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镇十四五规划模板5篇

时间:2023-05-01 14:55:05 来源:思哲公文网

篇一:乡镇十四五规划模板

  

  ?四五规划范?3篇全镇“?四五”期间发展规划“?四五”规划是“两个?百年”奋??标的历史交汇期,迈进新时代、??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五年规划,是谋划今后?个时期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镇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按照省、市、县有关?作要求,紧扣“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作总基调,积极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总结以往发展规划编制?作的做法和经验,组织专班,结合本镇实际,特此制定本发展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贯彻党的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市县委关于全?位推动?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以加速推进??平?质量?康建设为奋??标,统筹推进“五位?体”总体布局,深?践?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民为中?,以推动?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开放创新为动?,实施制造强镇、开放兴镇、创新活镇、?态?镇、乡村振兴五?战略,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推进?态?明建设,着?保障和改善民?,不断满??民?益增长的美好?活需要,实现富民强镇新跨越和现代化建设良好开局。?、发展?标围绕专?汽车主导产业的发展,着?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向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迈进,?争成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程、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承载;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动,深化农村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初步考虑“?四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争实现“?个跨越、三个领先、五个显著增强”,即:专?汽车产业集群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全省强镇地位初步彰显;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三产联动发展、?态宜居绿?发展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综合经济实?显著增强、产业核?竞争?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显著增强、民?福祉及幸福指数显著增强。三、“?四五”时期战略重点?是全?攻坚“双招双引”。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抢抓肺炎疫情之后政策、产业、扩?有效投资等领域的潜在机遇,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全国500强龙头企业,依靠专?汽车展览会等平台,举办全国性?业论坛,谋划?批事关当前、影响长远、带动性强的?项?、好项?,扶持培育?批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项?,实现产业链协同创新,通过“招?引强”加快全镇专?汽车主导产业创新步伐;扎实开展零地招商,通过零?地技改,持续开展低?散企业的腾笼等措施,招引见效快、效益好、贡献?的“?好?”“??美”项?,提??地利?效率,激发企业内??,以外部企业的技术及资?优势帮助我镇传统企业提升改造,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牢固树?“营商环境就是?产?”的理念,制定产业平台发展政策,推动全镇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加快发展,进?步增强产业竞争?。?是全盘谋划重??程项?。以精密化、专?化、智能化为?向,??推进专?汽车产业?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谋划、储备?批对全镇?产?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事关当前、影响长远、带动性强的?项?好项?,形成“?四五”项?库;争取?批重?项?特别是需要上级审批、平衡和协调的重?建设项?纳?全镇规划;规划建设汽车?程学院,着?培养专?汽车产业所需?才;积极向上争取?速公路在布局并设?出?;加快推进曙岳?端装备制造项?、天?铝合?钢圈智能制造项?、科贝尔共享涂装项?、天鸿?科技智能化罐车?产线建设项?、中国()商???车出?项?规划建设,争取早?投产;主动作为帮助骏宇EBS汽车制动系统?产项?、通泰履带式?卸车?产项?、安途环卫装备?产项?落地建设。同时,探索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以5G、?数据中?、??智能、?业互联?、新能源汽车为重点的“新基建”项?探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努?实现“换道超车”。三是全速开展企业育?培强。深?实施“凤凰?动”“雄鹰?动”“雏鹰?动”,构建结构合理、活?迸发的?业企业格局。认定?批领军型企业,在技术研发投?、投融资、?业(商业)?地、?才引进等多??给予重??持,?持?批重点企业加快上市,?争到2025年,全镇范围内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2家以上;以拥有?主知识产权、拥有创新型?才、具备?业开拓能?的企业为重点,认定?批?成长企业,在技术创新、??资源服务、市场拓展等??予以重点扶持,助推企业井喷式、裂变式增长;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专?汽车?业细分领域独?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巨?企业;依托德国、迪拜等国际汽车展会,引导和?励企业“?出去”,??发展跨境贸易,拓展“?带?路”沿线国家市场。同时,深?开展传统产业“智造”?程,引导企业加速开展机器?换??动,提??产?和安全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稳定性和竞争?;加速推进?批?耗能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降低企业单位产出能源消耗;在企业项?审批上下狠功夫,促使企业?觉淘汰落后?产线,有效应对?趋严峻的安全、环保和??荒的现象。四是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四五”期间,我镇脱贫攻坚?作将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略,坚持脱贫攻坚?标和现?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精、准、细、实”上下功夫,下?绣花功夫,强化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机制和即时帮扶?作?度,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五是全?强化农业提质增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撑。坚持转变农业发展?向,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提升转变,??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地流转,深化农村综合改?,促进农业?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坚持以?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产?活条件。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农业资源利?效率,推?农业低碳技术,??发展?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取得新亮点,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撑。六是全局推进民??程建设。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群众?命安全和?体健康保驾护航。加快推进?城镇建设,抢抓梁嘉路、?道(?220)升级改造机遇,?标准规划建设乡镇驻地,打造“风情?镇、企业社区、镇级城市”。加快推进道路设施?缝互联互通,深?开展农村?村路2021-2022修建计划,全?改善群众出?条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绿满”、?居环境整治,着?提升农村?居环境质量,加快完善?态宜居美丽乡村,提升群众宜居?平。全?提?办学品位和?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平?“?三五”期间有明显提?,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标,促进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才?撑和智??持。强化底线思维,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和安全?产?作,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对?化、卫?事业投??度,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全?提?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镇?三五总结和?四五规划2016年以来,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视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全镇上下热情澎湃,苦?实?,攻坚克难,?三五?标任务?质量完成,迈出了全?建成?康社会征程的坚实步伐。?、?三五?作总结这五年,我们着?转变发展?式,优化产业结构,经济运?稳中向好?是做好“?树新枝”的?章,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瞄准传统?业分散、企业偏?、产业链较短、技术中低端等问题,筹建占地2平?公?的绿?创新产业园,?前已完成总规评审。盘活上村村318?炉资产,引进总投资3.5亿元、年产35万吨的球墨铸管项?,亚鑫?贸?前?期完?,?期完成初审,进?征地阶段。全?提升优博瑞、瑞地?贸等涉煤、冶铸、建材企业的加?技术,有?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是做好“育种蹲苗”的?章,??夯实农业产业。以“产业化、规模化”为?标,狠抓农业项?建设,县滋农有机肥加??投?使?,市级?猪产业园顺利推进,庵峰岭现代农业产业园初见规模、上村、瓮?农林?旅康项?初见成效,连翘?园综合体、利康园辣椒种植项?投?运?。瓮??椿、刘村辣椒、成庄苹果、史村?粉、花椒、上村?菇等农特产品融?电商,?向全国,农业布局从单??向多样化。三是做好“插柳成荫”的?章,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依托上村古村落、瓮??椿园、成庄四??院、史村河永胜寨、杨庄?泉寺、圣公寺等现有景点,打造“忘忧?镇”系列乡村旅游品牌。建成瓮?“椿满园”和红??命教育基地、上村党建?化公园,隆重举办三届瓮??椿美?节和?届农民丰收节,成功申报上村村国家传统古村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规模成型、效果显著。这五年,我们着?深化改?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发展活?不断激发?是积极完成农村“三变”“四块地”改?。截??前,?地确权全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基本到位,全?完成了清产核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成?挂牌和赋码登记颁证。?是积极筹建上村淘宝村。截??前,投资300万元的电商会展中?正在装修扫尾阶段,完成电商注册52户,618电商活动初战告捷,销售额达到了200万元。三是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投资145万元,依托市庭院经济试点村上村村和瓮?村,利?清理旱厕腾退的空地和闲置?地,发展果树种植,种植桃树16000棵、甜柿树1000棵、苹果1000棵、?椿16200株。现已全部完成。这五年,着?推进扶贫开发,补齐?康短板,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是持续发?脱贫攻坚。共投?各级财政资?120余万元,落实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实现全镇建档?卡贫困户37户74?稳定脱贫,剩余1户2?。?是探索建?脱贫长效机制。创新实施爱?菜园、?地托管、务?补贴、公益岗等多项扶贫措施,??发展“菜园?”经济,减少贫困户?出;完成97.09亩贫困户?地的托管服务;为所有有务?情况的贫困户发放每?每天五元的务?补贴;为?均收?不?、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设?慈善基?,实?扶贫救助。所有贫困户收?逐年增加,2020年预计收?均可实现翻番。这五年,我们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项?建设,城乡?貌?为改观?是狠抓采煤沉陷区治理。杨?、西陈庄完成了搬迁?住,、、、完成18栋主体?程封顶,、的搬迁安置?作在加紧推进、配套道路和配套设施正在全?施?。?是狠抓镇村道路建设。建成“四好公路”13.86公?。重新硬化了中村?万?道路,??积维修了?周路和东?路,?前正在积极筹建两条道路建设,车寨井??镇区的道路建设已具备招标条件,河东???线道路已完成可研批复,准备招标。三是狠抓“五化共建”项?建设。投资2400万元,建成了便民服务中?、新时代?明实践主题公园,新时代?明实践?场、集贸市场、园林式公交站、报佛?公园、上村党建公园和游乐园,共投资580万元的电商会展中?、?部周转房正在扫尾阶段。这五年,我们着?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绿?发展,?态?明建设纵深推进?是户厕改造、垃圾分类引领新风尚。完成户厕改造5300余座,改厕率96%,完成26个村的户厕服务站建设;完成5个村的垃圾分类连?建设,全部购置垃圾智能回收机、垃圾分类回收点,配备餐厨垃圾清运车。?是拆违治乱拆除新成效。拆除违章建筑350余处5434平??,拆除围墙2875?,拆除临时建筑?积3068.5平?,清理垃圾2452吨。三是通道“三化”美出新效果。

