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14篇

时间:2022-11-19 18:05:06 来源:思哲公文网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14篇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大国优秀工匠个人主要事迹材料两篇  大国优秀工匠个人主要事迹材料两篇大国工匠个人事迹材料一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2016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14篇,供大家参考。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14篇

篇一: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大国优秀工匠个人主要事迹材料两篇

  大国优秀工匠个人主要事迹材料两篇大国工匠个人事迹材料一李万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201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电焊车间水箱工段。焊枪喷射着2300度的烈焰,瞬间将钢铁融化。焊工们在炎热的盛夏焊着客车上供水的水箱、制动的风缸,车间里火星四溅,烟雾弥漫;声音刺耳,味道呛鼻。披挂着厚重的帆布工作服,扣着封闭的焊帽,李万君和工友们在烟熏火燎中淬炼意志。一年后,当初和他一起入厂的28个伙伴,25个离了职。李万君留了下来。师傅们都说这孩子黏人,问问题问得太细。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总会多焊20个;厂里两年发一套工作服,可他一年得磨破四五套。入厂第二年,李万君在车间技能比赛中夺冠。1997年,他首次代表长客公司参加长春市焊工大赛,虽然是最年轻的选手,三种焊法、三个焊件、三个第一轻松收入囊中。此后,经常与不同单位焊接高手切磋的李万君技艺越来越高,并顺利考取了碳钢、不锈钢焊接等6项国际焊工(技师)资格证书,成为全能型焊工。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万君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绝无差错。很快,李万君小有名气了,厂里的尖端活、关键活都找他。有一年,

  工厂水管冻裂了,水一直哗哗地流,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可修理的时候,带压焊接一焊就噗噗冒气儿,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没了主意。车间主任找来了李万君。他仔细观察,反复琢磨,在裂口处焊上了一个带螺纹的管座,让气体从中排出,解决了难题。

  直到今天,李万君还是常常提起当年厂里流行的一句顺口溜,“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水箱工段的”。李万君说,焊工是非常苦非常累的工作,只有感兴趣才能热爱,热爱才能敬业,才能豁出去,让技术在手中升华。

  在短短6年时间里,中国高铁完成了时速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三级跳”。高速度需要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撑,李万君主动请缨,传技能,教绝活。2013年,长春市焊工比赛的前三名都出自李万君门下。多名徒弟岗位成才,成为技师、高级技师和操作师,在高铁生产中挑起大梁。

  2008年,长客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技术,但与之相匹配的大量高技能工人却一时难求。德国人提供的转向架焊接试验片,只有李万君一人能焊出来。为了新项目,公司成立了新产品车间,抽调高素质人员,还从技校招来了400多名学生让李万君培训,要求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生产能力。

  德国的工艺标准是全新的,李万君从头学起,常常彻夜不眠,思考如何将复杂的工艺操作过程分解成具体的步骤教给学员。那时候李万君上厕所都一路小跑,生了病就用药顶着,体重掉了20多斤。最终,400多名学员全部提前半年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德国西门子的

  焊接权威布鲁诺竖起了大拇指说:“李,你创造了奇迹!”现在,这些经过李万君培训的员工已成为时速380公里动车组的生

  产主力,也使长客公司焊接技术整体水平和欧洲西门子实现同步。“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了,这里既是传承技术的培训站,也是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攻关站。不仅培训企业内部和吉林省内其他企业的焊工,李万君还赴新疆阿勒泰地区对400多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把自己的技能变成社会财富。

  “我的技能传给企业和社会才更有价值。”李万君说,大国工匠就应该把本事总结出来,把技能传承下去,把创新开展起来,为中国梦提速。

  2007年,作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主力车型,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在长客公司试制生产。列车转向架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口,是承载整车约50吨重量的关键受力点,按常规焊法焊接段数多,接头易出现不熔合的缺陷,质量无法保证,一时间成为阻碍生产的拦路虎。

  “能否一枪把这个环口焊下来呢?”李万君提出这个想法,来自阿尔斯通的法国专家认为不可能。经过1个月的反复钻研摸索,李万君总结出“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枪焊完整个环口。这连最先进的焊接机械手也无法完成的操作,让倨傲的法国专家也对中国工人竖起了大拇指。

  中国高铁搭载着中国梦提速,而高速度更要有高质量做保证,李万君在质量管理创新上大显身手。“原来我们生产的列车时速80公里,

  只要焊结实就行,外面的焊碴都不用清理。”李万君说,现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掉一个焊渣都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所有焊件必须表里如一、没有瑕疵,每一个焊件都得是艺术品。

  为了做到这一点,李万君编辑了图文并茂的《焊接典型质量问题汇编》,制定了《转向架铆焊工标准操作手册》,提炼出《焊接艺术化标准》,让严谨的制造态度成为焊工标准规范的操作习惯。他随时发现生产上的问题,创新工艺填补了我国氩弧焊焊接转向架环口等方面的空白,以高超技能和实践经验完善大国制造。

  2011年以来,李万君带头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1项,革新70多项,重大技术创新10多项,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项,获奖104项。在打造中国高铁金名片的路上,大国工匠李万君们坚定前行。4月22日,李万君(左)向徒弟郭松传授动车组转向架的焊接要领。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以及多项发明创新奖项的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焊工李万君,如今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以精湛技能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高速列车。这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自从1987年8月拿起焊枪到现在,始终不懈地兢兢业业、孜孜以求。2011年以来,李万君带头完成国家发明专利21项,革新70多项,重大技术创新10多项,取得五小成果150多项,获奖104项。在打造中国高铁金名片的路上,大国工匠李万君们坚定前行。

  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

  

篇二: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当也是30胡双钱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作风严谨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_大国工匠个人事迹

  胡双钱,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上千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

  他叫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一位本领过人的飞机制造师。

  “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职责。”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年。

  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当也是30年。

  胡双钱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作风严谨。“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位,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这句话对他影响颇深。

  一次,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飞机拧螺丝、上保险、安装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欢‘放电影’,想想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双钱对“上保险”这一环节感到怎么也不踏实。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因震动过大导致螺丝松动。思前想后,胡双钱不踏实,凌晨3点,他又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拆去层层外部零部件,保险醒目出现,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从此,每做完一步,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这几秒,质量最重要!”

  “一切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地飞行在蓝天。”

  从2021年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后,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飞机,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梦想,又是“首创”,风险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双钱让自己的“质量弦”绷得更紧了。不管是多么简单的加工,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加工完多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并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钱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

  型号生产中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加班加点对胡双钱来说是“家常便饭”。“哪行哪业不加班。”他总说,“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飞行在蓝天,我义不容辞。”

  一次临近下班,车间接到生产调度的紧急任务,要求连夜完成两个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件任务,次日凌晨就要在装配车间现场使用。

  他下班没有回家,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点钟,这批急件任务终于完成,并一次提交合格。

  “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再干三十年!”

  胡双钱从小就喜欢飞机。小时候,为了看飞机,他不惜从家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大场机场附近,躲在跑道边的农田里看飞机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沟边的蚊虫叮得满身是包。

  胡双钱技校毕业后进入上飞公司。一进门,学钣铆工的他就被分配到专业不对口的机加车间钳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实憨厚的胡双钱选择了留下。凭着“只要能造飞机,自己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的一股劲,他开始了自己的钳工生涯。

  30年里,无数艰难时刻他都挺过去了,唯独“运十”飞机的命运成了他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心结。现在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再干30年的豪情——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胸怀大飞机梦的年轻人。在一届上飞公司技能大赛中,他带领的班组3位参赛选手,囊括了钳工技能比赛前三名。

  胡双钱说:“参与研制中国的大飞机,是我最大的荣耀。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早日安全地翱翔在蓝天,是我最大的愿望。”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这个处于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里,手工工人虽已越来越少,却不可替代,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着独当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件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梦想成真的感觉多少钱都买不来”

  胡双钱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飞机。制造飞机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他从小藏在心底的梦想。

  1980年,技校毕业的他成为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名钳工。从此,伴随着中国飞机制造业发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终坚守在这个岗位上。2002年、2021年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先后立项研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有了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胡双钱觉得实现心中梦想的机会来了。大飞机制造让胡双钱又忙了起来。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胡双钱不仅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在当时却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连图纸都没有。打完需要的36个孔,胡双钱用了1个多小时。当这个“金属雕花”作品完成之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送去安装。现在,胡双钱一周有6天要泡在车间里,但他却乐此不疲。他说:“每天加工飞机零件,我的心里踏实,这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55岁的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厂里年龄最大的钳工。在这个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而打磨、钻孔、抛光,对重要零件细微调整,这些大飞机需要的精细活都需要他们手工完成。划线是钳工作业最基础的步骤,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果。为此,老胡发明了自己的“对比检查法”:他从最简单的涂淡金水开始,把它当成是零件的初次划线,根据图纸零件形状涂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张纸上先用毛笔写一个字,然后用钢笔再在这张纸上同一个地方写同样一个字,这样就可以增加一次复查的机会,减少事故的发生。”胡双钱说。

  “反向验证法”则是令胡双钱最为珍视的“金科玉律”、“独家秘诀”。这也与最基础的划线有关:钳工在划线零件角度时,通常采用万能角度尺划线,那么如何验证划线是否正确?如果采用同样方法复查,很难找出差错。这时,胡双钱就会再用三角函数算出划线长度进行验证。结果一致,OK;结果不相符,就说明有问题了。这样做,无异于在这一基础环节上做了双倍的工作量,但却为保证加工的准确和质量,减少报废等打下基础。他说:“质量问题不是罚不罚款能解决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因为长期接触漆色、铝屑,胡双钱的手已经有些发青,而经这双手制造出来的零件被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飞往世界各地。胡双钱在这个车间已经工作了35年,经他手完成的零件没有出过一个次品。

  “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2021年,承担大型客机研制任务的中国商飞公司成立。职工收入有了相应增加,还增加了补充公积金,胡双钱一家也开始盘算买房的事。前两年终于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离了蜗居20多年的30平方米老公房。为此,全家人开心不已。胡双钱闲下来时,也会清理清理房间,把玻璃刷得干干净净,油烟机擦得清清爽爽。做家务也和工作时一样,一丝不苟,表里如一。

  近年来,默默无闻的老胡获得了不少荣誉。2021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平生第一次走进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胡双钱感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他说,“我们的民机事业经历过坎坷与挫折,但终于熬过来了,迎来了春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事业,想要更好,也还要靠自己。”

  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材料中的老王,就是焊接行业的“状元”。从学历水平看,老王并非出身高校名校,相反,他只是一名职高生而已。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老王成为了一位“焊接大师”呢?不靠别的,靠的就是执着、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许,在老王走向“大国工匠”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挫折、坎坷和磨难,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阻挡老王那颗敬业奉献的心。因为这样,老王最终成为了焊接行业的佼佼者。所以,最具风采人物的桂冠,应当戴在老王的头上。

