下灿烂的一笔华章,更为国外的教育事业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被我们誉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现代价值,对于我们当代进行的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我们广大的教师可以从陶行知先生丰富的教育思想,尤其是生活教育思想中得到启示和借鉴,以幼儿教学活动为基本立足点,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提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效。同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幼师对当代教育教学事业的影响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本文主要围绕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的以下几点展开:第一,“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陶先生全部理论的一个总概
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是一个大概念,所谓“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活动.因此可以说一切活动都是生活,教育也是生活.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改革和世界幼教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应该保教结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捕捉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导入新知。
第二,“知行统一”。我们的学前教育归根结底主要从德、智、体、美来注重培养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积极乐观的情感,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掌握。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是首要任务,这便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同时更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幼儿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幼儿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幼儿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
第三,“教,学,做合一”其中,“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1、“生活及教育”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身教"的影响毛主席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观点从总体上看,是以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基本的出发点.其中,他的生活教育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的影响最大。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来看,他的生活教育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是动态的。当代学前教育教学十分重视“保教结合"以及“榜样身教”教育,这就十分符合陶行知“生活及教育"的理论。所以在我们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应涉及到如陶行知主张的:做好幼儿园与社会的联系,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中发
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在生活中,加强家长和教师的身教,注重给儿童塑造一副良好的模范榜样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因为“生活及教育"应当从启蒙教育开始。启蒙教育从哪开始?古人云:“正人必先正己,律人者必先律己,教人者必先受教。”所以从教育者先受教开始。只有教育者先受教了,才能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好榜样。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生活中的“身教”远远胜于“言教".
身教的定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榜样,对人进行教育。在我们生活中,身教者有很多,比如老师,父母,亲人,甚至是朋友以及我们根本不认识的过路人,这些人会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我们,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感化着我们,教育着我们。生活,是个大染缸,让我们能从中吸收到很多东西,不管好的坏的,我们统统吸收.如果我们从生活中,从周围的人和事中,学习到的是一种有价值,有营养的好东西,我相信,整个社会传播的自然就是正能量的教育。但让人担忧的是,如果生活中到处传播的是一种负能量的价值教育观,那我们的教育便真的会出问题。然而如今的社会中,我们教育者最缺失的便是“身教”,那么,什么样的“身教”才算是正确的呢?大多数教育者,在遇到孩子不听话时,总会用理论性的语句去劝责,如果孩子变本加厉,更加不顺从的话,便会斥责。然而大人在责怪小孩的时候,从来没有自我反省一下,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古人言:“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案例:一家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叫小明,是个很喜欢看电视的孩子,只要一从幼儿园回来,便打开电视要看动画片。其实,偶尔看看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也可,但小明看起动画片来就会非常的上瘾,欲罢不能。由此,小明的爸爸很担心。一天晚上小明从幼儿园回到家,说要看动画片。一开始,小明答应爸爸只看半个小时,后来,父子俩一起看,待到半小时结束后,小明的爸爸让小明回房间看看德育故事书.(小明的爸爸特意给小明买的,目的就是想让小明少看会电视),可是小明不干,看完电视还要看。结果,小明的爸
爸怒火便直接冲上心头,狠狠的怒斥了小明,便把小明关在房间里.然而小明的父亲自己却跑回客厅看起了电视剧,小明一个人在房间里伤心的大哭起来。哭声很大,影响了周围的左邻右舍。这时,小明的邻居王阿姨得知此事,便告诉小明的爸爸说:“想让小明喜欢看书,你得自己先做个好榜样,如果你一下班就喜欢打开电视看起电视剧,小孩子能不爱看电视吗?今晚,你先陪陪孩子一起看书,每天给他讲一个德育故事。以后孩子喜欢看书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养成,都不用你去说了。以后你一下班,自己就先坐进书房,拿本书放在手里看,这样,你的孩子以后也会跟你一样,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啦,不信,今晚你就试试。"于是,小明的父亲真的就照着做了,没想到的是,一个月以后,小明再也不会整天看电视了,一回家,便喜欢拿着课外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众所周知,幼儿发展初期,儿童的模仿能力意识特别强烈,所以一个好的生活教育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环境对幼儿的影响特别大。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从幼儿发展初期养成的,如果错过了成长中的关键期,对幼儿以后的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