  26个?政村全部完成道路净化,在道路两侧完成植“绿林”140余公?,打造?阳界—?周路—瓮?—刘村—成庄—畅安街—中村新区—上村精品线路,两侧洒满了紫?兰、格桑花,种植了蜀桧、塔松、法桐等10000余棵。四是长河?态治出新景观。完成了境内长河河道清淤30万?、?砌?河坝700余?、长河两岸绿化2000余亩,建成长河湿地公园“绿肺”12余公?。这五年,我们着?保障改善民?,加?资?投?,群众福祉全?提升?是社会保障逐年扩?。截?2020年,养?保险完成参保14109?,基本医疗保险完成参保31602?。?是技能培训全?进?。在厨艺、家政、养殖、按摩服务等岗位技能培训1464?,在舞蹈、?乐、绘画等??培训382?。三是?娱活动好戏连台。举办三届?椿美?节、?届农民丰收节,每年?次重阳节?艺汇演、国庆千?红歌?合唱等活动,送戏下乡65场次。四是??改造全?开展。截??前,柳树底村、成庄、中村已完成,上村、、万?、?伏头等村正在实施。中村、成庄完成了污??级管?铺设。五是惠民措施全?落实。学区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75%,幼??园率达100%。公办学校全部实现集中供暖;乡村公交实施“?元惠民票价”,联通全镇;数字电视覆盖全镇,每?每户减免收视费11元;怀孕妇?免费产检,提供产前筛查与诊断983?次,群众幸福指数逐步提升。这五年,我们着?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治理?式,社会?局和谐稳定?是安全?产筑牢底线,牢牢把握“红线意识”“底线思维”,认真贯彻县委“四个四”安全理念,抓关键、压责任、强排查、重落实,每年开展专项?动12次,召开安全例会12次,排查整改隐患近千个,五年来未发??起安全?产事故。?是环保攻坚态势良好,通过发放?资的形式重新调整?格员,强化?格化管理,配合各级环保督查组督导,强?实施秸秆禁烧、湿式作业、绿?出?、错峰?产、规范排放等环保措施,?态保护成效显著。三是扫?除恶氛围浓厚,多渠道、全?位营造扫?除恶浓厚氛围,处理史村、?南庄等多起涉恶事件,形成强?震慑。四是信访稳控成果显著,着?化解史村、、3个村群访和58个个访问题,达到了减存量、遏增量的?的,在重要时间节点,严格执?重点对象盯守制度和车站值班制度,“五包?”制度落实到位,连续五年未发?进京赴省信访情况。六是疫情防控有?有效。?对2018年的?洲猪瘟和今年的肺炎的严峻形势,我们?度重视,严加防范,多措并举,强?遏?了肺炎和?洲猪瘟传?,并形成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四五?作思路“?四五”时期是由全?建成?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补齐“?三五”规划实施的短板弱项,围绕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和省、市、县?作要求,聚焦“六新”产业、深化转型发展,抢抓机遇,赛道领跑,奋?开创美丽?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时代洪流、奋楫者先,我们要?志不移深化转型发展。?是在现代农业上突出规模化、特?化、产业化发展。完成市级?猪产业园项?建设、万亩?椿基地建设、庵峰岭农业科技?范园建设、连翘?园综合体建设、千亩花椒园区建设、蔬菜花卉基地建设,为打造出长河源?态经济带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依托上村淘宝村电商平台,全?实现全镇域农产品线上线下展销?缝对接,将瓮??椿、上村黄桃、师庄苹果、庵峰岭茶叶等等农产品、矿产品、制造品销往全国各地。?是在传统?业上突出园区化、科技化、精细化转型。通过完成约1平?公?亚鑫318铸造园区建设,集全镇铸造企业于?园,通过完成天泰岳南煤业铁路专?线改造,建成约1平?公?型煤配煤加?园区建设,集全镇洗煤选煤加?企业于?园,全?改善实现规模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政之所兴、在顺民?,我们要?以贯之狠抓民?改善。围绕全?提升镇区城镇化品位,?在通道发展上,建成车寨矿井?镇区8公??级路,建成河东???线4公??级路,谋划镇区西环路建设,东?路、?周路提标提质建设,?争长河之源道路通达。?在城镇发展上,借助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项?的推进,实施?主?副两?城镇区发展,主镇区以上村、中村、、?南庄、河东为主,积极推?村改社区,副镇区以史村、史村河、成庄、?伏头、柳树底、岳南为主,科学规划、全?提升,形成以长河?库为分?岭的两个?品位城镇居住区。三在优化环境上,持续抓好通道三化、五化共建,全镇域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强化户厕改造后期管护,??发展庭院经济,全?开展“?拆三清?改”?动,全?提升镇村环卫标准,?争在镇区环境上实现绿、净、齐、美。不畏浮云、登?望远,我们要持之以恒攻坚?旅融合。依托上村、瓮?两个农林?旅康融合发展项?,精?锻造“椿萱并茂忘忧?镇”“桃园胜境古上村”两个乡村旅游品牌。深度挖掘永胜古寨、?泉寺、报佛寺、圣公寺等?态旅游资源和“泰伯三让”“椿树封王”等历史?化资源,形成了吴神?长河源头探秘、抱佛寺礼佛参惮、永胜寨品读古建、瓮??尖上的美味等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在绿?青?寻觅“最美的乡愁”,让农民群众尽享?态红利。“?四五”预期发展?作规划?、背景分析“?四五”期间(2016—2020年),是我国由全?建设?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两个?百年”奋??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科学制定全民健?“?四五”规划,推动体育?质量发展,是满??民对美好?活向往的重要内容,?泛开展全民健?活动,增强?民群众体质,提?竞技运动?平,振奋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具有?分重要的意义。?、?标任务“?四五”期间,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要求,建?门类齐全、内容完整、管理规范、优质?效的全民健?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量,合理配置体育资源,逐步形成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具有产业化、社会化特征的全民健?服务体系。从?