  当前,我国正从“生产大国”向“制造大国”转变。一个制造强国的诞生,必须出现千千万万个像老王那样的“大国工匠”,只有这样,创新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2021年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播出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介绍了八位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他们是:长征火箭“心脏”的焊接人高凤林,凭借高超的技艺,用“工匠精神”锻造了“中国品质”;錾刻工艺美术师孟剑锋,在上百万次的錾刻中,没有一次疏漏;深海载人潜水器零件装配专家顾秋亮,装配的零件丝毫不差,人称“顾两丝”;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在35年的工匠生涯中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未出现过一个次品,被称为航空“手艺人”;在液化天然气船上“缝”钢板的焊接大师张冬伟,其焊接的殷瓦板只有牛皮纸一样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如果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面对如此艰辛的任务,他做到了万无一失;捞纸大师周东红,经他捞的宣纸,成了国内著名书画家青睐的上乘纸品;高铁研磨师宁允展,其负责手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技术难度非同一般,可他做到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席钳工管延安,其安装的精密设备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对接,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上这些技师是战斗在一线的劳动者,他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了“大国工匠”,他们是真正无愧于时代的模范先锋。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道,“十样会不如三样好。三样好不如一样精。”是的,在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因为他们不仅能创造性地劳动,而且还具有“高精尖”的技术。“中国制造”若要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靠的就是技术性人才的努力和付出。

  在追求卓越品质的今天,我们希望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的“大国工匠”,这些“大国工匠”不仅能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能干一行精一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绝大多数劳动者,都能在“大国工匠”的引领下,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今天,央视新闻推出一档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而这个星期四晚自习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观《大国工匠》,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这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借这8双手向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

  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这部纪录片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篇三: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高凤林: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高凤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高凤林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与产品结婚的人”。2015年,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第1页

  高凤林以卓尔不群的技艺与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胡双钱:精益求精匠心筑梦“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与“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与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与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与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第2页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顾秋亮:深海“蛟龙”守护者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与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与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与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

  第3页

  与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宁允展:高铁上的中国精度宁允展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车辆钳工,高级技

  师,高铁首席研磨师。他是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他与他的团队研磨的转向架安装在673列高速动车组,奔驰9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多圈。

  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转向架上有个“定位臂”,是关键中的关键。高速动车组在运行时速达200多公里的情况下,定位臂与轮对节点必须有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05毫米,否则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宁允展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个间隙小于0.05毫米。他的“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他发明的“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1/5。他执着于创新研究,主持了多项课题攻

  第4页

  关,发明了多种工装,其中有2项通过专利审查,获得了国家专利,每年为公司节约创效近300万元。

  一心一意做手艺,不当班长不当官,扎根一线24年,宁允展与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孟剑锋:匠人精神制国礼去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古老的中国錾刻技术,给各国元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送给他们的国礼中,有一个是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巾,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錾刻工艺师孟剑锋就参与了这份国礼的制作。他是北京握拉菲首饰生产车间技术总监,已在工艺美术行业上奋斗了22年。孟剑锋是一个能够沉下心来做细活的人。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勤练基本功,几个枯燥的动作,他能重复练习一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学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知识,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制作方法,大胆改进创新,创作出大量贵金属工艺摆件作品,先后制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奖章、512抗震英雄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奖章、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舰徽等作品模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工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尝试改变铸造的焙烧温度、化料温度

  第5页

  与倒料时的浇铸速度,经过反复试验、对比与推算,攻克了纯银铸造的工艺难题,使成品率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孟剑锋是位坚守传承,勇于创新的工美匠人,他用最朴实的劳动践行着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责任与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

  张冬伟:80后造船工匠张冬伟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教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与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

  第6页

  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冬伟,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周东红:用生命赓续传统常年与水打交道,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持手感也要把一双赤裸的手伸入冰冷的山泉水中;每天弯腰、转身、跨步,把一套动作重复上千遍,这就是周东红的工作状态。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职工、高级技师。周东红保持着一个令人敬畏的纪录:30年来年均完成生产任务145.54%。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天至少需要在纸槽边站上12个小时以上,意味着常年需要在凌晨4点就进入工作岗位,到下午5点才能离开。他的手由于长年累月浸泡在水里,烂了又烂。30年来,他到底加了多少班,只有周东红自己知道,只有他的手知道。周东红的另一个纪录同样令人敬畏:30年来,保持着成品率100%、产品对路率97%的突出纪录,两项指标分别超国家标准8个与5个百分点。作为技术骨干,周东红参与了宣纸邮票纸的生产试制,为我国成功发行宣纸材质邮票奠定了

  第7页

  基础,填补了邮票史的一项空白。宣纸生产中,带徒弟是个费心费力的活,所以一般的捞纸师傅一辈子最多带五六个徒弟,而30年来,周东红先后带了20多名徒弟。2015年,周东红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对宣纸事业的热爱,让周东红在创新的路上不停歇,用自己的努力让传统得以赓续,他觉得这是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管延安:深海钳工专注筑梦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其中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工程采用世界最高标准,设计、施工难度与挑战均为世界之最,被誉为“超级工程”。在这个超级工程中,有位普通的钳工大显身手,成为明星工人。他就是管延安,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Ⅴ工区航修队首席钳工。经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对接任务,无一次出现问题。接缝处间隙误差做到了“零误差”标准。因为操作技艺精湛,管延安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零误差来自近乎苛刻的认真。管延安有两个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是给每台修过的机器、每个修过的零件做笔记,将每个细节详细记录在个人的“修理日志”上,遇到什么情况、怎么

  第8页

  样处理都“记录在案”。从入行到现在,他已记了厚厚四大本,闲暇时他都会拿出来温故知新。二是维修后的机器在送走前,他都会检查至少三遍。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不厌其烦地重复检查、练习,练就了管延安精湛的操作技艺。

  “我平时最喜欢听的就是锤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管延安说,20多年钳工生涯,有艰苦,但他也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第9页

  

篇四: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我们要向这八双手的主人致敬向他们身后站着的无数同样将自己大半生奉献给工作岗位的劳动者致敬而我也十分庆幸将来自己也会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虽然会生活在艰辛劳累之中然而我却将见到这其中推动国家民族产业发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去做一天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梦而添砖加瓦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对子孙讲述的故事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

  事迹是指过去做过的较重要的事情。大国工匠人物事迹一气呵成地看完了央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心中已风起云涌,升起一种无与伦比的自豪与荣光。

  你问我在自豪什么?我自豪的是他们用职业精神铸造美丽的中国梦。《大国工匠》——八位主人公,八集系列片,八双劳动者的手,八个基层岗位却拥有同一个“匠心”。焊接火箭“心脏”的高凤林、“两丝”钳工顾秋亮、“航空手艺人”胡双钱等等数位大国工匠,用他们的技艺,用他们的工匠精神铸造中国梦。应该说,他们是千千万万个辛勤奋斗在岗位上技工的代表,是无数个默默坚守岗位的劳动人员的代表。他们精湛的技术自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练习,钻研:手上厚厚的老茧可以为他们作证。可想而知,这个过程是无比枯燥而孤单的,家人与工作之间,他们都将更多的时间分给自己所在的岗位,家人自然有过埋怨,但最终因为自我的坚持和相互的理解,都化作支持鼓励。可想而知,这途中自然有过辛酸坎坷,有过无数诱惑。可以选择中途退出,可以选择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更加高薪的岗位。但他们无一不从一而终,不忘初心,为心中的信

  念而努力,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毋庸置疑,这是无上的殊荣——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自

  己的力量。正是因为数不清的大国工匠的存在,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我们要向这八双手的主人致敬,向他们身后站着的无数同样将自己大半生奉献给工作岗位的劳动者致敬,而我也十分庆幸,将来自己也会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虽然会生活在艰辛劳累之中,然而我却将见到这其中推动国家民族产业发展的希望和力量,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去做的事啊!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是榜样,是里程碑,是要追赶的目标。我们还年轻着,还有很多的时间学习技术,当有一天,自己的努力为中国梦而添砖加瓦,这是一件多么值得对子孙讲述的故事。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今年53岁的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发动机车间班组长,35年来,他几乎都在做着同样一件事,即为火箭焊“心脏”——发动机喷管焊接。有的实验,需要在高温下持续操作,焊件表面温度达几百摄氏度,高凤林却咬牙坚持,双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疱。因为技艺高超,曾有人开出“高薪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聘请他,高凤林却说,我们的成果打入太空,这样的民族认可的满足感用金钱买不到。他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极致:焊点宽0.16毫米管壁厚0.33毫米“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就有数百根几毫米的空心管线。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焊缝细到接近头发丝,而长度相当于绕一个标准足球场两周。专注:为避免失误练习十分钟不眨眼高凤林说,在焊接时得紧盯着微小的焊缝,一眨眼就会有闪失。“如果这道工序需要十分钟不眨眼,那就十分钟不眨眼。”。坚守: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发动机高凤林说,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正是这份自豪感,让高凤林一直以来都坚守在这里。35年,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助推下,成功飞向太空。这个数字,占到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总数的一半以上。匠心:用专注和坚守创造不可能火箭的研制离不开众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从蓝图落到实物,靠的是一个个焊接点的累积,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专注做一样东西,创造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可能,高凤林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

  求。大国工匠人物事迹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

  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高凤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高凤林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2015年,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高凤林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深海“蛟龙”守护者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

  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80后造船工匠张冬伟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

  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冬伟,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篇五: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大国工匠24位人物事迹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不停的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这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奋战,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未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出色学历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让国际能站在国际上,让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抬头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

  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浮躁的社会,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

  谈起大国工匠,就想起这句话,就如同从前,书信很长,马车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一样。工匠几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进去,对待作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我没有亲眼见过他们做作品时的场景,只是在书里的只字片语中了解到大国工匠,他们身上所有的匠人精神。现在我们提倡的匠人精神的本质是工匠精神,不也是对职业道德的遵守,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吗?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文里有一篇《庖丁解牛》庖丁给梁惠王宰牛。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即厨师的意思,但是他的技艺非常精湛,就连梁惠王也不由得的夸赞他,其实他也没做什么特别伟大的事。忠于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用心去做,用眼去看,用官所感。就如韩愈《师说》中的一句,术业有专攻。我所以为的工匠精神,也莫过如此了吧:不仅仅以自己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对自己手中的东西,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更上一层楼的精神。

  在古代,中国作为手工业出产大国,瓷器、玉雕、绣品都是出自匠人之

  手。虽然匠人的地位并不高,但他们所创造的,却是举世无双的宝物。就拿瓷器来举例子,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如果没有工匠不断的推陈出新,又怎么会有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工匠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由最开始的素瓷,到后来洁白无瑕的白瓷,再者唐三彩、元青花、秘色瓷、珐琅彩。这不知多少工匠倾注了全部心血进去,方得一小瓶,碎一件,便少一件。也许,工匠精神的另一层含义也告诫我们,不仅也对自己的作品用心,更要懂得来之不易的成果,总结下去前人摸索出来的经验,传承不断推新的文明。

  周杰伦有这样一首歌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以前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啊,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形成的,在青瓷出炉的那一瞬必须是烟雨天,釉色才会渐变成梦幻般的天青色.因此雨过天晴的瓷器极为珍惜。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等待仅仅是程序的一部分,也是匠人精神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只有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沉得住心,才能做出真正独具匠心,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作品。