2、“知行统一”对当代教育教学中学做“真人”的影响知行统一的定义: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后来当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将其运用于此,可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这两点,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同时,中国古代哲学家也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职责应该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作为自己的使命,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学生的追求,他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
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若“根本”抓不好,其他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不仅如此,作为人的重要素质,他还强调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性,他说:“我们是现代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要受现代的教育。”因此,在陶行知的素质教育观念中,贯穿始终的是“做真人”和“做现代人”的思想,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在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身为教育者,应当培养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育出一个完善的健全的人格,理应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共事、学会创造、学会强身的培养目标.把“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这也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德育首位的重要思想,不容忽视;“学会学习”则已成为世界潮流,突出了主体精神和能动作用,并且适合于当前社会的前进步伐;“学会共事”、“学会创造"显示了合作精神、创造精神在过去和将来在人才素质中的重要性和深远性,也是学校德育最为突出的两项高素质人才特征;“学会强身"则早已为世人接受,它是人才素质的先决条件和保证。因为强健的身体可以让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走更宽广,更远的路程。可以说,陶行知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主张‘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先生、学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这个彼此崇拜的“活人”,即“真善美的活人”,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的开拓创新的人。他从以人为本、教育立人的高度洞悉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远要求,从生命情感和人格的高度阐述了一代新人成长的必然要求,将陶行知先生德育论推上了新的高峰。
所以,身为人民幼师,应当在教育教学中,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进行对幼儿指导和培养素质教育。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的德育论能够很好地指导着我们幼教工作者更好的完成教育的使命。
注重幼儿的“学做真人”从以下三方面开始:2。1注重幼儿道德践行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说:“修身伦理一类的
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乎实行。”他明确指出了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嘴上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作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目前,我们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似乎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同志指出:“知行不统一是当前德育工作中的最大问题。”要使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即“非给学生种种机会,练习道德的行为不可”。我们要协调来自学生周围环境的德育力量,营造一个确立良好道德信念的氛围,在体验、感悟中提高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把陶行知先生“学做真人”、“做现代人”的思想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去。
2.2注重幼儿集体中的“自治”陶行知先生把“自治"提到了德育培养目标的高度,当作思想道德建设和学前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他说:“学生自治,不是自由活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在集体生活中强调“自治”,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一方面是“用众人的力量集体地创造合理的生活、进步的生活和丰富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着重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2.3注重创造幼儿人格的完善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重视生命个体的坦诚交流与人文探索,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本身的活力作为教育的动力,完善幼儿的人格发展,凸现个体生命的人格张力,创新生命个体,才能使教育教学由
他控、他律跨入自控、自律的境界,实现教育活动的良性循环。3、“教、学、做合一”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德育”的影响德育教育就是人生源头上的引导者,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想
做人,首先做事,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个领域的活动之中。德育的定义: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讨论集》提出:“教学做合一”既是一种生活法,也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认为社会、自然、生活是当代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中培养“德育"的最好课程资源.同时遵循着“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对当代学前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教育意义.他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全部的课程包括了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家庭、店铺、茶馆、轮船码头,等等都是课堂,都是教学资源。”陶行知课程视野中的课程资源观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在生活中生成的。
而在如今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出现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教师和家长们常常只重视幼儿掌握知识的能力,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发展。“一心装着升学率,两眼盯着好学生"是传统教学的评价思想和做法。传统教学一贯强调知识本位,重视结论性知识,轻视过程性知识及其