  增强城乡居民的体育健?意识,?体素质明显提?,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发展良好,不断壮?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青少年体质状况明显得到改善,体育活动赛事?泛开展,体育健?服务业规模逐步扩?,城乡基层全民健?公共服务能?明显增强的?的,初步建成覆盖城乡、?较完善的全民健?服务体系。(三)?作措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组织作???有新的实质进展。群众体育群众办,努?实现“政社分离”“管办分离”。形成政府部门出点?,疏路?,协会和团体做活动的新机制。全民健?是?向全民的公益事业,需要各?业、各系统、各部门协同配合,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责任主体却是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发挥各级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业协会、各类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活动??的重要作?,着重体现体育总会“枢纽型”组织的龙头地位,争取体育总会机构编制,发挥其在组织开展全民健?活动中的资源整合、?范引导作?。(四)政策建议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强全民体育健?事业的资?投?,将全民健?事业纳?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全民健?专项资?列?县级财政预算,公共体育健?设施的建设和?地利?纳?总体规划,在资?、场地、?员等??形成有?的?持和保障。对民间体育设施场地、民间举办的体育活动赛事给予政策优待和资?扶持,拉动民间资本对体育事业的投?。全?推进?政村?化健??场、县域?化?场等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设施建设。(五)社会宣传宣传需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度,全?位展?向??居民展?体育的魅?,宣传?式如下:1.每年举办全民健??、全民健??等活动,进??场舞、太极拳、太极扇、秧歌、健?操、瑜伽等群众喜爱的项?进?展演宣传,使群众直观的感受体育运动的魅?感受、体育运动的热情;2.?型体育活动赛事通过邀请电视台记者进?转播,通过电视平台进?体育赛事宣传;3.民族体育馆及县内?型展播屏幕播放体育运动宣传?;4.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县的体育赛事、公益活动、技能理论培训等。5.开展友谊赛、邀请赛等形式,邀请周边市县的体育爱好者来我县参赛,通过以上多种?式、?式进?体育赛事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打造全民参与的体育环境。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好?章需要你的?励你需要服务吗?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了解详情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

篇二:乡镇十四五规划模板

  

  XX镇?四五?利规划?本湖南省常德市XX镇?四五?利规划(2020~2025)湖南XX?利?程设计有限公司?0?0年三?湖南省常德市XX镇?利规划(2020~2025)设计单位:湖南XX?利?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证号:A243012843审核:校核:编制?员:湖南XX?利?程设计有限公司2020年03??录前?(1)1综合说明(1)1.1规划背景(1)1.2规划概况(3)1.3实施效果评价(7)1.4环境影响评价(8)1.5保障措施(8)2基本情况(11)2.1?然条件(11)2.2经济社会状况(14)2.3?利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5)2.4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机遇(19)3镇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分析(27)3.1镇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27)3.2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利的需求分析(33)

  4规划总体思路(36)4.1规划编制依据(36)4.2规划的指导思想(38)4.3规划的基本原则(39)4.4规划范围和规划?平年(40)4.5规划?标和主要任务(40)4.6总体布局(44)5?资源利?及镇域?源?程规划(46)5.2镇域?源?程规划(58)5.3镇域?源?程规划总投资(63)6防洪治涝规划(64)6.1防洪规划(64)6.2治涝规划(68)6.3海绵城市建设(74)6.4防洪治涝规划投资(78)7农??利规划(82)7.1农??利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82)7.2??资源供需平衡分析(86)7.3总体布局与分区?程布局(88)7.4分区?利?程规划(88)8??保持规划(91)8.1基本情况(91)8.2规划范围、原则及?标(93)8.3预防监督与监测规划(96)8.4??保持规划总投资(99)9?资源保护与??态环境建设规划(100)9.1?资源保护规划(100)9.2??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105)9.3?利?防规划(111)9.4?资源保护与??态环境修复及建设规划项?及投资(113)10?利管理与改?(117)10.2?利改?与?业能?建设(123)10.3?利管理与改?总投资(127)11投资及规划实施意见(129)11.1投资估算(129)

  11.2规划实施意见(140)12实施效果及环境影响评价(151)12.1规划实施效果评价(151)12.2环境影响评价(152)13保障措施(157)13.1组织保障(157)13.2资?保障(157)13.3技术和质量保障(158)13.4社会参与保障(159)前??是?命之源、?产之要、?态之基,?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利厅关于加快?利改?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完善我镇?利规划体系,决定开展镇级?利规划编制?作,旨在?规划引领?利发展,统筹?利建设、?利管理和?利改?,规范涉?事务,协调相关部门,整合涉?项?资?,形成合?,提?资?的使?效率,科学指导今后?段时期我镇的?利?作。为顺利完成此项规划?作,XX镇?利管理站成?了?利规划编制?作领导?组,并委托湖南XX?利?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具体编制?作。结合XX镇???系特征、现有?利?程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领导?组及编制单位组织了多名专业技术?员对全镇的防洪?程、排涝?程、城乡供??程、??态建设、农??利?程等现状进?了详细调查,按照《编制?纲》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及规划前瞻性,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量???的规划原则,在有限的投资限额范围内,尽可能做到规划建设项?充分发挥?程效益,规划?作完成后形成了《XX镇?利规划报告(2020~2025)》。1综合说明1.1规划背景XX镇位于沅?尾闾的西湖?垸,距县城17km,东抵西湖管理区,并与洲?镇毗邻,南托汉寿沅??桥与县城相连,西接贺家?农场,北与?城区交界,总?积71.6km2,总??3.3万?,辖9个?政村,1个居委会,218个村(居)民?组。图1.1.1XX镇地理位置?意图

  随着《XX镇总体规划(2015-2030)》以及“精准扶贫”战略实施,XX镇民?建设持续升温,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改善民?。这些重?战略部署对今后XX镇?利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要求。县、镇党委及政府始终把?利放在重要位置,XX镇?利发展?临着难得的机遇。但也应该看到,镇内的基本?情仍存在?利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资源合理配置和?效利?体系尚不完善、涉?管理体制未理顺、投?机制不健全、基层?利?作薄弱、??态修复和??化建设?平不?等问题,与XX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环境形成较?制约,?利建设任务仍?分艰巨。2011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和省?利厅多次明确要求?利建设?定要坚持规划先?,必须??当前,着眼未来,作好顶层设计,?科学的规划引领今后?个时期的?利改?发展。根据县和镇区对?利建设的要求,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然条件及特点出发,通过科学规划进?步摸清家底,明确区域新时期?利发展的指导思想、?标、任务,进?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程布局安排,提出?定时期内开发、利?、节约、保护?资源和防治?旱灾害以及?态建设等?利发展的总体布局、主要措施、实施意见,作为指导本镇?资源管理、?利?程建设计划安排以及?利?程运?管理等各项?事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引领?利发展,统筹?利建设、?利管理和?利改?,规范涉?事务,协调相关部门,整合涉?项?资?,形成合?,提?资?的使?效率,科学指导今后?段时期内本镇的?利?作,同时也可以进?步完善县级?利规划体系,为县级?利发展规划的编制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为准确把握全?深化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态?明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等对?利?作提出的新要求,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做好镇级?利规划编制是?分必要的。1.2规划概况根据XX镇?利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拟定?利建设发展主要任务是防洪治涝、供?灌溉、?资源与??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等。在现已形成的治理开发与保护格局基础上,积极有效应对城镇发展新变化,尽快完善形成较为可靠的防洪保安体系,基本建成配置合理、?效利?的?资源保障体系,着?修复和改善?环境形成协调优美的??态环境保护体系、基本实现?利管理现代化,统筹推进?利发展与?利改?,实现规划区域内“?安、?利、?清、?美、?畅、?活”,促进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2.1规划总体布局XX镇?利规划在充分调查区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城镇统筹与新时期治?思路,深?研究区域?然规律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区域?利规划?案。本次?利规划重点考虑规划区防洪排涝、??态建设和治理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等??,具体如下:1)防洪排涝XX镇防洪减灾体系总体布局主要是以河东?堤和仰天湖?堤两个防洪保护圈来使堤防达到相应的防洪标准,排涝规划结合??态治理、“海绵城市”等??综合规划。加强堤防、河道治理以及排涝?程建设,提?城镇防洪能?,确保城镇?民?命财产安全。本次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具体如下:①防洪?程:规划完成西湖??内江堤防培修5处,总长度6.5km;堤防整修衬砌14处,总长度24.15km。②治涝?程:规划电排站升级改造13处,装机2015KW/25台;排渍泵站新建1处,装机360KW/2台。③碈闸改造及重建?程:规划对??内河东红进出?闸重建;碈闸改造76处。2)?资源综合利?体系总体布局由于镇内?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受地形条件限制??型?利?程。随着区域经济?速发展,?资源需求不断增加,?活污?和农业?源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城乡供?安全,?资源供需?盾突出。①?资源利?及城乡?源?程规划:建设乡镇集中供??程,实施镇内乡村集中供?,解决集镇、乡村?活??,保障?畜饮?安全,分批解决农村安全饮?问题。加快节?型社会建设,提???效率和??效益。共规划完成12处管?进?升级更新改造或新增管?,总长度30km。②农??利规划,加强?型农??利建设,结合农业产业布局,推?节?灌溉新技术,提?有效灌溉?积和灌溉??效率。规划完成?型抗旱机埠改造32处;?型沟渠清淤衬砌共计381条,共计总长度363.2km。③?资源开发与利?:制定??总量和??效率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实?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区域内?活、?产??和河道内?态环境??。3)??态与环境保护体系总体布局??态与环境保护体系包括?资源保护、??态与环境保护、??保持等。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并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针,以?资源与?环境承载能?为基础,合理控制开发利?红线和?功能区纳污红线,加强?资源保护,继续搞好??保持,改善、维护区域内??态环境。①加强?资源保护:以?功能区划为基础,以?河排污控制量为控制?标,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禽养殖管理,加强点源