  观《大国工匠》,我们被工匠们的劳动精神、创造精神深深折服。一系列故事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技术的宝贵,增强了作为一名中职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该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工作在不同岗位中的劳动者,凭靠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推崇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很有意义。

  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_光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创业创造、建功建树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称为成功之源。这个成功之源就是爱岗精神、敬业自觉。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也希望能功成名就,却缺少必备的成功之源。表现在,既不爱岗,更不敬业。有的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不务正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有的粗枝大叶,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有的滥竽充数,长年累月占着茅坑不拉屎。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之一。筑就人生美丽梦想也

  好,践行核心价值观也罢,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职业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爱岗敬业是利他的;实质上,爱岗敬业也是利己的。换言之,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篇六: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高凤林: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高凤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高凤林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2015年,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高凤林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胡双钱:精益求精匠心筑梦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顾秋亮:深海“蛟龙”守护者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宁允展:高铁上的中国精度

  宁允展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高铁首席研磨师。他是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他和他的团队研磨的转向架安装在673列高速动车组,奔驰9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多圈。

  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转向架上有个“定位臂”,是关键中的关键。高速动车组在运行时速达200多公里的情况下,定位臂和轮对节点必须有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05毫米,否则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宁允展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个间隙小于0.05毫米。他的“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他发明的“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1/5。他执着于创新研究,主持了多项课题攻关,发明了多种工装,其中有2项通过专利审查,获得了国家专利,每年为公司节约创效近300万元。

  一心一意做手艺,不当班长不当官,扎根一线24年,宁允展与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孟剑锋:匠人精神制国礼

  去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古老的中国錾刻技术,给各国元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送给他们的国礼中,有一个是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巾,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

  錾刻工艺师孟剑锋就参与了这份国礼的制作。他是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总监,已在工艺美术行业上奋斗了22年。孟剑锋是一个能够沉下心来做细活的人。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勤练基本功,几个枯燥的动作,他能重复练习一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学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知识,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制作方法,大胆改进创新,创作出大量贵金属工艺摆件作品,先后制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奖章、512

  抗震英雄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奖章、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舰徽等作品模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工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尝试改变铸造的焙烧温度、化料温度和倒料时的浇铸速度,经过反复试验、对比和推算,攻克了纯银铸造的工艺难题,使成品率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孟剑锋是位坚守传承,勇于创新的工美匠人,他用最朴实的劳动践行着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责任和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

  张冬伟:80后造船工匠

  张冬伟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冬伟,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周东红:用生命赓续传统

  常年与水打交道,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天,为了保持手感也要把一双赤裸的手伸入冰冷的山泉水中;每天弯腰、转身、跨步,把一套动作重复上千遍,这就是周东红的工作状态。

  周东红是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职工、高级技师。周东红保持着一个令人敬畏的纪录:30年来年均完成生产任务145.54%。这个数字意味着每天至少需要在纸槽边站上12个小时以上,意味着常年需要在凌晨4点就进入工作岗位,到下午5点才能离开。他的手由于长年累月浸泡在水里,烂了又烂。30年来,他到底加了多少班,只有周东红自己知道,只有他的手知道。

  周东红的另一个纪录同样令人敬畏:30年来,保持着成品率100%、产品对路率97%的突出纪录,两项指标分别超国家标准8个和5个百分点。作为技术骨干,周东红参与了宣纸邮票纸的生产试制,为我国成功发行宣纸材质邮票奠定了基础,填补了邮票史的一项空白。宣纸生产中,带徒弟是个费心费力的活,所以一般的捞纸师傅一辈子最多带五六个徒弟,而30年来,周东红先后带了20多名徒弟。2015年,周东红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对宣纸事业的热爱,让周东红在创新的路上不停歇,用自己的努力让传统得以赓续,他觉得这是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东西。

  管延安:深海钳工专注筑梦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其中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最长公路沉管隧道。工程采用世界最高标准,设计、施工难度和挑战均为世界之最,被誉为“超级工程”。

  在这个超级工程中,有位普通的钳工大显身手,成为明星工人。他就是管延安,中交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Ⅴ工区航修队首席钳工。经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8次海底隧道对接任务,无一次出现问题。接缝处间隙误差做到了“零误差”标准。因为操作技艺精湛,管延安被誉为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

  零误差来自近乎苛刻的认真。管延安有两个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是给每台修过的机器、每个修过的零件做笔记,将每个细节详细记录在个人的“修理日志”上,遇到什么情况、怎么样处理都“记录在案”。从入行到现在,

  他已记了厚厚四大本,闲暇时他都会拿出来温故知新。二是维修后的机器在送走前,他都会检查至少三遍。正是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不厌其烦地重复检查、练习,练就了管延安精湛的操作技艺。

  “我平时最喜欢听的就是锤子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管延安说,20多年钳工生涯,有艰苦,但他也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篇七: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页眉内容

  高凤林: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高凤林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高凤林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高凤林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高凤林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2015年,高凤林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高凤林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胡双钱:精益求精匠心筑梦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页眉内容

  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顾秋亮:深海“蛟龙”守护者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普通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欢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凭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默默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宁允展:高铁上的中国精度

  页眉内容

  宁允展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高铁首席研磨师。他是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他研磨的定位臂,已经创造了连续十年无次品的纪录。他和他的团队研磨的转向架安装在673列高速动车组,奔驰9亿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万多圈。

  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转向架上有个“定位臂”,是关键中的关键。高速动车组在运行时速达200多公里的情况下,定位臂和轮对节点必须有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05毫米,否则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宁允展的工作,就是确保这个间隙小于0.05毫米。他的“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他发明的“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1/5。他执着于创新研究,主持了多项课题攻关,发明了多种工装,其中有2项通过专利审查,获得了国家专利,每年为公司节约创效近300万元。

  一心一意做手艺,不当班长不当官,扎根一线24年,宁允展与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孟剑锋:匠人精神制国礼

  去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古老的中国錾刻技术,给各国元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在送给他们的国礼中,有一个是金色的果盘里放了一块柔软的丝巾,看到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抓,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抓得起来,原来这块丝巾是用纯银錾刻出来的。

  錾刻工艺师孟剑锋就参与了这份国礼的制作。他是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总监,已在工艺美术行业上奋斗了22年。孟剑锋是一个能够沉下心来做细活的人。为了提高技术水平,他勤练基本功,几个枯燥的动作,他能重复练习一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学习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知识,积极探索新的工艺制作方法,大胆改进创新,创作出大量贵金属工艺摆件作品,先后制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优秀志愿者奖章、512抗震英雄奖章、全国道德模范奖章、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舰徽等作品模具,

  

篇八: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大国工匠事迹材料多篇

  大国工匠事迹材料一不久前写过一篇《工匠》,现在想说说工匠精神。假以时日,会有权威部门给出明确的释义。在当下,要突出的显然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翻开历史看看,古代的杰出工匠应当说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精神。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前文所引柳宗元《梓人传》的传主就是一名都料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至于为什么会倾斜,直到今天也不明所以,唯一可以肯定的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年龄”远远大过比萨斜塔的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今天我们又如何不该伸出大拇指?“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当之无愧,可惜预浩撰写的“《木经》三卷”已经失传,只在沈括《梦溪笔谈》中还能见到片段。开封见今仍有开宝寺塔,为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否预浩建的那个不太清楚,太多的古代建筑都是这样,尽管建造技术十分高超,却没有留下工匠的名字。比如西安小雁塔,更有“三离三合”的神奇,即:三次地震时分裂,又三次自行“复合”。神奇的原理是什么呢?近代在修复小雁塔时发现,当时的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了一个半圆球体,

  受震后压力会均匀分散,从而使塔身像“不倒翁”一样。周密《癸辛杂识》云:“汴梁宋时宫殿,凡楼观、栋宇、窗户,往往

  题‘燕用’二字,意必当时人匠姓名耳。”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想,哪有某个工匠,即便都料匠也罢,能够包揽一切的道理?但历史上那些留下了姓名的工匠,又往往不能与作品进行对应。朱启钤等先生编辑、杨永生先生新编的《哲匠录》,便是一部关于古代工匠名录的书。书中“所录诸匠,肇自唐虞,迄于近代;不论其人为圣为凡,为创为述,上而王侯将相,降而梓匠轮舆,凡于工艺上曾着一事,传一艺,显一技,立个言若,以其于人类文化有所贡献”,因此,举凡“营造,叠山,锻冶,陶瓷,髹饰,雕塑”等方面的能工巧匠,一概收录。像圣字辈的鲧、禹一类,将相级的曹操、萧何、杨素、韩琦等,在他人看来,“沦为”工匠或许有些屈尊吧。

  大国工匠事迹材料二施品芳在加工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气密试验接头。这一个零件他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背靠车床,一身工装。凝神专一,技近乎道。任何一个工业时代的故事中,都少不了工匠的身影。新华社记者裴鑫摄工匠精神并不是个新词,在德国、日本、瑞士等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工匠的坚持专注,正是因为对产品完美形态的不断追求,才最终生产出举世闻名的精品。无论瑞士手表、军刀,还是日本的家用电器,德国的汽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这些长寿企业的出现绝非偶然,工匠精神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本,工匠被称作“职人”,而“职人精神”也贯穿到各行各业。最近几年,大卫·贾柏所拍摄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风靡网络,讲的就是东京银座一家看上去很普通的寿司店主小野二郎的故事。这位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终其一生都在捏寿司,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学徒们。

  “你必须爱你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片中,在小野二郎的店里做学徒,必须首先学会拧毛巾,直到完全学会了拧毛巾,才能碰鱼,然后才是用刀。十年之后,才开始学煎蛋。正是这看上去极其严苛的标准,才让这家店誉满天下,“米其林指南”为其打了三颗星,意味着这个餐厅“值得特别安排一趟旅行”去造访。

  在欧洲,德国的学徒传统,确保了这个国家始终有着最优秀的工匠。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始终坚持“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小学生小学4年毕业之后进行一次所有人才的“分流”,许多学生进入通往职业教育方向的中学,最后经过职业培训后就业,或者进入高等院校——应用科学大学深造。德国政府还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这确保了学生可以有机会跟着有经验的技师学习一手实用知识和技术。

  与此同时,在德国工程师是非常受尊敬的职业,也有着不菲的收入,这激励了更多人选择这样的职业。工匠精神贯穿在大企业和各类中小企业中,以质量为生命,以质量赢得声誉,不断打造质量最高的产品,而不是追求所谓的“物美价廉”。

  在瑞士,制表商对每个零件、每道工序、每块手表都以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精神打造。这个没有独特资源的国家,如今成为全球最富有的国家

  之一,观察者认为,工匠精神在其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机械表精密度的高要求,几乎使得瑞士手表霸占了全球市场。据了解,有一些手表,其中零件可达七八百个,即使是顶级表匠,一年也只能造出一个。

  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有过对“工匠精神”的绝佳比喻。《庄子》中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一个叫丁的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都合乎乐曲的节拍。传说当然只是传说,但这背后对于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却是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一笔精神财富。在璀璨的中国文明中,无数巧夺天工的珍品,正是工匠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产物。这样的追求,曾一度在对量的追求和低成本的追求过程中,被人们忽视过。如今,这精神正在重新焕发生机。大国工匠事迹材料三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工作30年,李万君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成为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的焊接大师、首席操作师,同时还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被人们称为“工人院士”。但他更看重“师傅”这个名称:经他培训的400多名学员,全部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为打造一批“大国工匠”储备了坚实的新生力量。谈感动——他见证高铁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成为‘感动中国’__年度人物,我感到很荣幸,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

  的,而是整个中车、是我们吉林省的。作为第一代高铁员工,我见证了高铁技术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我骄傲,我自豪,同时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在得知自己成为“感动中国”__年度人物时,李万君深情地说。

  “高铁有394道工序,每一道都不容失误,我们要坚持工匠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我们的团队技术更加成熟,保证高铁又稳又快地奔跑,同时创造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他说,他就是一名技术工人,离开了生产一线啥也不是。他这辈子很幸运,能分配到长客,赶上了高铁发展的时代,才让他这样的技术工人有机会回报企业,报效国家。所以,他下决心干好高铁,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让每一个技术工人都能当上创新主角,像动车组一样,节节给力,人人添彩,到时候让老外给咱中国人打工!