形成的过程.教师一贯以结论性评价来衡量幼儿的成败。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公平的。教师教幼儿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也要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发展。
所以我们更应当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来应用于学前教育教学当中,从而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德育”的培养可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进行“教学做合一":
3。1将德育教育贯穿在一日生活中所以说,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要在教师平时琐碎而细小的生活中,不断引导培养和强化。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常规好坏直接影响到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没有好的常规就无法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常规培养是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不难发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看到有些孩子做事有条不紊,临危不乱,但也有些孩子做事没有头绪,东西乱放,入厕拥挤,书包零乱,吃饭挑食,早晨入园后不洗手就用餐等等.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更应该将教育贯穿于生活之中,随时随地,时时刻刻进行对幼儿的引导和教育来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2利用生活中的节假日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情感是认知的动力,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识态度,因此我们在节日来临之际开展教育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对幼儿进行爱妈妈、奶奶、姥姥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了解妈妈的辛苦,学会感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给幼儿讲民俗故事,让幼儿了解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强化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对幼儿进行爱国爱党爱军教育,引发他们用心去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用心去感受正义,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3。3在语言环境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幼儿在园时大部分时间是和老师、同伴在一起,幼儿的文明举止和礼貌待人等行为,是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的,从幼儿入园我们的教师就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向幼儿问好,引导幼儿与同伴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教师首先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并教育幼儿不说脏话、粗话,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表扬,形成文明用语环境。
3。4在劳动中培养幼儿学会自己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应从一日生活做起,幼儿本性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做任何事都受情感的制约和兴趣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培养幼儿劳动观念时应尽可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首先鼓励和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组织幼儿轮流值日,每天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放椅子、擦桌子、分碗勺、发放玩具及学习用品等等,使每个幼儿都有劳动的机会,在做的过程中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幼儿,以影响他人,开展自我服务竞赛活动,丰富自然角,幼儿亲自动手种植、端土、撒土、浇水,让孩子从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都有成就感。3.5德育教育延伸到家庭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是幼儿实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过程,其内容和方法具有生活化,因此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有机的统一,形成合力对幼儿实施影响,幼儿园可以利用这一点发放各种资料,定期召开家长会,大力向家长宣传正确的育儿观,及时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重点,争取大家信任,通过家园配合做到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案例:一天,妞妞的妈妈带着她去一家美术馆观赏展览,妞妞蹦蹦跳跳不断跑动,妞妞的妈妈一直追逐着她,劝她不要顽皮,谁知稚龄女孩变本加厉,结果母亲追逐着女儿离开美术馆不再复返。后来,又有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女儿甜甜来到了这家美术馆,一进门便告诉说:“只可以静静观赏,不可用手触摸!”甜甜听着看着,还是不听话的触摸玻璃柜,其母亲严肃地警告她;接着,调皮的甜甜再次犯规。
母亲盛怒之下把甜甜牵出美术馆,把她放在馆外的长凳上坐着,随后自己进来继续欣赏美术作品。约莫五分钟,母亲斜着眼窥视着甜甜,发现女儿无助的神情,便再出门去把女孩牵进来。此时的调皮女变得乖乖的,像一只小绵羊依偎着妈妈。
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扎根的关键。所谓三岁定终生,品格教育始于家庭,从小教育孩子要有一颗柔软心、要晓得爱人爱物,要培养好习惯,古语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到了学校自然能遵守校规,接受老师的教诲。
参考文献: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课程教材研究所2004年第10期4、《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沈德鑫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5、《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研会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6、《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周毅、向明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7、《现代教师学概论》,于漪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篇十四: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民主运动和教育事业,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学前教育问题是陶行知先生一生中始终关心的问题,他身体力行地为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平民化、科学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陶行知认为学前教育相当重要。