  与?源污染治理,加快哑河、?塘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逐步使?功能区?河污染物控制在纳?能?范围内;以河道?态需?为控制?标,合理??。②是加强??态环境的保护:强化河道?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出包括河流保洁在内的河道??态环境整治规划?案及措施,建设??态环境保护?程,实现??态系统功能正常。③加强??保持:强化预防保护区的预防保护,加强重点监督区的监督管理,实施??流失重点治理区的综合治理?程,加快?态建设步伐。4)?景观体系总体布局①加强??态环境景观建设。在堤防?程和河道整治?程建设同时,结合城乡环境治理和农业产业化要求,进?河流?态修复,进?集镇?态风光带和农村?然风光带建设,改善河流?质和?态环境,建设宜居家园。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和?景观建设,结合河道整治和环境改造。5)?务管理体系总体布局?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与机制、执法监督、??政事务管理和管理能?、现代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建设等。从维护河流健康、保障?资源可持续利?、发挥政府对涉?事务管理的职能和提?公共服务?平,实现统?、有序、?效管理的?标。①落实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②加强?利信息化建设:建?防汛抗旱计算机?域?系统、?屏幕(投影)显?系统,建?镇?利管理站?利信息门户?站。③加强执法监督:加强执法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执法?为;加强执法能?和执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执法效率。④强化??政事务管理:完善规划管理、防洪抗旱减灾管理、?资源综合利?管理、??态与环境保护管理、河道管理、??程建设与运?管理。⑤加快管理能?建设:完善防洪与抗旱防治系统,加强?资源与??态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存储、数据中?及应?系统等基础建设和实时监测。1.2.2主要规划内容及投资规划总投资9937万元,包含?资源利?及城乡?源?程规划投资1200万元、防洪治涝规划投资5291万元、农??利规划投资1510万元、??保持规划投资80万元、?资源保护与??态修复、?环境建设规划投资1687万元、?利管理与改?投资170万元。规划项?内容及分项投资情况见表1.2-1。表1.2-1规划项?内容表

  1.3实施效果评价XX镇?利规划实施后,将进?步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体系、?资源综合利?体系、??态环境保护体系、现代管理体系,社会效益、?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可保障规划区社会稳定和防洪安全、饮?安全、粮??产安全,促进??和谐,维系优良?态,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保障。1.4环境影响评价本次建设规划实施后,既增强了区域防洪和抵御?然灾害的能?,?保障了?民?产、?活??的需求,同时还改善了?态环境,保护了?民的?命财产安全,保障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规划实施后,可在很?程度解决规划区?前的饮?、灌溉问题,改善当地?环境状况,实现?与?和谐相处,使??、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为规划区社会经济的全?发展提供坚实的?利?撑。总之,本次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与?然和谐的理念,统筹保护与开发,协调?态与发展,平衡总体与局部,兼顾当前与长远。认真落实各项?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可促进XX镇经济、社会、环境全?协调可持续发展。1.5保障措施1.5.1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作责任制。规划中各级政府财政投?项?由县级??政主管部门为主组织实施。2)加强?部队伍建设,增强科技?撑能?,建??才队伍保障体系。3)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进?步增强全社会?忧患意识和?资源节

篇三:乡镇十四五规划模板

  

  2021乡村“十四五”工作规划参考模板

  2021乡村“十四五”工作规划参考模板

  新时代,新征程。2021至2025年,xx将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大发展。xx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方式,汇聚兴乡富民力量,到2025年,将xx建设成为“生态西营、文明西营、和谐西营”。

  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提质增效。一是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三是坚持完善和创新乡村振兴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四是坚持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农业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环境。在乡村振兴建设上取得新亮点,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西营、文明西营、和谐西营”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发展。一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工

  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大金融招商力度,推动村镇银行和网点建设工作。二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产业园建设。打造具有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的小微产业园。聚集区集生产、加工、网络营销、农家乐为一体,以规范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的形式,全面提高种植效益,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进行市场化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标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乡脱贫攻坚工作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巩固我乡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全力支持,社会事业再提高

  社保工作惠及全民:加强培训,提高我乡劳动力素质。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争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实行先培训后输出。既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又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稳定和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规范管理,完善服务,抓好典型,搞好示范。将严格按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序,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杜绝民工盲目外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加大外出务工人员致富典型的宣传力度,使他们尽快加入劳务输出的行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养老保险继续加大宣传,让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参保,享受国家各项

  优惠政策。

  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镇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提高卫生健康水平:全面提升人口素质和数量,切实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以创建健康城为契机,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更新医疗设备;继续推进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健康教育,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提高群众先防病后治病的意识;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村卫生室人员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方便人民群众就医;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严格落实民生政策: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机制。规范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低保工作的透明化、规范化,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特困供养政策,确保特困供养老人吃好、穿暖、居住环境优美、有病及时医治。推进殡改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倡新型丧葬形式,移风易俗,厚养薄葬。

  办好文化服务大众。进一步提高文化站免费开放水平和质量,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在传统节假日元旦、国庆、中秋等节日举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使我乡群众得到更大实惠,把乡综合文化站办

  成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指导各村积极利用农家书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比如书画展、知识讲座、书法培训等。积极推进农民健身体育运动,组织开展广场舞、象棋、乒乓球、拔河、跳绳、篮球等体育活动。

  文化站将结合扶贫扶志,开展系列文化暖心活动,让文化扶贫落到实处。

  党建引领,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一是继续做好“两委”干部培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对“两委”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两委”干部的工作水平。

  二是继续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党员的责任感,群众的信任感;持续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努力使党的工作触角伸入到每个企业。

  三是继续做好党员工作。将三年不发展党员的村作为重点督导对象,努力将新鲜血液输入党组织;做好机关支部、流动党员支部等的党费收缴工作。

  科学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学习贯彻落实xxxxx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抓重点、提质量、增动能、强基础,实现xx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一是产业兴旺大发展。打造产业扶贫升级版,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休闲农业发展,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二是生态宜居新农村。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基础设施健

  全、生态宜居的示范村,培育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重点示范村。三是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构建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医疗、卫生、养老、义务教育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四是乡风文明促和谐。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开展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天价彩礼、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五是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加强乡村交通、消防、公共卫生等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乡风文明,社会风尚良好,让百姓住的安心,吃的放心,过得舒心,玩得开心,实现乡村环境美、生活富、百姓乐的和谐统一。

  强化服务职能,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积极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让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xx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1乡村“十四五”工作规划参考模板

篇四:乡镇十四五规划模板

  

  省数字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

  数字乡村建设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

  化的有力抓手。得益于互联网大省和数字经济发展先发地的良好发展环境,数

  字乡村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十四五"时期,忠实践行"八八

  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农业农村将坚持"系统观念、创新驱动、数

  字赋能、示范引领"的要求,以数字化创新撬动各领域创新,聚焦农业高质高

  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水平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

  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省数字乡村实施方案》、数字建设和省数字化创新大会等精神,结合全省实际,制定《省数字乡村建设

  "十四五"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指导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纲领性

  文件,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_、建设背景

  (—)现实基础

  L乡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全省城乡同网同速,建有光缆线路总长度349.8万公里,移动电话4G基