  学手艺——一年磨破了五套工作服“我现在一听焊接的声音,就知道哪个徒弟或是员工哪个地方焊得不好,焊缝是宽还是窄、焊接质量好不好。”———这样的境界,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才能达到的。1987年8月,19岁的李万君职高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春客车厂(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前身),在配焊车间最苦最累的水箱工段当工人,和他一起入厂的还有28个伙伴。一进焊接车间,火星子乱蹦,烟雾弥漫,刺鼻呛人。焊工们穿着厚厚的帆布工作服,戴着焊帽,拿着焊枪喷射着2300℃的烈焰,夏天时,穿着几斤重的装备干完活出来,全身都得湿透。这样艰苦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下来的。一年下来,和他一起入

  厂的同事调走了25个。但他,依然选择了留下来。厂里要求每人每月焊100个水箱,他就多焊20个,一年下来,两年一发的工作服被他磨破了5套,不够穿,他就到市场上自己掏腰包买。

  除了跟着师傅学习,他一有时间就跑到其他师傅那儿看,有问题就问。一开始,一些老师傅嫌他黏人;但慢慢的,师傅们发现,这个小伙子凡事问过一次,就会举一反三。不知不觉中,李万君的焊接手艺在同龄人中已出类拔萃。

  入厂第二年,李万君就在车间技能比赛中夺冠;__年,他在中央企业焊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焊接试样外观第一名;1997、__、__年,他三次在长春市焊工技能大赛荣获第一名;__年,他捧得了“中华技能大奖”。

  攻技术——把焊枪下的产品升华成艺术品为了攻克各种各样的困难,他成立了一个攻关团队,遇到焊接难题,整个团队都会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将技能和智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一个又一个难关。__年,李万君根据异种金属材料焊接特性发明了“新型焊钳”,获得国家专利并被推广使用。__年,在出口伊朗的单层轨道客车转向架横梁环口焊接难题中,李万君再次挺身而出,经过不断试验摸索,成功总结出了氩弧自动焊焊接方法和一整套焊接操作步骤,一举填补了我国氩弧焊自动焊接铁路客车转向架环口的空白,也为我国日后开发和生产新型高铁提供了宝贵依据。__年,针对澳大利亚不锈钢双层铁路客车转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李万君冲锋在前,总结出了“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

  接操作方法,解决了批量生产中的多项技术难题,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余万元。

  __年初,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制生产我国首列国产化标准动车组,转向架很多焊缝的接头形式是员工们从未接触过的。其中转向架侧梁扭杆座不规则焊缝和横侧梁连接口斜坡焊缝质量要求极高,射线检测必须100%合格,不允许有任何瑕疵。由于不规则焊缝接头过多,极易造成焊接缺陷,使这个部位的焊接成为制约生产顺利进行的“卡脖子”工序,影响了标准化动车组的研制进程。

  李万君马上主动请缨,以攻关团队“李万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主要阵地,经过反复论证,多次试验,最终总结出交叉运用平焊、立焊、下坡焊,有效克服质量缺陷的操作技法,成功攻克了这项焊缝接头过多导致焊缝射线检测难以100%合格的难题。

  __年7月15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制生产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以420公里时速成功进行会车实验。列车以相对时速840公里的速度擦肩而过,这还是世界第一次。实验的完美表演,将再一次赢得海外市场的关注、以及相关合作国家的青睐,成为开启国外高铁市场的一把“金钥匙”,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实,我的追求很简单,我希望很一位焊工都把焊接标准熔到骨子里,把焊枪下的产品升华到极致,从而形成一件件艺术品。”李万君说。

  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他参与填补了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的几十种国内空白,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其中21项获得国家专利。

  带徒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师傅带徒弟十分厉害。我记得__年引进高速动车组技术时,我们的水平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师傅一人能焊出来,人手严重不足。为了完成任务,他只用半年的时间,就将焊工全都培养了出来,400多名学员全部考取了国际焊工资格证书,这在整个培训史上也是一个奇迹。”李万君的徒弟谢元立回忆。李万君认为,单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不够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带徒弟方面,师傅毫无保留,甚至还根据学员的体态胖瘦、走路姿势、运枪习惯等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亲身示范。”谢元立说,师傅带出的20多个“嫡系徒弟”如今全是技术骨干,其中10多人已成为吉林省首席技师。__年,他主持的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师工作室,被国家劳动部授予“李万君大师工作室”称号,5年来组织培训近160场,为公司培训焊工1万多人次,考取各种国际、国内焊工资质证书__多项,满足了高速动车组、城铁车、出口车等20多种车型的生产需要。李万君不仅承担为本单位培养后备技术工人的重任,还利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一平台,为外单位的技术工人无私传承技艺,3次被长春市总工会聘为“高技能人才传艺项目技能指导师”。截至目前,李万君已为吉林省、长春市以及省市工会对口援疆地区的兄弟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__多人次。在中国高铁事业发展进程中,李万君实现了从一名普通焊工到我

  国高铁焊接专家的蜕变。

  

篇九: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一个国家的兴盛,不只是是国家的兴盛,政府的兴盛,相同也是人民的兴盛。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解说了国家兴盛的此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亲母亲们不断的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以为,只有好勤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类拔萃。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部分父亲母亲包含孩子自己都存在的,我不可以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可以以为它完整的正确。在大学生数以万计的这日,时代的进步不可以只是依赖理论知识,不可以只是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公民以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辛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奋战,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不曾上过学,并无什么优秀学历的一般人,可他们依赖自己优秀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产,让国家日趋富

  强,让国际能站在国际上,让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仰头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勤苦专研,勤劳付出,不懈努力创建着一个个不行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观,也在解说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觉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相同的路,

  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创建的神话。他们能足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术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凭着专注和固守,

  创建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莫非就没有工匠精神仍是说焦躁的社会,让我们忽视了这类精神的存在。“大国工匠〞的动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员工作,脚扎实地、勤勤奋恳、实事求是、尽责尽责、千锤百炼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盼望拓展人生价值。

  胡双钱,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上千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过错。

  他叫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体制造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一位本事过人的飞体制造师。“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保证质量,是我最大的职责。〞

  批准、划线,锯掉剩余的局部,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

  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年。额头上的汗珠顺着面颊滑落,和着空气中飘荡的铝屑凝固在头发、

  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当也是30年。胡双钱念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作风

  慎重。“学飞体制造技术是次位,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知。〞这句话对他影响颇深。

  一次,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在维修的大型飞机拧螺丝、上保险、安装外面零零件。“我每日睡前都喜爱‘放电影’,想一想今日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好。〞那一天回忆工作,胡双钱对“上保险〞这一环节感觉怎

  么也不扎实。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保证飞机在空中飞翔时,不会

  因震动过大致使螺丝松动。思前想后,胡双钱不扎实,清晨3点,他又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拆去层层外面零零件,保险醒目出现,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此后,每做完一步,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这几秒,质量最重要!〞“全部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地飞翔在蓝天。〞

  从2003年参加ARJ21新支线飞机工程后,胡双钱对证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飞机,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望和梦想,又是“开创〞,风险和要求都高了好多。胡双钱让自己的“质量弦〞绷得更紧了。不论是多么简单的加工,他都会在干活前仔细核校图纸,操作时当心慎重,加工完频频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并依赖多年累积的丰富经验和对证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钱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勇敢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

  型号生产中的突发状况时有发生,加班加点对胡双钱来说是“家常便饭〞。“哪行哪业不加班。〞他总说,“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飞翔在蓝天,我当仁不让。〞

  一次邻近下班,车间接到生产调动的紧迫任务,要求连夜达成两个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件任务,第二天清晨就要在装置车间现场使用。

  他下班没有回家,也没有让大家绝望,第二天清晨3点钟,这批急件任务终于达成,并一次提交合格。“假如能够,我真的好想再干三十年!〞

  胡双钱从小就喜爱飞机。小时候,为了看飞机,他不惜从家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大场机场邻近,躲在跑道边的农田里看飞机起落。炎炎夏季,他经常被水渠边的蚊虫叮得浑身是包。

  胡双钱技校毕业后进入上飞企业。一进门,学钣铆工的他就被分派到专业不对口的机加车间钳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实朴实的胡双钱选择了留下。凭着“只需能造飞机,自己果断听从组织分派〞的一股劲,他开始了自己的钳工生涯。

  30年里,无数困难时辰他都挺过去了,惟独“运十〞飞机的命运成了他一辈子都没法释怀的心结。此刻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他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持续再干30年的激情——把技艺毫无保留地教授给更多胸襟大飞机梦的年青人。在一届上飞企业技术大赛中,他带着的班组3位参赛选手,囊括了钳工技术竞赛前三名。

  胡双钱说:“参加研制中国的大飞机,是我最大的光荣。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早日安全地遨游在蓝天,是我最大的梦想。〞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达。在这个处于现代工业系统顶端的家产里,手工工人虽已愈来愈少,却不行代替,即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着独当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件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梦想成真的感觉多少钱都买不来〞

  胡双钱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喜爱飞机。制造飞机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他从小藏在心底的梦想。

  1980年,技校毕业的他成为上海飞体制造厂的一名钳工。此后,陪伴着中国飞体制造业展开的坎崎岖坷,他一直固守在这个岗位上。2002年、2021年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工程和大型客机工程先后立项研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有了几十年的累积和积淀,胡

  

篇十: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垠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煽头发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芤他一当也是30胡双钱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肤作风严谨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

  篇一胡双钱,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上千万,

  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他叫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

  组组长,一位本领过人的飞机制造师。“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职

  责。”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

  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年。

  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当也是30年。

  胡双钱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作风严谨。“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位,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这句话对他影响颇深。

  一次,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飞机拧螺丝、上保险、安装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欢‘放电影’,想想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双钱对“上保险”这一环节感到怎么也不踏实。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因震动过大导致螺丝松动。思前想后,胡双钱不踏实,凌晨3点,他

  又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拆去层层外部零部件,保险醒目出现,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从此,每做完一步,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这几秒,质量最重要!”