在《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中他写道:“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到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整理和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对发展和改革幼教事业,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重视学前的早期教育陶行知十分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出世就是破蒙”,他说:“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先生就是那么形象通俗地阐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继承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朴素教育思想,并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说明。他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指出:“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渐渐的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幼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他还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该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因此,绝不能漠视小孩子的需要、能力、兴味、情感,从而不知不觉地漠视了他们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大声疾呼:“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二)指出中国学前教育的问题所在20世纪初,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然而,在中国幼教的初创阶段,从办园精神、教育制度到教学内容等等,几乎完全照搬日本和美国,因此“洋化”色彩十分浓厚。这既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也不利于幼教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使广大平民百姓的子女失去了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他们大声疾呼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平民化的幼儿教育体系。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不仅强调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对如何创办中国式的幼儿园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幼稚园普遍害了“三种大病”:一是外国病。一切照搬外国的东西,弹的是外国钢琴,唱的是外国歌曲,讲的是外国故事,玩的是外国玩具,甚至于吃的是外国点心。在这些幼稚园里,除了幼儿和教师是中国人外,哪还有一点中国的影子?二是花钱病。由于这些幼稚园一切仰仗于外国,因此代价高昂,花钱太多,在贫困落后的中国很难普及。三是富贵病。幼稚园收费很高,只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因而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三)走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
在指出了当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根源之后,陶行知指出,要想普及学前教育,必须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具体来说,就是要利用现有的音乐、诗歌、故事、玩具及自然界来陶冶儿童,自编幼儿教材,使之“中国化”;因陋就简,以最少的投入办出好的幼儿园,使之“经济化”;加强对乡村幼儿师资的培养,在工厂区和乡村大量创办幼儿园,让平民的子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使之“平民化”。陶行知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并对创办平民幼儿园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作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论证.陶行知指出,创办平民幼儿园不仅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广大工人和农民朋友来说也
是现实的需要。因为在工厂区,妇女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十分辛苦,但又无钱将孩子送入收费高昂的幼儿园。在中国乡村,幼儿园更是格外需要。农忙的时候,农夫、农妇们异常忙碌,村中幼儿不是跟前跟后,就是没人照应,小孩子就成为家长们的累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既能使小孩子受到教育,收费又便宜的幼儿园,家长们肯定都会乐意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就读。所以乡村幼儿园的功效比城市幼儿园还要大.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幼儿教育若能推广便可以为受过教育的妇女开创一个新的职业,从而使乡村幼儿园成为乡村妇女运动中心,促进乡村妇女的解放运动。可以看出,陶行知的上述思想主张完全是从民众利益出发的,是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因此,陶行知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当之无愧的。陶行知提出的“省钱的(经济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这一办园原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中国幼教事业的“洋化”倾向,促进了幼教事业的重大转变,而且为中国幼教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即使在今天来看,陶行知的这些理论思想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关于幼儿教育的师资培训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陶行知提出了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两种途径。1.大力创办幼稚师范学校
陶行知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幼稚师范院简章》中陶行知提出,乡村幼稚师范的宗旨在于造就能与乡村儿童妇女共甘苦,以谋乡村儿童妇女幸福之增进的幼稚园教师.在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他主张安排儿童文学、园艺、美术、音乐、自然科学、医疗卫生、家庭伦理以及幼稚园活动等。通过“教学做”的方法,使幼儿师范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的朋友和导师。”陶行知认为,唯有这样,方能在全国较早地普及幼稚教育。2。采用“艺友制”培训幼儿教师
何为“艺友制”呢?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艺是艺术,或可作手艺解.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便是艺友制师范教育。"在他看来,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之教师培养法,也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和推广普及幼儿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的确,在当时,这种“艺友制的师范教育”培养了一批乡村幼儿教师。该办法大致过程是:第一步为参观,第二步为参与,第三步为实习。即以乡村幼稚园为基地,由有经验的老师带两三个妇女作徒弟.按做中教,做中学的道理,徒弟跟师傅学习幼稚园的各项教学活动,并辅以必要的教育理论知识和管理幼儿的技能、技巧.