  站36.0万个,5G基站超6万个,实现行政村4G和光纤全覆盖,基本实现重

  点乡镇5G全覆盖,农村100M以上接入速率。北斗、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加

  快与种养殖业融合应用。基于政务云搭建的省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初步

  搭建,汇聚农业农村领域业务数据8亿多条,农业农村据库初具规模。开发推

  行”城市农码”,初步实现农业农村主体码上服务、码上监管等功能,已在精

  准扶贫、畜牧养殖、农产品追溯、渔船管理等领域得到应用,累计赋码量达56.3万次。

  2?乡村产业数字化加快转型

  25个县(市、区)纳入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范围,筹措安排28亿元,分年落实支持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全省累计开展2批共163个数字农

  业工厂试点创建,示范带动1184个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启动50个单品

  种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设施智能大棚、温室环境自动控制、肥药精

  准施用、病虫害智能监测、农用无人机作业等大范围应用。农业农村部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显示,省农业生产数字化发展水平为

  5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7个百分点。20个县(市、区)启动实施"互联

  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网上农博"平台建设顺利推进,培育了一批具有

  较强竞争力的县级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和农产品品牌。2020年拥有活跃的涉

  农网店2.4万家,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1143.5亿元。定制农业、创意农业、认

  养农业、云农场等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乡村分享经济逐步兴起。

  3.乡村监管服务数字化日益完善

  初步构建起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47个县(市、区)应用"数字

  农安”,6.3万家规模主体纳入管理。”掌上执法"全面应用,执法率达99.8%0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率先在全国开发上线,打通民政、教育、医疗等20个部门60项数据。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益农信息社行政村全覆盖,开

  展系列涉农云服务活动,累计受益农民250万人次。以”城市政钉”、”城市

  里办"为载体,将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所有事项都搬到网上,135项涉

  农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省本级线上受理率100%,平均审批时间缩短至

  4.3个工作日,部分实现秒办,大幅提升农民的获得感。

  4?乡村治理数字化持续推进

  10个县(市、区)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4个市以及德

  清等个

  县(市、区)被确定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市县。通过整县制试点

  建设,示范带动全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有

  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初步搭建了省级乡村治理数字化系

  统,大力推进农村”互联网+监督”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达98.3%,全省县域政务、财务公开的行政村占比率均超过98.5%(二)机遇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数字乡村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新

  机遇新挑战。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活力,构建以国内大

  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释放新需求,"—带一路"、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等战略红利加快转化为新动能。同时,将高质量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和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

  区倾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面临难得的机遇主要是:(1)从国际环境看,5G、卫星遥感、物联网、智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融合应用加快。

  数字经济作为战略方向和优先支持的重点,相继出台了"大数据硏究和发展计

  划""农业技术战略""农业发展4.0框架"等战略,加速改变农业农村的生

  产、生活、生态方式,引领未来乡村发展。(2)从国内环境看,更多的资源要

  素向农村聚集,城乡数字鸿沟将加快弥合,为数字乡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大

  力推进数字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深入

  实施乡村振兴、一体化发展等战略。(3)从省情来看,"十四五"期间,将开

  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全面深化数字化创新,深入实施数字经济"—

  号工程2.0版",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建设,出台《省数字乡村建设实

  施方案》,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建设数字乡村,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总体来看,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主要

  是:(1)"—

  盘棋"抓推进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数字乡村涉及面广、主体复

  杂,顶层设计不足,多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凸显。

  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排名后十位和前十位的县(市、区)平均发展水

  平分别为47.1%和89.1%,两者相差甚远。(2)"—张网"全感知的硬软件

  设施有待提升。财政投入力度不够,智能化生产作业装备、农业专用传感器仍

  然较为缺乏,5G基站建设相对滞后,全面感知能力远远落后于城市。加上乡村

  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短缺,农民因信息化运用素养不高、数字化技能不足难以融

  入产业转型,数字应用推广难度大。(3)"—件事"场景化的应用层次仍然不

  高。从”一件事”视角,梳理乡村振兴的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不够全面,”小

  切口大牵引"的V字模型路径不够清晰,数字乡村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有待提

  升;畜禽养殖业、设施栽培业、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生产信息化水平离发达

  仍有较大差距,产业"一张图"场景有待打造。(4)"—体化"全链条的数据

  共享机制亟待完善。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

  建设刚刚起步,乡村振兴核心业务应用仍然存在"数据壁垒","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的综合协同应用平台尚不完善,数字赋能乡村治理还有较大的提升

  空间。

  综合硏判,"十四五"时期是我省数字化创新引领撬动全方位创新的关键

  期、数字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扩展期、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布局”和重

  点”破局”的窗口期。必须顺应时代趋势,准确把握数字化创新新机遇新要求,加快数字乡村”新基建”,扩大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抢占数字乡村制高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建设,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

  红利。

  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特色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重要讲

  话精

  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以数字化创新撬动”三农”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统筹推进数

  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扩大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营销、行业监管、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等五大领域的融合应用,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协同高效,构建整体智治体系,继续保持全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奋力

  把数字乡村打造成为"重要窗口"的标志性成果。

  (二)基本原则

  1?系统谋划,高效协同

  坚持和加强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

  思维、数字化认知,系统谋划数字乡村的建设架构,科学构建指标体系、工作

  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明确省市县合理分工,统分结合开展建设,协同

  开展数字化平台搭建、数据库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和技术规范统一,确保全省

  步调一致,探索形成特色的数字乡村建设模式。

  2?需求牵引,应用导向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导向,聚焦

  数字乡村建设的痛点堵点问题,强化小切口牵引大场景,边建设边应用,以建

  设促应用,以应用强功能,迭代建设一批实用管用、适农化、适老化的多跨应

  用场景,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同质化水平和基层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3.综合集成,共建共享

  从梳理乡村振兴核心业务任务树出发,围绕农业、农村、农民三个维度,依托农业农村现有数据、应用等信息化资源,按照系统分析V字模型持续迭代

  业务协同模型和数据共享模型,开展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应用建设,推动数字乡

  村相关信息数据、系统平台和实践应用共建共享。

  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坚持政府引导作用,以数字大田、数字种业、数字种植业、数字畜牧业、数字渔业等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依托"互联网+"发

  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资源要素城乡间双向流动、高效配置,提升农业

  生产经营管理智能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5?创新引领,安全可控

  强化技术资源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聚焦数字乡村发展瓶颈,鼓

  励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最大限度释放劳动力资源。坚持安全

  防护与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保障关键信息系统和

  公共数据安全,确保数字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乡村基础网络体系逐步完备,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全

  面建成,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城乡”数字鸿沟”逐步消除,实现”三农”数据"全面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应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为农服务

  ”上下联动、实时高效”,致力打造数字乡村建设的展示窗口、乡村数字生活

  的服务标杆、乡村整体智治的先行样板。

  2注要指标

  ——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城、乡镇及重点行政村5G信号全

  覆盖,快递进村服务基本实现一周五投以上,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和乡

  村防灾减灾数字设施网络体系主要功能基本实现。

  ——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数字技术与乡村经济深度融合,规模化生产

  经营主

  体普遍开展数字化改造,数字化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强镇

  数字化提升50个,建成数字农业园区50个、数字农业工厂400个和电子商务

  专业村2200个,示范带动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3000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

  到1800亿元。

  ——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普及深化。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农

  民信箱迭代升级加快,"城市农码"赋码量累计达150万次以上。乡村教育、医疗、养老、帮扶、文化、旅游、交通等领域数字化应用不断深化,涉农政务

  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

  ——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全省乡村治理数字化系统基本建成,农村集体资产、农民建房一件事、农村垃圾分类等数字化管理基本实现,培育

  乡村智治示范镇100个、未来村庄1000个,基层智慧治理模式逐步完善。

  三、重点任务

  (-)聚焦乡村数字新基建,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底座

  围绕数字建设”三农”领域短板,实施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补短板

  建设行动,谋划实施一批乡村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到2025年,5G基站基本

  覆盖乡镇、重点行政村和"农业两区",智能化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覆盖

  全省各乡镇。

  1?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乡网络一体化建设,将通信基站、管道、杆线、机房等建设全面纳