  “一切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地飞行在蓝天。”从2003年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后,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飞机,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梦想,又是“首创”,风险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双钱让自己的“质量弦”绷得更紧了。不管是多么简单的加工,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加工完多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并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钱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型号生产中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加班加点对胡双钱来说是“家常便饭”。“哪行哪业不加班。”他总说,“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飞行在蓝天,我义不容辞。”一次临近下班,车间接到生产调度的紧急任务,要求连夜完成两个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件任务,次日凌晨就要在装配车间现场使用。他下班没有回家,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点钟,这批急件任务终于完成,并一次提交合格。“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再干三十年!”胡双钱从小就喜欢飞机。小时候,为了看飞机,他不惜从家步行

  两个多小时到大场机场附近,躲在跑道边的农田里看飞机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沟边的蚊虫叮得满身是包。

  胡双钱技校毕业后进入上飞公司。一进门,学钣铆工的他就被分配到专业不对口的机加车间钳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实憨厚的胡双钱选择了留下。凭着“只要能造飞机,自己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的一股劲,他开始了自己的钳工生涯。

  30年里,无数艰难时刻他都挺过去了,唯独“运十”飞机的命运成了他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心结。现在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再干30年的豪情——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胸怀大飞机梦的年轻人。在一届上飞公司技能大赛中,他带领的班组3位参赛选手,囊括了钳工技能比赛前三名。

  胡双钱说:“参与研制中国的大飞机,是我最大的荣耀。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早日安全地翱翔在蓝天,是我最大的愿望。”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这个处于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里,手工工人虽已越来越少,却不可替代,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着独当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件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梦想成真的感觉多少钱都买不来”胡双钱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飞机。制造飞机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他从小藏在心底的梦想。1980年,技校毕业的他成为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名钳工。从此,

  伴随着中国飞机制造业发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终坚守在这个岗位上。2002年、2008年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先后立项研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有了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胡双钱觉得实现心中梦想的机会来了。大飞机制造让胡双钱又忙了起来。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胡双钱不仅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在当时却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连图纸都没有。打完需要的36个孔,胡双钱用了1个多小时。当这个“金属雕花”作品完成之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送去安装。现在,胡双钱一周有6天要泡在车间里,但他却乐此不疲。他说:“每天加工飞机零件,我的心里踏实,这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55岁的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厂里年龄最大的钳工。在这个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而打磨、钻孔、抛光,对重要零件细微调整,这些大飞机需要的精细活都需要他们手工完成。划线是钳工作业最基础的步骤,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果。为此,老胡发明了自己的“对比检查法”:他从最简单的涂淡金水开始,把它当成是零件的初次划线,根据图纸零件形状涂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张纸上先

  用毛笔写一个字,然后用钢笔再在这张纸上同一个地方写同样一个字,这样就可以增加一次复查的机会,减少事故的发生。”胡双钱说。

  “反向验证法”则是令胡双钱最为珍视的“金科玉律”、“独家秘诀”。这也与最基础的划线有关:钳工在划线零件角度时,通常采用万能角度尺划线,那么如何验证划线是否正确?如果采用同样方法复查,很难找出差错。这时,胡双钱就会再用三角函数算出划线长度进行验证。结果一致,OK;结果不相符,就说明有问题了。这样做,无异于在这一基础环节上做了双倍的工作量,但却为保证加工的准确和质量,减少报废等打下基础。他说:“质量问题不是罚不罚款能解决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因为长期接触漆色、铝屑,胡双钱的手已经有些发青,而经这双手制造出来的零件被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飞往世界各地。胡双钱在这个车间已经工作了35年,经他手完成的零件没有出过一个次品。

  “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2008年,承担大型客机研制任务的中国商飞公司成立。职工收入有了相应增加,还增加了补充公积金,胡双钱一家也开始盘算买房的事。前两年终于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离了蜗居20多年的30平方米老公房。为此,全家人开心不已。胡双钱闲下来时,也会清理清理房间,把玻璃刷得干干净净,油烟机擦得清清爽爽。做家务也和工作时一样,一丝不苟,表里如一。近年来,默默无闻的老胡获得了不少荣誉。2009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平生第一次走进

  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胡双钱感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他说,“我们的民机事业经历过坎坷与挫折,但终于熬过来了,迎来了春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事业,想要更好,也还要靠自己。”

  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大国工匠人物事迹篇二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材料中的老王,就是焊接行业的“状元”。从学历水平看,老王并非出身高校名校,相反,他只是一名职高生而已。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老王成为了一位“焊接大师”呢?不靠别的,靠的就是执着、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许,在老王走向“大国工匠”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挫折、坎坷和磨难,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阻挡老王那颗敬业奉献的心。因为这样,老王最终成为了焊接行业的佼佼者。所以,最具风采人物的桂冠,应当戴在老王的头上。

  当前,我国正从“生产大国”向“制造大国”转变。一个制造强国的诞生,必须出现千千万万个像老王那样的“大国工匠”,只有这样,创新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2015年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播出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介绍了八位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他们是:长征火箭“心脏”的焊接人高凤林,凭借高超的技艺,用“工匠精神”锻造了“中国品质”;錾刻工艺美术师孟剑锋,在上百万次的錾刻中,没有一次疏漏;深海载人潜水器零件装配专家顾秋亮,装配的零件丝毫不差,人称“顾两丝”;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在35

  年的工匠生涯中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未出现过一个次品,被称为航空“手艺人”;在液化天然气船上“缝”钢板的焊接大师张冬伟,其焊接的殷瓦板只有牛皮纸一样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如果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面对如此艰辛的任务,他做到了万无一失;捞纸大师周东红,经他捞的宣纸,成了国内著名书画家青睐的上乘纸品;高铁研磨师宁允展,其负责手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技术难度非同一般,可他做到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席钳工管延安,其安装的精密设备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对接,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上这些技师是战斗在一线的劳动者,他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了“大国工匠”,他们是真正无愧于时代的模范先锋。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道,“十样会不如三样好。三样好不如一样精。”是的,在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因为他们不仅能创造性地劳动,而且还具有“高精尖”的技术。“中国制造”若要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靠的就是技术性人才的努力和付出。

  在追求卓越品质的今天,我们希望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的“大国工匠”,这些“大国工匠”不仅能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能干一行精一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绝大多数劳动者,都能在“大国工匠”的引领下,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大国工匠人物事迹篇三

  今天,央视新闻推出一档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那些劳动者

  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而这个星期四晚自习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大国工匠》,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这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借这8双手向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

  早期的大国,即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真可谓是勇敢的探险者、拓荒者。他们勇于向未知挺进。当其他欧洲国家的活动范围还仅限于欧洲本身时,葡萄牙、西班牙已开始了对欧洲外的土地的探索与争夺。于是,世界第一次被瓜分、地理大发现等都成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杰作”,这两个国家也从外部掠夺来了大量财富。而最终,他们衰落了,因为他们的贪心、享乐之心等等。荷兰、俄罗斯两国人民的坚强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荷兰在独立前的抗争着实令我叹服;俄国人在强敌临近之际的英勇无畏令我对其深表敬佩。但是,荷兰成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活例子,苏联最终也未脱出僵化的模式。英国、法国、德国都曾拥有强大的军队,同时也有强大的综合实力。若是和平地、与时俱进地发展,他们不仅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而且还会使世界人民少受些磨难。但他们的野心决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将所学来的东西快速、充分地消化利用的国家,可他们唯独没有学会与人为善,并最终葬送在自己的野心和缺乏远见上。美国从独立到现在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间运用了各种手段,极力地使自己获得的利益最大化。虽说美国崛起的手段没什么值得赞扬之

  处,但是其维护主权的坚定、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从这9个大国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崛起的过程中全部奉行扩张政策,而这扩张政策也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的衰败埋下了祸根。不论是从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来看,还是从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决不能重蹈列强们的扩张政策的覆辙。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是拥有悠久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是当今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的崛起要不损害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要为构建和谐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在我们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那9个大国在扩张中体现出的探索未知的勇气,善于学习和借鉴的品质,也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些大国曾有过的贪婪、野心以及取得些许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则是我们要严防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只有在努力维护和平的前提下的锐意进取、团结、独立、自主并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喜人的成绩。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进步,因为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人组成的。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爱好和平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要求,它们同样也是个人应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颗爱国、进取、和平、创新之心。只有我们每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我们祖国的实力才能逐渐加强,我国的国际地位才会不断提高。当然,我所谓之人人进取等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按同一种方式去做事,而是希望我们人人都怀着强大祖国的理想去为祖国的发展而拼搏,并在此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

  性。我认为,发扬每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扬,是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前提。

  这部纪录片是品读历史的见证,更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它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下一页更多精彩“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篇一

  纪录片《大国工匠》以热爱职业、敬业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间,有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给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高凤林,有载人潜水机上被称作“两丝”钳工的顾秋亮,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有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飞机的钳工胡双钱,有錾刻人生、为apec会议制作礼物的孟剑锋,还有捞纸大师周东红。

  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

  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每一个从事五金制造的业者,都是一个个工匠,都有一份份责任。每个业者都应该以同样“大国工匠”的精神尺度,尽职尽责,赢得尊重。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篇二

  同志们:大家好!自从南北机车合并以后中国中车股票暴跌,为了振奋民心,“大国工匠”一词应运而生。这个成语一是表明中国是大国,二是夸奖技术工人的手艺和敬业精神。为什么一定要是大国工匠,而不是大国大师、大国专家呢?因为这年头大师、专家、教授、学者约等于坑蒙拐骗,造词者想来想去只有“工匠”一词带有农民工进城般的质朴,没人会拿这个头衔去骗吃骗喝,所以最后决定用“大国工匠”。说到中国最有名的工匠那非鲁班莫属。鲁班原名叫公输班,祖上几辈都是木匠,自从鲁班继承了父辈的衣钵后勤奋钻研,发明了锯、刨子、墨斗、曲尺等一大批工具。但当时是战国时期,天天都在打仗,今天刚建起的房子,明天一把火就烧没了。这就好比在爽朗的女生面前耍心计,在豪迈的女生面前装纯情,注定成功的机率都不高。终于有一天鲁班开窍了,既然天天打仗,索性就为打仗服务好了。于是到了喜欢打仗的宋国推销自己的攻城工具,这些产品富有很大的

  时代意义,备受赏识,宋国决定订购一批。但鲁班刚跟宋王签完合同墨子打着和平的旗号就出现了,两人都是木匠出身,互相看不顺眼,且墨子又是来砸他生意的,鲁班哪里肯让,九设围城与墨子较量。