大约经过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便可以独立工作,担任乡村幼稚老师.而且,她们同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幼稚园老师一样具有“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运动之导师的素质。”该方法针对旧中国经济与教育落后的现状,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越来越高,昨天那种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师资的方法,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然而,从实际来看,取得一定学历的幼儿师范生参加工作后,还需一段较长时间的适应,而且业务的提高,必须经过更长时间的实践积累。可见,陶行知当时提倡的“艺友制”于今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已经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使家长与社会对幼儿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幼儿教育的发展已由城市逐步推向农村,为更多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机会。国家教委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我们的教育要真正面对“活生生”的发展着的儿童,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落实到儿童发展上,把握幼儿全面发展的概念,把幼儿教育总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目标,并把握发展目标和每个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有计划、有弹性地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活动,从而
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这就是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在当代最好的体现。当今的幼儿家庭在学前教育的投资方面越来越大,学前教育逐步又有了“洋化"和陶行
知先生时代的“三种大病”的趋势了。目前,各大中城市都热衷于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双语幼儿园"、“瑞吉欧幼儿园”等洋式幼儿园,把幼儿园“洋化”推向了高潮,由于挂着尖端学前教育思想的牌子,学前教育投资很高,一些幼儿园只有权贵子女才上得起,一般平民子弟则望而却步。尤其那些在农村地区的“留守幼儿”和随父母外出的“流动幼儿”,这些孩子的学前教育因为现实的制约出现了很多状况,很多“留守幼儿"和“流动幼儿”连最基本的学前教育都不能得到完整、连续、完善地接受。因此,从目前的学前教育现状来看,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更有独特的现实意义。比如能够根据现今流动家长的具体情况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路子",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流动家长的“亲子教育”,让流动家长在重视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的早期教育.
本文只是探讨了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的基本部分,除此以外,他还有许多丰富的教育思想,诸如在幼稚园课程、日程安排及重视幼儿科学训练,全面发展幼儿的创造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也是极富创造性的。总之,陶行知作为我国一位早期幼儿教育的开拓者,他所提出的幼教理论,在中国幼儿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篇十五: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索陶行知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索
摘要: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和谐社会,所以需要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而幼儿则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年龄太小,还未能养成什么好习惯,理解能力也较差,教师则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领路人,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育;陶行知思想;教育影响;探究一、生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兴不兴旺、发不发达看的就是教育。而教育不通过生活则无用,那到底什么是生活教育?有人会说“教育不就是看老师的水平吗?老师水平高超,专业能力强,那教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但老师自己的水平差,那教出来的孩子一定更差。”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当然是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看老师,而是看孩子本身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大家都知道狼孩子的故事,一个小孩从生下来就在狼群里,他与狼变成了同类,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就是这样,他被狼养育着与狼一起生活,他无法受到教育,所以他与同龄的孩子完全不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但光有教育也无用,所以教育与生活密切不可分割。二、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学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需要研究农事,教室就在旷野里;需要研究工业,教室便在工厂里;需要研究商业,教室便在市场;需要研究社会问题,教室便在十字街头。”所以我的理解是教育不是束缚在课堂上的,更是在生活中展开的。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都较低,需要辅助客观世界的存在才能进行认识,所以幼儿的活动不应该封闭在教室里,而是应该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观察大自然,自由地探索,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社会性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从安全角度出发考虑,为了避免发生任何事故,教师组织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带他们走出幼儿园,因此幼儿就无法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吸取经验,他们只能靠一些图片、声音、视频等来理解事物和现象。教师和大人都忽略了孩子只
1
有通过最真实的体验才会产生兴趣与探究的愿望。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相对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对幼儿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幼儿教育要回归生活,从生活中进行教育,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三、幼儿教育内容生活化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但是这样广泛的学习内容不可能仅仅依靠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即使是认知方面的学习,也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的特征——课程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贯穿于幼儿的每日生活。四、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幼儿的学习以兴趣为主,他们都喜欢好玩的事情,这个事情吸引了他,那他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继而获得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分析孩子,从孩子们的兴趣点人手,也可根据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去生成新的课程。比如,当飞机从天空中飞过时,孩子们对飞机拉的线产生了兴趣,那么老师就可开展一个飞机拉线的有趣活动,或者中班的孩子开始对系纽扣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时,老师就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供孩子动手学习,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学得更认真、更带劲。五、生活教育也要有爱的教育