  入乡村建设规划,率先统一城乡网络规划、建设、服务等标准,尽快实现农业

  主体信号全覆盖。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换代与普及覆盖,有序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和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加快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和遥感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建立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快速联动

  工作机制,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措施。

  2?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

  信息技术,加快推动乡村水利、公路、电力、渔船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数字化

  改造,高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农村规模化供

  水,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在统筹利用已建自动感知终端设备

  基础上,构建广覆盖感知网络。针对我省山区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特点,通过增强通讯、电力、气象等网络布点,加密地质灾害隐患感知设施,消除信

  息获取盲点,提高应急预警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群众生命安全。

  3?农村智慧物流体系建设

  整合交通、邮政、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现有资源,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

  冷链物流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和”最后_公里"。依托"城市冷链"冷链食品追溯系统,支持建设集在线交易、信息发

  布、位置跟踪、质量追溯、技术咨询、产业动态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第三方冷链物流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扩大农村冷链物流产品监控和追溯覆

  盖范围,提高设施利用率和流通效率。支持农产品冷链细分领域的第三方数字

  化服务平台向乡村延伸,整合农村中小冷链企业资源,深度应用物联网、人工

  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实现冷链运输全程监控、冷链产品温控追溯和

  全程管理信息共享。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村”冷链成网”。

  4?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建设

  按照"覆盖全省、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要求,围绕政府管理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决策科学化的目标,整合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对接城市大脑、基层治理"四平台"等现有平台,完善建设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涵盖1个农业农村数据仓、1张全域地理信息图、1个数字化工具箱、五大领域核心业

  务应用,提升全省农业农村数字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助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

  乡村振兴。到2025年,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数据标准体系、应用体系

  和技术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聚焦乡村产业数字化,推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

  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

  业生产经营、流通营销、农旅产业等数字化改造升级,强化要素管理对

  产业融合的导向作用,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

  制,开展农村产业深度融合试点,探索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多业态复

  合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

  1?强化数字农业科技创新应用

  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与趋势,加快数字农业科技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农业生产环境和动植物生理体征专用传感技术、农业信息智能分析决

  策技术、数字化精确育种技术等。加快智能化农机装备自主硏发,积极发展农

  业机器人、农业无人机、数控喷药、智能采摘、畜禽智能化养殖及粪污处理等

  智能化装备。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区块链、5G等前沿

  技术在农业领域融合应用硏究,建立健全智慧农业技术体系。

  2?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

  围绕生产效能提升和人力成本下降,提高农业生产终端监测和数据分析能

  力,推进数字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深度融合应用。推进数字种业

  建设,建设智能服务应用。建设”数字农田”,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粮食生

  产功能区、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分水田、旱地)和农用地"一张图"管理,为农业生产力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等提供决策支持。推进种

  植业数字化,推广环境温湿度调控、土壤肥力和病虫害监测等智能设施装备,加快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数字化管理、数字植保等应用建设,推动数字农业

  气象服务系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建设数字植物工厂和数字农业园区。完善

  林业大平台建设,推进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入口、统一平台、统一

  管理,为建设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林业现代治理模式夯实基础。大力推进畜牧养

  殖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牧场,推广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等设备

  应用,集成应用精

  准上料、畜禽体征精准监测、畜禽粪污处理、疫病疫情精准

  防控等技术,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动物检疫防疫、屠宰管理等数字化监

  管,实现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积极发展智慧渔业,实施渔业

  领域”机器换人”行动,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系统,打造数

  字渔场。以海洋牧场示范区为重点,推进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面推广北斗、卫星通讯等技术在海洋捕捞中的应用,积极发展渔业船联网。

  发展智慧农机,推进智慧农机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农机智能终端装备的配备应

  用,全面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数字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构建绿色+智慧的山区产业体系。到2025年,建成数字农业工厂400个,示范带动规模

  化种养基地完成数字化改造3000个。

  3?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两进_出”(进村、进厂、出海)

  工程全国试点快递进村工程,推进快递网点和电商配送行政村全覆盖,提升一

  批电商专业镇和电商专业村,提高流通效率,提升服务体系标准化水平。支持

  电商平台积极下沉市场,促进农村地区重点产品的换代消费。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农产品销售物流体系数字化改造,构建完善农产品

  产供销一体化系统,做大做强"网上农博"0大力培育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开展云展销、云洽谈等活动,培育新零售。加快数字农合

  联建设。到2025年,全省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建成数字化

  交易系统,建成电子商务专业村2200个,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800亿元。

  4数字赋能农文旅体融合发展

  推进”互联网+”农村经济创业创新,开展特色农产品、农村工艺品、民宿

  餐饮、乡村旅游线路直播宣传推介,发展体验农业、众筹农业、定制(订单)

  农业、共享

  农业、云农场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美丽休闲乡村

  (渔村、农庄)、农家乐(民宿)、乡村康养和文创基地等开展在线经营,大

  力发展乡村体育休闲、户外运动等产业,培育发展冰雪运动、数字体育等新业

  态新场景,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开展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网络建设,加快新型服务业、休闲旅游等数字化建设,培育数字乡村新业态。

  5?推进行业监管数字化

  以"肥药两制"创新为切口

  ,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业投入品

  管理系统等,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服务应用场景,实现监测预警一查即知、农业主体"城市农码”绿黄红三色管理。深化"数字畜牧"应用建设,构建"饲

  药两化”数字化监管模块,推进养殖场、屠宰、饲料、兽药企业动态数据库建

  设,加强动物疫病疫情的精准诊断、预警、防控,健全重要畜产品全产业链监

  测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农码”畜牧行业应用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畜牧

  业全环节精密智控、全行业整体智治。强化渔船精密智控能力建设,完善海洋

  网络基础,加快推进渔船宽带卫星终端配置,建立先进的融合涉海涉渔多源数

  据的智能化管理与分析平台。建设渔业综合数据库、卫星宽带通信网、海上安

  全生产预警网、沿岸智慧渔港网和渔船安全精密智控平台,实现渔船"全生命

  周期"闭环监管。

  6?推进农业重要载体数字化转型提升

  以数字农业示范县、农业特色强镇、农业"两区"、规模化种养基地等为

  主要载体,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深度融合,创新孵化5G智慧农业核心科技企业,开发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农业试验区。

  推进农产品加工、农资生产企业数字化改造,建成一批数字化生产线。到2025年,农业特色强镇数字化转型提升50个,建成

  数字农业园区50个。

  (三)聚焦乡村服务数字化,激发服务新业态活力

  围绕农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救助、信息等领域需求,按照"补短

  板、强弱项、提质量”的要求,实施乡村数字服务系统建设工程,数字化赋能

  农村社会事业,加强与城市大脑链接应用,创造性探索"一件事"集成协同场

  景,培育打造一批数字乡村”最佳实践”全省共享共用模式,持续推动公共场

  所服务大提升,推进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完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共享机制,大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5年,乡村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民办事努力实现"办事不岀村",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1?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数字化

  加快乡村教育信息化,提升乡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水平,推进智

  慧校园建设,推广城乡同步课堂、校园电视台、远程专递课堂、教师网络硏修、名师网络课堂等形式,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互联网+义务教

  育"乡村学校结对帮扶全覆盖,推行城乡教育共同体。推进农村"互联网+"医

  疗健康建设,引导医疗机构发展远程医疗平台和互联网医院,向农村地区提供

  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脸异地

  直接结算、社会保脸关系网上转移接续。基于"城市里办"打造"一站式、全

  方位"的国民医疗健康专区,推进挂号、接种、体检、检查等分时精准预约,实现医保参保、零星报销、参保转移、个账共济等功能,优化在线取号、排队

  叫号等掌上便民服务,推广检验检查报告、健康体检报告、电子处方信息、电

  子健康档案等共享开放,完善电子健康证明、互联网医院等公共服务应用。

  2?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数字化

  开发完善农村智慧养老管理服务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

  设,积极

  发挥互联网在助餐服务、居家养老上门护理服务、康复辅具租赁等养

  老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探索成熟的可复制的乡村"智慧养老"模式。持续推

  进大救助信息系统迭代升级,着力推进农村困难群众救助"一件事"创新,实

  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特殊群体救助、公用事业民生补贴等14项民生补贴事项

  ”一件事”一站式线上集成办理。提升”数字残联”平台,以残疾人全周期服

  务"一件事"为牵引,实现农村残疾人证办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托养、家庭无障碍改造等相关业务一站式网上办理、个性化精准帮