  结果呢,鲁班输了个稀碎,宋王一看这丫的靠不住,赶紧退货。鲁班为人心胸比较宽广,不去计较输赢,专心向墨子请教,并很快接受了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的思想。墨子是当时很有名的思想家,鲁班发明的工具因为贴上了“墨家制造”的标签顿时销量暴增,鲁班本人也名气大噪,成了木匠的祖师爷。到了现在,经过几千年的包装,都成了木匠的代名词。

  “班门弄斧”和“关公面前耍大刀”同是形容在行家面前卖弄手段,为什么不称关公是大国工匠呢?因为在鲁班面前你只是丢点脸面,而在关公面前你丢点的就是脑袋。

  “乱红飞过千秋去,一拍两散鸡蛋黄”,哪怕当不成大国工匠,也要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哪怕逢赌必输,也要胸襟宽广,最后给你个忠告:千万别买中国中车的股票。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传统服装行业竞争压力大,学艺的过程又很枯燥乏味,工资待遇也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做学徒。即使有也很难熬过三年学徒期,无法出师。”3月31日,静安区政协委员马颖慧在静安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指出,上海传统技艺正面临人才断层、后继无人的窘境,引起委员们的强烈共鸣,大家一致呼吁弘扬“工匠精神”,救

  救沪上“老字号”。静安区拥有丰富的沪上“老字号”资源,漫步陕西北路,“白玉

  兰”真丝、“第一西比利亚”、“美新点心”等。其中,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缝纫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鸿翔女装制作技艺、王家沙点心制作技艺、陆氏伤科疗法、大美华布鞋制作技艺等等,都是沪上“老字号”非遗技艺的典型代表。

  但近年来,众多沪上“老字号”品牌陷入青黄不接、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继承荒。一项调查显示,在上海被调查者中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凤旗袍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方素文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君子不器”等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从事技术工作,这种人才发展中“匠人精神”的缺失,不仅让“老字号”品牌甚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继承荒,也抑制了老品牌自身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更让中国制造遭遇“人才瓶颈”。

  有委员指出,一些“老字号”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历史负担重、人员结构老化等原因,市场化能力和品牌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明显不足。加之“老字号”品牌的工匠整体收入不高,国家级、市级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难以得到与自身精湛技艺相匹配的收入,学徒收入则更加有限,造成了像方素文这样的“老字号”技艺非遗传承人招不到学徒,或者只能招收外地学徒。但在上海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的压力下,部分有发展潜力的学徒无法安心学艺,跳槽离职率很高。

  委员在调研中还发现,被认定为静安区级非遗传承人的,目前尚只是荣誉,没有相关津贴。此外,根据现有国家相关政策,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个项目只限一位,这让该技艺师承的其他中高级技师看不到希望,从而导致动力不足、人才流失。

  那么,如何拯救”老字号”呢?有委员倡导,当今社会需要重视匠人、匠艺、匠心的培养,加大对劳动技术能手、手工艺能手等特殊人才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还有的委员发现,静安区政府相关部门就曾牵线逸夫高级职校与“老字号”企业对接,为非遗传承人输送了一批学员,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社会反响。因此建议让静安区域内众多的国家、市、区级的非遗技术、“老字号”品牌文化和历史走进学校、走进社区。同时关心好区域内各级非遗传承人、中高级技师队伍,进一步调动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据了解,去年静安区相关部门做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率先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资助计划》,作为区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的一个项目,对区内非遗传承人带教学徒及学徒本人进行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和鼓励非遗技艺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对非遗传承人及学徒也产生了激励效果。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新静安的“老字号”品牌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非遗传承人才集聚,资源优势明显,基础工作也较为扎实,委员们呼吁,以每年6月份的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唤起对老字号非遗技艺传承的重视。

  谢谢大家!>>>下一页更多精彩“工匠精神演讲稿”篇一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却屈指可数。从表面看起来,工人和工匠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当前,一些贴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在地摊上去销售。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说,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

  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大国工匠”诠释出的“工匠精神”应该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这样才能让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释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工匠精神演讲稿篇二

  什么是“工匠精神”?大而概之就是爱岗敬业、严谨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完善。劳模的本色凸现了“工匠精神”。

  增城各级劳模源于广大劳动大众,在他们当中,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扭亏为盈的企业负责人及脚踏实地、勤奋劳动的一线工人;有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不懈努力、攻克艰难,获多项科技成果的技术能手;有农村带头人和专业户,立志耕山,开展种养,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有视培养新一代为已任、用爱和智慧塑造健康向上心灵的优秀教师;有兵不血刃、破案如神,严惩刑事犯罪分子、确保一方平安的忠诚卫士;有呵护患者、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有依法行政、呕心沥血、当好群众贴心人的机关干部;有把青春献给国防事业、荣立奇功的军之英才;还有堪称“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他们正是增城各行各业的“工匠”。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一种美德,是对事业、职业应有的态度。有一句公民道德格言叫“就业须敬业、敬业有事业”,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敬业;一个人只有始终敬

  业,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首先要爱岗敬业,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实践,增强能力,从而塑造劳模形象。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严谨做事。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工匠的成长必须有一种老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甘愿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承认,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不平凡的成就。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传承传统。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技艺高超的工匠层出不穷,豪杰辈出,英雄横空,从鲁班雕木成凰到庖丁解牛神技,从墨子探行求规到张衡观天测地,古人凭着精湛的技艺为我们树立了不垂的丰碑。弘扬劳模工匠精神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高深的智慧。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不断创新。创新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劳模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决不能满足于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技能,拥有“独门绝活”,成为行家理手、时代先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着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目标,积极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为增城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更多贡献。工匠精神演讲稿篇三

  亲爱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这里做大国工匠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传工匠精神,做鲁泰工匠。

  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的宣传片以及公司车间的大力宣传和弘扬,使我们了解了大国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大国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与他们的差距,不禁梦想向他们靠拢。

  每次当我看完大国工匠的宣传片后,我就一次次的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工人,才是大国工匠。一定是高端科技吗?一定是独一无二吗?一定是奢华卓越吗?都不是!

  那大国工匠都是什么样的工人?他们都是在第一线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们有钳工,有捞纸工,有研磨工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们不是领导,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学历,但他们每一个人都靠着对职业技能的完美追求,靠着对技术的忠实传承和钻研,靠着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与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为国家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有时候我们忙,我们会累,我们会烦,我们会厌倦,可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大国工匠们他们难道不累吗?难道不厌倦吗?胡双钱守着台虎钳就

  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周东红守着又冷又潮湿的捞纸池就是十几年,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研究新工艺的时候,失败一次又一次,他们并不是不累,并不是不厌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撑着他们,当他们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成就感和荣誉感袭来,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平凡永远是人生的常态。但平凡能孕育伟

  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业,平凡的岗位铸就人生的辉煌。在工作中我们要以恪尽职守的意识、热情服务的态度、严于律己的精神,时刻发扬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工匠精神,踏实工作、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只要你不甘平庸,就一定也能像大国工匠们那样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精彩的人生!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鲁泰工匠!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了!看过“大国工匠人物事迹”的人还看了:1.大国工匠胡双钱的事迹2.2017《大国工匠》人物事迹演讲稿3.大国工匠先进事迹观后感4.大国工匠事迹材料5.工匠精神事迹材料

  

篇十一: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胡双钱,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上千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过失。

  他叫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一位本领过人的飞机制造师。“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平安。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职责。〞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局部,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年。

  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当也是30年。

  胡双钱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作风严谨。“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位,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这句话对他影响颇深。

  一次,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飞机拧螺丝、上保险、安装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欢‘放电影’,想想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双钱对“上保险〞这一环节感到怎么也不踏实。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因震动过大导致螺丝松动。思前想后,胡双钱不踏实,凌晨3点,他又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拆去层层外部零部件,保险醒目出现,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从此,每做完一步,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这几秒,质量最重要!〞

  “一切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平安地飞行在蓝天。〞从2003年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工程后,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

  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飞机,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梦想,又是“首创〞,风险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双钱让自己的“质量弦〞绷得更紧了。不管是多么简单的加工,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加工完屡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并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钱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

  型号生产中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加班加点对胡双钱来说是“家常便饭〞。“哪行哪业不加班。〞他总说,“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平安飞行在蓝天,我义不容辞。〞

  一次临近下班,车间接到生产调度的紧急任务,要求连夜完成两个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件任务,次日凌晨就要在装配车间现场使用。

  他下班没有回家,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点钟,这批急件任务终于完成,并一次提交合格。“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再干三十年!〞

  胡双钱从小就喜欢飞机。小时候,为了看飞机,他不惜从家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大场机场附近,躲在跑道边的农田里看飞机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沟边的蚊虫叮得满身是包。

  胡双钱技校毕业后进入上飞公司。一进门,学钣铆工的他就被分配到专业不对口的机加车间钳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实憨厚的胡双钱选择了留下。凭着“只要能造飞机,自己坚决服从组织分配〞

  的一股劲,他开始了自己的钳工生涯。30年里,无数艰难时刻他都挺过去了,唯独“运十〞飞机的命运

  成了他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心结。现在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再干30年的豪情——把技艺毫无保存地传授给更多胸怀大飞机梦的年轻人。在一届上飞公司技能大赛中,他带着的班组3位参赛选手,囊括了钳工技能比赛前三名。

  胡双钱说:“参与研制中国的大飞机,是我最大的荣耀。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早日平安地翱翔在蓝天,是我最大的愿望。〞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达。在这个处于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里,手工工人虽已越来越少,却不可替代,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存着独当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件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梦想成真的感觉多少钱都买不来〞

  胡双钱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飞机。制造飞机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他从小藏在心底的梦想。

  1980年,技校毕业的他成为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名钳工。从此,伴随着中国飞机制造业开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终坚守在这个岗位上。2002年、2021年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工程和大型客机工程先后立项研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有了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胡双钱觉得实现心中梦想的时机来了。大飞机制造让胡双钱又忙了起来。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胡

  双钱不仅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在当时却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连图纸都没有。打完需要的36个孔,胡双钱用了1个多小时。当这个“金属雕花〞作品完成之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送去安装。现在,胡双钱一周有6天要泡在车间里,但他却乐此不疲。他说:“每天加工飞机零件,我的心里踏实,这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55岁的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厂里年龄最大的钳工。在这个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而打磨、钻孔、抛光,对重要零件细微调整,这些大飞机需要的精细活都需要他们手工完成。划线是钳工作业最根底的步骤,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果。为此,老胡创造了自己的“比照检查法〞:他从最简单的涂淡金水开始,把它当成是零件的初次划线,根据图纸零件形状涂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张纸上先用毛笔写一个字,然后用钢笔再在这张纸上同一个地方写同样一个字,这样就可以增加一次复查的时机,减少事故的发生。〞胡双钱说。“反向验证法〞那么是令胡双钱最为珍视的“金科玉律〞、“独家秘诀〞。这也与最根底的划线有关:钳工在划线零件角度时,通常采用万能角度尺划线,那么如何验证划线是否正确?如果采用同样方法复

  查,很难找出过失。这时,胡双钱就会再用三角函数算出划线长度进行验证。结果一致,OK;结果不相符,就说明有问题了。这样做,无异于在这一根底环节上做了双倍的工作量,但却为保证加工的准确和质量,减少报废等打下根底。他说:“质量问题不是罚不罚款能解决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篇十二: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三篇

  胡双钱,在____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得到的零件数千万,从未出现过质量错误。

  他叫胡双钱,是__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数控机和现场钳工组长,技能优秀的飞机制造商。

  每个部件都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责任。批准、划线、锯掉多馀部分,取下气钻根据线点的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尖锐边缘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____年。额头上的汗沿着脸颊滑落,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脸和工作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度也是____年。胡双金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风格严格。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要的,学做人是第一位的。工作要有良心。这句话对他有很深的影响。胡双金按流程在修理的大型飞机上拧螺钉,保险,安装外部部件。我每天睡觉前都喜欢放电影,想想今天做了什么,做了什么。当天回顾工作,胡双金对加入保险这一环节感到无所谓。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螺丝不会因振动过大而松动。思前想后,胡双钱不踏实,凌晨三点,他又骑自行车赶到单位,拆除了层层的外部部件,保险显着出现,悬着的心掉了下来。从那以后,每次完成一步,他都会看到几秒钟后进入下一个工序。再忙也不缺这几秒,质量是最重要的!