2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当然我也很认同这句话,但想要谈爱的教育,那么就要明确什么是爱。这个问题很多人在问,可是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作为我个人觉得爱的表现要包括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理解,愿意多花时间去思考他们的立场,愿意付出并不求回报,能够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愿意让他们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快乐和幸福,总之爱的教育首先应该发生在自我身上。爱的教育是我们当今教师非常提倡的一种教育方式,幼儿早期则需要更多的关爱。幼儿来园,我在每天的晨间接待中都会非常的热情高涨,带动幼儿来园的积极情绪,不仅如此,我还会拉着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小头,问他们早上好,这样不仅孩子开心,家长看着我与孩子们这样的举动他们也会感动、很安心。教育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当你付出了你的爱的时候,其实他们也都默默地爱着你。
3
篇十六: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本文共计2321字关于陶行知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析教育论文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种思想对幼儿教育有什么影响?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关于陶行知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探析教育论文。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即改造生活。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和谐社会,所以需要人们的素质普遍提高。而幼儿则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年龄太小,还未能养成什么好习惯,理解能力也较差,教师则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领路人,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
一、生活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兴不兴旺、发不发达看的就是教育。而教育不通过生活则无用,那到底什么是生活教育?有人会说“教育不就是看老师的水平吗?老师水平高超,专业能力强,那教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但老师自己的水平差,那教出来的孩子一定更差。”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当然是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并不是看老师,而是看孩子本身和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大家都知道狼孩子的故事,一个小孩从生下来就在狼群里,他与狼变成了同类,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就是这样,他被狼养育着与狼一起生活,他无法受到教育,所以他与同龄的孩子完全不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但光有教育也无用,所以教育与生活密切不可分割。
-1-
本文共计2321字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育环境
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即以社会为学校,自然教室的范围,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需要研究农事,教室就在旷野里;需要研究工业,教室便在工厂里;需要研究商业,教室便在市场;需要研究社会问题,教室便在十字街头。”所以我的理解是教育不是束缚在课堂上的,更是在生活中展开的。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都较低,需要辅助客观世界的存在才能进行认识,所以幼儿的活动不应该封闭在教室里,而是应该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观察大自然,自由地探索,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社会性的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的人们,从安全角度出发考虑,为了避免发生任何事故,教师组织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选择带他们走出幼儿园,因此幼儿就无法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吸取经验,他们只能靠一些图片、声音、视频等来理解事物和现象。教师和大人都忽略了孩子只有通过最真实的体验才会产生兴趣与探究的愿望。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相对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对幼儿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幼儿教育要回归生活,
-2-
本文共计2321字
从生活中进行教育,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
三、幼儿教育内容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但是这样广泛的学习内容不可能仅仅依靠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即使是认知方面的学习,也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的特征———课程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贯穿于幼儿的每日生活。
四、运用“做中学”的教育方法
幼儿的学习以兴趣为主,他们都喜欢好玩的事情,这个事情吸引了他,那他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继而获得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分析孩子,从孩子们的兴趣点入手,也可根据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去生成新的课程。比如,当飞机从天空中飞过时,孩子们对飞机拉的线产生了兴趣,那么老师就可开展一个飞机拉线的有趣活动,或者中班的孩子开始对系纽扣产生了强烈的愿
-3-
本文共计2321字
望时,老师就可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供孩子动手学习,这样既符合他们的兴趣,也让他们学得更认真、更带劲。
五、生活教育也要有爱的教育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当然我也很认同这句话,但想要谈爱的教育,那么就要明确什么是爱。这个问题很多人在问,可是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作为我个人觉得爱的表现要包括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理解,愿意多花时间去思考他们的立场,愿意付出并不求回报,能够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愿意让他们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快乐和幸福,总之爱的教育首先应该发生在自我身上。爱的教育是我们当今教师非常提倡的一种教育方式,幼儿早期则需要更多的关爱。幼儿来园,我在每天的晨间接待中都会非常的热情高涨,带动幼儿来园的积极情绪,不仅如此,我还会拉着他们的小手,摸摸他们的小头,问他们早上好,这样不仅孩子开心,家长看着我与孩子们这样的举动他们也会感动、很安心。教育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当你付出了你的爱的时候,其实他们也都默默地爱着你。