  扶,同时实现残疾人人口信息的精准管理,确保部门数据共享的完整性和准确

  性。

  3?推进乡村数字服务应用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乡村延伸覆盖。以"城市里办"为载体,持续推

  进"掌上办"集成优化,优化政务事项要素和流程,所有农业农村系统政务许

  可事项100%线上受理,加快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加快

  益农信息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迭代升级"农民信箱",完善服务功能,建立

  广覆盖、便携化的村级信息服务体系,推动涉农服务事项一窗口办理、_站式

  服务。创新"跟着节气游乡村"地图应用,打造美丽乡村数字生活新服务应用

  场景。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乡村延伸覆盖。推进”乡镇街道公共财政服务

  平台+—卡通"建设,以"规范管理,便利群众"为原则,将所有到人到户的涉

  农补助和民生补贴财政资金纳入平台管理并使用"一卡通"发放,实现到人到

  户财政补助资金的精密智控。积极推广数字普惠金融,推进"零接触"、"不

  见面"金融服务。协同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等,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户信用信息建档立卡工作,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社区)、信

  用乡(镇、街道)的评定,促进农村信用建设与农村信贷投放有效联动。加大

  央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定向支持,在农村地区推广"贷款码"0依托省企业

  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线上融资精准对接,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以及低收入农户发展。创新符合”三农”特质的专项信贷产品,优化

  对

  新型经营农业经营主体的授信服务,提高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覆盖率。推广移

  动办贷服务模式,鼓励为农村客户提供开卡、资料采集、贷款申请等上门服务。

  4?推进农民数字化素养提升

  建立健全激励政策,促进"两进两回",全面激发乡村活力。充分发挥新

  乡贤作用,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深入推进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引导农民通

  过创业、就业、经营、持股增加收入,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四)聚焦乡村治理数字化,构筑基层整体智治体系

  以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为重点,扌L实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在体

  系平台、技术应用、政策制定、制度设计、发展模式等方面,探索建立与乡村

  产业发展、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

  加快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领域的推广应用,开发实用、好用的乡村特色应用场

  景,深化"三农"高效协同治理创新模式,建立健全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全

  方位、立体化、闭环式基层数字治理网格,切实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构建统领

  "四治融合"的现代农业农村治理体系。到2025年,力争创建10个数字乡村

  试点地区,培育乡村智治示范村、镇100个,创建未来乡村1000个,打造乡

  村整体智治的样板。

  L深化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坚持以数字化思维和手段,加强农村”四治融合”,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

  应用,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推行村级权力运行数字监督,创新农村集体资

  金、资产、资源管理,推动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更好发挥农村基层组织

  在”四治融合”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开展”一肩挑”后基层治理体系创新落实

  年活动。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推广掌上"随心问""随手拍"等应用,丰

  富村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载体与形

  式,推动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方式智能化。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线上化,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法治水平。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地区开展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延伸"雪亮工程"建设覆盖面,实现重点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全联网。优化建设"基层治

  理四平台"系统,打造网上网下事件处置联动体系。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设"文明大脑"综合数字平台,打造移动端网络传播主阵地。推进农村地区

  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积分制"做法,培育优良家风,构建涵盖乡村治理

  的公共信用评价和信用联合奖惩体系。着力解决”数字鸿沟”带给老年人、残

  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不便,防止滥用生物识别技术对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监

  管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不断提高乡村综合治理效能。

  2?建立健全精准的乡村环境监管治理体系

  利用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导航系统等,基于全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善农村耕地、水域、农业气象、农业生物、林业、渔业等资源数据体系,推

  进乡村资源多规合一,强化乡村资源保护、利用和监管。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农

  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源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厕

  所革命中的应用,构建农业土地资源、环境卫生、河道管理、生态保护等信息

  库,搭建农村生活污水、饮用水源、渔业水域、养殖污水、绿化等网络监测平

  台,推进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创新"农民建房一件

  事"创新,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宅基地数字化管理网络体系,推进宅基地

  分配、使用、流转、纠纷仲裁管理和宅基地合理布局、用地标准、违法用地查

  处,指导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等工作。到2025年,初步实现农村住房

  数字化管理。

  3?加强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

  加强农村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深化"礼堂家"网站、手机客户端建设,完

  善全省农村

  文化礼堂电子地图。依托”智慧文化云”,硏究开发公共文化终端

  服务产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智慧化管理、全领域服务,优化乡村公共

  文化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强乡村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建设历

  史文化名镇名村、民间艺术之乡、历史文化村落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资源库,丰富数字化公共文化产品。重点利用影视、动画、图形、声音等数字媒体技术,传承好乡村优秀农耕文化,利用数字媒体学,做好文化产品的包装和宣传、传

  播好声音,扩大文化影响力。推进乡风文明网络传播监督体系建设,加强网络

  舆论正面引导和管理,发挥网络生态"瞭望哨"作用,有效回应基层社会关切

  和舆论关注。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推

  动落实。在省农业农村系统数字化创新领导小组领导下,组建工作专班,建立

  "省级顶层设计+市县联动推广+主体应用落地"工作推进机制,完善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高效协同机制。强化清单式闭环管理要求,形成乡村振兴谋划

  工作、实施举措、解决问题、反馈激励的工作闭环。组织开展县域数字农业农

  村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工作,持续提升全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

  (二)

  完善政策支持

  依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将数字乡村建设融入信息化规划和乡村振兴

  重点工程,硏究制订产业、财政、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配套政策措施。瞄

  准数字乡村建设发展任务,出台一系列有关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人才引育等激励政策。建立健全数字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和数据规范,推进5G基站建设"一件事"集成创新。强化法律法规保护,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纳入《省

  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加大现有涉农财政

  投入力度,激发工商资本、金融资本

  等参与数字乡村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活力和创造力,探索构建政企协作、优势

  互补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

  (三)

  强化队伍建设

  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广泛吸引信息化人才下乡创业创新,参与数字乡

  村建设。建立数字乡村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硏究,开展问诊

  把脉基层送服务活动,指导各地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产业数字化专业人才培

  养为主抓手,加强产、学、硏、推合作,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推广站、协会、学会等加快数字化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培训,打造农业、信息互融

  互通的人才结构队伍。充分发挥第_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科技特派员等作用,加强农民信息素养培训,增强农民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

  (四)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典型工作方法,及时总结推广有益经验,重点展示

  数字化助农惠农的新成果,定期开展数字乡村优秀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

  创新宣传方式,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充分

  发挥主流媒体和重点新闻网站作用,讲好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故事,做好网上舆

  情引导,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篇五:乡镇十四五规划模板

  

  XX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例)1XX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二〇二〇年五月

  -1-“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发展回顾与主要经验

  十三五期间,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开放兴乡、矿业立乡、产业富民、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实现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乡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财政收入一直保持在1亿元以上,2017年达到2.3亿元,2016年至2019年累计上缴税金7.89亿元,成为全县纳税重点乡镇之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3.8亿元提高到14.5亿元,增幅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2020年预计达到14亿元,增幅

  11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536元增长到3500元,增幅127.9%;其他各项指标也大幅度攀升。

  (二)农业结构调整程序不断加快。乡党委当局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各项惠农政策为依托,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联合乡域实际,按照果品、食用菌两主,蔬菜和肉鸡两辅的发展思路,因村制宜,近两年已初见成效,发展果品面积达到2110亩,发展食用菌73.8万棒,栽植露地豆角1200亩,肉鸡存栏40万只,牛1580头,羊4700多只,猪存栏3000多头。

  (三)工业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乡党委当局始终以做好企业效劳人为根本,做好“联络员”、“调解员”和“安全员”角色,为企业发展提供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效劳。

  -2-五年来,我乡充分利用低品位钒钛铁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谋划和实施项目15个,特别是黄家沟尾矿库项目,投资2亿多元,搬迁2个村民小组86户,实施这个项目确保了XXX正常生产19年。其余实施的项目,也已全部投入使用,并切实发挥了效益。