  为了让__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地在蓝天上飞行____年参加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后,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知道ARJ21是民用飞机,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梦想,是第一次,风险和要求都很高。胡双钱使自己的质量弦更加紧张。无论多么简单的加工,他在工作前都要认真审查学校的图纸,操作时要小心,加工多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金在ARJ21新支线飞机部件制造中大胆进行技术攻击创新。型号生产中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加班对胡双金来说是日常便饭。哪个行业不加班?为了让__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地在蓝天飞行,我不能辞职。一次接近工作结束,现场接受生产计划的紧急任务,要求整夜完成两项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任务,第二天凌晨在组装现场使用。他下班不回家,也不让大家失望。第二天凌晨3点,这些紧急任务终于完成,一次合格。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想再干三十年!胡双钱从小就喜欢飞机。小时候,为了看飞机,他从家里走了两个多小时,躲在路边的田里看飞机的起落。炎热的夏天,他经常被沟边的蚊子叮。胡双钱技术学校毕业后进入飞行公司。一进门,学习钣金铆接工的他就被分配到专业的错误机械加工厂的钳工工段。有些人走了,但诚实的胡双金选择留下来。只要能做飞机,自己就坚决服从组织的分配的力量,他开始了自己的钳子生涯。____年来,无数艰难的时刻他活着,只有运十飞机的命运成了他一生无

  法释怀的心结。现在,看到国家恢复了大飞机的梦想,他选择了以特殊的方式继续____年的豪情。把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怀着大飞机梦想的年轻人。在一次飞行公司技能大会上,他领导的团队3名参加选手包括钳工技能大会前3名。

  胡双钱说:参与开发__的大飞机是我最大的荣耀。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早日安全地在蓝天飞翔,是我最大的愿望。

  能够开发大型客机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这个处于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中,手工工人越来越少,但无法替代。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保留着独特的手工工匠。__商飞总装制造中心高级钳工技术人员胡双钱是这样的技术人员,____年加工了数十万件飞机零件,从未出现过副品。

  我觉得梦想实现了也买不到多少钱,胡双钱生于上海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飞机。制造飞机是他心中更神圣的事情,也是他从小就隐藏在心底的梦想。

  1980年,技术学校毕业的他成为上海飞机厂的钳工。从那以后,随着__飞机制造业发展的坎坷,他一直坚持在这个岗位上。____年、____年__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相继开发,__人的大飞机梦想再次点燃。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沉淀,胡双金觉得实现心中梦想的机会来了。大飞机制造又忙了胡双钱。他加工的零件中,最大的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小。胡双钱不仅要做各种形状不同的零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需要特殊部件,从工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空白在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给了胡双钱。这个原本需要细致编程的数控车

  床完成的零件,当时只靠胡双金的双手和传统的铣床,连图纸都没有。打完需要的36个洞,胡双钱花了一个多小时。该金属雕刻作品完成后,零件一次通过检查,送去安装。现在胡双钱一周要泡六天,他很开心。他说:每天加工飞机零件,我心情平静,觉得这个梦想真的买不到多少钱。飞机关系到生命,工作要有良心

  55岁的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年龄最大的钳工。在这个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现场,胡双钱和他的钳子班所在的角落不引人注目,但是研磨、钻孔、研磨对重要部件进行了细致的调整,这些大飞机所需要的细致工作都需要他们手工完成。刻划是钳工作业的最基本步骤,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差距毫厘米,错误千里的结果。因此,胡先生发明了自己的比较检查法。他从最简单的涂抹淡金水开始,把它作为零件的第一次刻划,根据图纸的零件形状涂抹在零件上。在纸上用毛笔写字,用笔在这张纸上同一个地方写同一个字,可以增加再检查的机会,减少事故的发生。胡双金说。

  反向验证法是胡双金最重视的金科玉律垄断秘诀。这也与最基本的刻划有关:钳工在刻划部件的角度时,通常采用万能角度尺刻划,如何验证刻划是否正确?用同样的方法复查的话,很难找到错误。此时,胡双金用三角函数计算刻划长度验证。结果一致,OK结果不一致,说明有问题。这样做,和在这个基础环节做了两倍的工作量一样,但是为了保证加工的正确性和质量,减少废弃等奠定了基础。质量问题不是罚款就能解决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工作要有良心。

  由于长期接触油漆、铝屑,胡双金的手已经发青,用这双手制作的零件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飞向世界各地。胡双钱在这个单位工作了____年,

  他手里完成的零件一次也没有出现过。____年,承担大型客机开发任务的__商飞公司成立。员工收入相应增加,

  补充公积金增加,胡双金一家也开始计算购房。两年前,我终于用贷款买了一栋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出了一栋30平方米的丈夫的房子,住了20多年。因此,全家人都很高兴。胡双钱闲下来的时候,也会把房间打扫干净,把玻璃刷干净,抽油烟机擦干净。做家务也和工作时一样,一丝不苟,表里如一。

  近年来,默默无闻的胡先生获得了很多荣誉。____年,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____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一生中第一次进入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表扬。胡双金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我们的民机事业经历过坎坷和挫折,终于熬过来迎来了春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事业,更好地依靠自己。

  胡双钱目前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做____年、____年,为__大飞机做更多。王进。平步百米铁塔,横穿,特高压。世界第一的荣耀,他面对生死平静地写下来!在刀锋上跳舞,保护岁月通明,灯火万家。王进是电网特高压检修工,成功完成全球首个_plusmn;66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工作。王进参加了防冰危险、奥运会和全运会保电、线路防舞管理等重大任务,带电检查实现了300多次零失误,为社会节约了1000万度的电力,避免了数亿人的经济损失。____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各国元首都收到了来自__的国礼。这个__的国礼被命名为和美,是放在金盘子里的颜色明亮的白丝巾。这条白丝巾

  特别是谁也抓不住。因为这条丝巾来自有近三千年历史的锻炼技术。传统的锤子雕刻作品大多是铜器,金银器上的锤子雕刻很少,被命名为

  和美的国礼,设计要求是非常美丽的银器锤子雕刻。更加困难的是,作品所需的纹理不是规范的几何图形,而是要求呈现纺织品自然柔软的垂下状态,表现纺织品的自然皱纹,在宽度只有0.1毫米的皱纹中也要刻上图案,表现纺织品随着光线的移动而产生的明暗变化如何把只有0.6毫米的银片变成这个国礼?锤子使用的主要工具叫做锤子。古代的锤子工匠可以用锤子在金属器具上刻出千变万化的浮雕图案。在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现场,__技术美术集团锤击师孟剑峰已经敲击了____年锤击,作为行业名人,他被命令制作这个国礼。工果你想做好工作,你必须首先利用它的工具。一个独特的锤子雕刻作品需要设计和创造最合适的锤子。孟剑峰从古代锤子触摸前辈的智慧,从古代法律探索启示路径。8天后,孟剑锋终于制作了丝巾图案最难的锤子。

  其次,实际面临的锤子对象是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银片,比蛋壳厚一点头发。根据设计图案,在这片薄银片上挖出细微的经纬线,交错成细致的纺织纹理。在锤子的过程中,如果用力稍微多一点,把银片敲透的话,整个作品就会放弃工作废弃。这就是传中不能出现百万分之一的错误。但是孟剑峰做的,国礼的作品终于完成了,在金色的盘子里,白色柔软的丝巾自然重叠,收到礼物的人想拿那条丝巾。现在这个锤子的国礼已经成为行业技术传说。

  

篇十三: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当也是30胡双钱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作风严谨

  大国工匠精髓是注重细节,追求极致,诚心正意,术有专攻,大国气魄,匠人风骨。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大国工匠人物事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

  胡双钱,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上千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

  他叫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一位本领过人的飞机制造师。

  “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职责。”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年。

  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当也是30年。

  胡双钱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作风严谨。“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位,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这句话对他影响颇深。

  一次,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飞机拧螺丝、上保险、安装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欢‘放电影’,想想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双钱对“上保险”这一环节感到怎么也不踏实。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因震动过大导致螺丝松动。思前想后,胡双钱不踏实,凌晨3点,他又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拆去层层外部零部件,保险醒目出现,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从此,每做完一步,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这几秒,质量最重要!”

  “一切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地飞行在蓝天。”

  从2003年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后,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飞机,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梦想,又是“首创”,风险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双钱让自己的“质量弦”绷得更紧了。不管是多么简单的加工,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加工完多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并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钱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

  型号生产中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加班加点对胡双钱来说是“家常便饭”。“哪行哪业不加班。”他总说,“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安全飞行在蓝天,我义不容辞。”

  一次临近下班,车间接到生产调度的紧急任务,要求连夜完成两个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件任务,次日凌晨就要在装配车间现场使用。

  他下班没有回家,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点钟,这批急件任务终于完成,并一次提交合格。

  “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再干三十年!”