-4-
篇十七: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
摘要:幼儿的教育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人们寄希望于教育,通过教育来改变自身命运的例子不在少数。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很多,例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已经被列为具备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之一,对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開拓了新方向,指明了幼儿事业前进的道路。
关键词:幼儿教育思想;陶行知;幼教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但对于幼儿教育事业方面相关的一些政策和制度还未完全,在学前教育方面需要更好的完善其薄弱的环节,通过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来指导我国现实的幼教改革事业。本文通过研究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来探讨其对于我国幼教改革的启示。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在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和许多的教育家一样都重视了幼儿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其内容中认为,幼儿的教育是人类神圣的起点,在早期对孩子进行幼儿培养,锻炼他们的体格和思想以及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不仅如此,陶行知先生还亲身实践,创办平民幼稚园,帮助了广大需要幼儿教育的平民孩子,进而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重视早期教育,强调从小教起在陶行知的思想内容中,幼儿的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强调教育要从小开始,锻炼独立的人格和认真的态度,是人生教育的基础。正如那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阐述的,一个人从小建立起来的人格和培养的习惯是会伴随终身的,这将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更何况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陶行知认为在孩童时期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意志力,给予孩子更多的快乐和自由,更好的发挥潜在的可能性性。2.普及中国的幼儿教育,创办“平民”的幼稚园在陶行知发表的《创设乡村幼稚园之宣言书》中便指出了当代中国幼儿教育思想落后,幼教不够普遍以及上幼教难的几大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呼吁更多的人重视幼儿教育尤其是乡村地区和城乡结合区域的青年父母。不仅除此,陶行知
1
出身于农村,根据亲身经历和对于农村的实际了解创办了一些平民幼稚园,聘请乡村教师和优质师资结合来更好的开办幼稚园,给予平民孩子公平的教育资源和“省钱”的教育。陶行知的这一教育思想在从广大贫苦的劳动子女出发,为更多有需要的人们提供福利。由此也看出这一思想所具备的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目的,真正的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这一目标,在当代的教育中具备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幼教改革的启示1.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成人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孩子培养活泼外向、锻炼独立人格的一个初始教育的认知阶段。在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呼吁大家重视对于孩子的幼儿教育,并且不惜创办幼儿教育园来帮助更多需要早起教育的孩童。根据科学研究发现,6岁的孩童的大脑已经接近成人的百分之七十五,这充分说明了孩童在6岁时期便已经具备良好的记忆基础和辨识的能力,且此时正是大脑的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早期的幼儿教育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只有从思想上改变对于传统思想的认知,重视幼儿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做好当代幼教改革的转型和发展。2.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幼教普及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地区的人们的教育思想较为落后,对于国家的政策和教育的改革等落实的程度不过。大多生长在贫困地区的人们连适龄孩子的教育成本都很难负担,更别提还要重视对于幼儿的早期教育。针对这一现状和陶行知先生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幼教改革的力度上给予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人们一些优惠政策,并宣传和落实到位,普及学前教育,增加更多的公共服务的资源等。陶行知先生出身于农村,对于农村的生活以及存在一些困难了如指掌,因此在其的幼儿教育思想中也提出了创办平民幼稚园,不限制地区和户口,帮助幼儿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资源。在近几年的改革大发展中,城市的发展机会吸引了大批的青年纷涌而至,城市中打工人口剧增,而随着这批人口的成长,在建设城市繁荣的同时也面临了公立幼儿教育资源少、门槛高、无户口等问题,一大批的子女在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却不能接受城市的优厚资源,浪费了在幼儿时期接受教育的好时机。那么,在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创办民办园,引进优厚的师资,解决存在的大量的随迁子女
2
的早期教育的问题。同时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幼儿教育机构一般是私人的较多,不仅数量少办园的质量也一般,不利于我国幼儿的早期教育。因此促进幼教的改革,首先要重视农村和城乡结合地区的幼儿受教育的问题,普及幼儿教育的思想和政策,才能让幼教改革更加彻底和完善,为祖国培养优秀的人才。
三、总结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幼儿教育家,提出了针对幼儿教育的一些创新性的思想,为我国的幼儿改革事业的发展有指导性的意义,只有从根本上去理解其思想的内容,切实的去了解当前幼教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
3
篇十八: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浅谈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在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方面,陶行知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充分理解幼儿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做幼儿学习积极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与幼儿站在一条战线上,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欣赏幼儿,学会幼儿的纵向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给予幼儿不同的表现机会,挖掘幼儿的优点,看清幼儿的缺点,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的教育,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可以分为科学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思想等方面,而这些教育思想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