  (四)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题。乡党委政府

  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硬化道路25.1公里,修建桥梁10座。新建人饮工程11处。新增变压器23台,架设电缆延长米,农村危旧房改造292户。

  (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4个村全部配齐音响设备,各村都建起了文化书屋和活动广场。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47.9万元,改造了XXX、XXX以及XXX的校舍,投资420万元XXX综合楼一座,XXX附属用房一处。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涉农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治安保险等工作均按时完成任务,新农合和新农保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五保供养,民政优抚扎实开展,落实低保对象1239人,五保供养115户。计生工作扎实开展,连续多年荣获县级先进单位,防火、防汛、防疫、稳定、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整体扎实推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年的探索发展和实践,为推进乡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以经

  -3-济建设为中心,把加快发展做为富民强乡的第一要务,班子成员密切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抓经济,齐心协力谋发展。二是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更新观念,适应新常态,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三是坚持“开放兴乡、矿业立乡、产业富民、科学发展”的思路不动摇,凝聚全社会力量,多谋惠民之策,多兴利民之举,多办为民之事;四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每一项工作都按既定的思路,集中力量一抓到底。

  二、发展情况与条件分析

  十四五时期,既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区域性竞争更加激烈和群众利益诉求多元的一个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优势与机遇

  一是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将会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村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二是十三五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打下了肯定基础,积累了肯定经验。三是乡党委、当局对发展农村工作认识不断进步,干部大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二)困难和挑战

  一是经济增长的压力加大,近几年来,我乡铁选企业发展步伐加快,但是面对市场经济低迷、铁精粉价格持续走低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发展步履维艰;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三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四是维护稳

  -4-定的压力加大,群众利益诉求增多,各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因素特别是群企纠纷、土地山林边界纠纷等问题仍然存在。

  “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和十九届三中、XXX精神,牢牢把握县委总体定位,坚持从严治党,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导,以长效富民增收为目标,注重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代,全乡财政收入保持在1亿元以上,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年均增长5%,牢固资产投资实现19亿元,年均增长5%,人民生死水平显著进步,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年均增长12%。水、电、路、房等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人居情况更加优美。人民大众幸福指数不

  断提升,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

  三、战略重点

  (一)因村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大力开展农民技能培训,积极与农牧、科技部门联系,有计划的组织乡村干部、户,通过

  -5-集中培训和外出参观等方式,努力打造新型农民,五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000人以上。

  十四五期间继续坚持“两主两辅”产业发展思路,全乡新建果品面积达到1.3万亩,发展食用菌800亩,露地蔬菜2500亩,新建现代化多层笼养肉鸡养殖小区3处,肉鸡年产能力达到180万只,养牛、养羊大户达到60户,牛存栏2400头,羊存栏9000只。同时各村因村制宜,抬头XXX在原存栏500只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力争达到3000只,同时以本村XXX为龙头,以家庭农场模式带动全村发展种养殖业。XXX养鸭数量达到8万只。杨树村继续推进青青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年产开口杏核200吨。积极推进大黑山生态旅游项目,投资5亿元,探索发展农家游产业,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500万元。

  加大投入力度,依托水利项目,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河坝23公里,新打机井133眼,增加农田灌溉面积7000亩以上。

  集中力量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到2020年底,贫困村人均收入达到3500元,7个扶贫村2030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二)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强力发展生态工业

  坚持矿业立乡、产业富民的思路不动摇,积极采纳措施应对铁精粉低迷市场,重点在下降成本和节能减排上寻求出路,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上求打破。十四五时代,XXX计划投资4500万元,实施节能改造技术工程,达效后每

  -6-年可节约电力成本785万元。积极争取推进承德县鑫发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投资5亿多元,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园3225亩,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万元。积极推进废渣处理项目,争取实现90%的废渣全部再利用,变废为宝。加大矿山披绿和土地复垦力度,对闭库的尾矿库和工矿废弃地进行综合治理,利用5年的时间实现绿化率80%以上。同时争取XXX在十四五之初重新启动,并正常生产,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降低成本,到2020年底,实现铁精粉产量和税收翻一番。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辖区内选厂和新建尾矿库全部达到二级标准化水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无盲区,整改率达到100%,降低一般事故,杜绝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充裕发挥舆论宣传和监视作用,加强能源和生态情况宣传教育。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干净煤技术,扩大天然气、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企业签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并将节能减排目标归入企业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加强监视检查,形成健全的节能减排目标评价考核体系。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之间道路连接,提高道路养护水平。到2020年底,乡境内规划新建公路89.2公里,桥梁27座。

  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十四五期间计划在红庙

  -7-子、东沟、杨树、大庙四个村修自来水管道4000米,解决4900口人饮水困难问题,实现自来水全覆盖。

  最大限度满足用电需求,十四五期间,我乡计划改造10千伏线路3.1公里,改造0.4千伏线路9.2公里,增加配变布

  点7台,增加配变布点容量0.7MVA,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改造17台,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改造容量0.54MVAR。

  进一步完善乡镇服务功能,十四五时期XXX投资1000万元,分别在XX村、下局子村各新建加油站一座,方便周边群众生产生活。

  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力度,把XX村主街道两旁各10米内规划为商业用地,建设商业集市,在集市两侧建设统一规格农宅。改造提升农村集贸市场,投资500万元对集市进行改造,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市场内地面全部水泥硬化。新建固定摊位40个,活动摊位30个,公共厕所一处,垃圾处理池2个。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部完成困难农户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十四五时期,重点把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民生放在工作的首位,集中力量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和好事,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就业水平。除向乡域企业输送劳动力外,通过能人带动外出务工和发展

  -8-农业产业扩大就业,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到2020年基本建成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所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全面达标,建筑面积达到80平米以上,并全面投入使用,每村的文化体育广场面积达到600平米以上,1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面达标,实现有借阅记录、有群众意见记录、有开放时间记录的“三有”标准,进一步完善村级电影放映机制,结合县村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不出村的电影、科教、娱乐节目的放映,力争“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0%。

  三是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小学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以上,全乡办学水平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进一步全面普及小学教育,到2020年,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进一步扩大学前和特殊教育规模,启动学前教育三年发展行动规划,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入园率达到100%,残疾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0%。

  四是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按照县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加强乡、村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公道配置和有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公共卫生效

  劳逐步实现均等化,全面进步全民安康水平,实现卫生事业和谐不乱安康发展。到2020年末,14个行政村的村级医疗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并达到县相关标准,牢固新型农村协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

  五是计生工作扎实开展。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6%以

  -9-上,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左右;出生人口结构明显改善,出生婴儿性别比达到正常值;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50%以上的村实现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乡计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率达到国、省建设要求。

  六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底,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加大基本医疗保障力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0%以上。强化城乡低保五保管理,不折不扣落实临时救助制度,确保特困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城乡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

  七是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以保障人民大众食品药品安全和市场秩序不乱为重点,加强村级食品药品的监视,重点检查卫生所、集市摊点、商店、农村婚宴等重点场所,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协调县相关部门,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监管协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建设,创建“食品药品安全乡”。

  八是促进全乡和谐稳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大普法教育力度,确保广大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体系,强化机制建设,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农村网格化管理和特殊人群管控帮教等机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

  -10-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工作,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确保全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XX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规划编制工作的统筹安排与协调推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的工作格局。乡属各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又要通力协作,上下联动,有效保证十四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严格落实责任。明确“十四五”规划的战略义务,根据各工程标义务层层分化,建立工作责任制,责任到人,分工到位,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严格考核,落实奖惩,同时加大督导力度,保证每一个工作环节衔接紧密,不出纰漏,确保束缚性指标的落实。

  (三)坚持以民为本。关注群众利益诉求,切实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着重解决好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难题,下大力度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听取、详细了解群众的诉求,依法依规解决问题。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解决,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四)强化实施监督。加强十四五规划实施监督工作,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执行情况,对重要指标的实施完成情况及时跟踪,认真做好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反馈工作,及时通报规划执行情况,全面落实规划实施责任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推荐访问: 乡镇十四五规划模板 乡镇 模板 规划