  胡双钱从小就喜欢飞机。小时候,为了看飞机,他不惜从家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大场机场附近,躲在跑道边的农田里看飞机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沟边的蚊虫叮得满身是包。

  胡双钱技校毕业后进入上飞公司。一进门,学钣铆工的他就被分配到专业不对口的机加车间钳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实憨厚的胡双钱选择了留下。凭着“只要能造飞机,自己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的一股劲,他开始了自己的钳工生涯。

  30年里,无数艰难时刻他都挺过去了,唯独“运十”飞机的命运成了他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心结。现在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再干30年的豪情——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胸怀大飞机梦的年轻人。在一届上飞公司技能大赛中,他带领的班组3位参赛选手,囊括了钳工技能比赛前三名。

  胡双钱说“参与研制中国的大飞机,是我最大的荣耀。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早日安全地翱翔在蓝天,是我最大的愿望。”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在这个处于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里,手工工人虽已越来越少,却不可替代,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着独当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件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

  “梦想成真的感觉多少钱都买不来”

  胡双钱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飞机。制造飞机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他从小藏在心底的梦想。

  1980年,技校毕业的他成为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名钳工。从此,伴随着中国飞机制造业发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终坚守在这个岗位上。2002年、2008年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先后立项研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有了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胡双钱觉得实现心中梦想的机会来了。大飞机制造让胡双钱又忙了起来。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胡双钱不仅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在当时却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连图纸都没有。打完需要的36个孔,胡双钱用了1个多小时。当这个“金属雕花”作品完成之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送去安装。现在,胡双钱一周有6天要泡在车间里,但他却乐此不疲。他说“每天加工飞机零件,我的心里踏实,这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飞

  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55岁的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厂里年龄最大的钳工。在这个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而打磨、钻孔、抛光,对重要零件细微调整,这些大飞机需要的精细活都需要他们手工完成。划线是钳工作业最基础的步骤,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果。为此,老胡发明了自己的“对比检查法”他从最简单的涂淡金水开始,把它当成是零件的初次划线,根据图纸零件形状涂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张纸上先用毛笔写一个字,然后用钢笔再在这张纸上同一个地方写同样一个字,这样就可以增加一次复查的机会,减少事故的发生。”胡双钱说。

  “反向验证法”则是令胡双钱最为珍视的“金科玉律”、“独家秘诀”。这也与最基础的划线有关钳工在划线零件角度时,通常采用万能角度尺划线,那么如何验证划线是否正确如果采用同样方法复查,很难找出差错。这时,胡双钱就会再用三角函数算出划线长度进行验证。结果一致,OK;结果不相符,就说明有问题了。这样做,无异于在这一基础环节上做了双倍的工作量,但却为保证加工的准确和质量,减少报废等打下基础。他说“质量问题不是罚不罚款能解决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因为长期接触漆色、铝屑,胡双钱的手已经有些发青,而经这双手制造出来的零件被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飞往世界各地。胡双钱在这个车间已经工作了35年,经他手完成的零件没有出过一个次品。

  “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2008年,承担大型客机研制任务的中国商飞公司成立。职工收入有了相应增加,还增加了补充公积金,胡双钱一家也开始盘算买房的事。前两年终于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离了蜗居20多年的30平方米老公房。为此,全家人开心不已。胡双钱闲下来时,也会清理清理房间,把玻璃刷得干干净净,油烟机擦得清清爽爽。做家务也和工作时一样,一丝不苟,表里如一。

  近年来,默默无闻的老胡获得了不少荣誉。2009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平生第一次走进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胡双钱感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他说,“我们的民机事业经历过坎坷与挫折,但终于熬过来了,迎来了春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事业,想要更好,也还要靠自己。”

  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材料中的老王,就是焊接行业的“状元”。从学历水平看,老王并非出身高校名校,相反,他只是一名职高生而已。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老王成为了一位“焊接大师”呢不靠别的,靠的就是执着、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许,在老王走向“大国工匠”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挫折、坎坷和磨难,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阻挡老王那颗敬业奉献的心。因为这样,老王最终成为了焊接行业的佼佼者。所以,最具风采人物的桂冠,应当戴在老王的头上。

  当前,我国正从“生产大国”向“制造大国”转变。一个制造强国的诞生,必须出现千千万万个像老王那样的“大国工匠”,只有这样,创新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2015年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播出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介绍了八位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他们是:长征火箭“心脏”的焊接人高凤林,凭借高超的技艺,用“工匠精神”锻造了“中国品质”;錾刻工艺美术师孟剑锋,在上百万次的錾刻中,没有一次疏漏;深海载人潜水器零件装配专家顾秋亮,装配的零件丝毫不差,人称“顾两丝”;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在35年的工匠生涯中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未出现过一个次品,被称为航空“手艺人”;在液化天然气船上“缝”钢板的焊接大师张冬伟,其焊接的殷瓦板只有牛皮纸一样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如果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面对如此艰辛的任务,他做到了万无一失;捞纸大师周东红,经他捞的宣纸,成了国内著名书画家青睐的上乘纸品;高铁研磨师宁允展,其负责手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技术难度非同一般,可他做到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席钳工管延安,其安装的精密设备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对接,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上这些技师是战斗在一线的劳动者,他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了“大国工匠”,他们是真正无愧于时代的模范先锋。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道,“十样会不如三样好。三样好不如一样精。”是的,在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因为他们不仅能创造性地劳动,而且还具有“高精尖”的技术。“中国制造”若要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靠的就是技术性人才的努力和付出。

  在追求卓越品质的今天,我们希望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的“大国工匠”,这些“大国工匠”不仅能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能干一行精一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绝大多数劳动者,都能在“大国工匠”的引领下,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

  纪录片《大国工匠》以热爱职业、敬业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间,有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给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高凤林,有载人潜水机上被称作“两丝”钳工的顾秋亮,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有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飞机的钳工胡双钱,有錾刻人生、为apec会议制作礼物的孟剑锋,还有捞纸大师周东红。

  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

  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每一个从事五金制造的业者,都是一个个工匠,都有一份份责任。每个业者都应该以同样“大国工匠”的精神尺度,尽职尽责,赢得尊重。

  

篇十四: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不停的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发奋向上,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这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奋战,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未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出色学历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让国际能站在国际上,让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抬头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凭着专注和坚守,

  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急躁的社

  会,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

  胡双钱,在30年的航空技术制造工作中,他经手的零件上千万,没有出过一次质量过失。

  他叫胡双钱,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一位本领过人的飞机制造师。“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平安。确保质量,是我最大的职责。〞

  核准、划线,锯掉多余的局部,拿起气动钻头依线点导孔,握着锉刀将零件的锐边倒圆、去毛刺、打光这样的动作,他整整重复了30年。

  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和着空气中漂浮的铝屑凝结在头发、脸上、工服上这样的“铝人〞,他一当也是30年。

  胡双钱读书时,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经验丰富、作风严谨。“学飞机制造技术是次位,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这句话对他影响颇深。

  一次,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飞机拧螺丝、上保险、安装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欢‘放电影’,想想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双钱对“上保险〞这一环节感到怎

  么也不踏实。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因震动过大导致螺丝松动。思前想后,胡双钱不踏实,凌晨3点,他又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拆去层层外部零部件,保险醒目出现,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从此,每做完一步,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这几秒,质量最重要!〞“一切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平安地飞行在蓝天。〞

  从2003年参与ARJ21新支线飞机工程后,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飞机,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梦想,又是“首创〞,风险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双钱让自己的“质量弦〞绷得更紧了。不管是多么简单的加工,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加工完屡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并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胡双钱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攻关创新。

  型号生产中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加班加点对胡双钱来说是“家常便饭〞。“哪行哪业不加班。〞他总说,“为了让中国人自己的新支线飞机早日平安飞行在蓝天,我义不容辞。〞

  一次临近下班,车间接到生产调度的紧急任务,要求连夜完成两个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件任务,次日凌晨就要在装配车间现场使用。

  他下班没有回家,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点钟,这批急件任务终于完成,并一次提交合格。“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再干三十年!〞

  胡双钱从小就喜欢飞机。小时候,为了看飞机,他不惜从家步行两个多小时到大场机场附近,躲在跑道边的农田里看飞机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沟边的蚊虫叮得满身是包。

  胡双钱技校毕业后进入上飞公司。一进门,学钣铆工的他就被分配到专业不对口的机加车间钳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实憨厚的胡双钱选择了留下。凭着“只要能造飞机,自己坚决服从组织分配〞的一股劲,他开始了自己的钳工生涯。

  30年里,无数艰难时刻他都挺过去了,唯独“运十〞飞机的命运成了他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心结。现在看到国家又重拾大飞机的梦想,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再干30年的豪情——把技艺毫无保存地传授给更多胸怀大飞机梦的年轻人。在一届上飞公司技能大赛中,他带着的班组3位参赛选手,囊括了钳工技能比赛前三名。

  胡双钱说:“参与研制中国的大飞机,是我最大的荣耀。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早日平安地翱翔在蓝天,是我最大的愿望。〞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达。在这个处于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里,手工工人虽已越来越少,却不可替代,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存着独当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高级钳工技师胡双钱就是这样一位手艺人,35年里他加工过数十万件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梦想成真的感觉多少钱都买不来〞

  胡双钱出生在上海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飞机。制造飞机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他从小藏在心底的梦想。

  1980年,技校毕业的他成为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名钳工。从此,伴随着中国飞机制造业开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终坚守在这个岗位上。2002年、2021年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工程和大型客机工程先后立项研制,中国人的大飞机梦再次被点燃。有了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胡双钱觉得实现心中梦想的时机来了。大飞机制造让胡双钱又忙了起来。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将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胡双钱不仅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部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时间,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在当时却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连图纸都没有。打完需要的36个孔,胡双钱用了1个多小时。当这个“金属雕花〞作品完成之后,零件一次性通过检验,送去安装。现在,胡双钱一周有6天要泡在车间里,但他却乐此不疲。他说:“每天加工飞机零件,我的心里踏实,这种梦想成真的感觉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55岁的胡双钱是上海飞机制造厂里年龄最大的钳工。在这个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班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而打磨、钻孔、抛光,对重要零件细微调整,这些大飞机需要的精细活都需要他们手工完成。划线是钳工作业最根底的步骤,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果。为此,老胡创造了自己的“比照检查法〞:他从最简单的涂淡金水开始,把它当成是零件的初次划

  线,根据图纸零件形状涂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张纸上先用毛笔写一个字,然后用钢笔再在这张纸上同一个地方写同样一个字,这样就可以增加一次复查的时机,减少事故的发生。〞胡双钱说。“反向验证法〞那么是令胡双钱最为珍视的“金科玉律〞、“独家秘诀〞。这也与最根底的划线有关:钳工在划线零件角度时,通常采用万能角度尺划线,那么如何验证划线是否正确如果采用同样方法复查,很难找出过失。这时,胡双钱就会再用三角函数算出划线长度进行验证。结果一致,OK;结果不相符,就说明有问题了。这样做,无异于在这一根底环节上做了双倍的工作量,但却为保证加工的准确和质量,减少报废等打下根底。他说:“质量问题不是罚不罚款能解决的,飞机关系到生命,干活要凭良心。〞

  因为长期接触漆色、铝屑,胡双钱的手已经有些发青,而经这双手制造出来的零件被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飞往世界各地。胡双钱在这个车间已经工作了35年,经他手完成的零件没有出过一个次品。“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2021年,承担大型客机研制任务的中国商飞公司成立。职工收入有了相应增加,还增加了补充公积金,胡双钱一家也开始盘算买房的事。前两年终于贷款买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离了蜗居20多年的30平方米老公房。为此,全家人开心不已。胡双钱闲下来时,也会清理清理房间,把玻璃刷得干干净净,油烟机擦得清清爽爽。做家务也和工作时一样,一丝不苟,表里如一。

  近年来,默默无闻的老胡获得了不少荣誉。2021年,他荣获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平生第一次走进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胡双钱感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他说,“我们的民机事业经历过坎坷与挫折,但终于熬过来了,迎来了春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事业,想要更好,也还要靠自己。〞

  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

  

推荐访问:大国工匠人物事迹300字 工匠 事迹 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