摘要:随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提出,其现实意义与作用也逐渐地被人们所重视起来。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师地位、幼儿好奇心保护以及教学方式优化三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希望可以促进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现阶段,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部分人们对于该思想的了解认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还不够成熟,所以本文针对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
(一)科学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师地位及作用四个方面。在教育目标方面,陶行知更多地强调的是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的保持与培养,以及孩子科学道德良知的培养。在教育内容方面,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要在幼儿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内容选择。而且,教育的内容要是“鲜活的”,要与时俱进。在教育方法方面,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实现幼儿的头脑、双手、双眼、嘴巴、空间、时间等六个方面的解放。在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方面,陶行知提出,教师要尊重幼儿,充分理解幼儿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差异性,做幼儿学习积极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与幼儿站在一条战线上。
(二)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要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寻找幼儿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
.
义。”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主张,要把社会中的因素向学校以及课堂教育中延伸,进一步地拓展幼儿的视野与学习空间。最后,教学做合一。在科学教育思想中,对于教学做统一有所涉及,对于生活教育思想来说,这不仅仅是指教育方法,还代表了教育关系以及教育目标,教学做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分开实施[1]。
(三)“爱满天下”思想。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思想主要分为,平等地爱、理解地爱、共同的爱三个方面。平等的爱,陶行知认为,无论何种类型的幼儿,都应该应受到平等民主的对待。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欣赏幼儿,学会幼儿的纵向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给予幼儿不同的表现机会,挖掘幼儿的优点,看清幼儿的缺点,因材施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的教育。理解地爱,陶行知认为,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小宇宙,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幼儿的爱,很容易对幼儿造成一系列的伤害,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例如,对于调皮、好动,经常被“告状”,或是爱哭,沉默的孩子,教师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教育,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消极标签,从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共同地爱,陶行知认为,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爱不是单向的,而是共同的,教师要在爱的教育的同時,让幼儿学会交往,学会去爱。
二、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地位。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提高了幼儿教师的地位。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老师要边教边学,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幼师的待遇以及地位还比较低,数量也比较少,男性幼师更是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幼儿教师是比较被忽视的,而随着陶行知先生幼师的地位以及作用的肯定,使得人们对于幼儿教师待遇和地位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从而对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的维护,师资队伍的稳定以及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从事幼儿教师行业,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增加了对幼儿的好奇心保护程度。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增加了对幼儿的好奇心保护程度。当幼儿遇到不懂或是好奇的问题,经常回向老师和家长进行提问,但是现阶段,很多幼师或是家长不仅没有给予回答,更是持否定的态度,极大地打消了幼儿好奇心与探索的积极性。但在陶行知相关幼儿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提问时,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幼儿的好奇心保护程度逐渐提高,促进了幼儿的探究能力的增强,对于学生的相关认识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幼儿好奇心的保护,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
(三)促进了教学方式的优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促进了教学方式的优化。现阶段,还有很多幼儿教师以及家长以为地注重幼儿的智力来发,为幼儿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基于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理论下的幼儿教学,更加注重幼儿童年的快乐,把教做学相结合,让幼儿在玩耍中得到智力的开发,再加上陶行知先生对于幼儿平等的肯定,使得幼儿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大大增强,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此外,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的适合我国国情幼儿园的建设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2]。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可以分为科学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思想等方面,而这些教育思想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加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研究,对于我国幼儿教师地位的提高、幼儿好奇心的保护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曹树英,程志宏.陶行知幼教观对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启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7,33(01):13-16+124.[2]于冬冬.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
推荐访问: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影响 幼儿教育 行知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